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简要叙述PDH E1支路映射到STM.N/i马流的过程。
答首先2048kbit/s信号映射到容器C-1 2中,加上通路开销VC-12 POH之后,得到VC-12;然后在VC-1 2信号上加上指针TU-PTR,得到支路单元TU-1 2;将3个TU-1 2按字节间插同步复接成一个TUG-2;7个TUG-2又按字节同步复接,并在前面加上两列固定填充字节,构成TUG-3;然后3个TUG-3按字节间插同步复接,同时在前面加上两列天空装入VC-4,再加上管理单元指针AU PTR,就构成了一个AU-4,最后以固定相位的形式置入含有S TM-1的段开销S OH,就完成了从2048kbit/s信号到STM-1的映射。
2.简要比较SDH网元的TM,ADM和REG功能及应用场合。
答:TM的主要功能是将PDH低速信号复用到高速的SDH信号中,或把较低速的SDH信号复用到更高速的STM-N信号中,以及完成上述过程的逆过程;终端复用器的特点是只有一个群路光接口;实际网络应用中,TM常用作网络末梢端节点。ADM将同步复用和数字交叉连接功能综合于一体,利用内部的交叉连接矩阵,不仅实现了低速率的支路信号可灵活地插入/分出到高速的STM-N中的任何位置,而且可以在群路接口之间灵活地对通道进行交叉连接;分插复用器主要应用作线形网的中间节点,或者环形网上的节点。REG的功能就是接收经过长途传输后衰减了的、有畸变的STM-N信号,对它进行放大、均衡、再生后发送出去;REG作为长距离通信的再生中继。
3、简要注明PON的信道共享技术。答:PON解决OLT和多个ONU之间的信道共享采用的复用技术有多种,如空分复用(SDM)、时分复用(TDM)、波分复用(WDM)、码分复用(CDM)、频分复用技术(FDM)等,也可以将这些复用技术进行组合,完成OLT和ONU之间的交互。
4、简要比较APON、EPON和GPON。
答:1)、TDM支持能力方面:EPON支持overATM,EPON支持TDMoverEthernet,GPONzh支持overATM/TDMoverPac
ket;2)、在下行速率方面(Mbit/s):APON为155/622/1224,EPON为1250,GPON为1244/2488;3)、上行速率(Mbit/s):APON为155/622,EPON为1250,GPON为155/622/1244/2488;4)分路比:EPON为32,EPON为32—,GPON为-128;5)、最大传输距离:EPON为20km,EPON为20km,GPON为60km。
5.简述码分多址的原理和特点。答:DMA方式是用一个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的高速伪随机编码信号或其他扩频码调制所需传送的信号,使原信号的带宽被拓宽,再经载波调制后发送出去。接收端使用完全相同的扩频码序列,同步后与接收的宽带信号作相关处理,把宽带信号解扩为原始数据信息。不同用户使用不同的码序列,它们占用相同频带,接收机虽然能收到,但不能解出,这样可实现互不干扰的多址通信。它以不同的互相正交的码序列区分用户,故称为“码分多址"。简述无线通信系统基本组成。答:最基本的无线通信系统由发射器、接收器和无线信道组成。无线通信系统组成。
6.CDMA系统中导频规划的原则有哪些?
答:CDMA系统中导频规划时应依据以下原则:
1)、相邻扇区不能分配邻近相位偏置的PN码,相位偏置的间隔尽可能大一些。2)、同相位偏置PN码复用时,复用基站间要有足够的地理隔离。3)、要预留一定数目的PN码,以备扩容使用。4)、应做好边界基站PN码规划的协调工作。
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
7、光纤有哪些低损耗窗口?答:光纤有三个低损耗窗口:第一低损耗窗口位于0.85um附近,第二低损耗窗口位于1.30um附近,第三低损耗窗口位于1.55um附近
8、光纤包括哪些非线性效应?答:光纤的非线性效应包括受激散射和克尔效应,前者包括受激拉曼散射(SRS)和受激布里渊散射(SBS),后者可分为自相位调制(SPM)、交叉相位调制(XPM)和四波混频(FWM)三大类。
9、比较LED和LD?答:LED是一种非阈值器件,LED的工作基于半导体的自发发射,因此LED谱线宽度较宽,调制效率低,但LED使用寿命长,适用于短距离、小容量、低造价的传输系统。LD是一阈值器件,LD通过受激辐射产生激光,虽然价格较LED贵,但光束的相干性好,适合于高速率、大容量的光纤通信系统。
10、简述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答:光纤通信系统包括PCM电端机,电发送、接收端机,光发送、接收端机,光纤线路,中继器等,如图1-22所示。其中PCM编码包括抽样、量化、编码三个步骤,从PCM端机输出的HDB3或CMI码需要通过接口电路把它们变成适合光发送端机要求的码型,光发送端机包括光源的驱动电路,调制电路等,完成E/O变换。光接收端机包括光检测器、前置放大、整形放大、定时恢复、判决再生电路器等,其中光检测器完成O/E变换,其他部分完成信号的整形、抽样和信号恢复。
11.用分层分割描述光传送网时,简述从垂直方向光传送网可以分为哪些层面。答:在垂直方向分解为电路层、通道层和传输媒质层三层网络。
12.简述SDH网管SMN的分层结构和各层完成的主要功能。SDH管理系统可分为五个逻辑层次,从下至上依次为网元层(NEL)、网元管理层(EML)、网络管理层(NML)、服务管理层(SML)以及商务管理层(BML)。其中商务管理层和服务管理层是高层管理,涉及SDH管理的是下面三层。网络管理层负责对所辖网络进行集中式或分布式控制管理,它的管理功能可以包括:通道和电路的配置、通道和电路的网络恢复、监视端到端的性能、确定故障点、过滤和分析、统计网络数据、维护网元的管理连接和节点息等。网元管理层直接控制设备,其管理控制功能由网络管理层分配,包括设备配置管理、监视、过滤和汇报告警、收集性能参数、维护与网元的接口、提供测试接入手段、维护网元信息列表等。网元层是被管理的真实硬件设备和系统,它们处在分层次的网络管理中的最低层,是不同层次管理系统的最终作用对象。网元层本身一般也具有一些管理功能,特别是在分布式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可能将很多管理功能下载给NE,使NE具有较弓虽的管理功能。
13、简述OTU的作用。答:OTU的基本功能是完成G.957到G.692的波长转换的功能,使得SDH系统能够接入DWDM系统。另外,OTU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定时再生的功能。
14、简述OTN的分层结构。答:按照ITU-T G.872建议,光传送网中加入光层,光层从上至下分为三层:光通道(OCH)层、光复用段(OMS)层和光传输段(OTS)层。每个层网络又可以进一步分割成子网和子网连接,以反映该层网络的内部结构。
15、简要说明本地网的层次结构及各层采取什么样的拓扑结构。答:本地网可分为核心层、汇聚层、边缘/接入层。核心层采用网孔型或环型,汇聚层多采用环型结构,边缘/接入层可采用环型、链型、星型结构。
16、简要说明SDH本地网的同步规划应遵循哪些原则。答:SDH本地网的同步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整个本地SDH网络都同步于一个主时钟;(2)同步信号不能形成环;(3)保持定时的等级关系,低等级不能向高等级分配基准时钟;(4)时钟分配路由尽量使同步链路短、跨越节点数少;(5)充分利用主用和备用BITS系统(6)不能采用SDH网络的2Mbit/s支路信号作为同步信号。
17.简述测试OTU消光比的操作步骤。答:测试步骤如下:(1)接好电路;(2)调整光衰耗器,使光测试参考接收机的输入光功率处于它的动态范围内;(3)调整通信信号分析仪,待波形稳定后,分别读出传号和空号的光功率,计算消光比。
18.简述测试OMU各通道插入损耗的最大差异测试方法。答:测试步骤如下:(1)接好电路;(2)按照“各通道插入损耗"测试方法测出所有通道的插入损耗;(3)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即为各通道插入损耗的最大差异。
六、综述题
1.扩频技术的优点是什么?答:(1)具有低截获概率(Low Probabil埘of Intercept,LPI)特性。当扩频系统的信号频谱带宽远大于所传信息带宽时,相对常规系统而言,扩频信号占据了更大的带宽,因此在发射功率相同的情况下,扩频信号的功率谱密度要远远小于常规系统发射信号的功率谱密度。而在接收端,扩频系统甚至可以在信号完全淹没在噪声的情况下工作。此时,在不了解扩频信号有关参数的情况下,侦察接收机难以对扩频信号进行监视、截获,更难以对其进行测向。因此,扩频信号具有天然的低截获概率特性。(2)抗干扰能力强。扩频技术发展的一个最初的目的就是增强系统对干扰的抗拒能力。扩频系统通过接收端的解扩处理,使解扩后的干扰功率被大大压制,而扩频信号本身在解扩前后的功率可以近似保持不变。因此,扩频技术的采用提高了接收机信息恢复时信号的信干比,相当于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3)具有高时间分辨率。 由于扩频系统的信号带宽宽,因此,在接收端对接收信号进行相关处理时,其时间分辨率较窄带系统要高得多。这样,扩频技术非常适合在雷达、导航定位、制导及高精度授时等领域应用,用以提高雷达的距离分辨率、导航定位和制导的精度。(4)具有信息保密性。当扩频系统采用的伪随机序列周期很长,且复杂度较高时,敌方难以识别扩频信号的有关参数,信息不易被破译和截获,所以说扩频技术具有天然的保密特性。(5)具有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能力。当不同的扩频系统用户采用互相关特性较好的伪随机序列作为扩频序列时,这些系统可以在同一时刻、同一地域内工作在同一频段上,而相互造成的影响(事实上是干扰)可以很小,这就是扩频系统的码分多址。
2.移动通信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移动通信由于通信双方或一方处于运动状态,位置在不断变化,因此与固定通信相比它具有以下特点:①移动通信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其电波传播环境复杂,传播条件十分恶劣,特别是陆上移动通信。电波传播过程中存在着多径传播引起的多径衰落和由于地形地物的阻挡引起的阴影衰落,严重影响通信质量。②干扰问题比较严重。除一些常见的外部干扰,移动通信系统本身和不同系统之间,还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干扰,如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同频道干扰、多址干扰等。③移动通信可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而移动通信业务量的需求却与日俱增。提高频率利用率、增加系统的通信容量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④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多种多样,系统交换控制、网络管理复杂,是多种技术的有机融合。⑤移动通信设备(主要是移动台)必须适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其可靠性及工作条件要求较高。
3.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答: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有:(1)频谱利用率高,系统容量较大;CDMA系统所有小区可采用相同的频率,同时采用话音激活、快速功率控制、扇区化等技术,其系统容量比TDMA方式、FM/FDMA方式有非常大的提高。(2)采用QCEI。P、EVRC话音编码,多种分集手段,通话质量好,近似有线电话的语音质量;(3)采用“先连后断"的软切换技术,切换成功率高;(4)具有“软容量’’特性;(5)CDMA系统以扩频技术为基础,抗干扰、抗多径、抗衰落能力强,保密性好;(6)发射功率低,移动台的电池使用寿命长。
4.故障处理的方法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故障处理的方法应遵循:故障上报制:为保障移动通信的服务质量,提高故障处理时效,必须严肃故障逐级上报制度。当监控人员(或代维人员)发现各类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向生产责任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当发生重大通信故障时,应上报移动通信运营企业集团总部。故障闭环制:建立故障闭环核对制度,只有在各级生产管理单位收到回复并确认问题解决后,方可将故障做结案处理。设备抢修制:及时处理各级生产管理单位的故障工单,在接到报障后,在规定时限内解决问题。发生严重事件(火灾、水灾、盗窃或其他客观原因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应及时上报维护生产管理单位;在故障处理完毕前,应留人值守机房,待故障处理完毕后方可撤离。按要求安排节假日和重要通信期间的值班维护工作和临时任务。抢修备件和抢修工具齐全、完好,及时做好集中送修管理。各级网络维护部门在进行全程全网故障管理时,应本着先局内后局外、先本端后对端、先交换后传输、先网内后网外的原则,按照具体路由接续方式,查清障碍段落。对于用户申告,应先根据路由接续方式,依次排除本端端局(关口局)、话路网、信令网、传输网的问题。非本端故障时,立即电话通知下一段落维护部门配合查障,并补报相应协调处理工单。最终障碍处理部门需将处理结果以工单形式反馈至申告地。各级维护部门应根据移动网全程全网障碍处理流程及相关设备的紧急障碍处理流程图,制定本部门紧急情况的应急措施。维护人员应熟悉操作处理方法,并严格按照流程图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