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图中虚线为等温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河流
A.位于南半球 B.甲地北岸比南岸侵蚀严重
C.甲河段径流量大,水能丰富 D.湖泊上游河段径流量变化比下游小
2.河流所在区域的气候和植被类型可能为
A.热带季风气候 .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温带海洋性气候
近年来,多肉植物以“天然呆、无公害、治愈系”风靡中国。图中A地区(阴影部分)是世界上著名的野生“多肉植物王国”,植物大多叶小、肉厚,这里大部分时间是荒芜的,只在每年8、9月荒漠百花盛开、生机再现,迎来短暂的生长季节。
回答下面小题。
3.该地区多肉植物的特征反映了当地
A.高温多雨 .四季分明
C.大部分时间气候干燥 .降水充沛
4.该地区8、9月份“百花盛开、生机再现”反映了当地
A.晴天多昼夜温差小 .气温降低,蒸发量减小
C.受湿润西风影响降水多 .太阳直射,光照强
5.若A地区多肉植物运往中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过
A.白令海峡 .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马六甲海峡
读“我国局部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6.关于自然带甲—乙—丙的这种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体现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体现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是以热量为基础形成的 .在中低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7.图中乙自然带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温带针阔混交林带
C.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8.下图为我国某山区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示自然保护区的地势大致特征为( )
A.由南向北倾斜 .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C.由东向西倾斜 .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9.《中国诗词大会》以清流般的文化气韵引发收视热潮,赛事举办方也到三中开展选拔。古诗词中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下列诗句中,体现从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的有( )
A.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0.各自然带沿着南北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现象称为( )
A.纬度地带性 .经度地带性 .非地带性 .垂直地带性
读亚欧示意图,回答下列两题。
11.图中自然植被相同的两地是( )
A.A、B .B、C .A、D .D、E
12.有关图中各地植被或植被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B地的植被冬季落叶,春季发芽
B.C地的植被为热带荒漠
C.E地的植被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
D.B地的植被具有耐旱的特点
下图是雅典和北京两地的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3.雅典所属的气候类型,适宜生长的水果是( )
A.柑橘 .香蕉 .椰子 .荔枝
14.与雅典12月相比,北京12月的降水与气温特点是( )
A.降水较少,气温较低 .降水较多,气温较低
C.降水较少,气温较高 .降水较多,气温较高
下图为中国邮政发行的“中国民居”特种邮票,邮票上的传统民居建筑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5.邮票上的传统民居与其典型分布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A.甲——华北平原 .乙——内蒙古高原
C.丙——塔里木盆地 .丁——黄土高原
16.根据传统民居的结构和取材,可以判断
A.甲地土层深厚,植被茂密 .乙地地形崎岖,草原广布
C.丙地降水量大,河网密布 .丁地气候湿热,树木葱茏
歌曲“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唱出了台北冬季多雨的特征。完成下列各题。
17.台北冬季降雨大多属于( )
A.地形雨 .台风雨 .锋面雨 .对流雨
18.在冬季下列地区中有类似现象的是( )
A.日本的西部沿岸 .福建沿海沿岸 .太行山的东侧 .渤海湾沿岸
19.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进化在环境变迁中一直扮演着极其活跃的角色
B.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绿色植物
C.植物能改造自然,对环境不具有依赖性
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改变了大气的性质,促使地理环境从无氧向有氧转变
森林枯落物层由林木及林下植被凋落的植物残体累积形成,对水循环影响显著。下表为北京八达岭林场同一树龄不同密度的四块人工林地枯落物的持水能力统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一般情况下,森林枯落物的增加能够增大
A.区域降雨量 .雨水下渗量
C.地表径流量 .土壤蒸发量
21.丙地块森林枯落物持水能力比乙地块小,原因可能是丙地块
A.地形坡度陡 .降水强度小
C.植树时间短 .土壤透水差
22.从地带性植被考虑,八达岭林场营造人工林宜选择的优势树种是
A.落叶阔叶树 .落叶针叶树
C.常绿阔叶树 .常绿硬叶树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读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3.红军长征沿线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 )
A.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B.经度地带性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24.红军长征过程中走过的水草地,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
A.涵养水源 .防风固沙 C.保持水土 .调蓄洪水
下图为三座“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①-⑦分别代表不同海拔高度分布的自然带谱。这三座山均位于北纬30°附近我国四川省境内。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5.峨眉山垂直自然带谱最少,主要是因为峨眉山
A.植被较丰富 .相对高度较小
C.土壤较肥沃 .距海洋较近
26.山麓自然带k最有可能是
A.热带雨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7.假设由于内力作用使秦岭隆起高度为7556米,则下列(下图)“新秦岭”带谱假设最可能正确的是
A.甲 .乙
C.丙 .丁
下图是世界上两大海湾附近的区域分布图,判断下列问题。
28.甲海湾河流入海口位于乙海湾河流入海口的什么方向
A.西北 .西南 .东南 .东北
29.7~8月,乙海湾沿岸的①城最可能遭遇的自然灾害是
A.地震 .海啸 .飓风 .泥石流
30.读某沿海地区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为阴坡,S为阳坡
B.该山缺少永久积雪带是因为纬度太低
C.该山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
D.针叶林带在南北两坡分布的宽度差异主要是土壤水分差异导致的
二、综合题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泰加林是由耐寒的针叶树组成的植被类型,泛指亚寒带针叶林。它们广泛分布在北半球的北部,其北界标志着森林生长的极限。泰加林的植被特征是:叶片都缩小成针状,表面有蜡质,大多四季常绿,树和树都挤在一起,树冠形状呈塔状。广袤的俄罗斯,一半以上的国土被泰加林覆盖,是世界泰加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近些年,从俄罗斯进口的木材占我国木材进口总量的30%左右。下图为世界泰加林分布和泰加林景观示意图,
(1)根据图文材料,分析泰加林南界在亚欧东部比亚欧西部纬度更低的原因
(2)根据材料,简析泰加林植被的特征所适应的自然环境特点。
(3)简述我国从俄罗斯大量进口木材的原因。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气温直减率是模拟山地气候、生态过程的输入参数,亦是气候变化的基础资料,其与太阳辐射强度呈正相关,与降水量、植被遮蔽率呈负相关。根据某些山区的实测气温直减率还可推估无资料山区的气温直减率,以合理开发、利用山区农业气候资源。秦岭是重要的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和气候、生态分水岭,山脉平均海拔2000m以上。下面是秦岭主峰长白山南北坡各月气温直减率及变化趋势图。
(1)比较图中太白山南、北两坡气温直减率的异同。
(2)分别分析冬季和夏季南北坡气温直减率不同的原因。
(3)据太白山气温直减率,推测太行山东、西两坡气温直减率的时空特征。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题。
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中部,被太平洋和安第斯山脉夹峙,被称为世界“旱极”,当地气温较低,最高气温仅24℃,成群的企鹅在这里生活,形成独特的“热带冷沙漠”景观。沙漠靠海岸附近时常会笼罩着一层浓厚的云雾,当地人称为“卡门却加雾”,这种浓雾永远徘徊在低空,既不能变成降雨落到地面,也很难跨过海1000米左右的海岸山脉,进入阿塔卡马沙漠腹地。智利的研究员从沙漠仙人掌的生存方式获得灵感,发明一种以网捕雾的方法,即在一张大网上布置许多极为细小的网眼,雾穿过网眼时可以凝结成水滴,再通过大网下面的水槽和输水管流到蓄水桶中。
(1)根据图中信息推测阿塔卡马盐湖的形成过程。
(2)分析阿塔卡马沙漠形成独特的“热带冷沙漠”的原因。
(3)分析沙漠滨海地区多“卡门却加雾”,但难以形成降水的原因。
34.读某国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甲区域的地形类型并说明理由。
(2)图中甲地有大面积盐漠(荒漠中的盐碱地),试分析其成因
(3)据美国宇航局一颗人造卫星记录:甲地东南部地表被黑色的火山熔岩所覆盖,容易吸收阳光中的热量。这里有地球上地表温度最高的记录,高达7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4)图中甲地东北部藏红花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三,请从地形和气候角度推测藏红花生长的适宜环境。
35.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在图示地区进行了野外天文、地质、植被、聚落等综合考察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沿图中登山线路行进,观察到沿途植被垂直变化不大,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2)同学们把夜晚宿营的地点选在A、B、C、D四处的 处较为合理。简述理由
(3)某同学建议在图中C处建一火情瞭望台,你认为此建议可采纳吗? 并在图中用实线画出还可能形成河流的位置(画一条即可)
(4)若考察小组在D处突遇泥石流,①②③④四条逃生线路中最佳的是 。某同学因私自外出,在B处迷了路,请给他指出独自走出深山密林的最佳路线?
参
1.B 2.C 3.C 4.C 5.D 6.B 7.C 8.D 9.A 10.A 11.C 12.D 13.A 14.A 15.B 16.D 17.A 18.A 19.D 20.B 21.A 22.A 23.C 24.A 25.B 26.C 27.B 28. C 29. C 30.D
31.(1)亚欧东部性气候显著,冬半年易受极地南下冷空气影响(或亚欧西部受海洋西风影响));亚欧东部沿岸有寒流流经,气温低(西部沿岸有暖流流经,气温高);亚欧东部海拔高,气温低(亚欧西部海拔低,气温高)。
(2)寒冷、降水少,叶片呈针状、表面有蜡质耐寒耐旱:纬度高,蒸发弱,针叶不易受冻,四季常绿;暖季短,来不及换叶长出新叶,四季常绿;冬季寒冷、风大,树都挤在一起可以防风保暖;冬季寒冷,降雪不易融化,树冠呈塔状可以防止积雪。
(3)我国森林资源总量有限;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木材需求量大;俄罗斯木材资源丰富;俄罗斯距我国近,运输便利廉价。
32.(1)同:夏季大于冬季;3、4、10月基本相等(或3、4月相等)
异:北坡变化幅度大于南坡;冬季(11月至次年2月)北坡小于南坡;夏季(5-9月)北坡大于南坡。
(2)夏季:南坡是东南季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多于北坡(北坡是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量少于南坡);南坡水热资源丰富,植被遮蔽率明显高于北坡 (北坡水热资源较少,植被遮蔽率明显低于南坡),所以气温直减率南坡小于北坡(气温直减率北坡大南坡)。
冬季:北坡太阳高度角小,背阴坡,太阳辐射低于南坡(南坡太阳高度角大,向阳坡,太阳辐射高于北坡);北坡为西北季风(冬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于南坡(南坡为西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于北坡),所以气温直减率北坡小于南坡(气温直减率南坡大于北坡)。
(3)时间:东西两坡均冬季小于夏季。
空间:夏季东坡小于西坡,冬季东坡小于西坡
33.(1)位于板块交界处,板块挤压碰撞导致地壳抬升,在断裂地带形成注地,山地冰雪融水和少量降水在洼地汇 聚形成湖泊, 湖泊形成后由于气候干旱,蒸发旺盛,盐度增大,形成盐湖。
(2)海拔较高,气温相对较低 ;沿岸秘鲁寒流影响,降温减湿。
(3)沿海太平洋水汽蒸发,受秘鲁寒流影响形成冷湿空气,多浓雾;沿岸冷湿空气遇到从安第斯山脉翻越下来的暖干气流,形成稳定 的逆温,阻止了下层冷湿 气流的上升;地处南回归线附近,受副高控制,盛行 下沉气流,水汽难以上升;位于东南信风背风坡一侧,降水少。
34.(1)盆地。理由:甲处等高线向四周依次是1000米、2000米,可以判断四周高中间低;甲处附近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为盆地地形。
(2)甲地处内陆高原盆地,周围有山地阻挡,水汽难以进入,年降水量稀少;地势低洼、容易积水导致盐分汇聚;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形成盐漠。
(3)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降水量少;地处山脉背风坡,晴天多;地表被黑色的火山熔岩所覆盖,容易吸收太阳辐射,升温快。(任答3点)
(4)地势(海拔)较高的高原、山脉;高原山地气候,气温较低(或气候凉爽),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较大;半干旱地区(或年降水量较少);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任答3点)
35.(1)沿线相对高度不够大,水热状况垂直分异不显著
(2)A A位于鞍部,地形平坦开阔
(3)不可采纳 画正确即可
(4)② 顺河谷的溪水流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