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land-use monitoring using remote sensing of CAS
一级类型 | 二级类型 | 含义 | GlobeLand30 |
1 耕地 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耕地、新开荒地、休闲地、轮歇地、草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的农果、农桑、农林用地;耕种三年以上的滩地和海涂 | 11 水田 | 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用以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实行水稻和旱地作物轮种的耕地 111 山区水田112 丘陵水田 113 平原水田 114 坡度大于25°水田 | 耕地 |
12 旱地 | 指无灌溉水源及设施,靠天然降水生长作物的耕地;有水源和浇灌设施,在一般年景下能正常灌溉的旱作物耕地;以种菜为主的耕地;正常轮作的休闲地和轮歇地 121 山区旱地122 丘陵旱地123 平原旱地124 坡度大于25°旱地 | ||
2 林地 指生长乔木、灌木、竹类以及沿海红树林等林业用地 | 21 有林地 | 指郁闭度>=30%的天然林和人工林。包括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等成片林地 | 林地 |
22 灌木林地 | 指郁闭度>=40%、高度在2米以下的矮林地和灌丛林地 | 灌木地 | |
23 疏林地 | 指郁闭度为10~30%的稀疏林地 | 林地 | |
24 其它林地 | 指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及各类园地(果园、桑园、茶园、热作林园等) | 林地/耕地 | |
3 草地 指以生长草本植物为主、覆盖度在5%以上的各类草地,包括以牧为主的灌丛草地和郁闭度在10%以下的疏林草地 | 31 高覆盖度草地 | 指覆盖度>50%的天然草地、改良草地和割草地。此类草地一般水分条件较好,草被生长茂密 | 草地 |
32 中覆盖度草地 | 指覆盖度在20~50%的天然草地和改良草地,此类草地一般水分不足,草被较稀疏 | ||
33 低覆盖度草地 | 指覆盖度在5~20%的天然草地,此类草地水分缺乏,草被稀疏,牧业利用条件差 | 草地/裸地 | |
4 水域 指天然陆地水域和水利设施用地 | 41 河渠 | 指天然形成或人工开挖的河流及主干渠常年水位以下的土地。人工渠包括堤岸 | 水体 |
42 湖泊 | 指天然形成的积水区常年水位以下的土地 | ||
43 水库、坑塘 | 指人工修建的蓄水区常年水位以下的土地 | ||
44 冰川和永久积雪地 | 指常年被冰川和积雪覆盖的土地 | 冰雪 | |
45 海涂 | 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 | 湿地 | |
46 滩地 | 指河、湖水域平水期水位与洪水期水位之间的土地 | ||
5 城乡、工矿、居民用地 指城乡居民点及其以外的工矿、交通等用地 | 51 城镇用地 | 指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即县镇以上的建成区用地 | 人造地表 |
52 农村居民点用地 | 指镇以下的居民点用地 | ||
53 工交建设用地 | 指于各级居民点以外的厂矿、大型工业区、油田、盐场、采石场等用地,以及交通道路、机场、码头及特殊用地 | ||
6 未利用土地 目前还未利用的土地,包括难利用的土地 | 61 沙地 | 指地表为沙覆盖、植被覆盖度在5%以下的土地,包括沙漠,不包括水系中的沙滩 | 裸地 |
62 戈壁 | 指地表以碎砾石为主、植被覆盖度在5%以下的土地 | ||
63 盐碱地 | 地表盐碱聚集、植被稀少,只能生长强耐盐碱植物的土地 | ||
沼泽地 | 指地势平坦低洼、排水不畅、长期潮湿、季节性积水或常年积水,表层生长湿生植物的土地 | 湿地 | |
65 裸土地 | 指地表土质覆盖、植被覆盖度在5%以下的土地 | 裸地 | |
66 裸岩石砾地 | 指地表为岩石或石砾,其覆盖面积>50%的土地 | ||
67 其它 | 指其它未利用土地,包括高寒荒漠、苔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