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编制依据
⑴招标文件、合同文件、施工设计图纸等;
⑵国内现行施工规范、质量验收标准;
⑶湖南省干线公路首件工程管理实施细则;
⑷我公司所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和多年积累的工程施工经验。
二、首件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首件工程选取K14+520-K14+560段鱼塘,处理长度为40m,处理宽度为28.3m,挖於数量为:906m3。原设计清表30cm后请淤0.8米,然后回填0.8米碎石土。该段落地表为水塘,地表水充沛,常年积水。根据《湖南省公路工程路基地基承载力触探试验暂行规定》,经现场荷兰触探试验检测,不良土质深2m左右,本段需要作清淤换填处理。换填材料为先片石,后用碎石土填缝。本段清淤计划2014年7月15日开工,2013年5月30日竣工,工期15天。
2.2清淤后平面图
三、主要机具设备与人员
3.1机械设备
表 3.1 机械设备
| 序号 | 名称 | 型号 | 数量 | 进场时间 | 
| 1 | 挖掘机 | SK230 | 2 | 2014.07.10 | 
| 2 | 推土机 | SD16 | 1 | 2014.07.10 | 
| 3 | 自卸汽车 | 瑞沃160 | 3 | 2014.07.10 | 
| 4 | 压路机 | 22t | 1 | 2014.07.10 | 
| 5 | 抽水泵 | 15kw | 2 | 2014.07.10 | 
| 6 | GPS | 1 | 2014.07.10 | |
| 7 | 皮尺 | 50m | 1 | 2014.07.10 | 
| 8 | 水准仪 | 1 | 2014.07.10 | 
表 3.2 人员配备
| 序号 | 职务 | 姓名 | 职责 | 
| 1 | 现场负责人 | 刘 明 | 负责全面组织、协调管理工作 | 
| 2 | 技术负责人 | 邓海军 | 负责施工方案的设计及交底,现场施工组织 | 
| 3 | 质检工程师 | 吴先剑 | 负责现场质量控制,报验 | 
| 4 | 试验负责人 | 吴先剑 | 负责材料检验、试件留样工作 | 
| 5 | 现场技术员 | 陶 磊 | 负责现场测量、技术、质量控制 | 
| 6 | 现场施工员 | 周 磊 | 负责现场施工及工序转换、资料的填写 | 
| 7 | 现场安全员 | 毛 杰 | 负责现场施工安全 | 
4.1施工准备
4.1.1施工便道
为了方便施工,在鱼塘的右侧边线修筑施工便道;便道用块片石填筑,保证机械及车辆正常通过。
4.1.2材料准备
选定K14+450挖方段作为取土场,筛选较好的石料,实验室取石样后做相关的实验,确保填料的质量。
4.1.3弃淤场
选定新江村一处荒地临时用地作为弃淤场,弃淤场容量2000m³。
4.1.4挖除前排水
排水采用水泵和水管将水排到临时或永久性排水沟中。集水井设置在水较深处,且尽量避开主线路基填筑范围内。集水井尺寸为上口1m,呈方形,深度结合附近水量设置,以保持路基范围内无积水为准。
4.2施工工序
4.3清淤施工
4.3.1测量放线
根据路基填土高度及坡度放出坡脚线,确定清淤范围,用石灰洒线,避免欠挖或超挖。
4.3.2淤泥清理
(1)采用两台挖机接力挖运方式,将淤泥挖装至自卸汽车上,运至弃淤场。
(2)清淤顺序
为保证施工质量,本段清淤分两块施工,利用施工便道先施工右半幅,换填完成后施工左半幅。
(3)清淤原则
a、清淤必须干净彻底,不留死角。
b、清淤过程留取原地表土作为参照物,确保清淤深度达到规范要求。
c、清理完毕后挖好排水沟,避免浸水,若附近无法将水排出,则挖好集水坑,采用水泵将水排除干净。
(4)清淤后排水措施
清淤完成后利用主线左幅的原来的排水沟进行排水,局部位置有渗水或涌水位置,采用人工开挖排水沟,将水引入路基范围之外。
(5)清淤后量测
清淤完成后,测量人员及时放出桩位,再申报业主、监理处联测和验收,签认回填核查单后,及时回填片石,确保施工的连续性。
4.4回填施工
4.4.1填前处理
清淤后,坑底如有渗水,在坑四周开挖排水沟和积水井,再用抽水机抽干积水。
4.4.2分层填筑
片石回填按填石路基的要求进行施工。回填时从小里程侧向大里程侧回填,沿清淤后的基坑进行全断面填筑,避免积水。回填时分层摊铺,分层碾压。填料分层松铺厚度不大于50cm。
为节省摊铺平整时间,用大型推土机先将填料进行大致推平,个别不平整处,挖掘机配合用细石料进行找平。在运送填料时,控制卸料密度,按方格法划好方格后,方可卸料。填筑过程必须留出明显的横坡纵坡,避免下雨路基浸泡。
4.4.3碾压
填料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压实时应先两侧后中间,压实路线应纵向相互平行,反复碾压。第一遍静压,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到强振,行驶速度宜先慢后快,最快行驶速度控制在4km/h。横向接头压轮重叠2/3,做到压实均匀,没有漏压、死角。
回填压实度由碾压遍数进行控制,压实标准以石料间密实状态为判定标准,按振动压路机碾压6~8遍进行初步控制;现场以碾压后无明显标高差异,压实层顶面稳定,不再下沉(无轮迹)时,可判定为密实状态。填筑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抽检,合格签证后再填筑上一层。每填筑一层都进行测量定线,绝不准盲目施工。
五、实测项目
5.1实测项目
表5.1.1 清淤换填压实质量施工记录表
| 项次 | 检 验 项 目 | 规定值 | 检验结果 | 检验频率和方法 | |
| 1 | 最大粒径(cm) | 40 | 均小于40 | 现场检查 | |
| 2 | 摊铺层厚(cm) | 50 | 48.8 | 50米4点尺量 | |
| 3 | 压路机型号 | ≧18t | 22t | 现场核定 | |
| 4 | 碾压速度(km/h) | 4 | 4 | 监理监督 | |
| 5 | 压实遍数 | 6-8 | 8 | 现场控制 | |
| 6 | 压实沉降差(mm) | 平均值 | ≦2 | 2 | 50米4点水准测量 | 
| 标准差 | ≦2 | 2 | |||
| 7 | 填石料种类 | 片石 | 现场认定 | ||
(1) 上边坡无松石。路基表面平整。
(2) 路基边线直顺,曲线圆滑,纵坡,横坡明显。
5.3 自检结论
经现场检验该段清淤换填施工施工工艺及各项检验参数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可以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六、质量保证措施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管理小组,全面负责质量管理工作。项目经理部配备专职质检工程师,各分部设专职质检员,各施工班组设兼职质检员。
(2)加强现场管理,统一调度指挥。
(3)认真填写各工序施工原始记录,作好交交底工作,提前做好资料验收及现场的准备工作。
(4)各岗位人员应相互配合协作。
(5)实行岗位责任制,技术、质检人员对各工序、各工种实行检查监督管理,每道工序严格把关,保证施工质量,行使质量否决权。
(6)实行三级质量验收制度:每道工序技术员100%自检,质检员100% 检验,工区项目负责人进行抽检。
(7)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作业,服从现场监理的指令,积极主动配合搞好检查验收工作。
七、安全保证措施
(1)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并在项目经理部配备专职安全员负责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工作。
(2)项目经理部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建立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教育并要求全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加强施工路段的安全管理,安排专人负责现场安全指挥工作。在施工路段的两头设立规范的施工作业标志,进行道路封闭。
(4)组织新工人和临时人员上岗前的安全基础知识教育,并定期组织考核。定期召开安全例会,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竞赛总结交流安全生产经验。
(5)督促施工人员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穿戴好安全标志服、帽及其其它劳动保护用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并经常开展安全检查活动,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对租赁的机械除签订有关安全责任合同外,还应按本单位的规定加强管理。
(6)遇有大小事故,及时上报,并安“三不放过”的原则,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故分析和处理工作。并做好经理部内部治安保卫工作。
(7)岗位分工明确,各种机械的使用必须有专人操作且必须有操作证。
(8)雨天对施工路段作好防滑处理,减少事故。
八、 环境保护措施
(1)清淤过程中挖出的大量淤泥要卸入项目部划定的弃土场范围内,严禁乱卸。
(2)各种车辆进出村镇,文明驾车、慢速行驶,遇地方车辆礼让三先,尽可能不鸣笛或少鸣笛,以免惊扰附近村镇居民。
(3)各种运输车辆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扬尘,污染空气。施工便道保持路面干净,经常洒水,减少扬尘。
(4)紧邻村庄地段尽可能避开深夜施工,以免影响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工作和休息。
(5)施工废水集中排放,各种施工废油、废液集中储积,集中处理,严禁乱流、乱淌,污染水源,破坏环境。
(6)生产生活用电、用水按照建筑施工临时用电、用水要求,将用电线路、用水管路排列整齐,污水集中排放。
(7)现场悬挂施工标志、安全标志、警示标志,做好施工安全宣传、防护工作。
(8)成立文明施工管理机构。
九、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 序号 | 存在问题 | 整改措拖 | 责任人 | 
| 1 | 有少量大粒径石料 | 用破碎锤改小或者作为边坡码砌材料 | 周 磊 | 
| 2 | 填料不足,进度略慢 | 提前备足料,选用较好的片石 | 黎咸初 | 
| 3 | 层厚控制措施不到位 | 采用木杆做标示 | 陶 磊 | 
| 4 | 现场无工程告示牌 | 外购标志牌,规范施工 | 毛 杰 | 
10.1备料
清淤换填采用良好的片石回填,确保了工程质量。
10.2填前准备
填筑前保证基底没有积水,同时做好层厚控制标示,填筑前用石灰洒出6m*6m的网格,一个网格上一车料,保证松铺厚度不超过50cm。
10.3填料整平
采用运输车运输填料,推土机推平,破碎锤破碎改小较大粒径石块,同时挖掘机配合推土机整平。
10.4碾压
采用22t压路机首先静压一遍,然后强振4遍,最后静压一遍,保证表面平整。
10.5排水
清淤换填完成后作出明显的纵坡、横坡,有利于雨水排出。沿路基边线挖60*60的排水沟,将水引入附近水渠。
十一、 综合评价与总结
通过K14+520-K14+560清淤换填施工过程来看,我标段所确定的清淤换填施工工艺满足施工的要求,可以用于指导后期全标段的清淤换填施工。通过首件施工,使全体路基施工队伍加深了对清淤换填施工工艺的理解,增强了其质量意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我们提出了改进措施。在后续施工中我们将发扬首件工程中的优点,继续改进或优化工艺方案,杜绝在首件工程的问题再次发生,优质、安全的完成我标段所有的清淤换填施工。
自检评价意见为优良工程,能够指导后续施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