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拓展】
司马光:北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字君实,号迂叟,他是陕州涑水乡,所以称他为涑水先生。司马光曾经主持编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写好后当时的皇帝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就命名为《资治通鉴》。曾被封为温国公,所以也有人叫他“司马温公”,谥号文正。
【注释】戏:嬉戏,玩耍。于:在。庭:庭院。瓮:盛东西的陶器,口小腹大。
众:众人,大家。皆:全,都。去:离开。光:指司马光。持:拿着,握着。破:打开,打破。之:代词,指瓮。迸:涌出。得:能够,得以。
【译文】一群小孩子在院子里面玩耍,一个小孩爬到水翁(大水缸)上面,(不小心)失足跌落到水缸中被水淹没,小孩子们全都跑着离开了,司马光拿着石头砸开了水翁,水流了出来,小孩子得以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