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标准评估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20:54:08
文档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标准评估试卷

期中标准评估(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20分)1、(原创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诅咒(zǔ)佝偻(jū)扶掖(yè)灵柩(jiù)B骈进(pián)喑哑(yīn)阴晦(huì)伫立(chù)C襁褓(qiâng)睿智(ruì)庸碌(lù)恣睢(suī)D拮据(jù)妖娆(ráo)嗤笑(chī)颓废(tuí)2、(原创题)把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改正在方格内。(2分)斩钉截铁书声琅琅心无旁鹜恪尽职守强聒不舍无与伦比棱角分明遥无消息兼而有之一代天骄润如油糕
推荐度:
导读期中标准评估(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20分)1、(原创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诅咒(zǔ)佝偻(jū)扶掖(yè)灵柩(jiù)B骈进(pián)喑哑(yīn)阴晦(huì)伫立(chù)C襁褓(qiâng)睿智(ruì)庸碌(lù)恣睢(suī)D拮据(jù)妖娆(ráo)嗤笑(chī)颓废(tuí)2、(原创题)把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改正在方格内。(2分)斩钉截铁书声琅琅心无旁鹜恪尽职守强聒不舍无与伦比棱角分明遥无消息兼而有之一代天骄润如油糕
期中标准评估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20分)

1、(原创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2分)

A诅咒(zǔ)      佝偻(jū)  

  扶掖 (yè)     灵柩(jiù)

B骈进(pián)    喑哑(yīn)

  阴晦(huì)    伫立 (chù)   

C襁褓(qiâng)   睿智(ruì)

  庸碌(lù)     恣睢(suī)

D拮据(jù)      妖娆(ráo)

嗤笑(chī)    颓废(tuí)

2、(原创题)把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改正在方格内。(2分)

斩钉截铁    书声琅琅   心无旁鹜 

恪尽职守    强聒不舍   无与伦比  

棱角分明    遥无消息   兼而有之 

一代天骄    润如油糕   断章取义 

扩然无累    自知之明   化为乌有 

怒不可遏

3、结合语境,解释相同词的不同含义。(2分)

①但他现在除了用大手安抚儿子的头,也别无他法。

他教导人,安抚人,教化人。

                                     ②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时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在这以前则是全家的恐怖。

……对这个茫茫的恐怖世界宣战,他接受战斗。

                                    

4、下列句子的标点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

B、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C、在有钱的人家,一个人好玩乐无非算作糊涂荒唐,大家笑嘻嘻地称他一声“”。

D、“不行”,程老师干干脆脆地回答:“不行。你的嗓子沙哑得厉害,念不好。”

  5、(原创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分)

①认为“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原因是                                    。                         ②梁启超言简意赅地把“敬业与乐业”总结为

             和                   。

③……黄河之水天上来,               !……              ,不尽长江滚滚天上来!……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的民族,应该有气吞斗牛的表现才对。

④《故乡》结尾富含哲理的句子是       

                                    。

6、在这半学期的语言综合学习及课外阅读中,你肯定积累了一些知识。(2分)

①我读了一本课外书,书名是         内容是                     。(1分)

②我积累了一些名言诗句,其中我最欣赏的、对我有激励作用的有                     。(1分)

7、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6分)

⑴下面是一份对200名初中生课外阅读的调查情况表,请根据调查情况,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表

阅读内容人    数

百分比
卡通画11256%
时文杂志3216%
武侠小说3015%
文学名著2613%
①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              

                                 (2分)

②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对同学的建议是             

                           (2分)

⑵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境,回答后面的问题。(2分)

小明今年初三,星期天正在家里复习功课。这时,小明爸爸的同事来了并提出要在家里打麻将。小明听到以后想劝阻。如果你是小明,该向爸爸怎样说才能让爸爸拒绝同事?爸爸听了以后会向同事怎样说才能收到同事放弃打麻将的效果?(说话要注意身份和对象,做到简明、连贯、得体)

①小明向爸爸说:                     (1分)

②爸爸向同事说:                     (1分)

二、阅读(50分)

㈠(变式题)阅读课内语段,完成8-11题。(12分)

①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母亲马上回答道:“应该把孩子们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

②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

③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楣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4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⑤他回答道:“2法郎50生丁。”

⑥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⑦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⑧我给了他10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⑨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⑩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

⑾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⑿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⒀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8、语段选自《              》,作者          

              。(2分)

9、第③段中,母亲为什么会“突然暴怒”?(3分)

10、第⑾段中画线句,父亲为什么那么做?(3分)

11、第⑿段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㈡(变式题)阅读诗歌,完成12-14题。(9分)

也   许

——答一位读者的  ①  

也许我们的心事  ②  没有读者

也许路开始已错,结果还是错

也许我们点起一个个灯笼又被大风一个个吹灭

也许燃尽生命烛照别人,身边却没有取暖之火

也许泪水流尽,土地更加肥沃

也许我们歌唱太阳,  ③  被太阳歌唱着

也许肩上越是沉重,信念越是巍峨

也许为一切苦难疾呼,对个人的不幸只好沉默

也许由于不可 ④  的召唤,我们没其他选择

12、理解诗意,为①②③④处分别选出最恰当的词(      )        (3分)

A、①问题②总是③同时④回避

B、①寂寞②全是③而不④抗拒

C、①寂寞②总是③也④抗拒

D、①孤立②完全③也④推辞

13、画线诗句应如何理解?(3分)

14、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这首诗的主旨。(3分)

㈢(变式题)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13分)

  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曾住过两位病人,他们的病情都很严重。这间病房十分窄小,仅能容得下他们两人。病房仅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门通向走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界。

其中一位病人经允许,可以分别在每天上午和下午起身坐上一个小时。这位病人的病床靠近窗口。

而另一位病人则不得不日夜躺卧在病床上。当然,两位病人都需要静养治疗。使他们感到尤为痛苦的是,病情不允许他们做任何事情借以消遣,既不能读书阅报,也不能听收音机、看电视……只有静静地躺着,而且只有他们两个人。噢,两人经常谈天,一谈就是几个小时,他们谈起各自的家庭妻小,各自的工作,各自在战争中做过些什么,曾在哪些地方度假,等等。每天上午和下午,时间一到,靠近窗户的病人就被扶起身来,开始一小时的仰坐。每当这时,他就开始为同伴描述起他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渐渐地,每天的这两个小时,几乎就成了他和同伴生活的全部内容了。

很显然,这个窗户俯瞰着一座公园,公园对面有一泓湖水,湖面上漫游着一群群野鸭、天鹅。公园里的孩子们有的在扔面包喂这些水禽,有的在摆弄游艇模型。一对对年轻的情侣手挽着手在树阴下散步。公园里鲜花盛开,主要有玫瑰花,但四周不乏五彩斑斓、争奇斗妍的牡丹花和金盏花。在公园那端的一角,有一块网球场。有时那儿进行的比赛确实精彩,不时也有几场板球赛,虽然球艺够不上正式决赛的比赛水平,但是,有得看总比没有强。那边还有一块用于玩滚木球的草坪。公园的尽头是一排商店。在这些商店的后边,闹市区隐约可见。

躺着的那位病人津津有味地听着一切。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描述在继续:一个孩子怎样差一点跌入湖中,身着夏装的姑娘是多么美丽动人。接着,又是一场扣人心弦的网球赛。他听着这栩栩如生的描述,仿佛亲眼看到了窗外所发生的一切。

一天下午,当听到一名板球员正慢悠悠地把球击得四处皆是时,不靠窗口的病人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有幸能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呢?他为自己会有这种想法而感到惭愧,竭力不再这么想。可是他愈克制,这种想法却变得愈加强烈。直至几天以后,这相想法已经进一步变为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

他白昼无时不为这一想法困扰,晚上,又彻夜难眠。结果,病情一天天加重了,医生对其病因不得而知。

一天晚上,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这时,他的同伴突然醒来,开始大声咳嗽,呼吸急促,时断时续,液体已经充塞了他的肺腔,他两手摸索着,在找电铃的按钮,只要电铃一响,值班的护士就会立即赶来。

但是,另一位病人却纹丝不动地看着。心想,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

痛苦的咳嗽声打破了黑夜的沉静。一声又一声地……卡住了……停止了……直至最后呼吸声也停止了。另一位病人仍然继续盯着天花板。

第二天早晨,医护人员送来了漱洗水,发现那个病人早已咽气了,他们静悄悄地将尸体抬了出去,丝毫没有大惊小怪。

稍过了几天,似乎这时开口已经正当得体。剩下的这位病人就立刻提出是否能让他到窗口的那张床上去。医护人员把他抬了过去,将他舒舒服服地安顿在那张病床上。接着他们离开了病房,剩下他一个静静地躺在那儿。

医生刚一离开,这位病人就十分痛苦地挣扎着,用一只胳膊肘支起了身子,口中气喘吁吁。他探头朝窗口望去。

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15、靠近窗户的病人为什么给同伴描述并不存在的窗外景色?(3分)

16、文中画线句“刚一离开”表现了这位病人怎样的心态?(3分)

17、简要分析你对小说标题“窗”的理解。(3分)

18、当文中的“他”发现窗外是一堵光秃秃的墙时,内心会怎么想?(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16分)

父亲不写信

1    同学拿出家信给我看,一行亲切的字映入眼帘:“亲爱的孩子……”感动之余不禁想起了自己千里之外的父亲。父亲从来没给我写过信。

2    父亲是个民办教师,在记忆中,我从来没有享受过在他臂弯里、脊背上撒娇的幸福。父爱,在我童年的回忆中是一片空白。每当看到别的孩子在他们自己父亲怀里尽情玩闹时,我幼小的心灵里总有说不出的失落,但慢慢地我也习惯了这种弃儿般的生活。“父亲”仅仅意味着两个冷冰冰的汉字。他永远是威严的,话很少,冷峻的脸上很难见到笑容。他没打过我没骂过我也从没对我表示过一点亲昵,不表扬我不批评我也不约束我。我总感到自己和他很疏远,在他面前总是一阵阵的紧张,我怕他。由于怕,我总是有意地远离他。

3    直到有一天父亲打开啤酒给我也倒上一杯时我才意识到,在他眼中我已经长大了。然而我们俩之间的话仍然很少,往往是他问一句,我答一句;他不问,我便不语。我们在一起常常是长时间的沉默,我隐隐感到一条无形的、深深的代沟已经横亘在我们父子之间了。

4    我读高三那年,母亲去世了,本来就不大宽裕的家庭变得更紧巴了。偏偏那年我又没有考上大学,心情坏到了极点,父亲并没有说我什么,只是话语更少了。一天中午,他忽然给了我一沓钱:“你去复读吧。”我奇怪哪里来的钱,但终究没问他。后来才发现,那头跟了我们家多年的毛驴没了。从此父亲更加艰难地挑起了家里所有的担子,从那年起,他的白发我再也数不清了。

5    我把泪咽进肚里,苦读了一年。一年后当我把大学通知书交到父亲手上时,他也并没表现出太多的高兴。只记得他喝了许多酒,过后他看着地图自言自语地说:“兰州,到底远了点。”我分明看到他冷峻的脸上有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慈祥的伤感,但很快他便忙着给我打点行李,到处借学费去了。

6    我临走时正赶上父亲要去市里的一所师范进修,他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淡淡地笑了笑说:“到时候我就不送了,你自己去吧,大学生,还能丢了吗?”我也想笑一笑,但不知怎么,一开口鼻子却酸了。

7    没想到在我走的前一天晚上,他却风尘仆仆地从百里之外赶了回来(这时他才去了两天),“老觉着不放心呢,回来看看,看看!”看着父亲那一头汗淋淋的灰发,泪,在我眼里打转。夜里,父亲说:“到了兰州给家里回句话。”我应着。沉默了一阵子,他又说:“用钱就言语一声,一个人在外头,别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让人家瞧不起,家里怎么也好对付……”

8    我没让父亲送我,一个人登上了西去的列车。二十年了,当我第一次离开家,才真正懂了父亲——那是平静水波深处的激流啊!

9    大学里我常给父亲写信,告诉他我生活得很好,告诉他学校里的一切。没别的,我只想让他高兴,让他知道儿子没有忘记他。父亲从不给我写信,我理解他,他是个不善表露感情的人,再说他也很忙。去年寒假回到家,邻居对我说:“你每来一封信,你爸都乐得像个孩子似的,给这个看给那个看。”蓦地,我心头一震!

10    妹妹来信说:哥,爸爸每天看完新闻联播总要看兰州的天气预报,他整天看石家庄至兰州的铁路线,我说:“爸爸,您老惦记着哥吗?”他说:“不惦记,你哥这孩子,让人放心……”

11    泪光中,我又看见了父亲那冷峻的面孔。父亲,您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了。

19、读第②段,说说“我”为什么感到和父亲“很疏远。”(2分)

                                  

                                 

20、第⑤段中写“他冷峻的脸上有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慈祥的伤感”,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21、第⑧段中写“平静水波深处的激流”含义是什么?“我”对父亲的这种认识是通过哪些具体的事例得来的?(4分)

                                  

                                 

22、结尾“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与文章开头的哪句话相照应?为什么说“你哥这孩子,让人放心”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3分)

                                  

                                 

23、本文和朱自清的《背影》都是写父亲的文章。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回答问题。(共5分)

(1)两个“父亲”的形象有哪些相似的地方?请你概括出两点,写在下面。(2分)

                                  

                                 

(2)谈及两代人的关系,“代沟”往往是个不可回避的话题。请谈谈你对“代沟”这个问题的认识。(3分)

                                  

                                 

三、写作。(50分)

24、读了下面这封信,你一定会有所触动,也许你会想到自己曾经历过的事,也许你会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把你的经历、思考或感悟写出来,将会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傅雷给傅聪的信(节选)

……有件小事要和你谈谈。你写信封为什么老是这么不neat(干净)?日常琐事要做的neat(干净),等于弹琴要讲究干净是一样的。我始终认为做人的作风应当是一致的。否则就是不调和;而从事艺术的人应当最恨不调和。我这回附上一小方纸,还比你用的信封小一些,照样能写得很宽绰。你能不能注意一下呢?以此类推,一切小事养成这种neat(干净)的习惯,对你的艺术无形中也有好处。因为无论如何细小不足道的事,都反映出一个人的意识与性情。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已的意识与性情。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否则随时随地都该学习这句话,又怎么讲呢?我想你每次接到我的信,连寄书谱的大包,总该有个印象,觉得我的字都写得整整齐齐、清楚明白吧!

傅雷,中国现代文学艺术翻译家。傅聪,钢琴演奏家。1954年至于996年,傅聪在异国学习、工作期间,他的父亲傅雷共给他写过190封信,这些信大多收在《傅雷家书》中。(上文选自《傅雷家书》。)

期中标准评估答案

一、积累运用

1、C

解析:A中“佝”音为“gōu”,B中“伫”音为“zhù”,D中“据”音为“jū”。

2、鹜——骛      遥——杳

   糕——膏      扩——廓

3、①用手抚摩;安顿抚慰人的心灵。

②令人害怕的于勒;反动势力人民造成的恐惧情形。

4、D

解析:D中:“不行”,应改为“不行,”。

5、①江山如此多娇。②责任心  乐趣

③奔流到海不复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④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6、解析:无统一答案,注意表达要简洁顺畅。

7、(1)①大多数学生课外阅读喜欢看卡通画而不喜欢看文学名著。

②解析:开放性的试题,只要正视问题并能谈出自己的建议即可。

(2)解析:答案不统一,注意结合语境、说话身份和对象,做到简明、连贯、得体。

二、阅读

(一)8、《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

9、她的希望化为泡影,而且还怕于勒回来拖累他们。

解析:仔细揣摩人物的情绪变化,认识其惟利是图的丑恶嘴脸。

10、因为他怕女婿听到,影响女儿婚事。

解析:这一细节表现了拜金主义在资本主义社会可谓无孔不入。

11、环境描写,烘托人物沮丧的心情。

(二)12、A

13、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越强烈,理想信念就会越崇高。

14、这首诗表现了作者积极面对生活,勇于进取的人生态度。

解析:要通过诗歌的表层意思,深刻领悟作者乐观向上的生活信念。

(三)15、他这样做是想在生命最后阶段为他人送去欢乐,用对美好生活的描绘鼓舞病友,表现了临终前仍为他人着想的高贵品质。

解析: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深刻体会靠近窗户的病人善意谎言背后的崇高品格。

16表现这位病人急不可待想临窗观景的心理状态。

17“窗”是贯穿整个故事情节的线索,由窗引发的故事恰好洞悉人们内心世界的“窗口。”

解析:本题重在领会标题的象征意义,象征靠近窗户的病人美好的心灵之窗。

18解析:本题答案不统一,结合文章内容,展开合理的想像,表达一种感激之情。

(四)19、①没有享受过父爱。

②父亲威严、冷酸、话少。

③父亲从来没对自己表示过亲昵。

20、为儿子考上大学欣慰,为儿子即将远离伤感,这是不善表达而又难以掩饰的父爱的流露。

解析:通过神态描写体会父爱的无声、深沉。

21、父亲在冷峻的外表下对“我”有一种深深的爱。

①给儿子倒酒②卖驴让儿子复读③儿子考上大学后喝酒,看着地图自言自语④给儿子打点行李借学费⑤专门赶回来送儿子⑥深情叮嘱

解析:细读文章③④⑤⑥⑦段,引用相关词句概括作答。

22、父亲从来没给我写过信  父子间深刻的理解和信任。

解析:第一问重在体会本文首尾呼应的特点。第二问也可以这样回答:父亲对儿子的理解与信任,儿子对父爱的理解与感激。

23、(1)①对儿子都有深沉的爱。

②父爱的表达主要通过行动而不是言语。

③都肩负家庭重担。

(2)解析:本题为自由发挥题,只要言之成理,语句流畅皆可。

三、写作

24、(略)

文档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标准评估试卷

期中标准评估(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20分)1、(原创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诅咒(zǔ)佝偻(jū)扶掖(yè)灵柩(jiù)B骈进(pián)喑哑(yīn)阴晦(huì)伫立(chù)C襁褓(qiâng)睿智(ruì)庸碌(lù)恣睢(suī)D拮据(jù)妖娆(ráo)嗤笑(chī)颓废(tuí)2、(原创题)把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改正在方格内。(2分)斩钉截铁书声琅琅心无旁鹜恪尽职守强聒不舍无与伦比棱角分明遥无消息兼而有之一代天骄润如油糕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