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题 |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授课人 | 赵俊锋 | 时间 | 2013.5 | |||
| 教 材 分 析 | 教 学 目 标 | 1、通过观察和分析,认识到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2、通过讨论,认识到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3、在研究力的相互作用的实验中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团队精神,使社交和表达能力得到一定提高。 | ||||||
| 教学 重点 | 1、认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相互作用力的特点 | |||||||
| 教学 难点 | 认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
| 教具 (教学设备) | 弹簧测力计、小车、磁体、气球、吸管、胶布等 | 教学场所 | 多媒体教室 | |||||
教 学 流 程
教 学 流 程 教 学 流 程 | 引 目标 展示 激发 兴趣 | 具体操作(导入情境、导入语等) | 设计意图 | |||||
| 1、播放幻灯片,观看一个人推两人的视频。 2、问:你看到什么现象? 3、导入:为什么一个人推两个人,自己会同时后退?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4、播放幻灯片,板书课题。 | 用生活中学生不常见的现象唤起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节课 | |||||||
学 自主 学习 合作 交流 | 具体操作(导学质疑、自主探究) | 在形象的的图片和生动的视屏中,复习力的作用效果及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判断。 利用便于学生操作的小实验,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现象,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分析思考,自主获取新知识。 多次小实验,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现象,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分析思考,自主获取新知识。 | ||||||
| 一、知识回顾 1、在观察拉力计和大卡车发生的变化中,复习原有知识。 2、提问: 力使它们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 拉力计变化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 大卡车变化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 4、播放幻灯片。讲明:一个物体只要形状或者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二、学生探究 (一)活动一 1、引出问题,给出实验方案。 2、学生实验。 3、收集各小组的现象。你的方案是?你看到的现象是? 4、小组向全班展示,同时回答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 5、结论:我们都看到了:两个气球同时发生了形变。说明了:两个气球都受到了力的作用。根据我们对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分析,你发现了什么? (二)活动二 1、播放幻灯片,给出方案。 2、学生实验。 3、收集各小组的现象。你的方案是?你看到的现象是? 4、小组说明方案及现象,同时回答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 5、我们都看到了:两辆小车同时靠近(远离)。说明:两辆小车都受到了力的作用。根据我们对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分析,你发现了什么? | ||||||||
| 点 组织 探究 体验 发现 | 具体操作(组织讨论、答疑解惑) | 学生已经初步感知到了结论,教师及时点拨总结出知识点。 | ||||||
| 播放幻灯片小结,通过以上活动,我们发现了: 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板书) 2、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板书) | ||||||||
| 用 应用 实践 巩固 提高 | 具体操作(典例剖析、巩固提高) | 学生在举例、实验中继续巩固知识,并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导入时的问题。 | ||||||
| 1、学生思考,展示自己证明知识所设计的实验。 2、思考解释导入视频中的问题。 | ||||||||
| 学 自主 学习 合作 交流 | 具体操作(导学质疑、自主探究) | 提问力的三要素,引出研究的方向。 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观察现象,通过分析、思考,自主获取新知识。 | ||||||
| 一、知识回顾 1、谁能告诉我力的三要素是什么? 二、学生探究 1、给出实验方案。 2、学生实验。 3、收集数据。 你的方案是?另一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4、结论。你在这个实验中发现了三要素中的哪一个有什么特点? | ||||||||
教 学 流 程 | 点 组织 探究 体验 发现 | 具体操作(组织讨论、答疑解惑) | 学生已经初步感知到了结论,教师及时点拨,并补充总结出知识点。 | |||||
| 1、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板书)两物体、等大、反向、共线。 2、注意:它们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板书) 同时 | ||||||||
| 用 应用 实践 巩固 提高 | 具体操作(典例剖析、巩固提高) | 在阅读中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观看火箭升空的视频,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将知识与科技联系起来。 在自制喷气“火箭”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 ||||||
| 1、教师播放幻灯片,学生阅读课本“读一读”部分,回答问题。 (1)梦中小明使船运动起来了,他的做法是: ,这利用力 。 (2)科学家爷爷提到了 梦想,这个梦想中国人 。 2、教师播放幻灯片,学生观看火箭升空视频,思考火箭升空的道理。 教师解释:由于火箭向下喷出燃气,也就是火箭对燃气有一个向下的推力。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火箭受到燃气对它向上的推力,使火箭腾空而起。 三、自制喷气“火箭” 1、请按提供的步骤自制喷气“火箭”。 (1)将气球吹大,并用夹子把口封紧; (2)从一根吸管上剪取一小段,用胶带把它固定在气球上; (3)将一根细绳穿过吸管,并水平拉直; (4)把封口的夹子松开,气球就会向前运动。 2、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制作。 | ||||||||
| 教 学 流 程 | 练 反思 小结 课堂 检测 | 具体操作(反思小结、课堂检测) | 分三个类别加强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不仅要巩固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的乐趣。 | |||||
| 一、体育运动中的事例 1、脚踢足球,使得球飞走,是由于 对 施加了一个力;同时,脚感到疼痛,是由于 对 施加了一个力。 这个现象说明: 。 2、思考:姚明、刘翔的脚部经常受伤为什么? 二、交通中的事例 3、观看视频回答:汽车撞在柱子上时,汽车和柱子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使车头碎裂的力是 对 的作用力,这个力的受力物体是 ,施力物体是 。 4、一天,发生了两车相撞的交通事故.—个交警前来处理,说:“我一定要找出是哪辆车先撞上另一辆车的.”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个交警能否找出那辆车?答:_______,这是因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总是___________发生的。 三、生活中的事例 5、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花瓶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花瓶的支持力,这两个力相同的是( ) A、作用点 B、力的大小 C、力的方向 D、力的大小和作用点 6、下列两个力属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是( ) A、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杯子对桌面的压力 B、吸在竖直磁性黑板上的磁钉所受的重力和黑板对磁钉的吸引力 C、跳高运动员跳高时向下蹬的力和地面对运动员向上的弹力 D、竖直向下匀速下落的雨滴受到的重力和阻力 | ||||||||
| 板 书 设 计 | 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3、相互作用力:两物体、等大、反向、共线。(同时) | |||||||
| 教 学 反 思 | 1、学生的分组及座位还不够合理,使得上课时总有学生不能与教师面对面交流,讨论。 2、对学生的实验具体指导较少,出现了一些问题,也没有及时解决。 3、学生在活动、讨论时不够积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