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教材分析:
《轻轻地》是S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的内容。本课是一篇散文,讲“我”和妈妈起床后看到工作到很晚才回家的爸爸。轻轻地穿衣、走路、开门、说话,怕影响爸爸的休息。学生通过朗读课文,知道从小就要学会关怀自己的爸爸、妈妈,爱自己的爸爸、妈妈。课文内容贴近生活,感情真实,渗透亲情教育。
二、设计思想:
在设计这堂课时,我十分重视儿童的语言积累、训练及生活体验和独特的情感。本教学设计着力引导儿童在朗读课文中,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读中有所感,读中所悟,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
低年级语文教学,情境最容易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力求创设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设置悬念疑团,诱发儿童的求知欲。采取多种形式的读书、评价、讨论,让学生合作交流、自主学习、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人人参与对话,自己解读课文,只有在这种平等互助的氛围中,才能擦出火花。,让阅读教学情趣共济,让对话充满人性的魅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巩固认识过的12个生字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让学生懂得父母工作的辛苦,学会关心和体贴父母。
2、过程与方法:
(1)阅读教学,读中感悟。以读为主,读中感受到恬静,幸福的家庭生活氛围。
(2)合作交流、自主学习
(3)通过分角色表演、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并在学习中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中学会关心和体贴父母,学会关心他人。
四、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让学生懂得要关心父母及他人的道理.
五、教学难点:
学生对”妈妈看着我,我看着妈妈,轻轻地笑了.”这句话的理解.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生字卡片
七、教学过程:
|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 1、老师轻轻地走进教室,轻轻地把课本放在桌子上,谈话:今天老师进教室,把课本放在桌子上与平时有什么不同呀?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题。 | 1、学生各抒己见。 2、齐读课题二次。 |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
| 二、巩固生字。 |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抽读 2.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3.做词语接龙游戏 | 学生读生字,玩词语接龙的游戏。 | 复习生字 |
| 三、品读课文,朗读感悟。 | 1、课文中有多少个自然段?给每个自然段标上符号。我想请几个小朋友读一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他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当评委。 3、我们找找课文中出现得最多的词语是什么?根据回答板书,适时理解,并积词:悄悄地,慢慢地…… 4、课文中讲了谁轻轻地做什么?想不想知道?出示课件:爸爸睡得正香,“我”和妈妈的动作说话显得很轻很轻。文中讲了谁轻轻地干什么?品句:妈妈起床了,很轻很轻。还可以轻轻地干什么?并告诉学生这是省略号,适时理解省略号。 5、请小朋友也轻轻地做事。 6、课件出示句子: 比较:妈妈起床了,很轻。 妈妈起床了,很轻轻。 引导学生说话:很……很…… 7、妈妈为什么要轻轻地做事呢?情感熏陶。 8、文中的小朋友是个多么懂事的孩子呀!课件出示插图,大家看,他的妈妈望着他笑了。 | 1、学生找一找,标出自然段。 2、学生举手选择读喜欢的自然段。 3.评一评。 4、找出课文中出现最多的词,并积词。 5、学生观察课件后思考并回答问题,理解省略号。 6、学生表演轻轻地做事。 7、说话:很……很…… 8、学生知道了妈妈起后轻轻地做事都是为了不吵醒爸爸。 9、讨论:妈妈为什么笑了?“我”笑又是为什么? | 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营造自由表达的空间。理解省略号,积累词语。情感熏陶。 |
| 四、总结全文。加深理解。 | 学了这一课,我们知道了要多关心我们的家人。多么幸福的一家人呀,我们也来轻轻地拿起课本读一读课文,留住这温馨的一幕吧。 | 轻轻地读课文。 |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
| 五、拓展延伸 | 1、老师相信同学们也是关心家人的好孩子,在生活中你是怎么样关心他们的? 2、除了关心亲人,我们的社会也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我们也要关心身边的人。你又是怎么做的呢? 3、小结:多么有爱心的孩子呀!我为你们骄傲。 | 学生议一议,说一说。 | 情感升华 |
八、教学反思与回顾: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节课的教学环节中,我适时地训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读一读,圈一圈,比一比,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是知识的源泉。在执教中,我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从日常的生活积累、情感体验中去解读文中的重难点,如表演妈妈和“我”轻轻地做事,教学也就显得轻松许多。这节课中,我和学生成了和谐互动的“师生学习共同体”,如“是你们先读,还是我先读?”“其他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当评委”这些具有亲和力的语言,真正把教师融入学生之中,形成了一种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对全体学生的关注与尊重、鼓励与赞赏、引导与帮助,激发了学生阅读、思考的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我抛弃了支离破碎的分析,和不停止的串讲,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充分品读课文,充分体验情感方面,通过“课文中出现最多的词语是什么?”为线索,引导学生细读,品读。将作者的意图渗入到潜意识之中,使学生对课文的语言达到理解,学生感悟到家人对爸爸的关心和体贴,明白了从小就要学会关怀。爱自己的爸爸和妈妈。
九、 板书设计:
12、轻轻地
穿衣服
妈妈和我 轻轻地 走路 (关心)
开门
说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