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 末 测 试 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精心选一选,相信自己的判断力!(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 x2•x3=x6 (ab)3=a3b3 3a+2a=5a2 (x3)2=x5
2.如图所示的图案分别是大众、奥迪、奔驰、三菱汽车的车标,其中,可以看作由“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是( )
A. B. C. D.
3.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和9cm,则下列长度的线段能作为第三边的是( )
A. 13cm B. 6cm C. 5cm D. 4m
4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E,DF∥AB. 若∠D=70°,则∠CEB等于( )
A 70° B. 80°
C. 90° D. 110°
5.如(x+m)与(x+4)的乘积中不含x的一次项,则m的值为( )
A. ﹣1 B. 4 C. 0 D. -4
6.若(x-3)(x+5)是x2+px+q的因式,则q为( )
A. -15 B. -2 C. 8 D. 2
7.把不等式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B.
C. D.
8.如图,AB//CD,且∠A=25°,∠C=45°,则∠E的度数是( )
A. 60° B. 70° C. 110° D. 80°
9.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则x-y等于( )
A. B. C. D.
10.如图所示,点E在AC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CD的是( )
A. ∠3=∠A B. ∠D=∠DCE C. ∠1=∠2 D. ∠D+∠ACD=180°
二、认真填一填,试试自己的身手!(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
11.多项式2ax2﹣12axy中,应提取的公因式是_____.
12.不等式3x+2≥5的解集是__________.
13.如图所示,计划把河水引到水池A中,先作AB⊥CD,垂足为B,然后沿AB开渠,能使所开的渠道最短,这样设计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分解因式:mn2﹣4m=_____.
15.如图,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剪去直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1+∠2=_______度.
16.(﹣ )2002×(1.5)2003=_____.
17.如图△ABC中,∠A=90°,点D在AC边上,DE∥BC,若∠1=155°,则∠B的度数为 .
18.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只有四个整数解,则实数a的取值范是______.
三、解答题:静心想一想,细心算一算,才能成功!
19.解方程组
20.求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21.如图,△ABC中,AD是BC上的高,AE平分∠BAC,∠B=75°,∠C=45°,求∠DAE与∠AEC的度数.
22.如图,某市有一块长为(3a+b)米、宽为(2a+b)米的长方形地,规划部门计划将阴影部分进行绿化,中间将修建一座边长为(a+b)米的正方形雕像.
(1)试用含a、b的式子表示绿化部分的面积(结果要化简).
(2)若a=3,b=2,请求出绿化部分的面积.
23.如图DE⊥AB,EF∥AC,∠A=35°,求∠DEF的度数.
24. 乘法公式的探究与应用:
(1)如图甲,边长为a的大正方形中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请你写出阴影部分面积是 (写成两数平方差的形式)
(2)小颖将阴影部分裁下来,重新拼成一个长方形,如图乙,则长方形的长是 ,宽是 ,面积是 (写成多项式乘法的形式).
(3)比较甲乙两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得到公式 (用式子表达)
(4)运用你所得到的公式计算:10.3×9.7.
25.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 的解是一对正数;
(1)试用m表示方程组的解;
(2)求m取值范围;
(3)化简|m﹣1|+|m+|.
答案与解析
一、精心选一选,相信自己的判断力!(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 x2•x3=x6 (ab)3=a3b3 3a+2a=5a2 (x3)2=x5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积的乘方法则:把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幂的乘方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乘,针对每一个选项分别计算,即可选出答案.
【详解】A、x2•x3=x5,故此选项错误;
B、(ab)3=a3b3,故此选项正确;
C、3a、2a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此选项错误;
D、(x3)2=x6,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积的乘方,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不要混淆.
2.如图所示的图案分别是大众、奥迪、奔驰、三菱汽车的车标,其中,可以看作由“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根据平移的概念,观察图形可知图案B通过平移后可以得到.
故选B.
3.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和9cm,则下列长度的线段能作为第三边的是( )
A. 13cm B. 6cm C. 5cm D. 4m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可求得第三边取值范围.
【详解】设第三边长度为a,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
解得.
只有B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三边关系,能根据关系求得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4.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E,DF∥AB. 若∠D=70°,则∠CEB等于( )
A. 70° B. 80°
C. 90° D. 110°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DF∥AB,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求得∠BED的度数,又由邻补角的定义,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解:∵DF∥AB,
∴∠BED=∠D=70°,
∵∠BED+∠BEC=180°,
∴∠CEB=180°-70°=110°.
故选D.
5.如(x+m)与(x+4)的乘积中不含x的一次项,则m的值为( )
A. ﹣1 B. 4 C. 0 D. -4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先算出(x+m)与(x+4)的乘积,找出所有含x的项,合并系数,令含x项的系数等于0,即可求m的值.
【详解】(x+m)(x+4)=x2+(m+4)x+4m,
∵乘积中不含x的一次项,
∴m+4=0,
∴m=-4.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注意不含某一项就是说含此项的系数等于0.
6.若(x-3)(x+5)是x2+px+q的因式,则q为( )
A. -15 B. -2 C. 8 D. 2
【答案】A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多项式乘法或十字相乘法得出q的值.
【详解】解:∵(x−3)(x+5)是x2+px+q的因式,
∴q=−3×5=−15.
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正确得出q与因式之间关系是解题关键.
7.把不等式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由(1)得x>-1,由(2)得x≤1,所以-1<x≤1.故选B.
8.如图,AB//CD,且∠A=25°,∠C=45°,则∠E的度数是( )
A. 60° B. 70° C. 110° D. 80°
【答案】B
【解析】
【分析】
过点E作一条直线EF∥AB,由平行线的传递性质EF∥CD,然后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进行做题.
【详解】过点E作一条直线EF∥AB,则EF∥CD,
∴∠A=∠1,∠C=∠2,
∴∠AEC=∠1+∠2=∠A+∠C=70°.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注意此类题要常作的辅助线,充分运用平行线的性质探求角之间的关系.
9.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则x-y等于(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方程组解出x,y的值,进一步求得x+y的值或两个方程相加求得整体5(x-y)的值,再除以5即得x-y的值.
【详解】
①+②得:
5x-5y=6,
∴x-y=1.2.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理解和运用,注意整体思想的渗透.
10.如图所示,点E在AC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CD的是( )
A. ∠3=∠A B. ∠D=∠DCE C. ∠1=∠2 D. ∠D+∠ACD=180°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可证得,选项A,B,D能证得AC∥BD,只有选项C能证得AB∥CD.注意掌握排除法在选择题中的应用.
【详解】A.∵∠3=∠A,
本选项不能判断AB∥CD,故A错误;
B.∵∠D=∠DCE,
∴AC∥BD.
本选项不能判断AB∥CD,故B错误;
C.∵∠1=∠2,
∴AB∥CD.
本选项能判断AB∥CD,故C正确;
D.∵∠D+∠ACD=180°,
∴AC∥BD.
故本选项不能判断AB∥CD,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考查平行线的判定,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二、认真填一填,试试自己的身手!(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
11.多项式2ax2﹣12axy中,应提取的公因式是_____.
【答案】2ax.
【解析】
【分析】
找出系数的最大公约数,相同字母的最低指数次幂,即可确定出公因式.
【详解】∵2ax2-12axy=2ax(x-6y),
∴应提取的公因式是2ax.
故答案为2ax.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公因式的确定,找公因式的要点是:(1)公因式的系数是多项式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2)相同字母的最低指数次幂.
12.不等式3x+2≥5的解集是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解得.
13.如图所示,计划把河水引到水池A中,先作AB⊥CD,垂足为B,然后沿AB开渠,能使所开的渠道最短,这样设计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垂线段最短.
【解析】
【分析】
根据垂线段最短作答.
【详解】解:根据“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所有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所以沿AB开渠,能使所开的渠道最短,故答案为“垂线段最短”.
【点睛】本题考查垂线段最短的实际应用,属于基础题目,难度不大.
14.分解因式:mn2﹣4m=_____.
【答案】m(n+2)(n-2).
【解析】
【分析】
先提取公因式m,再对余下多项式利用平方差公式继续分解.
【详解】:mn2-4m,
=m(n2-4),
=m(n+2)(n-2).
故答案为m(n+2)(n-2).
【点睛】本题考查了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一个多项式有公因式首先提取公因式,然后再用其他方法进行因式分解,同时因式分解要彻底,直到不能分解止.
15.如图,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剪去直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1+∠2=_______度.
【答案】270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平角定义可求解.
【详解】解析:如图,根据题意可知∠5=90°,
∴ ∠3+∠4=90°,
∴ ∠1+∠2=180°+180°-(∠3+∠4)=360°-90°=270°,故答案为270度.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内角与外角之间的关系.要会熟练运用内角和定理求角的度数.
16.(﹣ )2002×(1.5)2003=_____.
【答案】1.5.
【解析】
【分析】
先把(﹣ )2002×(1.5)2003改写成(﹣ )2002×()2002×,然后逆用积的乘方法则计算即可.
【详解】(﹣ )2002×(1.5)2003
=(﹣ )2002×()2002×
=(﹣ ×)2002×
==1.5.
故答案为1.5.
【点睛】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该知识点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17.如图△ABC中,∠A=90°,点D在AC边上,DE∥BC,若∠1=155°,则∠B的度数为 .
【答案】65°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1=155°,
∴∠EDC=25°.
又∵DE∥BC,
∴∠C=∠EDC=25°.
在△ABC中,∠A=90°,
∴∠B+∠C=90°.
∴∠B=65°.
18.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只有四个整数解,则实数a的取值范是______.
【答案】-3<a≤-2
【解析】
分析:求出不等式组中两不等式的解集,根据不等式取解集的方法: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大小小无解;大小小大取中间的法则表示出不等式组的解集,由不等式组只有四个整数解,根据解集取出四个整数解,即可得出a的范围.
详解:
由不等式①解得:
由不等式②移项合并得:−2x>−4,
解得:x<2,
∴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由不等式组只有四个整数解,即为1,0,−1,−2,
可得出实数a的范围为
故答案为
点睛: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求不等式的解集,根据不等式组有4个整数解觉得实数的取值范围.
三、解答题:静心想一想,细心算一算,才能成功!
19.解方程组
【答案】
【解析】
【分析】
将②×3,再联立①②消未知数即可计算.
【详解】解:
②得: ③
①+③得:
把代入③得
∴方程组的解为
【点睛】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关键是掌握消元法.
20.求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答案】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1、0、1、2.
【解析】
【分析】
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两不等式的解集,找出两解集的公共部分即可.
【详解】解不等式5x-3>2x-9,得:x>-2,
解不等式1-2x≥-3,得:x≤2,
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2,
所以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1、0、1、2.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如图,△ABC中,AD是BC上的高,AE平分∠BAC,∠B=75°,∠C=45°,求∠DAE与∠AEC的度数.
【答案】∠DAE=15°,∠AEC=105°.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ABC的 内角和定理得出∠BAC的度数,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BAE和∠EAC的度数,根据垂直的性质得出∠DAE和∠BAD的度数,根据△AEC的内角和定理得出∠AEC的度数.
试题解析:∵∠B=75°,∠C=45°, ∴∠BAC=60°.
又AE平分∠BAC. ∴∠BAE=∠EAC=30°. 又AD⊥BC ∴∠DAE=∠BAD=15°,
∠AEC=180°-∠EAC-∠C=180°-30°-45°=105°
考点:(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角平分线的性质.
22.如图,某市有一块长为(3a+b)米、宽为(2a+b)米的长方形地,规划部门计划将阴影部分进行绿化,中间将修建一座边长为(a+b)米的正方形雕像.
(1)试用含a、b的式子表示绿化部分的面积(结果要化简).
(2)若a=3,b=2,请求出绿化部分的面积.
【答案】(1)5a2+3ab;(2)63.
【解析】
【分析】
(1)由长方形面积减去正方形面积表示出绿化面积即可;
(2)将a与b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详解】解:(1)根据题意得:
(3a+b)(2a+b)-(a+b)2
=6a2+5ab+b2-a2-2ab-b2
=5a2+3ab;
(2)当a=3,b=2时,
原式=.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整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23.如图DE⊥AB,EF∥AC,∠A=35°,求∠DEF的度数.
【答案】125°.
【解析】
【分析】
先根据DE⊥AB可知∠ADE=90°,再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出∠DGC的度数,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DE⊥AB,
∴∠ADE=90°,
∵∠DGC是△ADG的外角,∠A=35°,
∴∠DGC=∠A+∠ADG=35°+90°=125°,
∵EF∥AC,
∴∠DEF=∠DGC=125°.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4. 乘法公式的探究与应用:
(1)如图甲,边长为a的大正方形中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请你写出阴影部分面积是 (写成两数平方差的形式)
(2)小颖将阴影部分裁下来,重新拼成一个长方形,如图乙,则长方形的长是 ,宽是 ,面积是 (写成多项式乘法的形式).
(3)比较甲乙两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得到公式 (用式子表达)
(4)运用你所得到的公式计算:10.3×9.7.
【答案】(1)a2﹣b2;(2)长方形的宽为a﹣b,长为a+b,面积=长×宽=(a+b)(a﹣b);(3)a2﹣b2,a﹣b,a+b,(a+b)(a﹣b),a2﹣b2;(4)99.91.
【解析】
试题分析:(1)中的面积=大正方形的面积﹣小正方形的面积=a2﹣b2;
(2)中的长方形,宽为a﹣b,长为a+b,面积=长×宽=(a+b)(a﹣b);
(3)中的答案可以由(1)、(2)得到(a+b)(a﹣b)=a2﹣b2;
(4)把10.3×9.7写成(10+0.3)(10﹣0.3),利用公式求解即可.
解:(1)阴影部分的面积=大正方形的面积﹣小正方形的面积=a2﹣b2;
(2)长方形的宽为a﹣b,长为a+b,面积=长×宽=(a+b)(a﹣b);
(3)由(1)、(2)得到,(a+b)(a﹣b)=a2﹣b2;
故答案为a2﹣b2,a﹣b,a+b,(a+b)(a﹣b),a2﹣b2;
(4)10.3×9.7=(10+0.3)(10﹣0.3)
=102﹣0.32
=100﹣0.09
=99.91.
考点: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
25.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 的解是一对正数;
(1)试用m表示方程组的解;
(2)求m的取值范围;
(3)化简|m﹣1|+|m+|.
【答案】(1) ;(2);(3).
【解析】
【分析】
(1)由②得③,再把③代入①即可消去x求得y的值,然后把求得的y的值代入③即可求得x的值,从而可以求得结果;
(2)根据方程组的解是一对正数即可得到关于m的不等式组,再解出即可;
(3)先根据绝对值的规律化简,再合并同类项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解:
(1)由②得③
把③代入①得,解得
把代入③得
∴方程组的解为;
(2)∵方程组的解是一对正数
∴ ,解得;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