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力相互作用单元检测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20:54:39
文档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力相互作用单元检测试题

力与相互作用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4分,共56分)1.如图,重力大小为G的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它施加一竖直向上且逐渐增大的力F,若F总小于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对地面的压力随F增大而减小 B.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就是木块的重力 C.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大小 D.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2.如图,a 、b 为两根相连的轻质弹簧,它们的劲度系数分别为100N/m ,200N/m 。原长分别为 6cm,4cm 。在下端挂一重物G
推荐度:
导读力与相互作用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4分,共56分)1.如图,重力大小为G的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它施加一竖直向上且逐渐增大的力F,若F总小于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对地面的压力随F增大而减小 B.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就是木块的重力 C.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大小 D.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2.如图,a 、b 为两根相连的轻质弹簧,它们的劲度系数分别为100N/m ,200N/m 。原长分别为 6cm,4cm 。在下端挂一重物G
力与相互作用

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4分,共56分)

1.如图,重力大小为G的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它施加一竖直向上且逐渐增大的力F,若F总小于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对地面的压力随F增大而减小  

B.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就是木块的重力  

C.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大小  

D.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2.如图,a 、b 为两根相连的轻质弹簧,它们的劲度系数分别为100N/m ,200N/m 。原长分别为 6cm,4cm 。在下端挂一重物G,物体受到的重力为10N,平衡时  

A.弹簧a下端受的拉力为4N,b下端受的拉力为6N   

B.弹簧a下端受的拉力为10N,b下端受的拉力为10N  

C.弹簧a的长度变为7cm,b的长度变为4.5cm  

D.弹簧a的长度变为6.4cm,b的长度变为4.3cm  

3.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1kg的木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右滑行的同时还受到一个向左的水平推力 的作用,已知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1 。在木块停止运动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B.地面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为1N  

C.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为10N  

D.木块受到的合力为1N  

4.重力大小为G的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匀速攀上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1 ,匀速滑下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如图,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桌面的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方向如图所示。现撤去力F1,则  

 A 木块受摩擦力为8N,方向向左  

  B 木块受摩擦力为6N,方向向左  

  C木块受摩擦力为2N,方向向右  

 D木块所受合力为2N,方向向右  

 6.如图所示,物体A和B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则物体A受到的力是

A.重力,B对A的支持力

B.重力,B对A的支持力、下滑力

C.重力,B对A的支持力、摩擦力

D.重力,B对A的支持力、摩擦力、下滑力

7 .质量为m的木块在置于桌面上的木板上滑行,木板静止,它的质量M=3m。已知木块与木板间、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木板所受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A、μmg      B、2μmg      C、3μmg      D、4μmg

8 .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的质量相等,有F=1N的两个水平力作A于A、B两个物体上,A、B、C都静止,则地面对A物体、A物体对B物体、B物体对C物体的摩擦力分别为:

A.1N、2N、1N    B.1N、0、1N 

C.0、1N、0     D.1N、1N、0N

9 .关于弹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物质互相接触,就有弹力的相互作用。

B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就必然对别的物体产生力作用。

C .由胡克定律可得:k=F/x,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力成正比,与形变量成反比。

D .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绳的拉力沿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10.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重为G的物体保持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物体与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

        A.μF       B.μ(F+G)    C.μ(F-G)     D.G

 11.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只木箱,现用一水平力拉木箱匀速前进,则   

 A.拉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木箱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12.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我们可以把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任何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叫做反作用力

B.若作用力是摩擦力,则反作用力也一定是摩擦力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它们可能成为一对平衡力

 13跳高运动员从地面跳起, 这是由于

A、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等于运动员受的重力

B、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

C、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的重力

D、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等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

 14.如图2所示,A、B两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共同以加速度a向右移动,则在A、B两物体间的作用力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二  填空做图题

15 .如图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L和弹力f大小的关系,试由图线确定:

(1)弹簧的原长                   ;

(2)弹簧的劲度系数              ;

(3)弹簧长为0.20m时,弹力的大小               

三   计算题

17.如图所示,物体A重40N,物体B重20N,A与B、B与地

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体B用细绳系住,当水平力F= 32N时,才

能将A匀速拉出,求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8.当物体从高空下落时,空气阻力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经过一段距离后将匀速下落,这个速度称为此物体下落的稳态速度。已知球形物体速度不大时所受的空气阻力正比于速度v,且正比于球半径r,即阻力f=krv,k是比例系数。对于常温下的空气,比例系数k=3.4×10-4Ns/m2。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kg/m3,重力加速度为g=10m/s2。求半径r=0.10mm的球形雨滴在无风情况下的稳态速度。(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9.(12分)当物体从高空下落时,空气阻力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经过一段距离后将匀速下落,这个速度称为此物体下落的稳态速度。已知球形物体速度不大时所受的空气阻力正比于速度v,且正比于球半径r,即阻力f=krv,k是比例系数。对于常温下的空气,比例系数k=3.4×10-4Ns/m2。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kg/m3,重力加速度为g=10m/s2。求半径r=0.10mm的球形雨滴在无风情况下的稳态速度。(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0.(12分)如图所示,弹簧AB原长为35cm,A端挂一个重50N的物体,手执B端,将物体置于倾角为30°的斜面上。当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时,弹簧长度为40cm;当物体匀速上滑时,弹簧长度为50cm,试求:

(1)弹簧的倔强系数;

(2)物体与斜面的滑动摩擦系数。

   

21.如图所示,物重30 N,用OC绳悬挂在O点,OC绳能承受最大拉力为20N,再用一绳系OC绳的A点,BA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0 N,现用水平力拉BA,可以把OA绳拉到与竖直方向成多大角度?

  

文档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力相互作用单元检测试题

力与相互作用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4分,共56分)1.如图,重力大小为G的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它施加一竖直向上且逐渐增大的力F,若F总小于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对地面的压力随F增大而减小 B.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就是木块的重力 C.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大小 D.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2.如图,a 、b 为两根相连的轻质弹簧,它们的劲度系数分别为100N/m ,200N/m 。原长分别为 6cm,4cm 。在下端挂一重物G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