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孝感市文昌中学2013-2014学年度九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22:01:43
文档

孝感市文昌中学2013-2014学年度九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孝感市文昌中学2013-2014学年度九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命题人:李红燕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观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间隔B.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斥力C.闻到路边怡人的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没有内能B.要使物体内能增加,必须使其吸收热量C.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D.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不一定升高3
推荐度:
导读孝感市文昌中学2013-2014学年度九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命题人:李红燕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观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间隔B.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斥力C.闻到路边怡人的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没有内能B.要使物体内能增加,必须使其吸收热量C.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D.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不一定升高3
孝感市文昌中学2013-2014学年度九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命题人:李红燕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观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间隔 B .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斥力 C .闻到路边怡人的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

D .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 2.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的冰没有内能

B .要使物体内能增加,必须使其吸收热量

C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D .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不一定升高

3.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它们吸收的热量Q 吸与温度变化△t 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比热容最大 B .乙的比热容最大 C .丙的比热容最大 D .三者的比热容相等

4. 炎热的盛夏,人赤脚走在沙滩上时,感到烫脚,而踩在水中却很凉,这主要是因为水和沙具有不同的( ) A .热量 B .内能 C .密度 D .比热容

5.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洗衣机工作时,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 B .汽车匀速下坡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D .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6. 关于“热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在四冲程内燃机中,减少废气带走的大量热量可以大大提高热机效率

B .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高,是因为柴油的热值比汽油大

C .用水而不用其它循环物质降低热机的温度,主要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性

D .严寒的冬天,晚上把水箱中的水放出,是防止气温降低时,水凝固而涨坏水箱

7. 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发生了摩擦起电现象,塑料梳子带了电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塑料梳子与头发相互排斥 B .梳过的头发会相互吸引 C .塑料梳子能吸引小纸屑

D .塑料梳子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金属箔片不会张开

8.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验电器,甲不带电,乙带正电,用金属杆将甲、乙连接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流方向是从乙到甲,自由电子运动方向是从乙到甲 B .电流方向是从甲到乙,自由电子运动方向是从乙到甲 C .电流方向是从甲到乙,自由电子运动方向是从甲到乙 D .电流方向是从乙到甲,自由电子运动方向是从甲到乙

9. 在收音机等电器中,有一种叫电位器的变阻器.其内部构造如图所示.A 、B 、C 三个焊接点相当于变阻器的三个接线柱.使用电位器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只把A 和C 接入电路,无法改变通过电位器的电流

B .将A 和B 或B 和

C 接入电路,旋动滑片时,可以改变通过电位器的电流

C .只将A 和B 接入电路,当滑片顺时针旋动时,电位器接入电路电阻变小

D .只将B 、C 两点接入电路,当滑片顺时针旋动时,电位器接入电路电阻变小

10. 驾驶摩托车时,无论是捏前刹还是踩后刹,车尾左右两侧的刹车灯均同时发光以提醒他人.据此,小明设计了一个模拟刹车电路,前后刹各相当于一个开关,刹车时开关闭合.下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

A B C D

11.在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 向右移动时,对电表读数的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A 、电压表V 1示数都减小,电压表V 2示数增大

B .电流表A 、电压表V 1示数都变大,电压表V 2示数变小

C .电流表A 的示数减小,两电压表示数不变

D .三个电表的示数都不变

12. 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观察发现灯泡 L 1亮、L 2不亮。调节变阻器滑片P ,灯泡L 1的亮 度发生变化,但灯泡L 2始终不亮。出现这一现象 的原因可能是( )

A .灯泡L 2灯丝断了

B .滑动变阻器短路了

C .灯泡L 2短路了

D .滑动变阻器接触不良

13. .某精密电子仪器中为了便于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其调节部分使用了两个滑动变阻器,如图所

阻是200Ω,R 2的总电阻5000Ω,开始时两变阻器都处于最大阻值.下面的几种方法中,能够既快又准确地使电流表指针指到要求位置的是( )

A .先调节R 1,使电流表指针指到要求位置附近,再调节R 2

B .先调节R 2,使电流表指针指到要求位置附近,再调节R 1

C .同时调节R 1和R 2,使电流表指针指到要求位置

D .交替、反复调节R 1和R 2,使电流表指针指到要求位置

14. 用同种材料制成的粗细均匀的某段金属导体,对于其电阻大小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 .当导体两端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零

B .当导体被均匀拉长至原来的二倍时,他的电阻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C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所以温度无论如何变化,电阻也不可能变为零

D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电压和电流无关

15. 如图所示的电路,将AB 两端接入10V 电源,电压表示数为3V , 拆去AB 两端电源,再将CD 两端接入10V 电源,电压表示数为7V , 则R 1:R 3的值为( )

A .1:1 B. 7:3 C. 100:21 D. 49:9 二.实验与探究(每空2分,共36分) 16.小明同学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

【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设计与进行实验】

(1)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排除故障,用电压表测出L 1两端的电压.

(3)在测L 2两端的电压时,小明为了节省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 接点不动,只断开A 接点,并改接到C 接点上.

(4)测出AC 间的电压,得出结论. 【交流与评估】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2)小明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测出L 2两端的电压?为什么?

(3)方法改进后,测出AB 、BC 、AC 间的电压记录在下面表格中,小明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此实验在设计方案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改进方法 。 17. 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小明作出了如下猜想:

导体的电阻可能与①导体的长度有关、②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③导体的材料有关。 实验室提供了4根电阻丝,其规格、材料如下表所示。

(1)按照图所示“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电路,在M 、N 之间分别接上不同的导体,则通过观察 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

(2)为了验证上述猜想②,应该选用编号_______两根电阻丝分别接入电路进行实验。 (3)分别将A 和B 两电阻丝接入图电路中M 、N 两点间,电流表示数减小,由此,初步得到的结论是:

19.在测定一个未知电阻R X 的阻值时,小明和小亮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其中R 1是电阻箱,S 1为单刀双掷开关。

(1)闭合开关S 后,把开关S 1接到触点1,调节滑动变阻器R ,使电压表有个合适的示数U ;把开

关S 1接到触点2后,小明和小亮采取了不同的实验操作。 小亮的操作:同时调节滑动变阻器R 和电阻箱R 1,直到电压表表示数为U 。

小明认为他的操作是错误的,正确的操作是: (2)选择正确的实验操作后,电阻箱R 1上各旋钮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待测电阻R X 的阻值应为______Ω。

小聪和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小聪和小明利用滑动变阻器保持电阻的大

三.计算题(4+6+9=19分)

22.某学校每天需要将1000kg 、20℃的水烧开(一标准大气压下)供师生饮用. (1)请计算学校每天烧开水所需要的热量是多少?

(2)如果煤气的热值为3.9×107

J/m 3

,燃烧煤气放出的热量只有60%被水吸收,学校每天烧水需要多少m 3

的煤气?(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3.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 1的阻值为20Ω,电源电压不变。当S 1、S 2断开,S 3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5A ;S 1断开,S 2、S 3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75A 。求:

(1)电源电压为多少?(2)R 2的阻值为多少?(3)S 2、S 3断开,

S 1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多少?

24.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动测定箱内油量的装置,R 是滑动变阻器,它的滑片在杠杆的一端,油量表(油量显示器)实际上是由电流表改装而成.当P 在a 端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6A ,表示油箱已满;P 在b 端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1A ,表示油箱内无油.

(1)电路中的电阻R′称为保护电阻.试说明,为什么称R′为保护电阻.

(2)已知油量表(电流表)的量程是0.6A ,表盘如图(2)所示,电源的电压为12V .设计时规定,通过油量表的最小电流为0.1A .按照这一规定,保护电阻R ′的阻值和滑动变阻器R 的最大阻值应该分别是多大?

(3) 若油箱的容积为50L ,请你按该同学的改装,在电流表表盘图(2)上标出油量表为0、40L 、50L 的刻度位置(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随浮标升降均匀变化;确定40L 的位置时要求有运算过

程).

图乙

L 1

S

L 2

L 1

S

L 2

文档

孝感市文昌中学2013-2014学年度九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孝感市文昌中学2013-2014学年度九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命题人:李红燕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观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间隔B.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斥力C.闻到路边怡人的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没有内能B.要使物体内能增加,必须使其吸收热量C.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D.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不一定升高3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