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CH2 B.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2:1:1
C.甲、乙、丙都是有机物 D.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2.根据下面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B.生成的C和D均为氧化物
C.参与反应的A和B分子个数比为2:1 D.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22:9
3.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有四种原子 B.A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C.A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4∶1 D.该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12∶7
4.“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下图表示反应中的各种分子,其中不同的球表示不同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B.此反应是置换反应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D.此反应中的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4:1
5.甲物质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一定质量的甲和48g乙按下图所示充分反应,当乙完全反应时,可生成44 g 丙和36g 丁,则甲中所含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A.C:H=12:1 B.C:H=3:1 C.C:H:O=6:1:8 D.C:H:O=3:1:4
6.把一定质量的纯净物E和40 g的纯净物F, 按下图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可生成44g G物质和9 g H物质。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H中氢元素的质量为2克 B.E为含氧化合物
C.G和H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E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为1:1
7.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某种催化剂可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转化为两种空气中的无毒成分。请根据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物质均属于氧化物 B.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44:7
C.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丁分子的微观示意图为
8.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涉及到四种原子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示意图中虚线框内的原子应该是“” D.该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
9.下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属于化合物
C.该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
10.观察以下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1 图2 图3
A.图1中的反应,微观上是H+和OH–生成水分子的过程
B.图2中的反应,微观上是锌离子和铜原子生成锌原子和铜离子的过程
C.图3中的反应,微观上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分子的过程
D.上述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有: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分解反应
11.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B.此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12.如下图所示的微观变化与下列反应相对应的是
A.2CO + O2 2CO2
B.2HI + Cl2 ==== 2HCl + I2
C.2H2O 2H2↑+ O2↑
D.2HCl + CuO ==== CuCl2 + H2O
13.下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为两种单质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C.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14.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1个B分子中含有_____个原子。 (2)A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3)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填图中字母)。
(4)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5)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_____(计算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15.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⑴在水、铜和氯化钠3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________;
⑵食醋中含有醋酸(CH3COOH)。醋酸由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⑶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若16gB参加反应,则生成D的质量为____g。
| 物质 | A | B | C | D | ——氢原子 ——氧原子 ——硫原子  | 
| 微观示意图 | 
| 反应物 | 反应物 | 生成物 | 
(1)属于单质的物质是(填化学式,元素符号用A、B表示) 。
(2)和中的属于同种元素,这是因为这些原子含有相同的 。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元素符号用A、B表示) 。
(4)该反应前后相同的量有 。
a.原子数目 b.元素种类 c.分子种类 d.物质总质量
17.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习的特点。
(1)下列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
A. B. C. D.
(2)比较下列两种变化:①水加热变成水蒸气;②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分析,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_____。
(3)右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微观粒子变化
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
若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为10%,则此溶液中钠离子与水分子的
个数比为_____(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18.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习的特点。
(1)上图中A是_____。
(2)在铜、氯化钠、二氧化碳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______。
(3)葡萄糖酸钙【化学式为(C6H11O7)2Ca】由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4)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 该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是______(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② 对此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未改变 b.用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
c.加入催化剂可提高产物质量 d.利用此反应可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
19.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1)甲是 。
(2)氧气、汞和氯化钠3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
(3)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① 当a= 时,该粒子是原子;② 当a=11时,该粒子的符号为 。
(4)如右图所示,将滴有石蕊溶液的滤纸放入试管中,试 管口放置一浸有浓盐酸的棉花,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此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
(5)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请画出X分子的微观示意图: 。
20.下图为某反应在同一容器中反应前后部分分子种类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氮元素和氢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1个A分子含有 个原子,C代表的是 。
(2)反应物中缺少某种物质,在反应前方框内应补充的微粒是 (填序号)。
(3)该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 。
21.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从微观角度看,A图表示3 (填化学符号),B中每个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
②从宏观角度看,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表示单质的是 。
(2)在一定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E和F,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若F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该反应中生成的E和F的质量比 。
②若F为氧化物,且A和B的分子个数比为5:4,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2.(11石景山一模)根据下面所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X Y M N
⑴1个Y分子由 构成。
⑵生成M和N的分子个数比为 。
⑶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 (填序号)。
A. 原子数目 B. 分子数目 C. 原子种类 D. 分子种类
⑷在该反应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 。
⑸X和M的化学性质不同,其根本原因在于 。
23.以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各种清洗剂,选择适当的用品可以得到更好的清洗效果。
| 名称 | 洗涤灵 | 洁厕灵 | 炉具清洁剂 | 污渍爆炸盐 | 消毒液 | 
| 产品 样式  | |||||
| 有效成分或功能 | 清洗油污 | 盐酸 | 氢氧化钠 | 过碳酸钠 | 消毒 | 
(2)以下物质可以使用洁厕灵清洗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铁锈 b.油渍 c.水垢
(3)若将洁厕灵与炉具清洁剂混合,可以发生右图所示的化
学反应。图中a微粒的化学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
类型为 。
(4)“污渍爆炸盐”溶于水后分解生成Na2CO3和H2O2。若将
爆炸盐溶于水后,再加入足量的洁厕灵,发生的化学反
应方程式为 。
(5)工业上将氯气(Cl2)通入烧碱溶液中可制取消毒液。反应
后形成了NaCl和NaClO的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4.物质都是由粒子构成的,化学反应的实质是粒子之间的重新组合。
(1)下图为甲、乙两种不同的气态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物质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氮原子,则可知:
①一个丙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
②构成甲物质的粒子是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③此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 。
A B D E
(2)把一定质量的纯净物A和80 g B在一定条件下按下图所示充分反应,当B消耗完时,可生成88 g D物质和18 g E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是 。
②A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需表示出元素种类) 。
25.(10海淀一模)下图是有关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
A B C
(1)A中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显 色,因为其中含有较多的(填粒子符号)_______;
B中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显 色,因为其中含有较多的(填粒子符号)________。
(2)将50 g 7.3% 的A中的溶液与50 g 8% 的B中的溶液混合,得到C中的溶液,其中主要含有的粒子是(填粒子符号)________;C中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
26.解物质构成的微观奥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的本质。
(1)氧和硅在地壳中含量丰富,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它们原子结构中的_____数不同;碳(原子序数6)与硅(原子序数14)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原子结构中的___数相同。
(2)右图是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构成氢氧化钠溶液的粒子是______;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反应,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
(3)纯净物A可用作气体燃料。在一定条件下,将一定质量的A与160g B按下图所示充分反应,当B反应完全时,生成132g C和72g D。
A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27.在高温条件下,A、B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1)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填上图中的字母代号,下同),可以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的是 。
(2)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其中氢、氧元素质量比是 。
(3)在这个化学反应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属于置换反应 b.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c.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d.A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4)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 。(计算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28.根据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中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①图有 种原子,它们的本质区别是原子内 不同。
②D图可表示5个 (填“分子”或“原子”)。
③五幅图中,能表示混合物的是 (填图中字母)。
下图是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属于置换反应
B.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C.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D.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参
1.D 2.B 3.D 4.B 5.D 6.D 7.B 8.C 9.C 10.B 11.D
12.B 13.C
14.(1)2 (2)14∶3 (3)AD (4)置换反应 (5)14∶27
15. ⑴水 ⑵3 1:8 ⑶18
16.(1)A2 、B2 (2)质子数(核电荷数)
(3)A2 + B2 == 2AB (4)abd
17.(1)C B和C (2) ①中水分子没有改变,分子间隔变大;②中水分子变为氢分子和氧分子。 (3)H+和OH-结合生成了H2O分子 2:71
18. (1)原子 (2)二氧化碳 (3)4 72∶11 (4)①4∶1 ② bd
19. (1)原子 (2)氯化钠 (3)① 10 ② Na+
(4)滴有石蕊的滤纸变红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5)
20. (1)质子数不同 4 H2O (2)③ (3)10:9
21. (1)①O2 4 ②C、D A
(2)①27:14 ②5O2+4NH36H2O+4NO
22. ⑴ 一个氮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⑵ 2:1 ⑶BD ⑷N和C
⑸分子不同(或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不同)
23. (1)乳化 (2)ac (3)H2O 复分解反应
(4)Na2CO3+2HCl====2NaCl+H2O+ CO2↑
(5) Cl2+ 2NaOH=== NaCl+ NaClO+H2O
24. 1)① 4 ②分子 ③ 3∶1∶2
(2)① 26 g ②C∶H=1∶1
25.(1)红,H+ 红,OH-
(2)Na+、Cl-、H2O, 5.85%
26.
27. (1)D C (2)18 1:8 (3)bd (4)14:3
28. ⑴ ① 2 质子数 ② 分子 ③ B C ⑵ B C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