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1.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 2.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教学重难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重难点突破方法:类比法,小组交流
教学准备:微课( ) 直尺( ) 圆规( ) 课件( )
教学过程:
| 教学 环 节 | 集备共案(个案用红笔) | 师生活动 |
| 一、 学 前 准 备: |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2页,并划出你认为重要的内容。 1.填空: (1)4的平方根是 ,算数平方根是 ,-2有算数平方根吗 (2)一个正数a 的平方根有 个,它们互为 。在实数范围内 没有平方根。因此,被开方数只能是 和 。 (3)当a≥0时,a的平方根记作: ,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 。 (4)一个面积为18cm2的长方形,它的长宽之比为3: 1,则它的宽是___________。 (5)要修建一个面积为6.28m2的圆形喷水池,它的半径为_________m(取3.14)。 | 1、展错纠错 2.针对讲解 |
| 二、探究活动 (一)思考·解决问题 | 归纳:一般地,我们把形如 的式子叫二次根式。把“”称为 。 归纳: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 1.下列各式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有 ①,②,③,④, ⑤,⑥ 2.判断正误并举出反例 (1)一定有意义。( ) (2)一定有意义。( ) (3)一定是二次根式( ) (4)式子中的取值范围是( )
| 1、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2、小组汇报 3、探讨新知 4、小组总结方法 5、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 6、教师总结归纳 得出结论 |
| (二)师生 交流 · 合作 探究 | 例1 当x取何值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1) (2) 解:∵3X-4≥0 ∴ X≥ (5) (6) (7) (8) | 1、限时完成 2、小组讨论 3、当面批改 4、小组纠错 5、教师归纳 |
| 二、 自 我 测 试 | 1.下列式子是二次根式的有( )个。 ①②③④⑤ A.2 B.3 C.4 D.5 2.能使有意义的x值是( ) A.x=18 B. C. D. 3.如果a是任意实数,下列各数一定有意义的是 ( ) A. B. C. D. 4.下列各式中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5.当x取何值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1) (2) (3) (4) (5) (6)
(7) (8) 6.已知,求的值。 7.已知,求x+y。 | 1、限时完成 2、学生讲解 3、展错纠错 4、变式讲解 5、教师点拨 总结做题方法 |
| 作业 | 课后习题 | |
| 板书设计 | ||
| 教 学 反 思 | 在二次根式这一章的学习中,重点是是掌握二次根式的运算,教学的关键是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这块教学内容是在第十二章实数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二次根式,二次根式教学反思。在本章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在教学设计中,仍然存在着对学情分析不足,主要是过高估计学生的学习能力,一方面每节课设计的教学内容过多,经常一节课结束后还有不少内容没有完成,另一方面对以前学过的知识的复习工作做的不够,导致后续的新知识的学习遇到不少麻烦。如对二次根式的性质的应用时,考虑到以前已经学过,自以为学生不存在困难,就没有重点分析,结果导致不少学生在二次根式的化简过程中因此而出错。 2、在促进学生探索求知和有效学习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在我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这方面的引导。在本章中,其实有许多内容可以进行这方面的尝试二次根式教学反思二次根式教学反思。如判断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选取有理化因式、选择不同的运算途径等都可以让学生进行探究和归纳。在二次根式的运算中我就直接告诉学生:加减运算时利用公式,乘除时利用公式和,结果大部分学生并不接受。若能让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归纳出方法,学习的效果会提高很多,学习的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3、在学生的学习方面,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我班的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学习数学方面的积极性并不差,但自主学习方面还存在着不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