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试卷 命题人:马静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卷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读“天体系统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示里共包含几级天体系统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目前,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进入火星表面,表明人造天体已经离开:(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下表是冬至日四地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表,据此回答3~4题。
地点 | 日出时间 | 日落时间 |
① | 7:15 | 18:45 |
② | 3:00 | 17:00 |
③ | 21:20 | 6:40 |
④ | 11:20 | 0:40 |
3.四地按由南向北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④①③ B.③②④① .①②③④ .②③①④
4.四地中纬度最高的是
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是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构造图,据图完成5~6题。
5.关于地震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④通过固体、液体传播,③的传播
只能通过固体。
B.④和③传到②时,波速突然下降
C.④和③传到①时波速加快。 D.横波的传播速度高于纵波。
6.岩石圈位于
A.①顶部 B.②的全部
C.①的全部和②的顶部 D.②的全部和③的顶部
下图为在上海郊区一个蔬菜大棚所拍摄的照片,棚顶为黑色的尼龙网, 而不是常见的白色透明的塑料或者是玻璃大棚。完成7~8题。
7.由此推断,此时段上海的天气可能是
A.连续不断的对流雨
B.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
C.连续的霜冻天气
D.台风来临狂风暴雨
8.在此季节,农民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
B.减少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下图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9~11题。
9、P地对应的气压带是( )
A. 副热带高气压带 C.赤道低气压带
B.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
10、Q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 )
A.暖湿的中纬西风 B.干冷的中纬西风
C.干冷的极地东风 D.冷湿的极地东风
11、上图图示时刻,下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下图“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A、B、C、D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A.A B.B
C.C D.D
13.图中A、B、C、D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
A.A B.B
C.C D.D
读某天气系统经过阜阳市前后的气温、气压、降水、风速变化示意图,完成14~16题。
14、该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15、该天气系统到达阜阳市的时间是( )
A.29日 B.31日 C.1日 D.3日
16、受该类天气系统影响,冬季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出现概率较小的是:( )
A.大风 B. 雨雪 C. 雾霾 D. 寒潮 西
读“全球洋流模式图”与“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回答17~19题。
17.下列洋流由盛行风作用形成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⑥⑧⑩ C.②③④⑤⑥ D. ③⑤⑦⑨⑩
18.假设该图表示大西洋,则①③两支洋流交汇处形成的世界性大渔场是( )
A. 秘鲁渔场 B. 北海渔场 C. 北海道渔场 D. 纽芬兰渔场
19、“海水等温线分布图”中A洋流对应的数字是“全球洋流模式图”中的
A.③ B.⑤ C.⑦ D.⑨
下图为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20~21题。
20.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最密切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1.此图可以说明(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碳循环关系不明显
B.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往往跨越圈层界限
C.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而存在的
D.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处在不断的循环之中
右图为北半球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回答22~23题。
22.图中以下四地流水侵蚀作用最活跃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3.下图阴影表示堆积物,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据此回答23~25题。
24.据图判断该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①地壳运动 ②岩浆活动
③变质作用 ④外力作用
A.①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
应选择F层
B.A处有可能找到化石
C.岩石形成时间G晚于B
D.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①地向下打井开采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0分)
26、读右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虚线表示回归线和极圈,完成
下列各题。(共14分)
(1) 甲在乙的______方向;
写出丙点对跖点(以地心为对称轴)的地理坐标
该对跖点到南极点的距离约为 。 (3分)
(2)甲乙丙丁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角速度为15°/小时的是 (2分)
(3)关于晨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1分)
A.晨昏线和所有的纬线圈相交 B.晨昏线两侧的日期相差一天
C.晨昏线上所有点的时间相同 D.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平分赤道
(4) 甲地地方时是 点。
当阜阳(33°N 116°E)一天太阳高度最大时,我们手表时间是 ,
此时美国纽约(75°W)的时间是 (3分)
(5)图示日期全球正午太阳达全年最大值的地区是
昼长达全年最大值的地区是 (2分)
(6)下图是阜阳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夏至日阜阳(33°N 116°E)正午太阳高度是 ;(1分)
在图上用黑粗线画出冬至日这天正午太阳照射室内地面及北墙的范围。(2分)
27.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左图中虚线a、b表示等压面)。读图1、2,完成下列各题。(9分)
(1)在左图实线上用箭头将热力环流补充完整。(2分)
(2)A、B、C、D四点气温由高到低分别为 。气压由高到低分别为 。
是形成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3分)
(3)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热力环流示意图,则CB间是 风(方向);
DA间是 风(方向)。(2分)
(4)右图所示的海陆热力环流现象通常出现在 (白天或夜间),若是夏季,此时它对海滨地区天气的作用是 。(2分)
28.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甲地地形是______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乙地和丁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2分)
(3)丙处地貌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形成该地貌的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____。(2分)
(4)图中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循环,该循环最重要的地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在图示地区植树造林可产生哪些环境效益?
(3分)
29、下图是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5分)
(1) 此图为 月份气压分布情况, 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形成原因是 ,被A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是 。
(4分)
(2) 受A、B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 风,D点盛行 风。
阜阳这个季节气候特点是 (4分)
(3) 对图中C、E两地气候进行比较,完成下表:(7分)
气候
资料 | ||
地点 (填符号) | ||
气候类型 名称 | ||
夏季降水 特点及成因 | ||
气候 分布 规律 |
一、选择题(50分,每小题2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A | A | A | C | D | C | B | D | A | A | C | C | C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C | B | C | B | B | A | D | D | B | A | D | D |
二、综合题(50分)
26.答案(14分)
(1)东南; 甲;甲乙丙丁。(3分)
(2)(45°S,30°W);4995千米(5 000千米)。(2分)
(单位不写不给分)
(3)D(1分)
(4)6点;12:16;23:16. (3分)
(5)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北半球。(2分)
(6) 80°26 (3分)
27.答案(9分)
(1)略(2分) (2)CBDA, BCDA 地面冷热不均(3分)
(3)东南风 西风(2分)
(4)白天 降温增湿(2分)
28.答案(12分)
(1)山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 物质紧密 不易侵蚀(3分)
(2)断层 背斜(2分)
(3)冲积扇 流水沉积(2分)
(4)海陆间循环 更新陆地淡水资源(2分)
(5)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减缓旱涝灾害;提高土壤肥力等。
(3分)
29.答案(15分)
(1)1月; 亚洲高压;冬季降温比海洋快;副极地低压带(4分)
(2)西北(偏北);东北;寒冷、干燥(4分)
(3)(7分)
地点 | C | E |
气候类型 名称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地中海气候 |
夏季降水 特点及成因 | 多雨;受夏季风影响 | 少雨;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
气候 分布 规律 | 南北纬30°~40°的西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