
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报告
题目: 基于对称密码的加密算法设计
院(系)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 级 070405114
姓 名 刘 军 飞
学 号 070405114
导 师 张 艳 玲
2011年 05月 04 日
1.设计(论文)进展状况
1. 1 对对称加密算法的深入介绍
在对称加密算法中,数据发信方将明文(原始数据)和加密密钥一起经过特殊加密算法处理后,使其变成复杂的加密密文发送出去。收信方收到密文后,若想解读原文,则需要使用加密用过的密钥及相同算法的逆算法对密文进行解密,才能使其恢复。在对称加密算法中使用的密钥只有一个,发收信双方都使用这个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这就要求解密方事先必须知道加密密钥。在计算机专网系统中广泛使用的对称加密算法有DES、IDEA和AES。数据加密算法(Data Encryption Algorithm,DEA)的数据加密标准(Data Encryption Standard,DES)是规范的描述,它出自 IBM 的研究工作,并在 1997 年被美国正式采纳。它很可能是使用最广泛的秘钥系统,特别是在保护金融数据的安全中,最初开发的 DES 是嵌入硬 件中的。通常,自动取款机(Automated Teller Machine,ATM)都使用 DES。
本次课题主要讨论DES加密流程,具体步骤在1.4节介绍。
1.2对密码学做了系统的了解和学习,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对基本的定义,简介,传统密码学发展,现代算法,方法评估,密码鉴定,匿名认证,对称性,非对称性密钥算法及密码破译都做了基本了解。认识到加密的本质就是在通信双方按约定的法则进行信息交换,避免第三个人知道,和加密算法的实质就是移位和变换,最终还是只让对方能解密出来,能接受信息。
1.3对加密算法有进一步的了解与理解。
数据加密的基本过程就是对原来为明文的文件或数据按某种算法进行处理 使其成为不可读的一段代码,通常称为“密文”,使其只能在输入相应的密钥后才能显示出本来内容,通过这样的途径来达到保护数据不被非法人窃取、阅读目的。该过程的逆过程为解密,即将该编码信息转化为其原来数据的过程。
加密技术通常分为两大类:“对称式”和“非对称式”。
1.4初步掌握了DES加密算法的逻辑流程,能熟练地讲出它的实现步骤。
DES 使用一个 56 位的密钥以及附加的 8 位奇偶校验位,产生最大 位的分组大小。这是一个迭代的分组密码,使用称为 Feistel 的技术,其中将加密的文本块分成两半。使用子密钥对其中一半应用循环功能,然后将输出与另一半进行“异或”运算;接着交换这两半,这一过程会继续下去,但最后一个循环不交换。DES 使用 16 个循环,使用异或,置换,代换,移位操作四种基本运算。
1.5完成了DES加密算法的逻辑流程图设计(附图)
2.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2.1 对称密码加密算法的逻辑代码实现是本次任务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在MATLAB上使用GUIDE 实现用户图形界面设计的算法语言编程,这需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研究,编译,运行,结果调试,这是最大的问题也是这次任务完成的关键。
2.2 在算法逻辑结构图中,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问题。
2.3 在初始化程序中,子密钥和明文的录入方式选择(目录方式和键盘扫描)这对程序也会造成影响。
解决方法:尽量寻找一种算法结构简单,运行方便,易实现的算法语言代码,编译,运行,调试,得出结果。
3.后期工作安排
09—10周:使用MATLAB GUIDE 实现用户图形界面基本模块及属性的设计生成M文件,为下一步的模块编程打好基础。
11—13周:基本实现算法各模块的代码编写,主函数及各自子函数相关模块链接的代码编写。
| 14—16周:继续完善图形界面,调试,运行全局代码,最终实现任务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