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x标段
盖
梁
支
架
施
工
设
计
计
算
一、工程概况
xx高速公路xx连接线工程主线桥墩柱结构设计为圆柱式、花瓶式。其中花瓶墩盖梁68个,门式墩盖梁1个,采用门式满堂支架和少钢管支架两种支架形式;圆柱墩盖梁51个,采用双抱箍沉重支架现浇。
197号花瓶墩为过渡墩,墩身高8.192米;其盖梁结构尺寸:长24.5m×宽2m×高1.4~2.8m,盖梁上的背墙高70cm,宽82cm。
257号花瓶墩墩身高 11.47米,是全线花瓶墩盖梁最高的墩位,盖梁结构尺寸:长24.5m×宽2m×高1.15~2.8m。
200号圆柱墩盖梁墩身高9.974米,墩柱直径1.5米,其盖梁尺寸为:长25.15m×宽2.2m×高1.8m。
二、计算依据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2)《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5)《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6)各种材料的设计控制值采用《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取值:
A3钢材的允许拉、压应力[σ拉、压]=215MPa;
A3钢材的允许剪切应力[τ]=125MPa;
Mn16钢材的允许拉、压应力[σ拉、压]=310MPa;
Mn16钢材的允许剪切应力[τ]=180MPa;
变形控制按L/400进行控制。
三、盖梁支架计算
3.1满堂支架计算
(1)支架设计
197号花瓶墩盖梁采用1019门式支架,门架立杆钢管为φ57×2.5mm,门架加强杆为φ26.8×2.2mm钢管,门架钢材均采用Q235,横向间距4×60+5×45+8×30+9×30+19+17×30+19+9×30+8×30+5×45+4×60cm,详见图3.1-1,纵向间距0.12cm,采用顶托与调节杆调节高度,顶托上放置[10型钢。
每步门架设置纵、横向水平加固杆,水平加固杆采用φ48×3mm钢管,水平加固杆横向每两榀门架设置一道水平加固杆,纵向水平杆横向间距2.4m,墩柱四周每榀门架内外侧用水平杆将支架连接成整体,水平顶部纵向水平杆需增设,横向间距1.2m。
支架四周纵、横向由底到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中间每隔2.5~3.5米设一道剪刀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较角45~60度之间,门架横向之间采用交叉拉杆连接,支架顶部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详见图3.1-2。
图3.1-1 盖梁支架平面布置图(单位:cm)
图3.1-2 盖梁满堂支架模型
(2)荷载类型
①现浇支架结构自重:按实际结构自重计算,程序自动计入;
②砼自重:容重γ=26KN/m3,一次完成边跨现浇段砼加载;
③模板自重:底板、侧模板按3KN/m2、顶模及支撑系统按2.0KN/m2计;
④施工人员、机具荷载:按2.5KN/m2计;
⑤振捣砼产生的荷载:按4.0KN/m2计。
(3)(3)荷载组合
荷载系数:静载系数取,活载系数去时,总荷载:
(4)计算方法、模式
支架结构采用midas程序进行验算。
(5)作用在分配梁上的荷载
图3.1-3 混凝土荷载分配情况
(6)支架计算
图3.1-4 支架反力图
由上图可见,支架最大反力15.8KN。
图3.1-5 分配梁[10型钢组合应力图
由上图可见,分配梁[10#型钢最大组合应力,满足要求。
图3.1-6 分配梁[10型钢剪力图
由上图可见,分配梁[10#型钢最大剪应力=30.04MPa<,满足要求。
图3.1-7 分配梁[10槽钢扰度变形图
由上图可见,分配梁[10槽钢最大挠度1.55mm,最大计算跨径1m,f=1.55mm<[f]=1000/400=2.5mm,满足要求。
图3.1-8 钢管支架组合应力图
由上图可见,钢管支架最大组合应力,满足要求。
图3.1-9 钢管轴力图
由上图可知,钢管支架最大轴力。满足要求。
图3.1-10 满堂支架稳定性分析
由上图可知,临界荷载系数为9.49>3.5,所以支架的整体稳定性满足要求。
3.2钢管支架计算
(1)支架设计
257号花瓶墩盖梁支架采用钢管桩与贝雷梁组合式,钢管桩630×10mm,钢管桩上设置双拼I45a承重梁,承重梁上设贝雷梁,贝雷梁上设间距50cmI32a分配梁,中间四根钢管桩落在承台基础上,其余四根钢管桩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扩大基础。详见图3.2-1。
图3.2-1 钢管桩平面布置图(单位:cm)
图3.2-2 少钢管支架模型
(2)荷载类型
①现浇支架结构自重:按实际结构自重计算,程序自动计入;
②砼自重(q1):容重γ=26KN/m3;
③模板自重(q2):底板、侧模板按3KN/m2;
④施工人员、机具荷载(q3):按2.5KN/m2计;
⑤振捣砼产生的荷载(q4):按4.0KN/m2计。
(4)荷载组合
荷载系数:静载系数取,活载系数去时,总荷载:
(4)计算方法、模式
支架结构采用midas程序进行验算。
(5)作用在分配梁上的荷载
图3.2-3 混凝土荷载分配情况
(6)支架计算
图3.2-4 支架反力图
由上图可见,支架最大反力6KN。
图3.2-5 分配梁I32a型钢组合应力图
由上图可见分配梁I32a型钢最大组合应力,满足要求。
图3.2-6 分配梁I32a型钢剪力图
由上图可见,分配梁I32a型钢最大剪应力=26.9MPa<,满足要求。
图3.2-7 分配梁I32a型钢扰度变形图
由上图可见,分配梁I32a型钢最大挠度0.99mm,最大计算跨径2m,f=0.99mm<[f]=2000/400=5mm,满足要求。
图3.2-8 贝雷梁组合应力图
由上图可见,贝雷梁最大组合应力,满足要求。
图3.2-9 贝雷片剪力图
由上图可见,贝雷梁最大剪应力=114.4MPa<,满足要求。
图3.2-10 贝雷梁扰度变形图
由上图可见,贝雷梁最大挠度10mm,最大计算跨径9.5m,f=10mm<[f]=9500/400=23.75mm,满足要求。
图3.2-11 双拼I45a型钢承重梁组合应力图
由上图可见,承重梁双拼I45a型钢最大组合应力,满足要求。
图3.2-12 双拼I45a型钢承重梁剪力图
由上图可见,承重梁双拼I45a型钢最大剪应力=50.5MPa<,满足要求。
图3.2-13 双拼I45a型钢扰度变形图
由上图可见,双拼I45a承重梁最大挠度3mm,最大计算跨径3m,f=3mm<[f]=3000/400=7.5mm,满足要求。
图3.2-14 630×10mm钢管支架组合应力图
由上图可见,钢管桩最大组合应力,满足要求。
图3.2-15 630×10mm钢管轴力图
由上图可知,钢管桩最大轴力。满足要求。
(7)钢管桩稳定性计算
单根φ630×10钢管桩反力设计值最大值为
截面面积:A=194cm2 , 钢管桩抗弯惯性矩I=93615.532cm4,
回转半径:
强度检算:
< f=190Mpa 强度满足要求。
弯矩作用平面内稳定性检算:
计算长度L取10m。
长细比杆件刚度符合要求。
由λ=63.7查表可得稳定系数φx=0.813
故有
符合要求。
(8)条形基础计算
中间四根钢管柱利用承台基础,在承台施工时,在承台顶对应钢管柱位置预埋80*80cm厚为2.0cm钢板,并漏出混凝土面1cm,安装时将钢管柱与预埋钢板进行焊接。另外两端四根钢管柱落在原地面上,由于全线均为软基,施工前需要进行软基处理。在软基上填筑一层80cm的宕渣,用压路机碾压密实,同时硬化区域四周修筑排水沟(40cm×40cm),防止雨季导致便道泥泞,影响现场通行及场地清洁。两端钢管柱基础采用C25条形钢筋混凝土基础,条形基础平面尺寸为4.2m×1.0×0.5m,基础内部铺设Φ16、Φ10钢筋;基础顶对应钢管柱位置预埋80*80cm厚为2.0cm钢板,并露出混凝土面1cm,条形基础结构见下图;
1)计算参数
C35混凝土:fc=11.9Mpa,ft=1.28Mpa
钢筋:I级(φ):fy =210Mpa
II级(Φ):fy =300Mpa
2)配筋计算
将条形基础按倒梁法计算,则作用在梁上部的均布荷载:
条形基础最大跨度为2.7m,按单跨简支梁,计算最大跨中弯矩和支座剪力:
按照原条形基础配筋,主筋As=2011mm2,箍筋Ф10@20进行截面校核
=(300*2011)/(11.9*1000*4002)=0.000316<ξb=0.517
Mu=ξ*(1-ξ)fcbh0=0.000316*(1-0.000316)*11.9*1000*4002=601.4KN*m>Mmax
故主筋满足要求。
0.7ftbh0=0.7*1.28*1000*400=35.8KN<F=177.8KN
≥=(177.8-35.8)*500/(210*400)=0.084
采用Ф10双肢箍,S≤2*78.5/0.084=1869mm
即采用Ф10@200mm,满足要求。
故条形基础配筋满足要求。
2)强度计算
以钢管柱与混凝土接触面进行计算。
接触面面积=0.301m2,单根钢管桩所受最大压力=386KN。
混凝土强度设计值(N/mm2)
,满足规范要求。
(9)地基承载力计算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本文简称《地基规范》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本文简称《抗震规范》
-----------------------------------------------------------------------
1 设计资料
1.1 已知条件
(1) 计算简图
(2) 设计参数
基础宽 B (m) 2.000
轴力标准值(kN/m) 55.340
弯矩标准值M(kN.m/m) 25.000
基础与覆土平均容重(kN/m3) 20.000
地面标高 (m) 0.000
基底标高 (m) -0.800
考虑地震 √
基底零应力区容许率(%) 0
软弱下卧层验算方法 应力扩散角法
(3) 土层数据
土层数: 2
| 层号 | 土类名称 | 层厚 | 重度 | 饱和重度 | 承载力特 | 深度 | 宽度 | 承载力 | 压缩模量 |
| (m) | (kN/m3) | (kN/m3) | 征值(kPa) | 修正 | 修正 | 抗震调整 | (MPa) | ||
| fak | ηd | ηb | |||||||
| 1 | 砾砂 | 0.80 | 18.00 | --- | 250.00 | 1.000 | 1.000 | 1.00 | 10.00 |
| 2 | 淤泥 | 15.00 | 18.00 | 19.00 | 40 | 1.000 | 1.000 | 1.00 | 10.00 |
(1) 基底反力计算
(2) 地基承载力验算
(3) 软弱下卧层验算
2 计算过程及计算结果
计算时按单位米计算。
2.1 基底反力计算
(1) 基底全反力计算
基底面积 A=B×1.000=2.000×1.000=2.000m2
竖向荷载 Nk=55.340kN, Gk=A×γ0×h=2.000×20.000×0.800=32.000kN
偏心距 e=Mk/(Fk+Gk)=0.286m
基底全反力(kPa):
最大 pkmax=81.170, 最小 pkmin=6.170, 平均 pk=43.670
端点 pk1=6.170, pk2=81.170
(2) 基底附加应力计算
最大 pamax=66.770, 最小 pamin=0.000, 平均 pa=29.270
角点 pa1=0.000, pa2=66.770
2.2 地基承载力验算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式5.2.4 计算
修正后的抗震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 95.400(kPa)
验算 pk=43.670 < fa=95.400
验算 pkmax=81.170 < 1.2fa=114.480
地基承载力验算满足
2.3反力简图
3.3抱箍支撑体系计算
3.3.1、抱箍设计
抱箍具体尺寸见抱箍设计图,主要包括钢带与外伸牛腿的焊接设计两方面的内容,其中牛腿为小型构件,一般不作变形计算,只作应力计算。
3.3.2、受力计算
(1)施工荷载
1)盖梁混凝土和钢筋笼(86.81方,平均密度2.5吨/)自重为:2.5×86.81=217.025(吨)
2)钢模(每平方米100kg)自重为:10(吨)
3)脚手架钢管(采用50钢管,线密度为3.7kg/m,模板底部10根,每根长4m;模板两侧护栏20根,每根长1.5m;模板两侧扶手4根,每根长18m)自重为:1(吨)
4)支垫槽钢(采用16型槽钢,理论线密度19.752kg/m,共63根,每根长4m)自重为:0.019.752×4×63=4.98吨)
5)工字钢(采用45b型工字钢,理论线密度为87.485kg/m,共2根,每根长27.15m)自重为:2×27.15×0.087485=4.75(吨)
6)工字钢拉杆(每根直径18mm,共5根,每根长1.5m)自重为:5×1.5×0.00617×=0.015(吨)
7)连接工字钢的钢板(共4块,每块重79kg)自重为:4×0.079=0.316(吨)
8)施工活荷载:
10人+混凝土动载+振捣力+风荷载+振动荷载=10×0.075+0.5×1.2+0.3+0.3+0.25=2.2(吨)
9)总的施工荷载为:217.025+10+1+4.98+4.75+0.015+0.316+2.2=240.286(吨)
10)考虑安全系数为1.2,则施工总荷载为:240.286*1.2=288.343(吨)
11)单个牛腿受力:288.3438=36.04吨)
(2)计算钢带对砼的压应力
钢带对立柱的压应力可由下式计算求得:
其中:
—摩阻系数,取0.35
B—钢带宽度,B=300mm
D—立柱直径,D=1500mm
K—荷载安全系数,取1.2
G—作用在单个抱箍上的荷载,G=720.8kN
则:=1.=1.2×720.8×1000/(0.35×300×2×3.14×1500)=0.874Mpa<
=16.8Mpa,满足要求。
其中:—砼立柱抗压强度容许值,其值不大于0.8Rab,立柱砼标号为30Mpa,轴心抗压强度Rab=0.7×30=21Mpa,0.8 Rab =0.8×21=16.8Mpa
(3) 钢带内应力的合成图如下:
化简得:
其中:
—钢板厚度
求得==0.874×1500/(2×10)=65.55MPa f—查《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厚度16mm的Q235钢抗拉、压、弯强度设计值,为215 Mpa。 (4)牛腿螺栓受力计算 1)牛腿螺栓抗拉承载力计算 牛腿腹板采用10根10.9级M24高强螺栓(布置方式见设计图),螺栓直径为24mm。钢带所受拉力:F==65.55×10×300×2×=393.3kN,则单个螺栓所受拉力为:N=F/5=393.3/10=39.33kN Nt—10.9级M24高强螺栓设计拉力。查《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10.9级M24螺栓预拉力P=225kN,Nt =0.8P=180kN 2)牛腿螺栓抗剪承载力计算 已计算得作用在单个牛腿上的竖向荷载为G=36.04吨,螺栓连接方式为双剪结合,如下图: 单个螺栓所受的竖向总荷载为:T=360.4/10=36.04kN,单个螺栓所受剪力Q=T/2=18.02kN。 螺栓截面为圆形,故其截面所受的最大切应力为: 其中: —M24螺栓的有效面积,为353 则=4*18.02*1000/3*353=71.72Mpa。 螺栓的许用切应力:[τ]= 其中: —材料的屈服极限,10.9级螺栓的屈服极限为940Mpa(摘自GB 3098.1--82) n—安全系数,静载时取2.5 则许用应切力:[τ]==940/2.5=376Mpa。 故<[τ],满足条件。 3)牛腿螺栓紧固力计算 紧固螺栓时要按照钢板容许应力控制紧固力。 考虑2倍的安全系数,紧固力取393.75×2=787.5kN, 每个螺栓紧固力为:787.510=78.75kN。 查《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041-2000》 P236公式:TC=KPCd 其中: TC—终拧扭矩(N·M) K—高强度螺栓连接扭矩系数平均值,范围为0.11~0.15之间,取0.15。 PC—高强度螺栓施工预拉力(kN) D—高强度螺栓公称直径(mm) 单个螺栓终拧扭矩TC=KPCd=0.15×78.75×24=283.5N·m,扳手手柄加长到80cm,紧固螺栓时可脚踩加长手柄,踩不动即能满足要求。 (5)焊缝受力计算 采用506焊条,手工焊,钢材全部采用Q235钢,焊缝型式为角焊缝。 1)翼缘水平焊缝应力计算 按照焊缝传递应力与母材所承受应力相协调的原则,由于腹板焊缝传递弯矩很小,可忽略不记。即假设腹板焊缝只承受剪力,翼缘焊缝承受全部弯矩。受力简图如图: 受力破坏时牛腿沿如图所示“铰”旋转,建立力矩平衡方程:V×150=H×300,则H=90.2×150/300=45.1kN,在水平力的作用下焊缝应力为: =H/(hsllwl)=45.1×1000×2/(0.7×10×300)=42.95pa。 其中: hsl—焊缝有效宽度,取hsl=0.7hf hf—焊缝焊角高度,采用20mm焊角高 lwl—焊缝长度,为280mm 2) 腹板焊缝受力计算 在剪力V作用下腹板侧焊缝切应力为: τ1=V/(hs2lw2)=90.2×1000/(2×0.7×10×300)=9.67Mpa。 3)由于螺栓压力P作用需进行的焊缝受力计算 五个螺栓的拉力P=39.3×10=393kN 螺栓压力由翼缘焊缝和腹板焊缝共同承担,所以在螺栓压力F的作用下 =393×1000/[0.7×10×(300+300+300)×2]=31.19Mpa 4)翼缘焊缝综合应力计算 σ翼==(31.4^2+31.19 ^2)^1/2=31.35Mpa ffw—角焊缝抗拉、压、剪强度设计值,取ffw=160MPa 5)腹板焊缝综合应力计算 σ腹==27.34Mpa —正面焊缝增大系数,取=1.22 (6) 抱箍抗滑移计算 M24高强螺栓紧固力为N =156.14kN,单个牛腿由10个螺栓连接,则抱箍钢带所受的最大拉力:F=10N=1561.4kN,钢带横截面承受的最大正应力: ==1561.4*1000/300*10*2=260.23Mpa。 其中: B—钢带高度 δ—钢带厚度 则钢板所受墩柱的最大压应力为: ==260.23*10/750=3.47Mpa 其中: D—墩柱直径 抱箍与墩柱间的最大压力为: ==3.47×3.14×1500×600×=9806.22kN 取摩阻系数μ=0.35,则抱箍与墩柱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μ=0.35×9806.22=3432.177kN 已计算得单个抱箍所受的竖向荷载为G=721.61kN<,满足条件,抱箍不会产生滑移。 经上述计算可知,该抱箍可用于盖梁施工。 (7)沉重量I45b受力计算 图3.3-1 I45b型钢剪力图 由上图可知:I45b型钢组合最大剪力为43Mpa<125MPa; 图3.3-2 I45b型钢应力图 由上图可知:I45b型钢最大组合应力为158Mpa<215MPa; (8)分配梁[16槽钢受力计算 图3.3-3 [16a型钢应力图 由上图可知:分配梁[16a型钢最大组合应力为109Mpa<215MPa; 图3.3-4 [16a型钢剪力图 由上图可知:分配梁[16a型钢最大组合剪力为29Mpa<125MPa。 四、验算成果汇总及结论 (1)验算成果汇总 在最不利工况作用下,花瓶墩盖梁支架各构件的验算结果汇总如下表: 表1 盖梁支架验算结果汇总表 应力 支架各结构在上述各种工况荷载作用下,得出以下验算结论: 1)构杆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2)支架整体屈曲分析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2)验算结论部位 构件名称 规格型号 最大组合 最大剪力 扰度(mm) 规范值(mm) 满堂支架 分配梁组 I10 45.8MPa 30.04MPa 1.55 2.5 立杆 Φ57钢管 最大组合应力169.3MPa,最大轴力44.MPa 屈曲分析系数:9.49>3.5 少钢管支架 分配梁组 I32a 58MPa 26.9MPa 0.99 5 贝雷桁架梁梁 321 174.6MPa 114.4MPa 10 23.75 沉重横梁 双拼I45a 54.86MPa 50.5MPa 3 7.5 钢管桩 630 最大组合应力55.33MPa,最大轴力35.4MPa,最大反力6KN 抱箍支撑体系 沉重梁 I45b 158 43 分配梁 [16 109 29 牛腿单个螺栓受力39.33KN<180KN,牛腿螺栓抗剪力71.72Mp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