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ARCGIS??3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22:01:29
文档

ARCGIS??3

实习内容1.复习自动数字化与矢量数据的编辑2.空间坐标转换3.空间投影变换4.空间数据类型转换一、自动数字化与矢量数据的编辑1.在arcmap中加入底图()和线状要素图层2.加载编辑工具条和数字化工具条3.执行Vectorization/GenerateFeatures,则自动生成线状要素,如下图。(如果底图比较复杂,则自动数字化后错误较多,需要大量的后期编辑工作)4.通过捕捉环境对话框设定在编辑时捕捉方式-Snapping(在下图方框打勾,即顶点、边、端点)5.使用“编辑器”工具栏对要素进行
推荐度:
导读实习内容1.复习自动数字化与矢量数据的编辑2.空间坐标转换3.空间投影变换4.空间数据类型转换一、自动数字化与矢量数据的编辑1.在arcmap中加入底图()和线状要素图层2.加载编辑工具条和数字化工具条3.执行Vectorization/GenerateFeatures,则自动生成线状要素,如下图。(如果底图比较复杂,则自动数字化后错误较多,需要大量的后期编辑工作)4.通过捕捉环境对话框设定在编辑时捕捉方式-Snapping(在下图方框打勾,即顶点、边、端点)5.使用“编辑器”工具栏对要素进行
实习内容

1.复习自动数字化与矢量数据的编辑

2.空间坐标转换

3.空间投影变换

4.空间数据类型转换

一、自动数字化与矢量数据的编辑

1.在arcmap中加入底图()和线状要素图层

2.加载编辑工具条和数字化工具条

3.执行Vectorization/Generate Features,则自动生成线状要素,如下图。(如果底图比较复杂,则自动数字化后错误较多,需要大量的后期编辑工作)

4.通过捕捉环境对话框设定在编辑时捕捉方式-Snapping(在下图方框打勾,即顶点、边、端点)

5.使用“编辑器”工具栏对要素进行编辑

由于本次实验使用底图质量较好,因此自动矢量化后的结果中错误不是很多,仅有少量的比如碎小多边形(silver polygon)或者是断线(即悬挂弧段)等现象,必须通过编辑功能对这些错误进行修改后才能转化成多边形。

6.将线状要素转换成面状要素。将编辑好的shapefile线状要素文件转换成面状要素。

 命令:ArcToolbox/Data Management Tools/Features/Features To Polygon

下图为转换后生成的多边形要素:

7.生成面状要素后,编辑属性,增加“城市”字段,并参考底图中城市名字分别给各个多边形赋值。(注:增加字段必须要stopping edit状态下才可以,而赋值则需要start editing)

二.坐标变换

1、首先选中菜单Tool/Customize/Spatial Adjustment,见下图)。

则会在桌面上出现Spatial Adjustment的工具条

2、Editor中start edits后,Spatial Adjustment的工具条里的菜单会变亮,准备进行坐标变换。坐标变换前需要建立控制点文件,即linkfile文件。

Linkfile是个ASCII文件,其中记录了控制点的数字化坐标(x,y)和实际坐标(x,y)。控制点文件的建立方法如下:

在工作区目录下新建一个文本文件point.txt(.txt)

打开point.txt,分别输入控制点的屏幕坐标和实际坐标后保存即可。注意:各坐标之间使用制表符分开,即“Tab”键。

本例中的控制点可以选取图中的城市点。主要城市点的实际坐标已经给出(见Point_wh.txt,其中各个居民点的相对位置已经标出)。同学们只需要用identify工具获取城市点的屏幕坐标即可。

3、建立完linkfile文件后,准备检查各个控制点的误差,执行:Spatial Adjustment/Links/Open links file,然后观察各个控制点误差,执行:执行:Spatial Adjustment/Links/View Link Table则可以看到各个点的误差和总体误差,删除误差大的点(delete link),是总体误差在较低水平。

4、执行Spatial Adjustment/Set Adjust Data,选择要进行坐标变换的要素。

5、执行Spatial Adjustment/Adjust,即可以实现坐标变换。在屏幕移动鼠标时候,注意观察窗口状态拦下的坐标。

经过坐标变换的坐标是真实的地理坐标(经纬度),下一步进行投影变换,将地理坐标投影成平面坐标。

三、投影变换

1、定义地理坐标系统:ArcToolbox/ Data Management Tools/Projections and Tranformations/Define Projection

注意:定义坐标系统的时候,需停止编辑状态,否则会出错。

2、点击Corrdinate System边的按钮来定义坐标系统。单击Select按钮选择地理坐标(Geographical coordinate system/Asia/ Beijing 1954.prj)

定义完图层的坐标系统后,可以通过图层属性(properties)查看刚才定义的坐标系统,如下图:

3、地图投影:定义完地理坐标系统后,便可以将其投影成平面坐标。课堂上已经讲过,世界上投影系统有几百上千中,本次操作中,我们选择Gauss Kruger投影。投影过程的具体操作流程:ArcToolbox/ Data Management Tools/Projections and Tranformations/Feature/Project

在Project窗口中分别输入input data和output data。然后选择Output Coordinate System(点击右边按钮)后,在弹出窗口中Select坐标系统,这时应该选择投影坐标系统(Projected Coordinated Systems),即:Projected Coordinated Systems/ Gauss Kruger/ Beijing 1954/ Beijing 1954 GK Zone 19N.prj,选完以后,便可以进行投影变换

本次实习使用的是武汉地区的图,和下图略有不同。

注意:观察经过投影变换后的要素坐标。这时会发现此时坐标已经不是经纬度,而是米,并且投影后的要素的形状也略微发生了变化,这便是投影变形。

投影前的地图

投影后的地图

四、空间数据转换。矢量转换栅格/栅格转换矢量

数据转换需要在空间分析模块中进行,该模块和前面学过的数字化模块ArcScan一样,为扩展模块。在使用前需先将该模块调出:在扩展模块(extension)和用户自定义(customize)中分别选中空间分析模块(Spatial analysis)后, 该模块便浮动在ArcGIS主窗口上。

下列转换对话框中,input features为输入矢量文件路径;field为属性字段,即将矢量文件的哪个字段作为栅格文件的属性;output cell size为输出栅格文件栅格大小,单位为默认地图单位;output raster为输出栅格文件路径。

文档

ARCGIS??3

实习内容1.复习自动数字化与矢量数据的编辑2.空间坐标转换3.空间投影变换4.空间数据类型转换一、自动数字化与矢量数据的编辑1.在arcmap中加入底图()和线状要素图层2.加载编辑工具条和数字化工具条3.执行Vectorization/GenerateFeatures,则自动生成线状要素,如下图。(如果底图比较复杂,则自动数字化后错误较多,需要大量的后期编辑工作)4.通过捕捉环境对话框设定在编辑时捕捉方式-Snapping(在下图方框打勾,即顶点、边、端点)5.使用“编辑器”工具栏对要素进行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