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统计相关知识》教材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会计基础知识,有七章;第二部分为经济学基础知识,有八章,总共15章。相对于2009年,教材做了调整,09年的教材为《统计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与《统计工作实务》两本书,《统计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教材包含统计方法、会计基础知识、经济学基础知识三部分,今年把统计方法这一部分拿走,《统计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教材变为《统计相关知识》,只含会计基础知识和经济学基础知识两部分;《统计工作实务》和统计方法整编成《统计业务知识》教材。虽然教材编排做了调整,但《统计相关知识》教材中所列的会计基础知识、经济学基础知识所包含的内容与09年相比没有变化。
根据近三年考试情况,可以把《统计相关知识》各章按重要程度分三个层次:
会计基础知识部分
非常重要 | 第三章借贷记账法 |
第四章会计凭证、账簿、对账和结账 | |
重要 | 第一章总论 |
第二章会计科目和账户 | |
第五章财产清查 | |
第七章财务报表分析 | |
一般 | 第六章财务报表的编制 |
经济学基础知识部分
非常重要 | 第一章需求、供给和市场机制 |
第五章财政和货币 | |
重要 | 第二章市场失灵和宏观 |
第三章宏观经济运行和生产总量的衡量 | |
第七章通货膨胀 | |
第八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 |
一般 | 第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与国民收入的决定 |
第六章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运行 |
二、考试特点
1、考试内容比较多
《统计相关知识》这本书包括二大内容:会计基础知识、经济学基础知识。这两块属于考试科目《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这一科卷面总分为120分,包含统计方法、会计基础知识、经济学基础知识三部分,各部分所占分值比重大概为44%,31%,25%,这本书占这一科的分值为56%。
2、学习的深度比较浅
因为属于统计相关知识,所以这两块的知识要求掌握比较基本的内容就可以,不需要有深度。
3、考试题型比较多,但答案都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题型有4种:
1、单选(4选1,每题1分,40题,共40分)
2、多选(5选多,选对一项的0.5分,全选对得满分,多选错选不得分,不确定的不选择。每题2分,15题,共30分)
3、判断题(每题1分,20题,共20分)
4、综合应用题(三个大题,每大题含5个选择题,总共15个选择题,每个选择题2分,共30分。其中两个为统计方法,一个为会计基础知识)
近三年《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科目中各种题型分值大概分布:
| 会计基础知识 | 经济学基础知识 | 统计方法 | |||
题量 | 分值 | 题量 | 分值 | 题量 | 分值 | |
单选题 | 12 | 12 | 13 | 13 | 15 | 15 |
多选题 | 5 | 10 | 5 | 10 | 5 | 10 |
判断题 | 6 | 6 | 6 | 6 | 8 | 8 |
综合应用题 | 1 | 10 | 0 | 0 | 2 | 20 |
合计 |
| 38 |
| 29 |
| 53 |
三、备考方法
1、找出各章重要知识点,把各知识点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理解
考试的特点是要能记住重要的知识点,如何记住重要的知识点,通过理解的方法来记住,理解了就容易记了,要通过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理解,便于理解,也能记得更牢靠。
2、对各章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出各章的知识点
学完每一章,都要进行归纳总结,把每章的重点内容串起来,形成各章总结,最后只要掌握各章总结就可以应付考试了。
3、做一些有代表性的题目来巩固
题量不需要多,主要做三类:一是近三年的历年试卷,做这类试题的目的是感受考试的难易程度;二是配套的学习指导书上的习题;三是老师讲的例题及布置的练习。
4、立足教材讲义
只要掌握教材讲义内容,就可以应付考试了。为了方便学习,对讲义做了一个区分,蓝色部分是对教材内容的解释,不是教材内容,是帮助理解的。红色内容是要求大家掌握的重点内容。会计基础知识:第一章 总论
会计基础知识
第一章 总论
近三年本章考试题型、分值分布
年份 | 单项选择题 | 多项选择题 | 判断题 | 综合应用题 | 合计 |
2009 | 2分 | 2分 | 1分 |
| 5分 |
2008 | 1分 | 2分 | 1分 |
| 4分 |
2007 | 3分 |
| 1分 |
| 4分 |
重点内容:会计的基本职能、目标、对象、会计基本假设和核算基础、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核算方法
难点:各项会计要素的确认、会计等式
第一节 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含义
1、含义——会计是对经济活动的核算和监督,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的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业务收支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记录,并定期总括性地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分类
分类依据 | 分类 |
报告对象 | 财务会计 |
管理会计 | |
服务主体的运营性质 | 营利组织会计(企业会计) |
非营利组织会计(非企业会计) | |
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 通用业务会计 |
特殊业务会计 | |
采用的技术手段 | 手工会计 |
电算化会计 |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例1、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 )两个方面。(09年试题)
A.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B.会计核算和参与经济决策
C.会计核算和预测经济前景
D.会计核算和评价经营业绩
『正确答案』A
例2、除了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基本职能外,现代会计还包括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和评价经营业绩等其他职能。(08年试题)
『正确答案』√
三、会计的目标(达到什么效果)
(一)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会计信息使用者有三类:
1、企业外部的有关利益者: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的供应商和客户
2、企业内部的有关利益者:内部管理人员、广大职工
3、进行宏观管理的国家部门:财政、税务、审计、统计、工商行政管理和银行等
(二)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例3、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会计的基本目标的有( )。(08年试题)
A.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提供会计信息
B.为企业外部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
C.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
D.为企业外部债权人、股东、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如总工会等提供会计信息
E.为企业内部财务、供应、生产、销售等经营管理部门提供会计信息
『正确答案』ABCE
例4、会计的目标是向企业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利益关系的集团、单位和个人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
『正确答案』√
四、会计的对象
会计对象——资本(金)运动,资本的投入、资本的循环与周转、资本的退出三个环节。现代会计有企业会计和非企业会计,典型的现代会计是企业会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工业会计。
例5、会计的一般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 )。
A.财务活动
B.经济活动
C.资金运动
D.经济资源
『正确答案』C
例6、典型的现代会计是( )
A.商业会计
B.农业会计
C.工业会计
D.企业会计
『正确答案』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