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
批准:
分发号:
二OO八年
电 动 单 梁 起 重 机 检 验 规 程
工序 | 序号 | 检查项目 | 技 术 要 求 | 检 查 方 法 | 量检具 |
工 字 钢 制 作 | 1 | 工字钢预处理 | Sa 2.5 级或St3级 | 目测工字钢除锈干净 | |
2 | 工字钢型号 | 按图 | 用钢卷尺测工字钢截面高度,宽度等截面尺寸与图纸对照 | 3m钢卷尺 | |
3 | 工字钢接口数目 | ≤2,7.5m以下工字钢不允许有接口 | 目测接头数目 | ||
4 | 接缝焊接前准备 | X型坡口,去毛刺、油污 | 目测接口X型坡口需开到位,坡口边打磨是否干净,无毛刺污物 | ||
5 | 对接口高低差 | ≤0.5 | 将钢尺置于两接口上方,用塞尺塞缝 | 钢卷尺、塞尺 | |
6 | 对接口间隙 | 3 | 用塞尺塞接口间隙 | 塞尺 | |
7 | 对接焊缝位置 | 避开跨中:工字钢长|≤12m |12 ~16m | ≥16m | 先确定工字钢中心位置,并用粉笔作上标记,用钢卷尺量出接口焊缝至工字钢中心位置的距离 | ||
距跨中 |≥1300|≥ 2300 |≥ 3300 | |||||
8 | 焊缝外观 | 无弧坑、裂纹、夹渣、气孔、飞溅等缺陷 | 目测焊缝 | ||
9 | 焊缝无损检测 | 超声波探伤符合GB11345中规定I级 | 将焊缝热影响区周围打磨干净,用超声波探伤仪对焊缝周围检测,并出具探伤报告 | 超声波探伤仪 | |
10 | 工字钢扭曲 | S≤10m, f≤3m;S 10m,f≤ 5mm | 将工字钢置于平台上,用钢直尺测工字钢两端底边与平台间隙 | 钢直尺 | |
11 | 工字钢水平旁弯 | ≤L/2500, 且不得有S 弯 | 在工字钢腹板同侧加垫等高块用尼龙线和钢直尺进行检测 | 等高块、尼龙线、钢直尺 | |
12 | 预制拱度 | 1 ~ 1.4 | 将工字钢置于平台上,在工字钢顶面加垫等高块用Ф0.5细钢丝施以150N拉力,用钢直尺测量工字钢中心位置上拱度值 | 等高块、钢直尺、Ф0.5细钢丝 200N拉力计 | |
F= S,最大上拱值在跨中S/10范围内 | |||||
1000 |
电 动 单 梁 起 重 机 检 验 规 程
工序 | 序号 | 检查项目 | 技 术 要 求 | 检 查 方 法 | 量检具 |
U 型 槽 对 装 | 13 | U型槽规档 | 按图 | 用钢卷尺测U型槽板厚、槽宽、槽高与图纸对照 | 3m钢卷尺 |
14 | 接口避开跨中 | ≥1000 | 先确定U型槽梁中心位置,并用粉笔作上标记,用钢卷尺量出中心线至最近接口缝的距离 | 3m钢卷尺 | |
15 | 对装间隙 | ≤2 | 用塞尺塞接口间隙 | 塞尺 | |
16 | 斜头尺寸 | 按图,斜头倾斜≤5 | 用钢卷尺测置于平台上的U型槽梁斜头尺寸与图纸对照 | 3m卷尺 | |
17 | 旁弯 | ≤S<2000, 且不得有S弯 | 在U型槽腹板同侧,加垫等高块用尼龙线和钢直尺进行检测 | 等高块、尼龙线、钢直尺 | |
18 | 焊缝外观 | 无弧坑、裂纹、夹渣、气孔、飞溅等缺陷 | 目测焊缝 | ||
侧 板 拼 装 | 19 | 侧板宽度 | ± 1 | 用钢卷尺测侧板折边后侧板宽度与图纸对照 | 钢卷尺 |
20 | 侧板长度 | 1100≤L≤1600 | 用钢卷尺测单件侧板长度 | 钢卷尺 | |
21 | 侧板翘边相对差 | ≤2 | 用钢直尺量取侧板翘边长度后比较 | 钢直尺 | |
22 | 焊缝外观 | 无弧坑、裂纹、夹渣、气孔、飞溅等缺陷 | 目测焊缝 | ||
工 字 组钢 与 装槽 形 梁 | 23 | 两件横向偏心 | ≤2 | 槽型梁置于工字钢上方,在筋板处测量同一截面槽型梁端点与工字钢顶部端点间距离差,确认槽型梁位置是否找正 | 钢卷尺 |
24 | 两件焊缝错位 | ≥ 200 | 槽型梁中与工字钢对齐后,测量工字钢接缝与最近处槽型梁接缝间距离 | 钢卷尺 | |
25 | U型槽倾斜 | ≤4 | 槽型梁与工字钢找正后,分别在槽型梁腹板(筋板处)两测,用吊锤线方法测量其上下两点垂直于腹板距离等 | 吊锤钢直尺 | |
26 | 焊缝外观 | 无弧坑、裂纹、夹渣、气孔、飞溅等缺陷 | 目测焊缝,筋板与工字钢角焊焊高用焊缝检测器直接测量,焊高按图 | 焊缝检测器 |
电 动 单 梁 起 重 机 检 验 规 程
工序 | 序号 | 检查项目 | 技 术 要 求 | 检 查 方 法 | 量检具 |
侧 板 组 装 | 27 | 焊缝测位 | ≥200 | 侧板定位后,量出侧板拼缝与工字钢接缝距离 | 钢卷尺 |
28 | 焊缝外观 | 无弧坑、裂纹、夹渣、气孔、飞溅等缺陷 | 主梁四道纵缝焊完成后,目测焊缝外观 | ||
29 | 上拱度 | 1 ~ 1.4 F= S 1000 | 将成型主梁倒置于平台上,工字钢底面朝上,加垫等高块用Ф0.5细钢丝施以150N拉力,用钢直尺测量工字钢中心位置上拱度,并扣除附表所示钢丝自重的影响值 | 等高块、钢直尺、Ф0.5细钢丝 200N拉力计 | |
30 | 旁弯 | ≤ L/2000 | 在工字钢腹板同侧,加垫等高块用尼龙线和钢直尺进行检测 | 等高块、尼龙线,钢直尺 | |
31 | U型槽局部波浪 | 受拉区≤5.5,受压区≤3.5 | 用500mm长平尺在主梁腹板上任意方向测量腹板最大翘曲深度,主梁腹板高1/3H区界为受压区,其余为受拉区,H为腹板高 | 500mm平尺 钢直尺 | |
对 联 接 板 | 32 | 止口平行度 | ≤ 0.4 | 将完工主梁工字钢底面朝上放置,以三台千斤顶将主梁架水平,分别测量两块联接板止口水平,计量出两止口平行度偏差 | 千斤顶、塞尺、200mm框式水平仪 |
33 | 联接板内倾 | 0.10~0.60 | 步骤同上,分别测出联接板刨加工面的垂直偏斜 | 同上 | |
34 | 联接板与主梁中心差 | ±2 | 分别标出主梁垂直中心线和联接板垂直中心线,量具间距 | 钢卷尺 | |
35 | 联接板焊缝外观 | 无弧坑、裂纹、夹渣、气孔、飞溅等缺陷 | 目测检查,焊高按图 | 焊缝检测器 | |
36 | 跨度偏差 | S-240±2 | 以联接板刨加工面的两边为基准,分别量出主梁跨度,弹簧秤拉力150N,计算跨度实际值时需考虑扣除卷尺计量修正值和拉力修正值影响 | 200N拉力计 钢卷尺 手虎钳 |
电 动 单 梁 起 重 机 检 验 规 程
工序 | 序号 | 检查项目 | 技 术 要 求 | 检 查 方 法 | 量检具 |
端 成梁 型铆 焊 | 37 | 外型尺寸 | 按图±2 | 按图检查铆焊成型端梁主要尺寸 | 钢卷尺 |
38 | 水平弯曲 | ≤2 只许凸向内侧 | 在端梁内侧面加垫等高块,用尼龙线,钢直尺测水平弯曲 | 等高块、尼龙线钢直尺 | |
39 | 焊缝外观 | 无弧坑、裂纹、夹渣、气孔、飞溅等缺陷 | 目测检查 | ||
刨基 加准 工面 | 40 | 粗糙度 | 用粗糙度样板目测比较 | 粗糙度样板 | |
41 | 平面度(三个面) | K=2000,≤0.6;K=2500,≤0.8; K=3000 ≤1; | 用尼龙线和塞尺在刨加工面上任意抽查 | 尼龙线、塞尺 | |
孔 加 工 | 42 | 粗糙度 | 用粗糙度样板目测比较 | 粗糙度样板 | |
43 | 孔径 | Φ 75+0。074,Φ90+0。054 0 0 | 用内径量表直接读取孔径 | 内径量表 | |
44 | 孔距 | 150±0.10 | 用游标卡尺直接读取孔距 | 游标卡尺 | |
45 | 垂直度 | 0.08 | 把专用芯棒插入孔中,用宽座角尺在四个方向紧贴芯棒,塞尺塞缝 | 芯棒,塞尺,宽座角尺 | |
46 | 基距偏差 | W<3m, △W=±3; W>3m, △W=W/1000 | 用钢卷尺直接读取两车轮轴孔间距 | 钢卷尺 | |
整 机 检 查 | 47 | 外观 | 打磨干净 | 目测 | |
48 | 跨度偏差 | S≤10m, △S=±2; S>10m, △S=±[2+0.1(S-10)] | 将主、端梁联接成桥架,同三台千斤顶将桥架按工作状态找平,以车轮端面为基准面分别量出主动侧、被动侧的跨度,弹簧秤拉力150N,计算跨度实际值时需扣除钢卷尺计量修正值和拉力修正值的影响 | 200N拉力计 钢卷尺手虎钳 | |
49 | 跨度相对差 | ≤ 5 | 将两跨度值相减即得出相对差 |
电 动 单 梁 起 重 机 检 验 规 程
工序 | 序号 | 检查项目 | 技 术 要 求 | 检 查 方 法 | 量检具 |
整 机 检 查 | 50 | 桥架对角线差 | ≤ 5 | 从端梁内侧车轮轴中心上引线至加强板上口确认四基准点后分别量取桥架对角线,计算对角线差 | 钢卷尺 |
51 | 主梁水平弯曲 | f≤S/2000 | 在工字钢腹板无缓冲器座一侧,加垫等高块用尼龙线和钢直尺进行检测 | 等高块,尼龙线,钢卷尺 | |
52 | 主梁上拱度 | 1 ~ 1.4 F= S,最大值在跨中S/10范围内 1000 | 在工字钢两端底面加垫等高块,用0.5细钢丝施以150N拉力,用钢直尺直接读取上拱值并减去钢丝自重的影响 | 200N拉力计等高块0.5钢丝,钢直尺 | |
53 | 主梁腹板局部平面度 | 受拉区≤ 5.5, 受压区 ≤ 3.5 | 方法同第31项 | ||
54 | 车轮端跳 | ≤ 0.1 | 用百分表座固定好百分表,转动车轮,读取车轮端面跳动最大值 | 百分表 | |
55 | 车轮着力点高度差 | ≤10m,±2; 10 ~15m,±3;15 ~ 20m, ±4; 20 ~25m, ±5 | 将三只车轮调至同一水平高度,测出第四只车轮高度后与前三只车轮高度比较,得出高度差 | 水准仪 | |
56 | 车轮水平偏斜 | tg = -0.0015 ~ +-.0015 | 在同一端梁两只车轮内侧端面上拉上一根尼龙线,用塞尺塞尼龙线与车轮端面间隙,再计算出tg 值 | 尼龙线塞尺 | |
57 | 车轮垂直偏斜 | Tg = 0.0005~ 0.0030 | 在车轮内侧端梁加强板垂直面置一框式水平仪,测出其垂直偏斜 | 框式水平仪 塞尺 | |
58 | 绝缘电阻 | ≥0.4M | 电器设备安装后,用500V兆欧表量出回路对地绝缘电阻 | 500V兆欧表 | |
59 | 噪声 | ≤85dB | 在无其他外声干扰情况下,距起重机5M远测其整机噪声 | 声级计 | |
60 | 漆膜厚度 | 75 ~ 105 m | 面漆完工后,用涂层测厚仪在主、端梁任意表层量出涂层厚度 | 涂层测厚仪 | |
61 | 漆膜附着力 | 5%脱落面积15% | 用规定的专用刀具,用画格方法在梁表面任取10处进行测试,划格时,刀具与被测面垂直用力均匀,划格后用软毛刷沿对角线方向轻轻地顺、逆各刷三次,观察面漆薄片脱落面积 | 专用刀具 毛刷 |
附表:测量跨度采用的拉力修正值和钢丝自重影响上拱度时的修正值(拉力150N)
起重机跨度m | 7.5, 8 | 13.5, 14 | 16.5, 17 | 19.5 | 22.5 | 28.5 | 31.5 | ||
" A | 截面尺寸10x0.25mm2拉力修正值mm | 2.0 | 2.5 | 3.0 | 3.5 | 3.5 | 4 | 4 | 4 |
截面尺寸13x0.2mm2 拉力修正值mm | 2.0 | 2.5 | 3.5 | 3.0 | 3.5 | 3.5 | 3.5 | 3.5 | |
B | 钢丝直径0.5mm 拱度修正值mm | 1.5 | 2.5 | 3.5 | 4.5 | 6 | 8 | 10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