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声音的强与弱教案与教学反思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22:01:55
文档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声音的强与弱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声音第5课时声音的强与弱【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2.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音量就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越小。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使物体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观察物体振动幅度的不同,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2.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科学态度目标: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与我们的身边的各种现象密切相关。【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振动幅度与
推荐度:
导读第一单元声音第5课时声音的强与弱【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2.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音量就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越小。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使物体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观察物体振动幅度的不同,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2.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科学态度目标: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与我们的身边的各种现象密切相关。【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振动幅度与
第一单元 声音

第5课时 声音的强与弱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2.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音量就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越小。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使物体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观察物体振动幅度的不同,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2.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

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科学技术与我们的身边的各种现象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振动幅度与音量大小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把钢尺、固定好的皮筋、1面鼓和一些黄豆或细沙。

学生准备:用记录表记录振动幅度与声音大小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与评价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要点
一、导入

(5 分钟)

上节课我们共同探究了我们是怎样听见这些声音的。我们听到的声音在音量上有强有弱,这节课我们学习声音的强弱。学生讨论声音的强弱变化。调取学生原有认知,提取有意义的问题。
二、聚焦

(5 分钟)

声音为什么会有强弱变化呢?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声音的强弱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聚焦问题,形成概念目标。
三、探索

(25 分钟)

任务一:

利用钢尺的振动,研究声音的强弱变化。

记录钢尺振动幅度大小与声音强弱的关系。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任务二:

用不同的力量拨皮筋,当皮筋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时,它振动的幅度有什么变化。 

记录皮筋振动幅度大小与声音强弱的关系。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任务三:

用不同的力量敲击鼓面,当鼓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时,它振动的幅度有什么变化。 

提示:鼓面上放一些轻质小球,如细沙或黄豆等物体。

总结:通过实验的研究,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1、通过实验,认识钢尺的振动幅度与声音强弱之间的关系。

2、通过实验,认识皮筋振动的幅度与声音强弱之间的关系。

3、通过实验,观察鼓面振动幅度与声音强弱之间的关系。

通过多种有效的实验,进行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实现了科学探究目标和态度目标,合理猜测,实验的验证,最后顺利的得出结论。
四、拓展还有哪些事例证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说一说生活中的事例,并利用音叉弹开小球的实验进行验证。学生利用知识来解释实验现象和生活中的现象。利用学到的知识解释物体声音强弱的原因。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能否真正意义上到达其作用和效果,主要是看教学反思是否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否有利于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以及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等等。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与其他学科有所不一样,其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要求更广,因为小学科学课涉及领域众多,自然、地球、宇宙、物质、生命等领域无所不包;其对教学前的课前准备活动要求更充分,因为小学科学教学需要结构性很强的探究材料,并且经常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随着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已经成为整个教学的主体,然而部分教师新旧教学理念存在冲突,所以必须经过教学反思才能迅速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知识,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满足现今的教育发展需求。

  小学科学课作为小学生的科学启蒙课程,其教学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然而,学生科学素养的构成并非短时间能够实现,它需要学生经过不断理解和内化才能逐渐完成。更重要的是,在学生科学素养的构成过程中早期的科学教育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所以,小学阶段的科学启蒙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小学科学课教师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从而使小学生能够学到科学知识、体验科学魅力、激发科学兴趣,这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构成将产生深远影响。

  由此可见,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小学科学课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最佳途径,更是提高小学科学课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所以,作为小学科学课教师,能够按照“成长=经验+反思”的公式认真做好教学反思,并深刻理解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文档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声音的强与弱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声音第5课时声音的强与弱【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2.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音量就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越小。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使物体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观察物体振动幅度的不同,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2.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科学态度目标: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与我们的身边的各种现象密切相关。【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振动幅度与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