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9年秋[0700]《经济学》作业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21:55:22
文档

2019年秋[0700]《经济学》作业答案

1、在世界范围内,财政支出的变化趋势是 (  )。1. A.绝对量上升2. B.绝对量下降3. C.绝对量和相对量都上升4. D.绝对量和相对量都下降2、以下不是影响国债负担的因素的是(  )。1. A.认购者即债权人的负担2. B.即债务人的负担3. C.纳税人的负担4. D.负税人的负担3、实际上,课税客体就是 (   )。1. A.税本2. B.税源3. C.课税对象4. D.税目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债管理应遵循的原则是 (   )。1. A.在总体目标上,公债管理应当同财政
推荐度:
导读1、在世界范围内,财政支出的变化趋势是 (  )。1. A.绝对量上升2. B.绝对量下降3. C.绝对量和相对量都上升4. D.绝对量和相对量都下降2、以下不是影响国债负担的因素的是(  )。1. A.认购者即债权人的负担2. B.即债务人的负担3. C.纳税人的负担4. D.负税人的负担3、实际上,课税客体就是 (   )。1. A.税本2. B.税源3. C.课税对象4. D.税目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债管理应遵循的原则是 (   )。1. A.在总体目标上,公债管理应当同财政

1、在世界范围内,财政支出的变化趋势是 (   )。
1. A. 绝对量上升

2. B. 绝对量下降

3. C. 绝对量和相对量都上升

4. D. 绝对量和相对量都下降

2、以下不是影响国债负担的因素的是(    )。
1. A. 认购者即债权人的负担

2. B. 即债务人的负担

3. C. 纳税人的负担

4. D. 负税人的负担

3、实际上,课税客体就是 (    )。
1. A. 税本

2. B. 税源

3. C. 课税对象

4. D. 税目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债管理应遵循的原则是 (    )。
1. A. 在总体目标上,公债管理应当同财政、货币的基本要求保持一致

2. B. 在直接目标上,公债管理应当区别不同情况而分清主次

3. C. 在一定的前提下,公债管理可以在自己的作用领域内,发挥宏观经济的才能

4. D. 公债管理作为一种宏观经济手段,其地位和财政和货币相同

5、财政的目标不包括 (    )。
1. A. 充分就业的目标

2. B. 保持年度预算平衡的目标

3. C. 物价稳定的目标

4. D. 经济增长的目标

6、国债与私债的本质区别在于(  )
1. A. 发行的依据或担保物不同

2. B. 发行的利率不同

3. C. 发行的方式不同

4. D. 发行的机构不同

7、我国目前国债规模的具体情况是(  )
1. A. 国债负担率高,国债依存度高

2. B. 国债负担率高,国债依存度低

3. C. 国债负担率低,国债依存底高

4. D. 国债负担率低,国债依存度低

8、不属于税收三性的是 (    )。
1. A. 强制性

2. B. 固定性

3. C. 有偿性

4. D. 无偿性

9、各国偿还国债的基本手段是 (    )。
1. A. 设立偿债基金

2. B. 依靠财政盈余

3. C. 举借新债

4. D. 依靠财政透支

10、税收收入的自动变化是指哪种类型的税收收入。(  )
1. A. 比例征税

2. B. 累进征税

3. C. 固定总额税

4. D. 免税

11、干预卫生事业的最直接的理论基础是 (    )。
1. A. 减少贫困

2. B. 提供公共物品

3. C. 弥补保险市场缺陷

4. D. 职能

12、货币的调节对象是(    )。
1. A. 货币供应量

2. B. 工资

3. C. 价格

4. D. 税率

13、从产权归属角度看,若产权归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拥有那么该企业被称为(    )。
1. A. 股份制企业

2. B. 独资企业

3. C. 公有企业

4. D. 私有企业

14、若经济活动中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此时该种物品的销售或生产(    )。
1. A. 呈现出不足状态

2. B. 呈现出过多状态

3. C. 不足和过多的状态都有可能

4. D. 不存在不足或过多的状态

15、下列物品中属于纯粹公共物品的是(    )。
1. A. 生活小区的健身设施

2. B. 衣服

3. C. 国防

4. D. 公园

16、资源配置是否具有效率的判断准则是(   )。
1. A. 基尼系数

2. B. 洛伦兹曲线

3. C. 帕累托改进

4. D. 帕累托最优

17、瓦格纳税收原则提出的背景为(    )。
1. A. 资本主义自由发展时期

2. B. 资本主义垄断时期

3. C. 崇尚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4. D. 国家进行反周期的运作

18、各国偿还国债的基本手段是(    )。
1. A. 设立偿债基金

2. B. 预算盈余

3. C. 经常性预算收支

4. D. 发行新债

19、所得课税的缺陷主要是(  )
1. A. 一般会存在重复征税问题,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

2. B. 所得税的开征及其财源受企业利润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制约

3. C. 所得税的累进课税方法会在一定程度上压抑纳税人的生产和工作积极性的充分发挥

4. D. 计征管理比较复杂,需要较高的税务管理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广泛推行往往遇到困难

20、关于公共物品在消费上所具有的非竞争性,下面各项中正确的是(    )。
1. A. 某一个人或厂商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享用,不排斥、妨碍其他人或厂商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而减少其他人或厂商享用该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数量或质量

2. B. 增加一个消费者,其边际成本大于零

3. C. 增加一个消费者,其边际成本等于零

4. D. 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

21、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有 (    )。
1. A. 经济性因素

2. B. 环境性因素

3. C. 政治性因素

4. D. 社会性因素

22、混合物品和服务的供给(    )。
1. A. 可以由私人部门提供

2. B. 可以由公共部门提供

3. C. 只能由私人部门提供

4. D. 既可以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也可以由部门直接提供,或是采取部门以给予补助的办法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

23、财产课税和资源课税的特征是
1. A. 课税比较公平

2. B. 具有促进社会节约的效能

3. C. 课税不普遍

4. D. 弹性较大

24、影响财政支出增长的主要因素有(  )
1. A. 财政收入的增长

2. B. 经济发展的需要

3. C. 社会福利的改善

4. D. 物价影响

25、影响行政管理支出增长的外在因素是(  )
1. A. 财政收支水平

2. B. 经济发展水平

3. C. 物价指数水平

4. D. 科学发展水平

26、国债的发行方式有(  )
1. A. 摊派法

2. B. 公募法

3. C. 包销法

4. D. 公卖法

27、准公共物品的提供形式包括(  )
1. A. 授权经营

2. B. 参股

3. C. 补助

4. D. 市场自由流通

28、公共收入,也可以称为(    ),是指为履行其职能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
1. A. 财政收入

2. B. 税收收入

3. C. 收入

4. D. 债务收入

29、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有
1. A. 划清市场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2. B. 规范工资制度

3. C. 加强税收调节

4. D. 通过转移性支出,改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30、我们通常所讲的税收两大原则包括(    )。
1. A. 公平原则

2. B. 节约原则

3. C. 确实原则

4. D. 效率原则

31、转移性支出是指(  )
1. A. 社会保障

2. B. 补贴

3. C. 国债利息

4. D. 行政管理

32、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准公共物品(  )
1. A. 国防

2. B. 花园

3. C. 教育

4. D. 桥梁

33、下面阐述单峰偏好、多峰偏好与投票结果之间关系的各选项中,正确的是(    )。
1. A. 如果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呈单峰形,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就是唯一的,而不会出现循环现象

2. B. 如果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出现了循环现象,那就说明,在所有投票者中,至少有一人的偏好是多峰形的

3. C. 只要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是多峰形的,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就只有一个

4. D. 中间偏好峰即反映中间投票者最偏好结果的提案将在投票中获胜

34、按财政收入的管理方式将财政收入分类为(  )
1. A. 税收收入

2. B. 非税收收入

3. C. 预算内收入

4. D. 预算外收入

35、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  )
1. A. 立法和行政手段

2. B. 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3. C. 财政手段

4. D. 强制手段

36、公债的特征包括(    )。
1. A. 固定性

2. B. 自愿性

3. C. 有偿性

4. D. 灵活性

37、税收的三性指的是(  )
1. A. 强制性

2. B. 固定性

3. C. 有偿性

4. D. 无偿性

38、衡量纳税能力的主观说所指的测度尺度有(    )。
1. A. 均等牺牲

2. B. 比例牺牲

3. C. 最小牺牲

4. D. 最大牺牲

39、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  )
1. A. 决策失误

2. B. 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

3. C. 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4. D. 寻租行为

40、以下财政支出属于消耗性支出的是(    )。
1. A. 行政管理费支出

2. B. 各项事业的经费支出

3. C. 各部门的投资拨款

4. D. 债务利息

41、衡量财政活动的规模,通常可以使用两个指标(  )
1. A.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2. B. 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3. C. 财政收入占GNP的比重

4. D. 财政支出占GNP的比重

42、公债产生的基本条件是(    )。
1. A. 支出的需要

2. B. 商品货币经济高度发达

3. C. 公债利息较高

4. D. 社会上存在借贷资本

43、下列属于财产课税的有(    )。
1. A. 赠与税

2. B. 社会保险税

3. C. 遗产税

4. D. 物业税

44、对经济活动范围的归纳,下面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
1. A. 经济活动的范围包括:提供私人物品或服务、调节收入分配、稳定经济

2. B. 经济活动的范围包括:鼓励市场去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调节收入分配、稳定经济

3. C. 经济活动的范围包括: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放任收入差距的出现、稳定经济

4. D. 经济活动的范围包括: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调节收入分配、放任经济出现大的起伏

45、从不同角度说明公共支出规模不断增长的理论有(    )。
1. A. 瓦格纳法则

2. B. 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3. C. 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模型”

4. D. 皮考克和魏斯曼的“公共收入增长引致说”

46、下列关于“活动扩张法则”的说法正确的有(    )。
1. A. 是由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提出的一种财政支出扩张理论

2. B. 美国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提出的一种财政支出增长理论

3. C. 其结论是:活动不断扩张所带来的公共支出的不断增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

4. D. 它是皮考克和怀斯曼提出的一种支出增长理论

47、税收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
1. A. 纳税人

2. B. 负税人

3. C. 课税客体

4. D. 税率

48、市场失灵出现的原因和表现有(    )。
1. A. 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存在

2. B. 收入分配不公

3. C. 经济波动的存在

4. D. 完全竞争状况的存在

49、衡量税收公平的标准有(    )。
1. A. 受益原则

2. B. 绝对平等原则

3. C. 支付能力原则

4. D. 各阶层人民公平原则

50、垄断一般可以分为(    )。
1. A. 自然垄断

2. B. 行为垄断

3. C. 法定垄断

4. D. 国家垄断

51、行政管理费由以下哪几部分组成(    )。
1. A. 人员经费

2. B. 训练维持费

3. C. 公用经费

4. D. 装备费

52、公共预算的基本原则有(    )。
1. A. 可靠性

2. B. 完整性

3. C. 统一性

4. D. 公开性

53、税收具有下面哪些特点?(    )
1. A. 税收是由征收的,凭借的是其政治权力

2. B. 税收是强制征收的

3. C. 税收是无偿征收的

4. D. 税收的征收有固定限度

54、私人提供的公共物品有(    )。
1. A. 国防

2. B. 慈善事业

3. C. 城市污水处理

4. D. BOT

55、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包括(    )。
1. A. 经济发展水平

2. B. 生产技术水平

3. C. 分配制度与分配的变化

4. D. 价格

56、赤字的弥补方式有(    )。
1. A. 发行国债

2. B. 向银行透支

3. C. 财政发行

4. D. 动用上年财政结余

57、下面关于外部效应内在化的论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
1. A. 所谓外部效应的内在化,实际上就是外部效应的边际价值被定价了

2. B. 对于正的外部效应,其内在化就是外部边际效益被加计到私人边际效益之上,从而使物品或服务的价格得以反映全部的社会边际效益

3. C. 对于负的外部效应,其内在化就是外部边际成本被加计到私人边际成本之上,从而使物品或服务的价格得以反映全部的社会边际成本

4. D. 外部效应的内在化过程,也就是外部效应得以矫正,资源配置由不具有效率到具有效率的过程

58、流转课税的特点有(    )。
1. A. 课征对象是商品(服务)的流转额

2. B. 流转课税在负担上具有累进性

3. C. 流转课税在负担上具有累退性

4. D. 课税隐蔽,是间接税

5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 A. 纯粹的私人物品或服务的需求曲线可由市场上所有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水平相加得出

2. B. 纯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需求曲线可由市场上所有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垂直相加得出

3. C. 纯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需求曲线可由市场上所有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水平相加得出

4. D. 实现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的条件是:配置在每种物品或服务上的资源的社会边际效益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

60、下面对外部效应进行分类,不正确的选项是(    )。
1. A. 按照外部效应承受者的不同,可以将外部效应区分为生产活动的外部效应和消费活动的外部效应

2. B. 按照外部效应发起者的不同,可以将外部效应区分为对消费的外部效应和对生产的外部效应

3. C. 按照外部效应结果的不同,将外部效应区分为正的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效应

4. D. 按照外部效应结果的不同,将外部效应区分为外部效益和外部经济

61、公平类税收原则不包括(  )
1. A. 受益原则

2. B. 能力原则

3. C. 促进经济发展原则

4. D. 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

62、性基金收支预算的管理原则是(    )。
1. A. 以收定支

2. B. 以支定收

3. C. 专款专用

4. D. 结余结转使用

63、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包括(  )
1. A. 历史性

2. B. 非排他性

3. C. 非竞争性

4. D. 唯一性

、下列属于经常性支出的有(    )。
1. A. 社会保险支出

2. B. 国防支出

3. C. 基础设施建设支出

4. D. 教育支出

65、请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什么是财政?财政的功能有哪些?扩张性财政和紧缩性财政的目标及手段是什么?

(2)什么是货币?其最终目标是什么?凯恩斯学派的货币传导机制理论是什么?

(3)参与投票过程中的部门及其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及效率的影响是什么?

(4)怎样理解中间投票者定理?

(5)决定和影响收入分配制度的因素有哪些?

(6)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7)什么是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8)的经济职能有哪些?

(9)采取征税或罚款矫正外部效应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10)采取财政补贴矫正外部效应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本题参:

 

(1)答: A:财政是国家以一定的财政经济理论为依据,为实现预定的目标而规定的综合运用各种财政手段的基本规则。B:财政主要具有四方面:导向功能,主要是对个人和企业的经济行为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有引导作用;协调功能,主要表现在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某些失衡状态的制约、调节能力;控制功能,是指国家或通过财政对人们的经济行为和宏观经济运行的制约与促进,实现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稳定动能,是指通过财政,调整总支出水平,使货币支出水平恒等于产出水平,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C:扩张性财政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在国民经济存在总需求不足时,通过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规模使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额缩小以至达到平衡;紧缩性财政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在国民经济已出现总需求过旺的情况下,通过增税和减少财政支出消除通货膨胀缺口,达到供求平衡。

(2)答: A:货币是指银行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和金融形势,对货币、信贷总量与结构进行控制与调节的行为准则。 B:其最终目标包括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C:凯恩斯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最初思路可以归结为:通过货币供给M的增减影响利率r,利率的变化则通过资本边际收益的影响使投资I以乘数方式增减,而投资的增减会进一步影响总支出E和总收入Y。这个传递过程可表示为:M增加(减少)→r下降(上升)→I增加(减少)→E增加(减少)→Y增加(减少)

(3)答:A:部门生产或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同私人部门生产或提供私人物品或服务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缺乏竞争,不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其工作目标,公共物品或服务通常不以价格形式出售。B:部门及其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将公共权力的极大化作为追求的目标,公共权力的大小又与其所控制的社会资源的数量正相关,从而与预算的规模正相关,其结果也就不言自明:追求公共部门权力的极大化必然带来预算规模的极大化。 C:部门及其们对预算极大化的追求,必然导致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过剩,而高于其最佳的供给水平。

(4)答:A:中间投票者最偏好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就是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它被称作“中间投票者定理”。B:根据中间投票者定理,简单多数规则下的反映中间投票者意愿的那个提案会最终获胜。因为选择该提案会使整个社会的效益损失最小,或者说,会使整个社会获得的效益最大。实际上,只有中间投票者可获得其最偏好的结果。多数规则所能保证的是,所有投票者的最偏好的结果和最终达成的政治均衡的偏离度最小。C:中间投票者定理告诉人们,任何一个政党或政治家,要想赢得极大量的选票,必须使自己的竞选方案符合中间投票者的意愿。

(5)答:决定和影响收入分配制度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A:技术进步。一定时期的技术和生产力水平及由它们决定的社会物质产出水平始终是人类选择分配制度的“硬约束”。B:制度环境。制度环境是指一系列与分配制度相关的其他经济的、政治的和法律的基础规则。C:市场力量。市场力量决定和影响着收入分配,进而影响收入分配制度的调整。D:意识形态。由意识形态影响下形成的“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追求正义、公平、效率等行为取向,因而影响人们对收入分配制度的选择。E:主体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因为,收入分配作为一种社会关系,本质上取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状况,取决于经济权利之间的较量和斗争。

(6)答: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总体上包括这样五大部分:A:社会保险。主要包括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以及公务员养老保险、农民养老保险等。B:社会救助。主要包括自然灾害救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乡村“五保”制度等。C:社会福利。包括全民保健、残疾人福利、老年人福利、妇女儿童福利、教育福利、住房福利等。D:军人保障。主要包括军人社会保险、军人抚恤、退伍军人安置、军人福利、军属优待等。E:其他制度。主要有公务员医疗补助、住房公积金等。

(7)答:市场失灵是指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市场失灵的表现:公共物品失灵;外部性失灵;垄断性失灵;风险和不确定性;收入分配失灵;宏观经济的失衡。

(8)答:的经济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供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框架;进行微观经济管理;维持宏观经济稳定和推动宏观经济增长;调节收入分配,增进社会公平。

(9)答: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对产生外部负效应的企业或个人,课征相当于他所造成的外部边际成本的税收,外部成本便成了当事企业或个人的内部成本,即实现了外部负效应的内在化,从而迫使其决策必须考虑该成本,达到纠正市场失灵的目的。换句话说,对产生负的外部效应的主体进行适当的征税或罚款,由此引起该主体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的减少,部分资源将从该主体物品或服务的生产中转移出来,从而也就实现了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征税或罚款的最大特征是其数额与外部边际成本相等。

(10)答:财政补贴是着眼于私人边际效益的调整。其操作方法是:对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消费者,按照该种物品或服务的外部边际效益的大小发放财政补贴,以此将补贴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效益提高到同社会边际效益相一致的水平,实现正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其突出特征是财政补贴数额与外部边际效益相等。

文档

2019年秋[0700]《经济学》作业答案

1、在世界范围内,财政支出的变化趋势是 (  )。1. A.绝对量上升2. B.绝对量下降3. C.绝对量和相对量都上升4. D.绝对量和相对量都下降2、以下不是影响国债负担的因素的是(  )。1. A.认购者即债权人的负担2. B.即债务人的负担3. C.纳税人的负担4. D.负税人的负担3、实际上,课税客体就是 (   )。1. A.税本2. B.税源3. C.课税对象4. D.税目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债管理应遵循的原则是 (   )。1. A.在总体目标上,公债管理应当同财政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