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根据已给资料推求兴利库容和正常蓄水位。
资料:
(1) 设计代表年(P=75%)径流年内分配、综合用水过程及蒸发损失月分配列于下表1,渗漏损失以相应月库容的1%计。
(2) 水库面积曲线和库容曲线如下表2。
(3) V死 =300万m3。
表1 水库来、用水及蒸发资料 (P=75%)
表2 水库特性曲线
解:(1)先不考虑损失,计算各时段的蓄水量:
V1=60(万m3),V2=1880(万m3),
V3=1179(万m3)V4=3512(万m3)
V兴=V2+V4-V3=4213(万m3)
采用早蓄方案,水库月末蓄水量分别为:2748、4213、4213、4213、3409、2333、2533、2704、3512、1960、714、0
经检验弃水量=余水-缺水,符合题意
水库蓄水量=水库月末蓄水量+V死,见统计表1-3。
(2)考虑水量损失,用列表法进行调节计算:
,即各时段初、末蓄水量平均值,
,即各时段初、末水面积平均值。
查表2 水库特性曲线,即图1-1与图1-2
由查出填写于表格。蒸发损失标准等于表一中的蒸发量。
蒸发损失水量: W蒸=蒸发标准月平均水面面积1000。
渗漏损失水量=月平均蓄水量渗漏标准。
损失水量总和=蒸发损失水量+渗漏损失水量。
考虑水库水量损失后的用水量M=W用+W损。
多余水量与不足水量,当W来-M为正和为负时分别填入。
(3)求水库的年调节库容,根据不足水量和多余水量可以看出为两次运用
V兴= V2′+V4′-V3′=4462(万m3)
总库容=4462+300=4762(万m3)。
(4)求各时段水库蓄水以及弃水,其计算方法与不计损失方法相同。
(5)校核:由于表内数字较多,多次运算容易出错,应检查结果是否正确。水库经过充蓄和泄放,到6月末水库兴利库容应放空,即放到死库容300万m3。V′到最后为300,满足。另外还需水量平衡方程:,进行校核14826-12579-443-1805=0,说明计算无误。
图1-2 水库Z-V关系曲线
图1-1 水库Z-F关系曲线
(6)计算正常蓄水位,就是总库容所对应的高程。表2 水库特性曲线,即图1-1,1-2。得到Z~F,Z~V关系。得到水位865.10m,即为正常蓄水位。表1-3计入损失的年调节计算表见下页。
表1-3 计入损失的年调节计算表
月 | 来水 W来 (万m3) | 用水 W用 (万m3) | W来-W用 | 水库水 量V (万m3) | 月平均蓄水量 (万m3) | 月平均水面面积F (万m2) | 水库水量损失 | 考虑损失后的用水量 M=W用+ W损 (万m3) | W来-M | 水库蓄 水量 V′ | 弃水量 W弃 (万m3) | ||||||
余水 (万m3) | 缺水 (万m3) | 蒸发 | 渗漏 | 总损失 W损= W蒸+W渗 (万m3) | 多余 水量 万m3 | 不足 水量 万m3 | |||||||||||
标准 (mm) | W蒸 (万m3) | 标准(%) | W渗 (万m3) | ||||||||||||||
7 | 3988 | 1240 | 2748 | 3048 | 1674.00 | 95 | 75 | 7.13 | 以当月水库蓄水量的1%计 | 16.74 | 23.87 | 1263.87 | 2724 | 3024 | |||
8 | 4994 | 2000 | 2994 | 4513 | 3780.50 | 200 | 79 | 15.80 | 37.81 | 53.61 | 2053.61 | 2940 | 4762 | 1203 | |||
9 | 997 | 543 | 454 | 4513 | 4513.00 | 244 | 73 | 17.81 | 45.13 | 62.94 | 605.94 | 391 | 4762 | 391 | |||
10 | 474 | 210 | 2 | 4513 | 4513.00 | 244 | 32 | 7.81 | 45.13 | 52.94 | 262.94 | 211 | 4762 | 211 | |||
11 | 181 | 985 | -804 | 3709 | 4111.00 | 220 | 15 | 3.30 | 41.11 | 44.41 | 1029.41 | -848 | 3914 | ||||
12 | 170 | 1246 | -1076 | 2633 | 3171.00 | 165 | 10 | 1.65 | 31.71 | 33.36 | 1279.36 | -1109 | 2804 | ||||
1 | 410 | 210 | 200 | 2833 | 2733.00 | 140 | 9 | 1.26 | 27.33 | 28.59 | 238.59 | 171 | 2976 | ||||
2 | 381 | 210 | 171 | 3004 | 2918.50 | 150 | 11 | 1.65 | 29.19 | 30.84 | 240.84 | 140 | 3116 | ||||
3 | 1273 | 465 | 808 | 3812 | 3408.00 | 180 | 24 | 4.32 | 34.08 | 38.40 | 503.40 | 770 | 3885 | ||||
4 | 428 | 1980 | -1552 | 2260 | 3036.00 | 155 | 49 | 7.60 | 30.36 | 37.96 | 2017.96 | -1590 | 2295 | ||||
5 | 404 | 1650 | -1246 | 1014 | 1637.00 | 95 | 65 | 6.18 | 16.37 | 22.55 | 1672.55 | -1269 | 1027 | ||||
6 | 1126 | 1840 | -714 | 300 | 657.00 | 80 | 70 | 5.60 | 6.57 | 12.17 | 1852.17 | -726 | 300 | ||||
合计 | 14826 | 12579 | 7639 | -5392 | 512 | 443 | 7348 | -5542 | 1805 |
案例二 水库调洪演算
要求:
(1)推求拦洪库容; (2)最大泄流量 qm 及相应时刻; (3)水库最高蓄水位; (4)绘制来水与下泄流量过程线
资料:开敞式溢洪道设计洪水过程线如下表1,水库特征曲线如表2,堰顶高程140m,相应容305×104m3,顶宽10m,流量系数m=1.6,汛期水电站水轮机过水流量QT=5m3/s,计算时段△t采用1h或0.5h。
表1 洪水过程线 (P=1%)
时间 t/h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流量/(m3/s) | 5.0 | 30.3 | 55.5 | 37.5 | 25.2 | 15.0 | 6.7 | 5.0 |
库水位 H/m | 140 | 140.5 | 141 | 141.5 | 142 | 142.5 | 143 |
库容 /(104m3) | 305 | 325 | 350 | 375 | 400 | 425 | 455 |
应用,M1=1.6,B=10m,
根据不同库水位计算H与q,再由表2 水库特性曲线得相应V并将结果列于下表,绘制q=f(V)关系曲线如2-2图。
曲线计算表中第一行为堰顶高程140m以上的不同库水位;第二行堰顶水头H,等于库水位Z减去堰顶高程;第三行溢洪道下泄流量由,求得;
第四行为发电量5m3/s;
第五行为总的下泄流量;
第六行为相应的库水位Z的库容V,
由表2 水库特性曲线查得,即图2-1。
图2-1 水库Z-V关系曲线
图2-2 某水库q=f(V)关系曲线
表2-3 某水库q=f(V)关系曲线计算表
库水位Z(m) | 140 | 140.5 | 141 | 141.5 | 142 | 142.5 | 143 |
溢洪道堰顶水头(H) | 0 | 0.5 | 1 | 1.5 | 2 | 2.5 | 3 |
溢洪道泄量q溢(m3/s) | 0.00 | 5.66 | 16.00 | 29.39 | 45.25 | 63.25 | 83.14 |
发电洞泄量q电(m3/s) | 5 | 5 | 5 | 5 | 5 | 5 | 5 |
总泄流量q(m3/s) | 5 | 11 | 21 | 34 | 50 | 68 | 88 |
库容V(万m3) | 305 | 325 | 350 | 375 | 400 | 425 | 455 |
(3)计算时段平均入库流量和时段入库水量。将洪水过程线划分计算时段,初选计算时段填入第一列,表中第二列为按计算时段摘录的入库洪水流量,计算时段平均入库流量,和时段入库水量,分别填入三四列。例如第一时段平均入库流量
(Q1+Q2)/2=(5+30.3)/2=17.65。
入库水量为。
(4)逐时段试算求泄流过程q~t。因时段末出库流量q2与该时段内蓄水量变化有关,
假设 q2=6.05 m3/s, 则
第一时段蓄水量变化值
时段末水库蓄水量
查V=f(Z)曲线得Z2=140.13(m),查上图q=f(V)
关系曲线,得q2=6.05 m3/s。与原假设相符。如果不等需要重新假设,只到二者相等。
以第一时段末V2,q2作为第二时段初V1,,q1,重复类似试算过程。如此连续试算下去,即可得到以时段为1h作为间隔的泄流过程q~t。由V查图2-1V=f(Z)关系分别将试算填入表2-5中。第0~1h试算过程见表2-4。
表2-4 (第0~1h)试算过程
时间 t(h) | Q (m3/s) | Z (m) | V (万m3) | Q (m3/s) | (m3/s) | (m3/s) | V (万m3) | q2 (m3/s) |
0 | 5 | 140 | 305 | 10 | 17.65 | 5.525 | 4.365 | |
1 | 30.3 | 140.16 | 309.365 | 6.05 | 6.05 |
(5)根据表2-5中(1)、(5)栏可绘制下泄流量过程线;第(1)、(9)栏可绘制水库蓄水过程线;第(1)、(10)栏可绘制水库调洪后的水库水位过程。
(6)绘制Q~t,q~t曲线,推求最大下泄流量qmax。
按初步计算时段以表2-5中第(1)、(2)、(5)栏相应数值,绘制Q~t,q~t曲线,如图2-6。由图可知,以求得的qm=17.06m3/s并不正好落在Q~t曲线上(见图虚线表示的q~t段),也就是说在Q~t与q~t两曲线得交点并不是qm值。说明计算时段在五时段取得太长。
将计算时段在4h与5h之间减小为0.4h与0.2h,重新进行试算。则得如表2-5中的第(6)栏相应t=4.4h、4.6h、4.8h的泄流过程。以此最终成果重新绘图,即为图2-6以实线表示的q~t过程。最大下泄流量qm发生在t=4.8h时刻,正好是q~t曲线与Q~t曲线得交点即为所求。
表2-5 水库调洪计算表
时间 t(h) | 入库洪水流量 Q (m3/s) | 时段平均入库流量 (m3/s) | 时段入 库水量 (万m3) | 下泄流量q(m3/s) | 时段平均下泄流量(m3/s) | 时段下泄水量 (万m3) | 时段内水库存水量变化(万m3) | 水库存水量 V (万m3) | 水库 水位 Z(m)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0 | 5.0 | 17.65 | 6.4 | 5.00 | 5.53 | 2.0 | 4.4 | 305 | 140 |
1 | 30.3 | 6.05 | 309 | 140.16 | |||||
2 | 55.5 | 42.90 | 15.4 | 9.65 | 7.85 | 2.8 | 12.6 | 322 | 140.41 |
3 | 37.5 | 46.50 | 16.7 | 14.14 | 11.90 | 4.3 | 12.5 | 334 | 140.66 |
4 | 25.2 | 31.35 | 11.3 | 16.53 | 15.34 | 5.5 | 5.8 | 340 | 140.777 |
4.4 | 21.0 | 23.10 | 3.3 | 16.93 | 16.73 | 2.4 | 0.9 | 341 | 140.7953 |
4.6 | 19.0 | 20.00 | 1.4 | 17.00 | 16.97 | 1.2 | 0.2 | 341 | 140.7997 |
4.8 | 17.0 | 18.00 | 1.3 | 17.06 | 17.03 | 1.2 | 0.1 | 341 | 140.8011 |
5 | 15.0 | 16.00 | 1.2 | 17.02 (17.06) | 17.04 | 1.2 | -0.1 | 341 | 140.7996 |
6 | 6.7 | 10.85 | 3.9 | 16.10 | 16.56 | 6.0 | -2.1 | 339 | 140.7586 |
7 | 5.0 | 5.85 | 2.1 | 14.70 | 15.40 | 5.5 | -3.4 | 336 | 140.6900 |
(7)推求设计调洪库容V设和设计洪水位Z设。利用表2-5中的第(9)栏各时段末的库容值V,由库容曲线上即可查得各时段末的相应水位Z,即表中第(10)栏。,即为V设=36.41万m3。而相应于341.41万m3的库水位,即为V设=140.80(m)。
案例三 小型水电站的水能计算
11-15.某以发电为主的年调节水电站,其设计枯水年各月来水量如表11-10所示,该水库的兴利库容为110,供水期上游平均水位40m,下游平均水位20m.A=7,出力倍比系数C=3.0。每月可按30.4d计算。
(1)推求水库供水期和蓄水期的调节流量(不计损失)。
(2)该水电站保证出力是多少?
(3)水电站的装机容量是多少(100kw的倍数)?
(4)3月份发电量是多少?
表11-10 设计枯水年河流各月平均来水流量表
月份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 | 2 | 3 | 4 | 5 |
流量 | 70 | 80 | 80 | 20 | 10 | 5 | 5 | 5 | 5 | 5 | 5 | 10 |
水库按等流量调节,先假定供水期为9月至次年4月份,供水期8个月的调节流量为:
此供水期的调节流量与来水流量相比发现其明显大于5月份的来水流量,故假设供水期为9月至次年5月份,供水期9个月的调节流量为:
此供水期的调节流量与来水流量相比发现其与9月的来水流量相等,所以
根据:
那么,供水期为9月至次年5月份,供水期的调节流量为:。
现假设蓄水期为6至8月份,蓄水期3个月的调节流量为:
s
此蓄水期的调节流量与来水流量相比发现其均小于来水流量,故满足要求, 所以蓄水期的调节流量为:。
(2)由已知:供水期上游平均水位40m,下游平均水位20m。所以
由此可得保证出力:
(3)水电站的装机容量可以由保证出力倍比法来确定。根据题设可得倍比系数:C=3.0,那么初步确定装机容量为:
所以,设28台机组,每台100kw。
(4)3月份的发电量可由:
3月的发电用水流量为:,月平均水头为:,所以月平均出力
所以:
所以3月的发电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