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变压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21:54:04
文档

变压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Q/YNDWQ/YNDW113.2.2012005Q/YNDW113.2.201–2005前言为提高云南电网公司供电企业输变电设备的运行、检修、试验水平,规范操作方法,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由云南电网公司组织,编写了目前我公司变压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编写中遵循了我国标准化、规范化和国际通用的贯标模式的要求。该指导书纳入公司生产技术管理标准体系。本指导书由云南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本指导书由云南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归口。本指导书由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编写。本指导书主编人:王景
推荐度:
导读Q/YNDWQ/YNDW113.2.2012005Q/YNDW113.2.201–2005前言为提高云南电网公司供电企业输变电设备的运行、检修、试验水平,规范操作方法,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由云南电网公司组织,编写了目前我公司变压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编写中遵循了我国标准化、规范化和国际通用的贯标模式的要求。该指导书纳入公司生产技术管理标准体系。本指导书由云南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本指导书由云南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归口。本指导书由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编写。本指导书主编人:王景
Q/YNDW

Q/YNDW 113.2.2012005

Q/YNDW 113.2.201–2005

前 言

为提高云南电网公司供电企业输变电设备的运行、检修、试验水平,规范操作方法,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由云南电网公司组织,编写了目前我公司变压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编写中遵循了我国标准化、规范化和国际通用的贯标模式的要求。该指导书纳入公司生产技术管理标准体系。

本指导书由云南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

本指导书由云南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归口。

本指导书由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编写。

本指导书主编人:王景林

本指导书主要起草人:王景林

本指导书主要审核人:陈 欣 郑易谷

本指导书审定人:赵建宁

本指导书批准人:廖泽龙

本指导书由云南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解释。

Q/YNDW 113.2.201–2005

目 次

1 目的 (1)

2 适用范围 (1)

3 引用标准 (1)

4 支持性文件 (1)

5 技术术语 (1)

6 安全措施 (1)

7 作业准备 (2)

8 作业周期 (2)

9 工期定额 (3)

10 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3)

11 作业流程 (3)

12 作业项目、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 (3)

13 作业中可能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及对策 (9)

14 作业后的验收与交接 (9)

附录 变压器预防性试验记录 (10)Q/YNDW 113.2.201–2005

变压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1 目 的

规范云南电网公司供电企业变压器的预防性试验作业方法,保证安全,提高试验质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云南电网公司供电企业的50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变压器的现场高压预防性试验。

3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引用而构成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文。本书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书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DL 408—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Q/CSG 1 0007—2004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4 支持性文件

DL/T574—1995 《有载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

GB7328—1987 《变压器和电抗器的声级测定》

Q/YNDW 113.2.187-2005 《交流耐压试验作业指导书》

Q/YNDW 133.2.1-2005 《绝缘电阻试验作业指导书》

Q/YNDW 133.2.190-2005 《电力设备局部放电试验作业指导书》

Q/YNDW 133.2.192-2005 《直流电阻测试作业指导书》

Q/YNDW 133.2.188-2005 《介质损耗因数测试作业指导书》

5 技术术语

6 安全措施

在检查工作票所涉及现场应做的安全措施无误并履行工作许可手续后,方可进行工作。户外试验应在良好的天气条件下进行,且空气相对湿度一般不高于80%。

6.1 试验准备时的安全措施

6.1.1 进入工作现场的工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6.1.2 试验现场应有可靠接地点,以便将试验设备及被试设备需接地的端子可靠接地;

6.1.3 试验前后应将被试设备接地短路,进行充分的放电;

6.1.4 高空作业时,必须使用安全带;

6.1.5 在试验场地装设醒目的遮栏或围栏,并向外悬挂“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

6.2 试验时应注意的事项

6.2.1 试验电源须带漏电保护装置;Q/YNDW 113.2.201–2005

6.2.2 试验加压前应仔细检查试验接线、表计倍率、量程、调压器零位及仪表的初始状态等,经检查无误,并由试验负责人许可后方可进行试验;

6.2.3 进行试验时,工作人员应专心操作,加压速度必须均匀,加压过程中有人监护,并作好记录;

6.2.4 试验过程中若有异常应立即降压,断开试验电源,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方能再次进行试验。

6.3 危险点分析

序号 危险点 控制措施 控制人

监护人

1 触电 1. 接试验电源时应戴绝缘手套,在不能确定是否带电时,应

将设备视为带电设备。

2. 更换接线或试验结束时,应断开电源。

2 高空坠落 登高作业必须使用安全带。 监护人

3 高空坠物 工作现场不得上下抛掷物件。 监护人

7 作业准备

7.1 人员配备

工种:高压试验人员

数量:至少2人

素质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经安规考试合格,工作负责人由熟悉变压器试验工作和具有现场工作经验的人担任。

7.2 资料、图纸准备

试验前应具有被试设备的出厂试验报告或最近一次的试验报告、被试设备的缺陷记录或相关的检修记录、设备的一次接线系统图。

7.3 设备及材料准备

主要试验设备详见本作业指导书第12条作业项目、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通用试验设备为: 温、湿度仪表各一块

接地线若干

测量导线若干

常用工具一套

电源盘一个

绝缘带若干

绝缘胶带若干

所有使用的仪表和测量设备均应在检定有效期内,试验前应根据被试设备容量、电压等参数选择合适容量、电压及量程的试验设备。

8 作业周期

详见本作业指导书第12条作业项目、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

Q/YNDW 113.2.201–2005

9 工期定额

10 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型号: 相数:

额定容量: 额定频率:

额定电压: 额定电流:

出厂序号: 出厂年月:

制造厂: 套管型号:

套管铭牌电容:

11 作业流程

12 作业项目、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

12.1 穿心螺栓、铁轭夹件、绑扎钢带、铁芯、绕组压环及屏蔽等的绝缘电阻试验

12.1.1 工艺要求

a 作业方法见Q/YNDW 133.2.1-2005《绝缘电阻试验作业指导书》。

b 大修中进行该项试验,连接片不能拆开者可不进行。

c 要求使用2500V兆欧表。

12.1.2 试验结果判断标准

220kV及以上变压器,测量结果一般不低于500MΩ。110kV及以下变压器,一般不低于300MΩ。

12.1.3 注意事项

每项试验完毕应对试品充分放电。

12.1.4 主要试验设备

2500V兆欧表一台。

12.2 绕组直流电阻试验

12.2.1 工艺要求

a 作业方法见Q/YNDW 133.2.192-2005《直流电阻测试作业指导书》。

b 无载分接开关变换分接位置前、后均应进行直流电阻测试,并判断是否正确。

c 测量温度以顶层油温为准。不同温度下电阻的换算公式为:R2=R1(T+t2)/(T+t1)

式中,R1、R2分别为温度t1、t2下的电阻值,T为电阻温度常数,铜取235,铝取225。

d 封闭式电缆出线或GIS侧出线的变压器,电缆、GIS侧绕组不进行定期试验。

12.2.2 周期

该项试验周期为3年,出现以下任一种情况时也应进行该项试验:

a 大修后

b 运行中本体油色谱判断有热故障

c 无载分接开关变换分接位置

d 有载分接开关检修后

e 红外测温判断套管接头或引线过热。

12.2.3 试验结果判断标准

换算至同一温度后,各相电阻应满足:

a 1600kVA及以上变压器,各相绕组电阻相互间的差别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无中性点引出的绕组,线间差别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1%;

b 1600kVA及以下变压器,各相绕组电阻相互间的差别一般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4%,无中性点引出的绕组,线间差别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

c 与以前数值比较,变化不应大于2%。如电阻相间差在出厂时超过规定,制造厂已说明了这种偏差的原因,则可以只按上述要求b考核。

12.2.4 注意事项

容量大的变压器通常需要较长的充电时间,应待读数充分稳定后再记录结果。

12.2.5 主要试验设备

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仪一套。

12.3 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试验

12.3.1 工艺要求

a 作业方法见Q/YNDW 133.2.1-2005《绝缘电阻试验作业指导书》。

b 使用2500V或5000V兆欧表,对220kV及以上变压器,兆欧表容量其输出电流一般不小于3mA。

c 测量温度以顶层油温为准,尽量在油温低于50℃时测量。不同温度下绝缘电阻的换算公式为:R2=R1×1.5(t1-t2)/10

式中,R1、R2分别为温度t1、t2下的绝缘电阻值。

d 吸收比和极化指数不进行温度换算。

e 封闭式电缆出线或GIS侧出线的变压器、电缆、GIS侧绕组可在中性点测量。

12.3.2 周期

该项试验周期为3年,出现以下任一种情况时也应进行该项试验:

a 大修后

b 运行中油介损不合格

c 油中水分超标

d 渗漏油

e 怀疑有绝缘缺陷时

12.3.3 试验结果判断标准

a 换算至同一温度后,与前一次试验结果相比应无显著变化,一般不低于上次值的70%;

b 35kV及以上变压器应测量吸收比,吸收比在常温下不低于1.3,吸收比偏低时,应测量极化指数,应不低于1.5;

c 绝缘电阻大于10000MΩ时,吸收比不低于1.1,或极化指数不低于1.3。

12.3.4 注意事项

试验完毕应对试品充分放电。

12.3.5 主要试验设备

2500V或5000V兆欧表一台。

12.4 绕组连同套管的tanδ试验

12.4.1 工艺要求

a 作业方法见Q/YNDW 133.2.188-2005《介质损耗因数测试作业指导书》。

b 试验电压:绕组电压10kV及以上为10kV,绕组电压10kV以下为设备额定电压U N。

c 单相变压器绕组首、末端短路加压,三相变压器三相绕组首端及中性点短路加压,非被试绕组短路接地。

d 封闭式电缆出线或GIS侧出线的变压器可在中性点加压测量。

e 测量温度以顶层油温为准,尽量在油温低于50℃时测量。

f 不同温度下tanδ的换算公式为:

tanδ2= tanδ1×1.3(t2-t1)/10

式中,tanδ1、tanδ2分别为温度t1、t2下的tanδ值。

12.4.2 周期

该项试验周期为3年,出现以下任一种情况时也应进行该项试验:

a 大修后

b 运行中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测量异常c 运行中油介损不合格

d 油中水分超标

e 怀疑有绝缘缺陷时

f 渗漏油

12.4.3 试验结果判断标准

a 20℃时tanδ不大于下列数值:500kV为0.6%;110kV~220kV为0.8%;35kV为1.5%

b 换算至同一温度后,与出厂试验值或历年测试值相比较应无显著变化(变化一般不大于30%)。

12.4.4 主要试验设备

介质损耗测试仪一套。

12.5 电容型套管的tanδ和电容量试验

12.5.1 工艺要求

a 作业方法见Q/YNDW 133.2.188-2005《介质损耗因数测试作业指导书》。

b 与被试变压器套管相连的所有绕组端子短路加压,末屏接介损测试设备,正接线测量。

c 油纸电容型套管的tanδ一般不进行温度换算。

d 测量时记录环境温度和变压器顶层油温。

12.5.2 周期

该项试验周期为3年,出现以下任一种情况时也应进行该项试验:

a 变压器大修后

b 运行中红外测温发现套管异常

c 运行中套管油位不正常

12.5.3 试验结果判断标准

a 20℃时的tanδ(%)值应不大于下表数值:

电压等级(kV) 20、35 110 220、500

电容性 油纸

胶纸

气体

干式

1.0

3.0

1.0

1.5

1.0

1.0

0.8

1.0

1.0

1.0

b 电容型套管的电容值与出厂值或上一次试验值的差别超出±5%时,应查明原因。

c 当tanδ与出厂值或上一次试验值比较有明显增长时或接近上表数值时,应综合分析tanδ与温度、电压的关系。

d 当tanδ随温度增加明显增大或试验电压由10kV升到最高运行相电压时,tanδ增量超过±0.3%,不应继续运行。

e 当电容型套管末屏对地绝缘电阻小于100MΩ时,应测量末屏对地tanδ,其值不大于2%。

12.5.4 主要试验设备介质损耗测试仪一套。

12.6 铁芯及夹件的绝缘电阻试验

12.6.1 工艺要求

a 作业方法见Q/YNDW 133.2.1-2005《绝缘电阻试验作业指导书》。

b 使用2500V兆欧表(对运行20年及以上的变压器可用1000V兆欧表),夹件引出接地的可单独对夹件进行测量。

12.6.2 周期

该项试验周期为3年,运行中油色谱分析怀疑铁芯多点接地时也应进行该项试验。

12.6.3 试验结果判断标准

测量结果与以前测试结果相比应无显著差别。

12.6.4 注意事项

试验完毕应对试品充分放电。

12.6.5 主要试验设备

兆欧表一块。

12.7 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

12.7.1 工艺要求

a 作业方法及结果判断见Q/YNDW 133.2.187-2005《交流耐压试验作业指导书》。

b 35kV及以上全部或部分更换绕组后应进行该项试验。10kV及以下变压器:6年1次

c 110kV及以上变压器进行感应耐压试验。

d 全部更换绕组时,按出厂试验电压值进行试验;部分更换绕组时,按出厂试验电压的0.8倍进行试验。

e 10kV变压器按35kV×0.8=28 kV进行。

12.7.2 注意事项

应考虑防止试品击穿或闪络时对试验变压器造成的损坏。

12.7.3 主要试验设备

交流耐压试验装置一套

交流分压器一套

12.8 电压比和绕组联接组别或极性试验

12.8.1 工艺要求

分接开关引线拆除或更换绕组后,均应进行此项试验。

12.8.2 试验结果判断标准

a 35 kV及以下且电压比小于3的变压器电压比允许偏差为±1%;

b 其它变压器,额定分接电压比允许偏差为±0.5%;其它分接的电压比应在变压器阻抗电压值(%)的1/10以内,但偏差不得超过 ±1%。

c 联接组别或极性必须与变压器铭牌和顶盖上的端子标志一致。

12.8.3 注意事项

测量时应注意高压绕组与低压绕组接线不能接反,否则可能危及人身及仪器安全。

12.8.4 主要试验设备

使用QJ35型变比电桥或电子式变比电桥。

12.9 绕组变形试验

12.9.1 试验周期

110kV及以上变压器6年1次,更换绕组后或发生近区短路后也应进行该项试验。

12.9.2 工艺要求

a 每次测试时,宜采用同种型号仪器、同样的接线方式;

b 对有载开关应在最大分接档位下测试,对无载开关应在同一运行分接档位下测试。

12.9.3 试验结果判断标准

试验结果与初始结果相比,或三相之间结果相比无明显差别,无初始记录时可与同型号同厂家变压器对比。

12.9.4 主要试验设备

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

12.10 噪声测量

按GB7328—1987《变压器和电抗器的声级测定》的要求进行。

12.11 有载分接开关的试验和检查

作业方法见《有载开关检修作业指导书》。使用有载分接开关测试仪。

12.12 局部放电试验

作业方法见《电力设备局部放电试验作业指导书》。

12.13 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试验

12.13.1 工艺要求

a 更换绕组后或怀疑磁路有缺陷时进行。

b 试验电源可用三相或单相,试验电压可用额定电压或较低电压(如制造厂提供了较低电压的测量值)。

12.13.2 试验结果判断标准

在相同电压下进行比较,应无较大差别。

12.13.3 主要试验设备

变压器特性测试仪

12.14 短路阻抗和负载损耗试验

12.14.1 工艺要求

a 更换绕组或出口短路后进行该项试验。

b 试验电源可用三相或单相,试验电流可用额定值或较低电流(如制造厂提供了较低电流下的测量值)。

12.14.2 试验结果判断标准

在相同电流下进行比较,应无较大差别。

12.14.3 主要试验设备

变压器特性测试仪

13 作业中可能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及对策

13.1 主要异常

试验结果超标

13.2 对策

仔细检查试验方法、接线,排除试验方法、接线上的错误及现场其它因素的影响;反复测试,必要时用其它同类试验设备进行比对试验,确定最终结论;

结合各项高压试验以及油、气等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必要时与出厂、交接、大修及历次试验结果比较,以确实结果超标的原因。

14 作业后的验收与交接

按各供电局验收交接规定办理。

附录

变压器预防性试验记录

试验日期: 天气情况: 环境温度: ℃ 相对湿度: %

一 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型号: 相数:

额定容量: 额定频率:

额定电压: 额定电流:

空载损耗: 空载电流::

出厂序号: 制造厂:

出厂年月:

二 直流电阻试验数据

1 高压绕组直流电阻(Ω) 油温: ℃

档位 AB(A0) BC(B0) CA(C0) ∆% 1

2

3

4

5

6

7

8

9

中压绕组直流电阻(Ω) 油温: ℃

档位 A m B m(A m0m) B m C m(B m0m) C m A m(C m0m) ∆% 1

2

3

4

5低压绕组直流电阻 油温: ℃档位 ab(ax) bc(by) ca(cz) ∆%

1

2

3

测试仪器:

2 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试验 油温: ℃

测试部位 试验电压(V)R15”(MΩ) R60”(MΩ) R600”(MΩ)

高压对中压、低压及地

中压对高压、低压及地

低压对高压、中压及地

测试仪器:

3 绕组连同套管的tanδ试验 油温: ℃

相别 试验电压(kV)电容值(nF)tanδ(%) 备注

高压对中压、低压及地

中压对高压、低压及地

低压对高压、中压及地

测试仪器:

4 电容型套管的tanδ和电容量试验 油温: ℃

套管 铭牌电容(pF)测量电容(pF)tanδ(%)末屏tanδ(%)末屏对地电容(pF)备注

A

B

C

A m

B m

C m

0m

测试仪器:5 铁芯及夹件和其他附件的绝缘电阻试验 油温: ℃

相别 铁芯绝缘(MΩ) 夹件绝缘(MΩ) 备注

A

B

C

测试仪器:

6 电压比和绕组组别或极性

高压绕组和低压绕组变比及联接组别或极性

档位 AB(AX)/ab(ax) BC(BY)/bc(by)CA(CZ)/ca(cz) 联接组别或极性 1

2

3

4

5

6

7

8

9、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测试仪器:7 中压绕组和低压绕组变比及联接组别或极性

档位 A m B m(A m X m)

B m

C m(B m Y m)/bc(by)C m A m(C m Z m)/ca(cz)联接组别或极性

/ab(ax)

1

2

3

4

5

测试仪器:

8 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

测试部位 试验电压(kV) 耐压时间(s) 试验结果 高压对中压、低压和地

中压对高压、低压和地

低压对高压、中压和地

测试仪器设备:

9 穿心螺栓、铁轭夹件、绑扎钢带、铁芯、绕组压环及屏蔽等的绝缘电阻试验

测试部位 项目 绝缘电阻(MΩ) 备注

测试仪器:

9 噪声测试

相别 测试情况 备注 A

B

C

测试仪器:10 绕组变形测试

绕组变形测试图形由绕组变形测试仪单独提供。

11 局部放电测试

试验电压 1.3(1.5) U m/3

被试相 试验频率(Hz) 励磁线端 接地端 局放量(pC) A

B

C

测试仪器:

12 有载开关试验和检查

被试相 过渡电阻 备注

A

B

C

测试仪器:

有载开关动作过渡波形由有载开关测试仪提供。

13 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

二瓦特表法

电压(V) U×(V)PT变比 电流(I)I×(A)CT变比 瓦特(W) × (W)U ab I a W ab

U bc I b

U ca I c W bc

测试仪器:

14 负载损耗和短路阻抗

二瓦特表法

电压(V) U×(V)PT变比 电流(I)I×(A)CT变比 瓦特(W) × (W)U AB I A W AB

U BC I B

U CA I C W BC

测试仪器:

试验负责人:

试验人员:

记录人:

审核:

文档

变压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Q/YNDWQ/YNDW113.2.2012005Q/YNDW113.2.201–2005前言为提高云南电网公司供电企业输变电设备的运行、检修、试验水平,规范操作方法,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由云南电网公司组织,编写了目前我公司变压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编写中遵循了我国标准化、规范化和国际通用的贯标模式的要求。该指导书纳入公司生产技术管理标准体系。本指导书由云南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本指导书由云南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归口。本指导书由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编写。本指导书主编人:王景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