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燃气锅炉实际操作考核试题
〔试用版〕
『2020.07』版
大连铭达科技
一、锅炉差不多操作程序
〔一〕安全附件差不多操作程序
1、冲洗水位表
A.操作程序
〔1〕打开放水阀门;
〔2〕关闭汽阀门,单独冲洗水连管;
〔3〕打开汽阀门,汽、水连管和水位表同时冲洗;
〔4〕关闭水阀门,冲洗汽连管和水位表;
〔5〕打开水阀门,汽、水连管和水位表同时冲洗;
〔6〕关闭放水阀门,水位表内复原显示锅内水位。
注:1、以上各项均可反复操作,将水位表、汽水连管冲洗畅通洁净为止;
2、对水容积较少的锅炉应注意防止缺水。
B、操作步骤
(试题1)冲洗水位表操作程序
1.开启水位表放水阀
2.关闭水位表汽旋塞
3.开启水位表汽旋塞
4.关闭水位表水旋塞
5.开启水位表水旋塞
6.关闭水位表放水阀
2、压力表回零试验
A.操作程序
〔1〕扭动压力表三通阀门,关闭存水弯管通路,打开压力表与大气通路;压力表内泄压;
〔2〕检查压力表的指针是否回到零位限止钉;
〔3〕假设回到零位限止钉时,应扭动压力表三通阀门,关闭压力表与大气通路,缓慢打开存水弯管与压力表通路,压力表即显示锅内压力;
〔4〕假设指针回不到零位〔包括有限止钉和无限止钉〕,应检查指针离零位的数值是否超过压力表规定承诺误差;
〔5〕假设超过压力表规定承诺误差,应及时更换压力表;
〔6〕假设没有超过压力表规定承诺误差,视为合格,应扭动压力表三通阀门,关闭压力表与大气通路,缓慢打开存水弯管与压力表通路,压力表即显示锅内压力。
B、操作步骤
(试题2)压力表回零试验没有超过承诺误差时操作程序
1.扭动三通旋塞至表与大气相通
2.扭动三通旋塞至表与弯管相通
(试题3)压力表回零试验超过承诺误差时操作程序
1.扭动三通旋塞至表与大气相通
2.拆卸压力表1
3.安装压力表1
4.扭动三通旋塞至表与弯管相通
3、冲洗压力表存水弯管
A.操作程序
〔1〕扭动压力表三通阀门,将存水弯管与大气通路打开;现在锅内蒸汽冲洗存水弯管,通过三通阀门旁通口喷出;
〔2〕当存水弯管冲洗洁净畅通后,扭动压力表三通阀门,关闭存水弯管与大气通路;
〔3〕存水弯管内蒸汽凝聚成水后,将三通阀门扭回原位,压力表复原工作。
B、操作步骤
(试题4)冲洗压力表存水弯管
1.扭动三通旋塞至弯管与大气相通
2.扭动三通旋塞至表与弯管相通
3.扭动三通旋塞至表与大气相通
4.扭动三通旋塞至表与弯管相通
4、安全阀手动排放试验
A.操作程序
〔1〕在运行压力达到锅炉工作压力的75%以上状态时,应检查安全阀在用状态,确认无专门情形;
〔2〕将安全阀手柄或重锤缓慢抬起,现在安全阀应启跳排汽;
〔3〕待3-5秒后,将手柄或重锤放下,安全阀应关闭;
〔4〕假设安全阀关闭不严,应反复抬起手柄、重锤,直至关闭为止。假设安全阀仍关闭不严,需要停炉对安全阀进行修理或更换;
〔5〕假设不启跳,安全阀阀芯可能被异物卡住或绣死,需要停炉对安全阀进行修理或更换。
〔6〕假设锅炉上有二个以上安全阀,应分别进行手动排放试验。
B、操作步骤
(试题5)手动排放后安全阀回座严密时操作程序
1.开启安全阀
2.关闭安全阀
(试题6)手动排放后安全阀回座不严密时操作程序
1.关闭气路切断阀
2.停止给水泵
3.停止鼓风机
4.开启锅炉排气阀
5.关闭分汽缸进汽阀
6.启动给水泵
7.开启内侧排污阀
8.开启外侧排污阀
9.关闭外侧排污阀
10.关闭内侧排污阀
11.第2次开启外侧排污阀
12.第2次关闭外侧排污阀
13.停止给水泵
14.拆卸安全阀
15.安装安全阀
5、安全阀自动排放试验操作程序
A.操作程序
〔1〕锅炉在运行中,查看安全阀校验标牌或检验报告上开启压力,对锅炉承担的开启压力进行确认;
〔2〕按安全阀手动排放试验操作程序分别对锅炉上的安全阀进行手动排放试验,确认安全阀无专门情形;
〔3〕关小主汽阀门,将锅炉压力升至较低整定压力,现在较低整定压力的安全阀应开启;
〔4〕假设锅炉压力升至较低整定压力时,安全阀不开启,应迅速开大主汽阀门,将压力降至锅炉工作压力,安全阀自动排放试验视为不合格,应对安全阀进行更换、检修和校验。
注:安全阀自动排放试验应在锅炉检验人员或安全阀校验人员监督指导下进行。
B、操作步骤
(试题7)自动排放安全阀开启时操作程序
1.开启安全阀
2.关闭安全阀
3.关闭分汽缸进汽阀
4.开启分汽缸进汽阀
(试题8)自动排放安全阀不启跳时操作程序
1.关闭气路切断阀
2.停止给水泵
3.停止鼓风机
4.开启锅炉排气阀
5.关闭分汽缸进汽阀
6.启动给水泵
7.开启内侧排污阀
8.开启外侧排污阀
9.关闭外侧排污阀
10.关闭内侧排污阀
11.第2次开启外侧排污阀
12.第2次关闭外侧排污阀
13.停止给水泵
14.拆卸安全阀
15.安装安全阀
6、锅炉排污
A.操作程序
〔1〕打开内侧排污阀;
〔2〕缓慢打开外侧排污阀,进行暖管并排污;
〔3〕反复开关外侧排污阀,缓冲锅内污垢,使污垢尽量排出;
〔4〕关闭内侧排污阀,将两排污阀之间存水排掉;
〔5〕关闭外侧排污阀,排污终止。
注:1、靠近锅炉一侧为内侧排污阀,外侧为外侧排污阀;
2、在排污过程中要确保靠近锅炉内侧排污阀严密。
B、操作步骤
(试题9)锅炉排污操作程序
1. 开启内侧排污阀
2. 开启外侧排污阀
3. 关闭外侧排污阀
4. 第2次开启外侧排污阀
5. 第2次关闭外侧排污阀
6. 第3次开启外侧排污阀
7. 第3次关闭外侧排污阀
8. 关闭内侧排污阀
9. 第4次开启外侧排污阀
10. 第4次关闭外侧排污阀
7、安全阀更换
A.操作程序
〔1〕按正常压火停炉操作程序将锅炉处在停炉状态,打开排气阀或手动安全阀进行排汽;
〔2〕然后启动给水泵给锅炉上水,打开排污阀排水,待锅水冷却后,使锅炉压力降为零,将安全阀拆下;
〔3〕将预备好的经校验合格且在有效期内的安全阀换上。
B、操作步骤
(试题10)安全阀更换操作程序
1.关闭气路切断阀
2.停止给水泵
3.停止鼓风机
4.开启锅炉排气阀
5.关闭分汽缸进汽阀
6.启动给水泵
7.开启内侧排污阀
8.开启外侧排污阀
9.关闭外侧排污阀
10.关闭内侧排污阀
11.第2次开启外侧排污阀
12.第2次关闭外侧排污阀
13.停止给水泵
14.拆卸安全阀
15.安装安全阀
8、压力表更换
A.操作程序
〔1〕将压力表下的三通阀门扭至压力表与大气相通,使压力表内无压;
〔2〕取下压力表,将预备好的经校验合格且在有效期内的压力表换上;
〔3〕缓慢将三通阀门扭至压力表与存水弯管相通;使新压力表投入运行。
B、操作步骤
(试题11)压力表更换操作程序
1. 扭动三通旋塞至表与大气相通
2. 拆卸压力表1
3. 安装压力表1
4. 扭动三通旋塞至表与弯管相通
〔二〕锅炉点火前预备工作差不多操作程序
1、上水操作程序
A.操作程序
〔1〕锅炉经检查符合运行要求后,才能进行锅炉的上水工作;
〔2〕上水前,必须与锅炉水质化验人员取得联系,保证水质处理工作正常,幸免阻碍锅炉上水;
〔3〕打开排气阀,启动给水泵,检查给水压力大于锅炉工作压力后,打开给水阀,向锅炉上水;
〔4〕在向锅炉上水同时,打开排污阀,对锅内冲洗后,关闭排污阀连续向锅炉上水;
〔5〕锅内水位达到正常水位时,关闭给水泵停止给水,关闭排气阀;
〔6〕打开水位表放水阀,对水位表进行放水试验后,等待点火。
注:给锅炉上水的水位不应超过正常水位线,因为当锅炉点火后,锅水受热膨胀,水位上升会超过最高安全水位线。假设显现这种情形,应通过排污来调整水位。
B、操作步骤
(试题12)上水操作程序
1.打开总电源
2.开启锅炉排气阀
3.启动给水泵
4.开启给水阀
5.开启内侧排污阀
6.开启外侧排污阀
7.关闭外侧排污阀
8.关闭内侧排污阀
9.第2次开启外侧排污阀
10.第2次关闭外侧排污阀
11.停止给水泵
12.关闭锅炉排气阀
13.开启水位表放水阀
14.关闭水位表放水阀
3、通风操作
A.操作程序
〔1〕启动锅炉的鼓风机对炉膛和烟道进行吹扫,假如有引风机时,应先打开引风机通风,再开鼓风机;
〔2〕假设有省煤器,开启省煤器入口烟道挡板,对省煤器进行吹扫;
〔3〕排除烟道中残留可燃气体后,关闭鼓风机停止鼓风,等待点火。
B、操作步骤
(试题14)通风操作操作程序
1. 打开总电源
2. 启动鼓风机
3. 停止鼓风机
〔三〕锅炉点火差不多操作程序
1、锅炉点火操作
A.操作程序
〔1〕启动引风机、鼓风机,以吹扫炉膛和烟道,吹扫时刻不得少于20秒;
〔2〕开启气路切断阀,检查燃气管路是否有泄漏,确定无泄漏后调整阀门使供气压力正常。
〔3〕启动点火装置,如点不着火,应关闭供气阀门,停止供气,对炉膛和烟道重新进行吹扫;
〔4〕吹扫完成后,重新点火,点火成功后,火焰监视器投入使用;
〔5〕调剂供气量及风量,使锅炉投入正常使用。
注:风机与燃烧器不是一体,手动点火程序。
B、操作步骤
(试题15)点火操作程序
1. 打开总电源
2. 启动鼓风机
3. 开启电子打火
4.开启气路切断阀
5. 关闭电子打火
6. 开大风道挡板至中位
7. 开启锅炉排气阀
8. 关闭锅炉排气阀
9. 开启主汽阀
10.开启蒸汽管道疏水阀.
11.关闭蒸汽管道疏水阀
12.开启分汽缸进汽阀
13.开启给水阀
14.启动给水泵
(试题16)锅炉点不着火时操作程序
1.关闭气路切断阀
2.停止鼓风机
2、锅炉升温、升压时操作
A.操作程序
〔1〕锅炉点火到开始升压过程升温时刻应缓慢;
〔2〕在升压过程中,应打开排气阀排出锅内空气,当冒出蒸汽后,应关闭排气阀;
〔3〕当汽压升到0.1~0.2MPa时,对水位表进行冲洗,并坚持锅炉正常水位;
〔4〕当汽压升到0.15~0.2MPa时,冲洗压力表存水弯管,按压力表回零试验操作程序做回零试验;
〔5〕当汽压升到0.2~0.3MPa时,应对锅炉各部件作一次外部检查;
〔6〕当汽压升到75%工作压力后,应对安全阀做手动排放试验。
B、操作步骤
(试题17)锅炉升温、升压操作程序
1. 开启锅炉排气阀
2. 关闭锅炉排气阀
3. 开启水位表放水阀
4. 关闭水位表汽旋塞
5. 开启水位表汽旋塞
6. 关闭水位表水旋塞
7. 开启水位表水旋塞
8. 关闭水位表放水阀
9. 扭动三通旋塞至弯管与大气相通
10. 扭动三通旋塞至表与大气相通
11. 扭动三通旋塞至表与弯管相通
12. 开启内侧排污阀
13. 开启外侧排污阀
14. 关闭外侧排污阀
15. 关闭内侧排污阀
16. 第2次开启外侧排污阀
17. 第2次关闭外侧排污阀
18. 开启安全阀
19. 关闭安全阀
3、锅炉供汽、并炉操作
A.操作程序
〔1〕打开蒸汽管道疏水阀,将蒸汽管道内积存的冷凝水排出;
〔2〕当锅炉升压接近工作压力时,缓慢开启锅炉上的主汽阀,对蒸汽管道进行暖管;
〔3〕当疏水管冒出蒸汽后,关闭疏水阀;
〔4〕当锅炉压力升至工作压力后时,逐步开大主汽阀,全开后,扭回半圈;
〔5〕两台锅炉同时运行,当锅炉压力与分汽缸压力在0.02~0.05MPa时,打开分汽缸进汽阀,向分汽缸送汽。
B、操作步骤
(试题18)锅炉供汽、并炉操作程序
1. 开启蒸汽管道疏水阀
2. 开启主汽阀
3. 关闭蒸汽管道疏水阀
4. 开启分汽缸进汽阀
〔〔五〕锅炉停炉差不多操作程序
1、燃气锅炉停炉操作
A.操作程序
〔1〕按动停炉按钮,燃烧器自动停炉程序:电磁阀关闭,切断气路,停止供气,炉膛熄火;1分钟后鼓风机停;
〔2〕手动停炉操作时:应逐步减少供气量,调剂鼓、引风量至低负荷,关闭供气调剂阀,炉膛熄火1分钟后关闭鼓、引风机;
〔3〕检查锅炉水位,使锅炉水位保持中上水位或最高安全水位;
〔4〕关闭锅炉操纵柜总电源。
B、操作步骤
(试题21)燃气锅炉停炉操作程序
1. 关闭气路切断阀
2. 停止给水泵
3. 停止鼓风机
4. 关闭总电源
5. 开启锅炉排气阀
6. 关闭分汽缸进汽阀
〔六〕判定水位差不多操作程序
1、叫水法判定缺水程度操作
A.操作程序
〔1〕打开放水阀;
〔2〕关闭汽连管和水连管阀门;
〔3〕关闭放水阀;
〔4〕缓开水连管阀门;
〔5〕假设水位表内见到是水〔绿色〕,说明锅内轻微缺水;
〔6〕假设水位表内不见水,而是汽〔红色〕,说明锅内严峻缺水。
注:叫水后别不记得打开汽连管阀门。
B、操作步骤
(试题22)叫水法判定缺水程度操作程序
1. 开启水位表放水阀
2. 关闭水位表汽旋塞
3. 关闭水位表水旋塞
4. 关闭水位表放水阀
5. 开启水位表水旋塞
6. 开启水位表汽旋塞
2、叫水法判定满水程度操作
A.操作程序
〔1〕打开放水阀;
〔2〕关闭水连管阀门;
〔3〕关闭放水阀,查看水位表内是水〔绿色〕依旧汽〔红色〕;
〔4〕假设是水〔绿色〕,说明锅内严峻满水;
〔5〕假设是汽〔红色〕,说明锅内轻微满水。
B、操作步骤
(试题23)叫水法判定满水程度操作程序
1. 开启水位表放水阀
2. 关闭水位表水旋塞
3. 关闭水位表放水阀
4. 开启水位表水旋塞
二、锅炉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一〕安全附件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安全阀排放没有开启,应急处理操作
A.操作程序
〔1〕司炉人员与治理人员取得联系,尽早将锅炉停下来,对安全阀进行检修或
更换;
〔2〕按动锅炉停止运行按钮,使锅炉处在停炉状态;
〔3〕待锅炉压力降为零,将安全阀拆下进行检修或更换;
〔4〕更换或修理后的安全阀应送安全阀校验部门进行校验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B、操作步骤
(试题24)安全阀排放没有开启,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 关闭气路切断阀
2. 停止给水泵
3. 停止鼓风机
4. 开启锅炉排气阀
5. 关闭分汽缸进汽阀
6. 启动给水泵
7. 开启内侧排污阀
8. 开启外侧排污阀
9. 关闭外侧排污阀
10. 关闭内侧排污阀
11. 第2次开启外侧排污阀
12. 第2次关闭外侧排污阀
13. 第2次停止给水泵
14. 拆卸安全阀
15. 安装安全阀
2、安全阀没到开启压力提早开启,应急处理操作
A.操作程序
〔1〕请安全阀校验人员进行现场重新校验;
〔2〕假设故障无法排除,按动锅炉停止运行按钮,使锅炉处在停炉状态;
〔3〕待锅炉压力降为零,将安全阀拆下进行检修或更换;
〔4〕将安全阀送至安全阀校验部门进行校验,并重新整定压力。
B、操作步骤
(试题25)安全阀没到开启压力提早开启,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 关闭气路切断阀
2. 停止给水泵
3. 停止鼓风机
4. 开启锅炉排气阀
5. 关闭分汽缸进汽阀
6. 启动给水泵
7. 开启内侧排污阀
8. 开启外侧排污阀
9. 关闭外侧排污阀
10. 关闭内侧排污阀
11. 第2次开启外侧排污阀
12. 第2次关闭外侧排污阀
13. 第2次停止给水泵
14. 拆卸安全阀
15. 安装安全阀
3、安全阀密封不严漏气时,应急处理操作
A.操作程序
〔1〕按动锅炉停止运行按钮,使锅炉处在停炉状态;
〔2〕待锅炉压力降为零,将安全阀拆下进行检修或更换;
〔3〕对安全阀进行修理,无法修复时,更换安全阀。
〔4〕修理后安全阀或更换安全阀应送至安全阀校验部门进行校验和重新整定压力后投入使用。
B、操作步骤
(试题26)安全阀密封不严漏气时,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 关闭气路切断阀
2. 停止给水泵
3. 停止鼓风机
4. 开启锅炉排气阀
5. 关闭分汽缸进汽阀
6. 启动给水泵
7. 开启内侧排污阀
8. 开启外侧排污阀
9. 关闭外侧排污阀
10. 关闭内侧排污阀
11. 第2次开启外侧排污阀
12. 第2次关闭外侧排污阀
13. 第2次停止给水泵
14. 拆卸安全阀
15. 安装安全阀
4、压力表存在以下故障应做更换处理
〔1〕在对压力表做回零试验时,指针不能回到零位限止钉处,没有限止钉的压力表在无压力时,指针离零位的数值超过压力表规定承诺误差;
〔2〕锅炉在运行中压力表表面玻璃破裂或表盘刻度模糊不清;
〔3〕封印损坏或超过校验有效期;
〔4〕锅炉在运行时表内泄漏或指针跳动;
〔5〕表壳损坏和指针弯曲。
5、压力表存水弯管堵塞,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按动锅炉停止运行按钮,使锅炉处在停炉状态;
〔2〕启动给水泵给锅炉上水,打开排污阀排水,待锅水冷却后,使锅炉压力降为零;
〔3〕取下压力表,对存水弯管进行检修或更换;
〔4〕存水弯管畅通后,安装压力表,缓慢将三通阀门扭至压力表与存水弯管相通;使压力表投入运行;
注:假如在存水弯管与锅筒之间装有阀门时,能够不停炉,关闭阀门后,检修或更换。
6、水位表的玻璃管〔板〕严峻结垢或生锈,无法看清水位,应急处理
A.操作程序
〔1〕按冲洗水位表操作程序对水位表进行冲洗;
〔2〕假如表内水垢或水锈无法清除,仍旧看不清水位,那么应关闭水连管和汽连管上的阀门,打开放水阀,将水位表内水排出;
〔3〕取下水位表玻璃管〔板〕,对玻璃管〔板〕内水垢和污物进行处理,假设无法处理应更换;
〔4〕修理或更换好水位表后,应开启水连管和汽连管上的阀门,关闭放水阀,让水位表及时投入使用;
〔5〕在应急处理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中上水位或最高安全水位水位。
注:当无法监视水位时,应停炉后进行更换或修理。
B、操作步骤
(试题27)水位表的玻璃管〔板〕严峻结垢或生锈,无法看清水位,应急处理
1. 关闭水位表汽旋塞
2. 关闭水位表水旋塞
3. 开启水位表放水阀
4. 拆卸水位表
5. 安装水位表
7、一只水位表好用,水位表的玻璃管〔板〕两端密封不严漏气处理操作
A.操作程序
〔1〕关闭水连管和汽连管上的阀门后,打开放水阀,放净管〔板〕内的水;
〔2〕对泄漏部位进行密封修理或更换损坏部件;
〔3〕修好后,开启水连管和汽连管上的阀门,关闭放水阀,水位表连续投入使用。
〔4〕在应急处理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中上水位或最高安全水位水位。
注:当无法监视水位时,应停炉后进行更换或修理。
B、操作步骤
(试题28)一只水位表好用,水位表的玻璃管〔板〕两端密封不严漏气处理操作程序
1. 关闭水位表汽旋塞
2. 关闭水位表水旋塞
3. 开启水位表放水阀
4. 拆卸水位表
5. 安装水位表
8、汽连管或水连管上的阀门泄漏时,应急处理操作
A.操作程序
〔1〕按动锅炉停止运行按钮,使锅炉处在停炉状态;
〔2〕待锅内压力为零后,应放水将锅内水位降至水连管以下后,修理或更换汽连管或水连管上的阀门;
〔3〕给锅炉上水至正常水位,开启水连管和汽连管上的阀门,关闭放水阀,水位表重新投入运行。
B、操作步骤
(试题29)汽连管或水连管上的阀门泄漏时,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 关闭气路切断阀
2. 停止给水泵
3. 停止鼓风机
4. 开启锅炉排气阀
5. 关闭分汽缸进汽阀
6. 启动给水泵
7. 开启内侧排污阀
8. 开启外侧排污阀
9. 关闭外侧排污阀
10. 关闭内侧排污阀
11. 第2次开启外侧排污阀
12. 第2次关闭外侧排污阀
13. 第2次停止给水泵
14. 关闭水位表汽旋塞
15. 关闭水位表水旋塞
16. 开启水位表放水阀
17. 拆卸水位表
18. 安装水位表
19. 开启水位表汽旋塞
20. 开启水位表水旋塞
21. 关闭水位表放水阀
9、水位表放水阀泄漏时,应急处理操作
A.操作程序
〔1〕关闭水连管和汽连管上的阀门;
〔2〕开启放水阀,将水位表内水放净;
〔3〕当表内无水时,取下放水阀进行修理或更换;
〔4〕修理或更换后,开启水连管和汽连管上的阀门,关闭放水阀,水位表连续投入使用;
〔5〕在应急处理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中上水位或最高安全水位水位。
B、操作步骤
(试题30)水位表放水阀泄漏时,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 关闭水位表汽旋塞
2. 关闭水位表水旋塞
3. 开启水位表放水阀
4. 拆卸水位表
5. 安装水位表
6. 开启水位表汽旋塞
7. 开启水位表水旋塞
8. 关闭水位表放水阀
10、水位表的玻璃管〔板〕产生裂纹或发生爆炸〔不危及人身安全〕
A.操作程序
〔1〕关闭水连管和汽连管上的阀门,开启放水阀;将水位表内水放净;
〔2〕更换玻璃管〔板〕;
〔3〕开启水连管和汽连管上的阀门,关闭放水阀,水位表连续投入使用。
B、操作步骤
(试题31)水位表的玻璃管〔板〕产生裂纹或发生爆炸〔不危及人身安全〕的操作程序
1. 关闭水位表汽旋塞
2. 关闭水位表水旋塞
3. 开启水位表放水阀
4. 拆卸水位表
5. 安装水位表
6. 开启水位表汽旋塞
7. 开启水位表水旋塞
8. 关闭水位表放水阀
11、水位表的玻璃管〔板〕产生裂纹或发生爆炸〔危及人身安全〕
A.操作程序
〔1〕按动锅炉停止运行按钮,使锅炉处在停炉状态;
〔2〕待无汽、水喷出后,关闭水连管和汽连管上的阀门,开启放水阀;
〔3〕水位表内水放净后,更换玻璃管〔板〕;
〔4〕开启水连管和汽连管上的阀门,关闭放水阀,水位表连续投入使用;
〔5〕在应急处理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中上水位或最高安全水位水位。
注:当无法监视水位时,应停炉后进行更换或修理。
B、操作步骤
(试题32)水位表的玻璃管〔板〕产生裂纹或发生爆炸〔危及人身安全〕的操作程序
1.关闭气路切断阀
2.停止给水泵
3.停止鼓风机
4.开启锅炉排气阀
5.关闭分汽缸进汽阀
6.关闭水位表汽旋塞
7.关闭水位表水旋塞
8.开启水位表放水阀
9.拆卸水位表
10.安装水位表
11.开启水位表汽旋塞
12.开启水位表水旋塞
13.关闭水位表放水阀
12、玻璃板之间密封不严漏气、漏水应急处理操作
A.操作程序
〔1〕关闭水连管和汽连管上的阀门,打开放水阀,放净水位表内的水;
〔2〕取下玻璃板,进行修理或更换;
〔3〕玻璃板修理或更换后,开启水连管和汽连管上的阀门,关闭放水阀,水位表连续投入使用;
〔4〕在应急处理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中上水位或最高安全水位水位。
B、操作步骤
(试题33)玻璃板之间密封不严漏气、漏水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 关闭水位表汽旋塞
2. 关闭水位表水旋塞
3. 开启水位表放水阀
4. 拆卸水位表
5. 安装水位表
6. 开启水位表汽旋塞
7. 开启水位表水旋塞
8. 关闭水位表放水阀
13、水位表的水连管和汽连管被泥垢堵塞,不能正常显示水位时,应急处理
操作程序
〔1〕按动锅炉停止运行按钮,使锅炉处在停炉状态,将锅内压力降为零;
〔2〕打开排污阀放掉一部分水,使水位低于水连管部位;
〔3〕拆除水位表和汽、水连管上的阀门;
〔4〕对水连管和汽连管进行疏通;
〔5〕疏通后,安装好水位表和连通管上的阀门;
〔6〕开启水连管和汽连管上的阀门,关闭放水阀;
〔7〕给锅炉上水至正常水位;
〔8〕在升压过程中,冲洗水位表。
〔二〕水位故障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Ⅰ锅炉缺水
1、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最低可见边缘,应急处理
A.操作程序
〔1〕按动锅炉停止运行按钮,使锅炉处在停炉状态;
〔2〕用〝叫水〞方法检查缺水程度:
a、轻微缺水时,启动锅炉给水泵,给锅炉上水,保持锅炉正常水位;
b、严峻缺水时,不能给锅炉上水,待锅水温度降下来后,启动锅炉给水泵,给锅炉上水,保持锅炉正常水位;
〔3〕待查明缘故,排除故障后,锅炉重新启动。
B、操作步骤
(试题34)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最低可见边缘,应急处理程序
1. 关闭气路切断阀
2. 停止给水泵
3. 停止鼓风机
4.关闭总电源
5. 开启锅炉排气阀
6. 关闭分汽缸进汽阀
2、不断加大给水及采取其他措施,但水位连续下降
A.操作程序
〔1〕按动锅炉停止运行按钮,使锅炉处在停炉状态;
〔2〕查找给水系统是否发生泄漏、堵塞、给水泵失控、阀门失灵等故障;
〔3〕查找排污系统是否有泄漏现象,假设有应修复;
〔4〕查找锅炉受压部件是否有泄漏现象,赶忙对锅炉本体受压部件进行整改修复。
B、操作步骤
(试题35)不断加大给水及采取其他措施,但水位连续下降的操作程序
1. 关闭气路切断阀
2. 停止给水泵
3. 停止鼓风机
4. 关闭总电源
5. 开启锅炉排气阀
6. 关闭分汽缸进汽阀
Ⅱ锅炉满水
4、锅炉水位超过最高水位〔满水〕放水见不到水位
A.操作程序
〔1〕按动锅炉停止运行按钮,使锅炉处在停炉状态;
〔2〕关闭给水泵停止向锅内给水;
〔3〕开启排气阀,关闭主汽阀;
〔4〕采纳判定满水程度操作程序判定锅内满水程度;
〔5〕分析查找锅炉满水缘故,检查给水设备是否失灵;
〔6〕锅炉水位正常后,重新启动锅炉连续运行。
B、操作步骤
(试题37)锅炉水位超过最高水位〔满水〕放水见不到水位操作程序
1.关闭气路切断阀
2.停止给水泵
3.停止鼓风机
4.关闭总电源
5.开启锅炉排气阀
6.关闭分汽缸进汽阀
7.开启水位表放水阀
8.关闭水位表水旋塞
9.关闭水位表放水阀
10.开启水位表水旋塞
11.开启内侧排污阀
12.开启外侧排污阀
13.关闭外侧排污阀
14.关闭内侧排污阀
15.第2次开启外侧排污阀
16.第2次关闭外侧排污阀
〔三〕设备故障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给水泵失效或给水故障,不能向炉内进水时故障处理
A.操作程序
〔1〕按动锅炉停止运行按钮,使锅炉处在停炉状态;
〔2〕给水泵失效〔泵内汽塞、泵不转动、泵泄漏、泵和电机连接损坏等〕时,关闭泵进出口阀门,对给水泵进行修复或更换,让其尽快投入运行;
〔3〕给水系统发生了故障,应检查动身生故障的缘故〔管道泄漏、阀门损坏、管道堵塞等〕,尽快排除,使锅炉复原运行。
B、操作步骤
(试题38)给水泵失效或给水故障,不能向炉内进水时故障处理操作程序
1. 关闭气路切断阀
2. 停止给水泵
3. 停止鼓风机
4. 关闭总电源
5. 开启锅炉排气阀
6. 关闭分汽缸进汽阀
2、显现锅炉元件损坏〔锅筒鼓包、水冷壁管变形等〕应急处理操作
A.操作程序
〔1〕按动锅炉停止运行按钮,使锅炉处在停炉状态;
〔2〕检查锅炉元件损坏程度;
〔3〕请锅炉检验人员进行现场检验。
B、操作步骤
(试题39)显现锅炉元件损坏〔锅筒鼓包、水冷壁管变形等〕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 关闭气路切断阀
2. 停止给水泵
3. 停止鼓风机
4. 关闭总电源
5. 开启锅炉排气阀
6. 关闭分汽缸进汽阀
3、燃烧设备损坏、锅炉构架被烧红等严峻威逼锅炉安全运行,应急处理
A.操作程序
〔1〕按动锅炉停止运行按钮,使锅炉处在停炉状态;
〔2〕检查锅炉燃烧设备、构架损坏程度;
〔3〕必要时请锅炉检验人员进行现场检验。
B、操作步骤
(试题40)燃烧设备损坏、锅炉构架被烧红等严峻威逼锅炉安全运行,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 关闭气路切断阀
2. 停止给水泵
3. 停止鼓风机
4. 关闭总电源
5. 开启锅炉排气阀
6. 关闭分汽缸进汽阀
4、其他专门情形危及锅炉安全运行时,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按动锅炉停止运行按钮,使锅炉处在停炉状态;
〔2〕检查专门情形对设备损坏程度;
〔3〕待专门情形排除后,再重新启动锅炉运行。
〔四〕锅炉超压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当锅炉超过工作压力,应急处理操作
A.操作程序
〔1〕按动锅炉停止运行按钮,使锅炉处在停炉状态;
〔2〕按正常排污操作程序对锅炉进行排污;
〔3〕同时加大给锅炉上水,保持锅炉水位、降低锅水温度,降低锅内压力;
〔4〕锅内压力复原正常后,按锅炉超压事故分析操作程序来分析锅炉超压的缘故;
〔5〕待锅炉超压的缘故查明后,进行针对性整改;
〔6〕同时对压力自动连锁装置进行修复,待锅炉重新启动运行。
B、操作步骤
(试题41)当锅炉超过工作压力,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关闭气路切断阀
2.停止给水泵
3.停止鼓风机
4.开启锅炉排气阀
5.关闭分汽缸进汽阀
6.启动给水泵
7.开启内侧排污阀
8.开启外侧排污阀
9.关闭外侧排污阀
10.关闭内侧排污阀
11.第2次开启外侧排污阀
12.第2次关闭外侧排污阀
13.第2次停止给水泵
〔五〕锅炉爆管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在运行中发生锅炉爆管水位无法坚持时,应急处理序
A.操作程序
〔1〕按动锅炉停止运行按钮,使锅炉处在停炉状态;
〔2〕关闭给水泵,停止给水;
〔3〕关闭主汽阀或分汽缸送汽阀;
〔4〕关闭给水阀;
〔5〕待炉膛和锅水温度降下来后,按锅炉爆管事故判定分析程序确定爆管部位。
B、操作步骤
(试题42)在运行中发生锅炉爆管水位无法坚持时,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 关闭气路切断阀
2. 停止给水泵
3. 停止鼓风机
4. 关闭总电源
5. 开启锅炉排气阀
6. 关闭分汽缸进汽阀
〔六〕锅炉内夹套、炉胆变形和渗漏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当锅炉在运行中发生夹套或炉胆发生变形和渗漏时,应急处理操作
A.操作程序
〔1〕按动锅炉停止运行按钮,使锅炉处在停炉状态;
〔2〕停止给水泵,停止给水;
〔3〕关闭主汽阀或分汽缸送汽阀;
〔4〕关闭给水阀;
〔5〕待炉膛和锅水温度降下来后,按锅炉夹套或炉胆变形事故判定分析程序确定变形部位。
B、操作步骤
(试题43)当锅炉在运行中发生夹套或炉胆发生变形和渗漏时,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 关闭气路切断阀
2. 停止给水泵
3. 停止鼓风机
4. 关闭总电源
5. 开启锅炉排气阀
6. 关闭分汽缸进汽阀
7.关闭给水阀
〔十一〕二次燃烧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二次燃烧的应急处理
A.操作程序
〔1〕应赶忙停气、停风、停炉;
〔2〕关闭烟道、风道挡板及各处门孔,严禁启动送、引风机;
〔3〕赶忙投入蒸汽灭火装置,二氧化碳或其他灭火装置灭火,但不能用水灭火;
〔4〕加强锅炉进水和放水,或开启省煤器再循环管的阀门,以爱护省煤器不被烧损;
〔5〕当排烟温度接近喷入的蒸汽温度,或小于150℃并稳固1小时以上时,可打开检查孔进行检查,经检查确无火源后,方可启动引风机通风降温;
〔6〕当烟道内温度下降到50℃以下时,方可进入烟道内检查尾部受热面,同时应完全清除烟道内油垢。如未烧损,可重新点火启动;如有烧损,那么应更换、修理烧损部件。
B、操作步骤
(试题49)二次燃烧的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 关闭气路切断阀
2. 停止给水泵
3. 停止鼓风机
4. 开启锅炉排气阀
5. 关闭分汽缸进汽阀
6. 启动给水泵
7. 开启内侧排污阀
8. 开启外侧排污阀
9. 关闭外侧排污阀
10. 关闭内侧排污阀
11. 第2次开启外侧排污阀
12. 第2次关闭外侧排污阀
13. 启动鼓风机
〔十二〕炉膛及烟道爆炸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炉膛及烟道爆炸应急处理操作
A.操作程序
〔1〕应赶忙停炉,同时切断电源、气源,防止事故扩大;
〔2〕调剂锅炉水位至中上水位或最高安全水位;
〔3〕对发生炉膛及烟道爆炸的锅炉进行检查;
〔4〕司炉人员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管是锅炉启动前的第一次点火,依旧锅炉运行中熄火后的再次点火,必须按照点火操作程序进行。
B、操作步骤
(试题50)炉膛及烟道爆炸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 关闭气路切断阀
2. 停止给水泵
3. 停止鼓风机
4. 关闭总电源
5. 开启锅炉排气阀
6. 关闭分汽缸进汽阀
〔十三〕锅炉熄火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锅炉熄火应急处理操作
A.操作程序
〔1〕关闭锅炉总气阀及各运行喷嘴的进气阀;
〔2〕保持锅炉中上水位或最高安全水位水位;
〔3〕查明缘故和排除故障后重新点火。
B、操作步骤
(试题51)锅炉熄火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 关闭气路切断阀
2. 停止给水泵
3. 停止鼓风机
4. 关闭总电源
5. 开启锅炉排气阀
6. 关闭分汽缸进汽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