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总则
1.1 五桦线北大湖至桦甸一级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日常质量检查按此规定进行。
1.2 规定中的检查项目及检查频率是根据招标技术规范及有关部颁规范,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
1.3 五桦线北大湖至桦甸一级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全部工程按本办法附件所划分的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进行质量检查评定。
1.4 工程质量评分办法
工程质量评定以分项工程为单元,采用100分制进行。在分项工程评分的基础上,逐级计算各相应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合同段和建设项目评分值。
1.4.1 分项工程质量评分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内容包括基本要求、实测项目、外观鉴定和质量保证资料四个部分。只有在其使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施工工艺符合基本要求的规定,且无严重外观缺陷和质量保证资料真实并基本齐全时,方可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规定的项目及频率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评定。
分项工程的实测项目分值之和为100分,按实测项目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存在外观缺陷或资料不全时,应予减分。
Σ[检查项目得分×权值]
分项工程得分 =
Σ检查项目权值
分项工程评分值 = 分项工程得分 - 外观缺陷扣分 - 资料不全扣分
(1)基本要求检查
分项工程所列基本要求,对施工质量优劣具有关键作用,应按基本要求对工程进行认真检查。经检查不符合基本要求规定时,不得进行工程质量的检验和评定。
(2)实测项目计分
对规定检查项目采用现场抽样方法,按照规定频率和下列计分方法对分项工程施工质量直接进行检测计分。
检查项目除按数理统计方法评定的项目以外,均应按单点(组)测定值是否符合标准要求进行评定,并按合格率计分。
检查合格的点(组)数
检查项目合格率= ×100%
该检查项目的全部检查点(组)数
检查项目得分 = 检查项目合格率 × 100
(3)外观缺陷减分
对工程外表状况应逐项进行全面检查,如发现外观缺陷,应进行减分。对于较严重的外观缺陷,施工单位须采取措施进行整修处理。
(4) 资料不全减分
分项工程施工资料和图表残缺,缺少最基本的数据,或有伪造涂改资料者,不予验收和评定。资料不全者应予减分,减分幅度可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3.2.4所列各款逐款检查,视资料不全情况,每款扣1—3 分。
1.4.2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质量评分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附录A所列分项工程和分部工程区分为一般工程和主要(主体)工程,分别给以1和2的权值。进行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评分时,采用加权平均值计算法确定相应的评分值。
Σ[分项(分部)工程评分值×相应权值]
分部(单位)工程评分值 =
Σ分项(分部)工程权值
1.4.3各合同段质量评分采用所含各单位工程质量评分的加权平均值。即:
Σ(单位工程质量评分值×该单位工程投资额)
合同段工程质量评分值 =
合同段总投资额
1.4.4工程项目质量评分
工程各合同段交工验收结束后,由项目法人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工程质量评定,工程质量评分采用各合同段工程质量评分的加权平均值。即:
∑(合同段工程质量评分值×该标段投资额)
工程项目质量评分值=
∑ 施工合同段投资额
1.5 工程质量等级评定
1.5.1 分项工程质量等级评定
分项工程评分值不小于75分者为合格,小于75分者为不合格;机电工程、属于工厂加工制造的桥梁金属构件不小于90分者为合格,小于90分者为不合格。
1.5.2分部工程质量等级评定
所属各分项工程全部合格,则该分部工程评为合格;所属任一分项工程不合格,则该分部工程为不合格。
1.5.3 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评定
所属各分部工程全部合格,则该单位工程评为合格;所属任一分部工程不合格,则该单位工程为不合格。
1.5.4 合同段和建设项目质量等级评定
合同段和建设项目所含单位工程全部合格,其工程质量等级为合格;所属任一单位工程不合格,则合同段和建设项目为不合格。
1.6 与相关规范关系
五桦线北大湖至桦甸一级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质量检验评定以本办法的规定为准,本办法未规定的,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的有关规定执行。
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质量检验评定中,除执行以上标准外,还应符合现行交通部颁布和国家颁布的相关设计、施工技术规范和试验规程以及业主下发的图纸、规范及规定。这些技术文件以颁布时间最近者为准。
1.7 工程质量管理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此办法提出详细的工艺操作要求,以及比本标准更为严格的质量要求,并据此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和支付具有否决权,凡质量不合格的工程,一律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不进行支付。
2 检查程序
2.1 五桦线北大湖至桦甸一级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检验由工序检验、分项工程检查验收、工程巡检三部分组成。
工程质量检验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
2.2 工序检验。
工序是指能够完成工程施工的最基本组成部分。工序检验由施工单位、驻地监理组进行。
2.2.1 施工单位在每道工序完成并按第3节规定的方法和频率对工序自检后,填写《中间检验单》(A-10表),报驻地监理工程师检查。
2.2.2 驻地监理工程师在收到承包人关于工序检查的申请后,首先检查施工单位自检结果是否可信,如自检资料不可信,速将自检资料返回施工单位要求其重新检验。
驻地监理工程师确认自检资料可信后,利用承包人(或自带)设备,在承包人的协助下(或自行)对工序进行抽检。抽检合格后,签署《中间检验单》(A-10表),并通知承包人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驻地监理的抽检结果是做为评定工序质量、是否转入下一工序施工的依据。
2.3 分项工程验收
分项工程验收由驻地监理、总监办进行。
2.3.1 施工单位在分项工程完成后,进行自检,并将分项工程自检评定资料与经驻地监理工程师签认的工序自检资料整理好,填写《工程报验单》(A-11表),申请分项工程验收。
2.3.2 总监办或驻地监理组在接到承包人的《工程报验单》后,质检人员或专业监理工程师迅速组织承包人共同对分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填写《工程检验认可书》(B-5表)。
2.3.3 分项工程的评定应以本次检验的数据为准,对于无法检验的项目,可以利用以前的检验资料。对于隐蔽工程,承包人、驻地监理、总监办应在掩埋、浇注下道工序之前实测记录。
2.3.4 对不参与评分的、用来保证质量的工序检查项目必须有检查记录。
2.4 工程巡检
指业主、总监办、驻地监理对工程进行的无规律的随时抽样检查。巡检的结果单独记录,作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的参考。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各级监理部门应经常的对工程质量进行巡检,并及时纠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2.5 驻地监理组应派监理人员按《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JTG G10-2006)附录A中规定的旁站工序或部位进行旁站,督促施工单位、施工人员按一般规定及基本要求施工。对施工完成后难以检测其内在质量的项目,如混凝土工程等必须全过程旁站,并作好旁站情况记录。
3 各级单位的检验项目及频率
3.1 施工单位对检测单元的检验频率按本办法《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中的检验频率和检验方法一栏中的规定进行检验、评定。《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各表为各检验单元的检验项目、频率及每项检查应填写的记录。在填写记录前,应详细阅读填表说明。表中有权值的项目,即是作为分项工程的检测项目。
3.2 驻地监理对各工序或分项工程的检测频率为施工单位检测频率的20%。
3.3 分项工程由驻地监理办进行检验并批复,总监办参加对一些相对重要的分项工程进行的抽检。总监办参加对下列分项工程的质量进行检验并评定:
3.3.1路基单位工程中的路基土石方分部工程:软土地基分项工程、土方路基分项工程、石方路基分项工程;排水分部工程中的浆砌排水沟分项工程,急流槽分项工程。涵洞分部工程中的涵洞总体分项工程。
3.3.2路面单位工程:底基层分项工程、基层分项工程、面层分项工程。
3.3.3桥梁单位工程(大、中桥)中基础及下部构造分部工程:桩基分项工程、墩台身分项工程;上部构造预制和安装分部工程:主梁预制分项工程;总体、桥面系和附属工程分部工程:桥梁总体分项工程,桥面铺装分项工程,大型伸缩缝的安装分项工程。
3.3.4中心试验室应按20%的频率进行抽样试验。驻地监理负责对工序资料和分项工程的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并据此对工程质量进行评定。中心试验室负责对抽检的试验资料进行整理,与驻地监理资料一起留存并归档。
3.4 各级监理的抽检及试验要求必须进行,资料自行整理。如发现由承包人代为整理的,要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章 分项工程检测项目及频率表(详见附表2)
附表2 土方路基实测项目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适用表号 | 权值 | ||
1△ | 压实度 (%) | 零填及挖方(m) | 0-0.80 | ≥96 | 密度法:每200m每压实层测4处 多车道公路必须按车道数与双车道之比,相应增加检查数量 | D090 | 3 |
填方 (m) | 0-0.80 | ≥96 | |||||
0.80-1.50 | ≥94 | ||||||
>1.50 | ≥93 | ||||||
2△ | 弯沉(0.01 mm) | 不大于设计计算值 | 每公里每车道80-100点 | C-Ⅱ-001 | 3 | ||
3 | 纵断高程(mm) | +10,-15 | 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 | C-Ⅱ-002 | 2 | ||
4 | 中线偏位(mm) | 50 | 经纬仪:每200米 测4点,弯道加HY、YH两点 | C-Ⅱ-003 | 2 | ||
5 | 宽度(mm) | 符合设计要求 | 米尺:每200米测4处 | C-Ⅱ-005 | 2 | ||
6 | 平整度(mm) | ≤15 | 3米直尺,每200米测2处×10尺 | C-Ⅱ-006 | 2 | ||
7 | 横坡(%) | ±0.3 | 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 | C-Ⅱ-008 | 1 | ||
8 | 边坡 | 符合设计要求 | 尺量:每200米测4处 | C-Ⅱ-009 | 1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适用表号 | 权值 | |
1 | 压实度 | 层厚和碾压遍数符合要求 | 查施工记录 | D-090 | 3 | |
2 | 纵断高程(mm) | +10,-20 | 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 | C-Ⅱ-002 | 2 | |
3 | 中线偏位(mm) | 50 | 经纬仪:每200米 测4点,弯道加HY、YH两点 | C-Ⅱ-0 03 | 2 | |
4 | 宽度(mm) | 符合设计要求 | 米尺:每200米测4处 | C-Ⅱ-005 | 2 | |
5 | 平整度(mm) | ≤15 | 3米直尺,每200米测2处×10尺 | C-Ⅱ-006 | 2 | |
6 | 横坡(%) | ±0.3 | 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 | C-Ⅱ-008 | 1 | |
7 | 边坡 | 坡度 | 符合设计要求 | 尺量:每200米测4处 | C-Ⅱ-009 | 1 |
平顺度 | 符合设计要求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适用表号 | 权值 |
1△ | 压实度(%) | 96 | 按附录B检查,每50m2每压实层至少检查1点 | D-090 | 1 |
2 | 台背填筑的砂砾材料的筛分 | 符合要求级配按垫层要求的范围 | 每种砂砾每2000m3做1次 | D-039 | |
3 | 台背填筑的砂砾材料的含泥量(%) | 不大于5 | 水洗法:每种砂砾每2000m3做1次 | D-0 |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适用表号 | 权值 |
1 | 砂垫层厚度(mm) | 不小于设计 | 每200米检查4处 | C-Ⅱ-010 | 3 |
2 | 砂垫层宽度(mm) | 不小于设计 | 每200米检查4处 | C-Ⅱ-005 | 1 |
3 | 反滤层设置(mm) | 符合设计要求 | 每200米检查4处 | 1 | |
4 | 压实度(%) | 90 | 每200米检查4处 | D-090 | 2 |
5 | 相对密度 | 符合设计 | 每种砂砾每1000m3做1次 | D-045 | |
6 | 筛分 | 符合设计、技术规范 | 每种砂砾每1000m3做1次 | D-039 | |
7 | 含泥量(%) | 不大于5 | 水洗法:每种砂砾每1000m3做1次 | D-0 | |
防裂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土工格栅、土工格室)实测项目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适用表号 | 权值 |
1 | 下承层平整度、拱度 | 符合设计、施工要求 | 每200米检查4处 | C-Ⅱ-006、8 | 1 |
2 | 搭接宽度(mm) | ≥50(横向) ≥150(纵向) | 抽查2% | 3 | |
3 | 粘结力(N) | ≥20 | 抽查2% | 3 |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适用表号 | 权值 |
1 | 沟底高程(mm) | +0,-30 | 水准仪:每200米测4处 | C-Ⅱ-015 | 2 |
2 | 断面尺寸(mm) | 不小于设计 | 尺量:每200米测2处 | C-Ⅱ-016 | 2 |
3 | 边坡坡度 | 不陡于设计 | 尺量:每200m测2处 | C-Ⅱ-009 | 1 |
4 | 边棱直顺度(mm) | 50 | 尺量:20米拉线,每200米2处 | C-Ⅱ-013 | 1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适用表号 | 权值 |
1△ | 砂浆强度(Mpa) | 在合格的标准内 | 按评定标准附录F检查 | D-070 | 3 |
2 | 轴线偏位(mm) | 50 | 经纬仪:每200米测5处 | C-Ⅱ-003 | 1 |
3 | 沟底高程(mm) | ±15 | 水准仪:每200m测5点 | C-Ⅱ-019 | 2 |
4 | 墙面直顺度(mm)或坡度 | 30或符合设计要求 | 20米拉线、坡度尺:每200米2处 | C-Ⅱ-013 | 1 |
5 | 断面尺寸(mm) | ±30 | 尺量:每200m测2处 | C-Ⅱ-016 | 2 |
6 | 铺砌厚度(mm) | 不小于设计 | 尺量:每200m测2处 | C-Ⅱ-017 | 1 |
7 | 基础垫层宽、厚(mm) | 不小于设计 | 尺量:每200m测2处 | C-Ⅱ-017 | 1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适用表号 | 权值 | |
1△ | 砂浆强度(Mpa) | 在合格的标准内 | 按评定标准附录F检查 | D-070 | 3 | |
2 | 平面位置(mm) | 50 | 经纬仪:每20m检查墙顶外边线3点 | C-Ⅱ-004 | 1 | |
3 | 顶面高程(mm) | ±20 | 水准仪:每20m检查1点 | C-Ⅱ-019 | 1 | |
4 | 竖直度或坡度(%) | 0.5 | 吊垂线:每20m检查2点 | C-Ⅱ-012 | 1 | |
4 | 断面尺寸(mm) | 不小于设计 | 尺量:每20m查2个断面 | C-Ⅱ-016 | 3 | |
5△ | 底面高程(mm) | ±50 | 水准仪:每20m查1点 | C-Ⅱ-019 | 1 | |
6 | 表面平整度(mm) | 块石 | 20 | 两米直尺:每20m查3处,每处检查竖直和墙长两个方向 | C-Ⅱ-018 | 1 |
片石 | 30 | |||||
混凝土块、料石 | 10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适用表号 | 权值 |
1△ | 砂浆强度(Mpa) | 在合格的标准内 | 按评定标准附录F检查 | D-070 | 3 |
2 | 顶面高程(mm) | ±50 | 水准仪:每50m检查3点,不足50m时至少2点 | C-Ⅱ-019 | 1 |
3 | 表面平整度(mm) | 30 | 2m直尺:锥坡检查3处,护坡每50m检查3处 | C-Ⅱ-018 | 1 |
4 | 坡度(%) | 不陡于设计 | 坡度尺量:每50m量3处 | C-Ⅱ-028 | 1 |
5△ | 厚度(mm) | 不小于设计 | 尺量:每100m查3处 | C-Ⅱ-010 | 2 |
6 | 底面高程(mm) | ±50 | 水准仪:每50m检查3点 | C-Ⅱ-019 | 1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适用表号 | 权值 |
1 | 砂浆或砼强度(Mpa) | 在合格标准内 | 按附录F或D检查 | D-070 | 2 |
2 | 垫层厚度(mm) | 不小于设计 | 尺量:每200m检6个断面 | C-Ⅱ-040 | 1 |
3 | 断面尺寸(mm) | 不小于设计 | 尺量:每200m检4个断面 | C-Ⅱ-040 | 1 |
4 | 流水槽尺寸(mm) | 不小于设计 | 尺量:每200m检4个断面 | C-Ⅱ-040 | 1 |
5 | 拱的半径(mm) | ±20 | 尺量:每200m检4-6处 | C-Ⅱ-040 | 1 |
6 | 顺坡面高度(mm) | ±50 | 尺量:每200m检6处 | C-Ⅱ-040 | 1 |
7 | 坡度(1:n) | 符合设计 | 尺量:每200m检6处 | C-Ⅱ-040 | 1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适用表号 | 权值 | |
1△ | 砂浆强度(Mpa) | 在合格的标准内 | 按评定标准附录F检查 | D-070 | 3 | |
2 | 平面位置(mm) | 30 | 经纬仪:按设计图控制坐标检查 | C-Ⅱ-004 | 2 | |
3 | 长度(mm) | 不小于设计长度-100 | 尺量:每个检查 | C-Ⅱ-017 | 1 | |
4△ | 断面尺寸(mm) | 不小于设计 | 尺量:检查5处 | C-Ⅱ-016 | 2 | |
5 | 高程 (mm) | 基底 | 不大于设计 | 水准仪:检查5点 | C-Ⅱ-019 | 2 |
顶层 | ±30 |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适用表号 | 权值 | |
1△ | 砂浆强度(Mpa) | 在合格的标准内 | 按评定标准附录F检查 | D-070 | 3 | |
2 | 顶面高程(mm) | 料、块石 | ±15 | 水准仪:每20m检查3点 | C-Ⅱ-019 | 1 |
片石 | ±20 | |||||
3 | 竖直度或坡度 | 料、块石 | 0.3% | 吊垂线:每20m检查3点 | C-Ⅱ-012 | 2 |
片石 | 0.5% | |||||
4△ | 断面尺寸(mm) | 料石 | ±20 | 尺量:每20m检查2处 | C-Ⅱ-016 | 2 |
块石 | ±30 | |||||
片石 | ±50 | |||||
5 | 表面平整度(mm) | 料石 | 10 | 2m直尺:每20m检查5处×3尺 | C-Ⅱ-018 | 2 |
块石 | 20 | |||||
片石 | 30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适用表号 | 权值 | |
1 | 桥面中线偏位(mm) | 20 | 用全站仪或经纬仪:检查3-8处 | C-Ⅱ-003 | 2 | |
2 | 桥宽(mm) | 车行道 | ±10 | 用尺量,每孔3-5处 | C-Ⅱ-017 | 2 |
人行道 | ±10 | |||||
3 | 桥长(mm) | +300,-100 | 用全站仪或经纬仪、钢尺:检查中心线 | C-Ⅱ-017 | 1 | |
4 | 引道中心线与桥梁中心线的衔接(mm) | 20 | 尺量:分别将引道中心线和桥梁中心线延长至两岸桥长端部,比较其平面位置 | C-Ⅱ-022 | 2 | |
5 | 桥头高程衔接(mm) | ±3 | 用水准仪:在桥头搭板范围内顺延桥面纵坡,每米1点测量标高 | C-Ⅱ-023 | 2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适用表号 | 权值 | |
1△ | 砂浆强度(MPa) | 在合格标准内 | 按检测标准附录F检查 | D-070 | 3 | |
2 | 轴线偏位(mm) | 25 | 经纬仪:纵、横各测量2点 | C-Ⅱ-003 | 2 | |
3 | 平面尺寸(mm) | ±50 | 尺量:长、宽各3处 | C-Ⅱ-017 | 2 | |
4 | 顶面高程(mm) | ±30 | 水准仪:测5-8点 | C-Ⅱ-019 | 1 | |
5△ | 基底高程(mm) | 土质 | ±50 | 用水准仪:测5-8点 | C-Ⅱ-019 | 2 |
石质 | +50、-200 |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适用表号 | 权值 | |
1△ | 砂浆强度(Mpa) | 在合格的标准内 | 按评定标准附录F检查 | D-070 | 3 | |
2 | 轴线偏位(mm) | 20 | 全站仪或经纬仪:纵、横各测量2点 | C-Ⅱ-003 | 1 | |
3 | 墩台长、宽(mm) | 料石 | +20,-10 | 尺量:检查3个断面 | C-Ⅱ-017 | 1 |
块石 | +30,-10 | |||||
片石 | +40,-10 | |||||
4 | 竖直度或坡度(%) | 料、块石 | 0.3 | 垂线或经纬仪:纵、横各测量2处 | C-Ⅱ-012 | 1 |
片石 | 0.5 | |||||
5 | 大面积平整度(mm) | 料石 | 10 | 2m直尺:检查竖直、水平两个方向,每20m2测1处 | C-Ⅱ-018 | 1 |
块石 | 20 | |||||
片石 | 30 | |||||
6△ | 墩、台顶面高程(mm) | ±10 | 水准仪:测量3点 | C-Ⅱ-019 | 2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适用表号 | 权值 | ||
1△ | 混凝土强度(Mpa) | 在合格标准内 | 按评定标准附录D检查 | D-070 | 3 | ||
2△ | 桩位(mm) | 群桩 | 100 | 全站仪或经纬仪:每桩检查 | C-Ⅱ-039 | 2 | |
排架桩 | 允许 | 50 | |||||
极值 | 100 | ||||||
3△ | 孔深(mm) | 不小于设计 | 测绳量:每桩检查 | C-Ⅱ-039 | 3 | ||
4△ | 孔径(mm) | 不小于设计 | 探孔器:每桩检查 | C-Ⅱ-039 | 3 | ||
5 | 钻孔倾斜度(mm) | 1%桩长,但不大于500 | 用测壁(斜)仪或或钻杆垂线法:每桩检查 | C-Ⅱ-039 | 1 | ||
6△ | 沉淀厚度(mm) | 摩擦桩 | 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按施工规范要求 | 沉淀盒或标准测锤:每桩检查 | C-Ⅱ-039 | 2 | |
支撑桩 | 不大于设计规定 | ||||||
7 | 钢筋骨架底面高程(mm) | ±50 | 水准仪:测每桩骨架顶面高程后反算 | C-Ⅱ-039 | 1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适用表号 | 权值 | |
1△ | 混凝土强度(MPa) | 在合格标准内 | 按检测标准附录D检查 | D-070 | 3 | |
2 | 平面尺寸(mm) | ±50 | 用尺量:长、宽各检查3处 | C-Ⅱ-056 | 2 | |
3△ | 基础底面高程(mm) | 土质 | ±50 | 用水准仪:测5-8点 | C-Ⅱ-056 | 2 |
石质 | +50、-200 | |||||
4 | 基础顶面高程(mm) | +30 | 用水准仪测5-8点 | C-Ⅱ-056 | 1 | |
5 | 轴线偏位(mm) | 25 | 用全站仪或经维仪:纵、横各检查2点 | C-Ⅱ-056 | 2 |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适用表号 | 权值 | |||
1△ | 受力钢筋间距(mm) | 两排以上排距 | ±5 | 用尺量:每构件检查2个断面 | C-Ⅱ-035 | 3 | ||
同排 | 梁板、拱肋 | ±10 | ||||||
基础、锚碇、墩台、柱 | ±20 | |||||||
灌注桩 | ±20 | |||||||
2 |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mm) | ±10 | 尺量: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 | C-Ⅱ-035 | 2 | |||
3 | 钢筋骨架尺寸(mm) | 长 | ±10 | 尺量:按骨架总数30%抽查 | C-Ⅱ-035 | 1 | ||
宽、高或直径 | ±5 | |||||||
4 | 弯起钢筋位置(mm) | ±20 | 尺量:每骨架抽查30% | C-Ⅱ-035 | 2 | |||
5△ | 保护层厚度 (mm) | 柱、梁、拱肋 | ±5 | 尺量:每构件沿模板周边检查8处 | C-Ⅱ-035 | 3 | ||
基础、锚碇、墩台 | ±10 | |||||||
板 | ±3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适用表号 | ||
1 | 相邻两板表面高差(mm) | 2 | 每两板 | C-Ⅱ-034 | ||
2 | 表面平整度(mm) | 3 | 每构件5处 | C-Ⅱ-034 | ||
3 | 轴线偏位(mm) | 基础 | 10 | 用经纬仪检查纵、横各两处 | C-Ⅱ-034 | |
其他 | 7 | |||||
4 | 模内尺寸(mm) | 基础(承台) | ±15 | 2个断面 | C-Ⅱ-034 | |
墩台身 | ±10 | |||||
梁、板、墙 | ±5 | |||||
5 | 垂直度或倾斜度(mm) | 墩、台身 | 0.15%×高 | C-Ⅱ-034 | ||
柱、墙 | 0.1%×高 | 每面2处 | ||||
6 | 预埋件位置(mm) | 2 | 每个 | C-Ⅱ-034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适用表号 | 权值 |
1△ | 混凝土强度(MPa) | 在合格标准内 | 按检测标准附录D检查 | D-070 | 3 |
2 | 尺寸(mm) | ±30 | 用尺量长、宽、高各2点 | C-Ⅱ-057 | 1 |
3 | 顶面高程(mm) | ±20 | 用水准仪检查5处 | C-Ⅱ-057 | 2 |
4 | 轴线偏位(mm) | 15 | 用全站仪或经维仪测量纵、横各2点 | C-Ⅱ-057 | 2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适用表号 | 权值 |
1△ | 混凝土强度(MPa) | 在合格标准内 | 按检测标准附录D检查 | D-070 | 3 |
2 | 断面尺寸(mm) | ±20 | 尺量:检查3个断面 | C-Ⅱ-058 | 2 |
3 | 竖直度或斜度(mm) | 0.3%H且不大于20 | 吊垂线或经纬仪:测量2点 | C-Ⅱ-058 | 2 |
4 | 顶面高程(mm) | ±10 | 用水准仪测量3处 | C-Ⅱ-058 | 2 |
5△ | 轴线偏位(mm) | 10 | 全站仪或用经维仪测量纵、横各2点 | C-Ⅱ-058 | 2 |
6 | 节段间错台(mm) | 5 | 尺量:每节检查4处 | C-Ⅱ-058 | 1 |
7 | 大面积平整度(mm) | 5 | 2米直尺:检查竖直、水平两个方向,每20m2测1处 | C-Ⅱ-058 | 1 |
8 | 预埋件位置(mm) | 10 | 用尺量:每件 | C-Ⅱ-058 | 1 |
柱或双壁墩实测项目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适用表号 | 权值 |
1 | 混凝土强度(MPa) | 在合格标准内 | 按检测标准附录D检查 | D-070 | 3 |
2 | 相邻间距(mm) | ±20 | 用尺或全站仪:检查(顶、中、底)3处 | C-Ⅱ-059 | 1 |
3 | 竖直度(mm) | 0.3%H且不大于20 | 用垂线或经纬仪,每柱纵、横向各检查2处 | C-Ⅱ-059 | 2 |
4 | 柱(墩)顶高程(mm) | ±10 | 用水准仪测量1处 | C-Ⅱ-059 | 2 |
5 | 轴线偏位(mm) | 10 | 全站仪或经维仪:纵、横向各测量2点 | C-Ⅱ-059 | 2 |
6 | 断面尺寸(mm) | ±15 | 尺量:检查3个断面 | C-Ⅱ-059 | 1 |
7 | 节段间错台(mm) | 3 | 尺量:每节检查2-4处 | C-Ⅱ-059 | 1 |
墩、台帽或盖梁实测项目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适用表号 | 权值 |
1△ | 混凝土强度(MPa) | 在合格标准内 | 按检测标准附录D检查 | D-070 | 3 |
2 | 断面尺寸(mm) | ±20 | 尺量:检查3个断面 | C-Ⅱ-060 | 2 |
3△ | 轴线偏位(mm) | 10 | 用全站仪或经维仪测量纵、横各2点 | C-Ⅱ-060 | 2 |
4△ | 顶面高程(mm) | ±10 | 水准仪:检查3-5点 | C-Ⅱ-060 | 2 |
5 | 支座垫石预留位置(mm) | 10 | 用尺量每一个 | C-Ⅱ-060 | 1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适用表号 | 权值 | ||
1△ | 混凝土强度(MPa) | 在合格标准内 | 按检测标准附录D检查 | D-070 | 3 | ||
2 | 梁(板)长度(mm) | +5,-10 | 用尺量:每梁(板) | C-Ⅱ-063 | 1 | ||
3 | 宽度(mm) | 干接缝(梁翼缘、板) | ±10 | 用尺量3处 | C-Ⅱ-063 | 1 | |
湿接缝(梁翼缘、板) | ±20 | ||||||
箱梁 | 顶宽 | ±30 | |||||
底宽 | ±20 | ||||||
4△ | 高度(mm) | 梁板 | ±5 | 用尺量检查2个断面 | C-Ⅱ-063 | 1 | |
箱梁 | +0,-5 | ||||||
5△ | 断面尺寸(mm) | 顶板厚 | +5,-0 | 尺量:检查2个断面 | C-Ⅱ-063 | 2 | |
底板厚 | |||||||
腹板或梁肋 | |||||||
6 | 平整度(mm) | 5 | 2m直尺:每侧面每10m梁长测1处 | C-Ⅱ-063 | 1 | ||
7 | 横系梁及预埋件位置(mm) | 5 | 用尺量 | C-Ⅱ-063 | 1 |
梁、板安装实测项目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适用表号 | 权值 | |
1△ | 支座中心偏位(mm) | 梁 | 5 | 用尺量,每孔检查4-6个支座 | C-Ⅱ-0 | 3 |
板 | 10 | |||||
2 | 倾斜度(%) | 1.2 | 吊垂线,每孔检查3片梁 | C-Ⅱ-0 | 2 | |
3 | 梁、板顶面纵向高程(mm) | +8,-5 | 用水准仪抽查,每孔2片,每片3点 | C-Ⅱ-0 | 2 | |
4 | 相邻梁(板)顶面高差(mm) | 8 | 尺量:每相邻梁(板) | C-Ⅱ-020 | 1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适用表号 | 权值 | |
1△ | 混凝土强度(MPa) | 在合格标准内 | 按检测标准附录D检查 | D-070 | 3 | |
2△ | 轴线偏位(mm) | 10 | 全站仪或经纬仪:测量3处 | C-Ⅱ-065-2 | 2 | |
3 | 梁(板)顶面高程(mm) | ±10 | 水准仪:检查3-5处 | C-Ⅱ-065-2 | 1 | |
4△ | 断面尺寸(mm) | 高度 | +5,-10 | 尺量:每跨检查1-3个断面 | C-Ⅱ-065-1 | 22 |
顶宽 | ±30 | |||||
箱梁底宽 | ±20 | |||||
顶、底、腹板或梁肋厚 | +10,-0 | |||||
5 | 长度(mm) | +5,-10 | 尺量:每梁(板) | C-Ⅱ-065-1 | 1 | |
6 | 横坡(%) | ±0.15 | 水准仪:每跨检查1-3处 | C-Ⅱ-065-2 | 1 | |
7 | 平整度(mm) | 8 | 2m直尺:每侧面每10m梁长测1处 | C-Ⅱ-065-2 | 1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适用表号 | 权值 | ||
1△ | 强度或压实度 | 符合设计要求 | 按检测标准附录B或D检查 | D-070 D-084 | 3 | ||
2△ | 厚度(mm) | +10,-5 | 以同梁体产生相同下挠变形的点为基准点,测量桥面浇筑前后相对高差:每100m测5处 | C-Ⅱ-021 | 2 | ||
3△ | 平整度(mm) | 沥青混凝土 | 水泥混凝土 | 平整度仪:全桥每车道连续检测,每100米计算IRI或σ | C-Ⅱ-007 | 2 | |
IRI(m/km) | 2.5 | 3.0 | |||||
σ(mm) | 1.5 | 1.8 | |||||
4 | 横坡(%) | 水泥混凝土 | ±0.15 | 水准仪:每100米检查3个断面 | C-Ⅱ-008 | 1 | |
沥青面层 | ±0.3 | ||||||
5 | 抗滑构造深度 | 符合设计要求 | 砂铺法:每200米查3处 | C-Ⅱ-025 | 1 |
支座楔块实测项目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适用表号 | 权值 |
1△ | 混凝土强度(MPa) | 在合格标准内 | 按检测标准附录D检查 | D-070 | 3 |
2△ | 轴线偏位(mm) | 5 | 用全站仪或经维仪:支座垫石纵、横方向检查 | C-Ⅱ-045 | 2 |
3 | 断面尺寸(mm) | ±5 | 尺量:检查1个断面 | CⅡ-045 | 2 |
4△ | 顶面高程(mm) | ±2 | 水准仪:检查中心及四角 | C-Ⅱ-045 | 2 |
顶面四角高差(mm) | 1 | ||||
5 | 预埋件位置(mm) | 5 | 用尺量:每件 | C-Ⅱ-045 | 1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适用表号 | 权值 |
1△ | 混凝土强度(MPa) | 在合格标准内 | 按检测标准附录D检查 | D-070 | 3 |
2 | 平面位置(mm) | 5 | 用全站仪或经维仪:每块检查 | C-Ⅱ-046 | 2 |
3 | 断面尺寸(mm) | ±10 | 尺量:每块检查1个断面 | C-Ⅱ-046 | 2 |
4 | 顶面高程(mm) | ±10 | 水准仪:每块检查1处 | C-Ⅱ-046 | 1 |
5 | 与梁体间隙(mm) | ±5 | 用尺量:每块检查 | C-Ⅱ-046 | 1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适用表号 | 权值 | |
1△ | 支座中心与主梁中心线偏位 (mm) | 2 | 经纬仪、钢尺:每支座 | C-Ⅱ-003 | 3 | |
2 | 支座顺桥向偏位(mm) | 10 | 经纬仪或拉线检查:每支座 | C-Ⅱ-004 | 2 | |
3△ | 支座高程(mm) | 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5 | 水准仪:每支座 | C-Ⅱ-019 | 3 | |
4 | 支座四角高差(mm) | 承压力≤500kN | 1 | 水准仪:每支座 | C-Ⅱ-021 | 2 |
承压力>500kN | 2 |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适用表号 | 权值 | |
1 | 长度(mm) | 符合设计要求 | 尺量:每道 | C-Ⅱ-049 | 2 | |
2△ | 缝宽(mm) | 符合设计要求 | 用尺量:每道2处 | C-Ⅱ-049 | 3 | |
3△ | 与桥面高差(mm) | 2 | 用尺量:每侧3-7处 | C-Ⅱ-049 | 3 | |
4 | 纵坡(%) | 一般 | ±0.5 | 用水准仪:测量纵向锚固混凝土墙部3处 | C-Ⅱ-049 | 2 |
大型 | ±0.2 | 水准仪:沿纵向测伸缩缝两侧3处 | ||||
5 | 横向平整度(mm) | 3 | 用3米直尺测量:每道 | C-Ⅱ-049 | 1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适用表号 | 权值 |
1 | 栏杆平面偏位(mm) | 4 | 经纬仪、钢尺拉线检查:每30m检查1处 | C-Ⅱ-004 | 3 |
2 | 扶手高度(mm) | ±10 | 水准仪:抽查20% | C-Ⅱ-017 | 3 |
柱顶高差(mm) | 4 | C-Ⅱ-021 | |||
3 | 接缝两侧扶手高差(mm) | 3 | 用尺量:抽查20% | C-Ⅱ-020 | 2 |
4 | 竖杆或柱纵横向竖直度(mm) | 4 | 吊垂线:抽查20% | C-Ⅱ-012 | 2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适用表号 | 权值 |
1△ | 混凝土强度(MPa) | 在合格标准内 | 按检测标准附录D检查 | D-070 | 3 |
2 | 平面偏位(mm) | 4 | 经纬仪、钢尺拉线检查:每100m检查3处 | C-Ⅱ-004 | 2 |
3△ | 断面尺寸(mm) | ±5 | 尺量:每100m每侧检查3处 | C-Ⅱ-016 | 2 |
4 | 竖直度(mm) | 4 | 吊垂线:每100m每侧检查3处 | C-Ⅱ-012 | 1 |
5 | 预埋件位置(mm) | 5 | 尺量:每件 | C-Ⅱ-017 | 1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适用表号 | 权值 | |
1△ | 混凝土强度(MPa) | 在合格标准内 | 按检测标准附录D检查 | D-070 | 3 | |
2 | 枕梁尺寸(mm) | 宽、高 | ±20 | 尺量:每梁检查2个断面 | C-Ⅱ-052 | 1 |
长 | ±30 | 尺量:检查每梁 | ||||
3 | 板尺寸(mm) | 长、宽 | ±30 | 尺量:各检查2-4处 | C-Ⅱ-052 | 1 |
厚 | ±10 | 尺量:检查4-8处 | 2 | |||
4 | 顶面高程(mm) | ±2 | 水准仪:测量5处 | C-Ⅱ-052 | 2 | |
5 | 板顶纵坡(%) | 0.3 | 水准仪:测量3-5处 | C-Ⅱ-052 | 1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适用表号 | 权值 | |
1 | 轴线偏位(mm) | 明涵 | 20 | 用经纬仪检查纵横向各2处 | C-Ⅱ-066 | 2 |
暗涵 | 50 | |||||
2△ | 流水面高程(mm) | ±20 | 用水准仪、尺量:检查洞口2处,拉线检查中间1-2处 | C-Ⅱ-066 | 3 | |
3 | 涵底铺砌厚度(mm) | +40,-10 | 尺量:检查3-5处 | C-Ⅱ-066 | 1 | |
4 | 长度(mm) | +100,-50 | 用尺量:检查中心线 | C-Ⅱ-066 | 1 | |
5△ | 孔径(mm) | ±20 | 用尺量:检查3-5处 | C-Ⅱ-066 | 3 | |
7 | 净高(mm) | 明涵 | ±20 | 用尺量:检查3-5处 | C-Ⅱ-066 | 1 |
暗涵 | ±50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适用表号 | 权值 | |
1△ | 混凝土和砂浆强度(MPa) | 在合格标准内 | 按检测标准附录D和F检查 | D-070 | ||
2 | 涵台断面尺寸(mm) | 片石砌体 | ±20 | 用尺量:检查3-5处 | C-Ⅱ-044 | |
混凝土 | ±15 | |||||
3 | 竖直度或斜度(mm) | 0.3%台高 | 吊垂线或经纬仪:测量2处 | C-Ⅱ-044 | ||
4△ | 顶面高程(mm) | ±10 | 水准仪:测量3处 | C-Ⅱ-044 |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适用表号 | 权值 | |
1△ | 管座或垫层混凝土强度 | 在合格标准内 | 按检测标准附录D检查 | D-070 | 3 | |
2 | 管座或垫层宽度、厚度 | 不小于设计 | 尺量:抽查3个断面 | C-Ⅱ-043 | 2 | |
3 | 相邻管节底面错台(mm) | 管径≤1m | 3 | 用尺量:检查3-5个接头 | C-Ⅱ-043 | 2 |
管径>1m | 5 |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适用表号 | 权值 | |
1△ | 混凝土强度(Mpa) | 在合格标准内 | 按检测标准附录D检查 | D-070 | 3 | |
2△ | 高度(mm) | 明涵 | +10,-0 | 尺量:抽查30%的板,每板检查3个断面 | C-Ⅱ-042 | 2 |
暗涵 | 不小于设计值 | |||||
3 | 宽度(mm) | 现浇 | ±20 | 1 | ||
预制 | ±10 | |||||
4 | 长度(mm) | +20,-10 | 尺量:抽查30%的板,每板检查两侧 | 1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适用表号 | 权值 |
1 | 支撑面中心偏位(mm) | 10 | 尺量:每孔抽查4-6个 | C-Ⅱ-041 | 2 |
2 | 相邻板最大高差(mm) | 10 | 尺量:抽查20% | C-Ⅱ-041 | 1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适用表号 | 权值 | |
1△ | 混凝土强度(Mpa) | 在合格标准内 | 按检测标准附录D检查 | D-070 | 3 | |
2 | 高度(mm) | +5,-10 | 尺量:检查3个断面 | C-Ⅱ-048 | 1 | |
3 | 宽度(mm) | ±30 | 1 | |||
4△ | 顶板厚(mm) | 明涵 | +10,-0 | 尺量:检查3-5处 | 2 | |
暗涵 | 不小于设计值 | |||||
5 | 侧墙和底板厚mm) | 不小于设计值 | 尺量:检查3-5处 | 1 | ||
6 | 平整度(mm) | 5 | 2m直尺:每10m检查2处×3尺 | 1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适用表号 | 权值 |
1△ | 混凝土或砂浆强度(Mpa) | 在合格标准内 | 按检测标准附D或F检查 | D-070 | 4 |
2 | 平面位置(mm) | 50 | 经纬仪:检查墙两端 | C-Ⅱ-047 | 1 |
3 | 顶面高程(mm) | ±20 | 水准仪:检查墙两端 | 1 | |
4 | 底面高程(mm) | ±50 | 1 | ||
5 | 竖直度或坡度(%) | 0.5 | 吊垂线:每墙检查2处 | 1 | |
6△ | 断面尺寸(mm) | 不小于设计 | 尺量:各墙两端断面 | 2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适用表号 | 权值 | |
1△ | 混凝土强度(MPa) | 在合格标准内 | 按检测标准附录D检查 | D-070 | 3 | |
2 | 轴线偏位(mm) | 基础 | 20 | 用经纬仪:逐个检查 | C-Ⅱ-003 | 2 |
槽口 | 10 | 1 | ||||
3△ | 断面尺寸(mm) | ±30 | 尺量:检查3-5处 | C-Ⅱ-017 | 2 | |
4 | 基底标高(mm) | 土质 | ±50 | 水准仪或全站仪:测8-10处 | C-Ⅱ-019 | 1 |
石质 | +50,-200 | |||||
5 | 顶面高程(mm) | ±20 | 水准仪或全站仪:测8-10处 | C-Ⅱ-019 | 1 | |
6 | 预埋件位置(mm) | 符合设计要求 | 用尺量或经纬仪:每件 | C-Ⅱ-017 | 2 | |
7 | 大面积平整度(mm) | 8 | 2m直尺:每20m2测1处×3尺 | C-Ⅱ-018 | 1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适用表号 | 权值 | |
1 | 压实度(%) | 代表值 | 96 | 按附录B每200m每车道2处 | D-090 | 3 |
极值 | 92 | |||||
2 | 弯沉值(0.01mm) | 符合设计要求 | 按评定标准附录I检查 | C-Ⅱ-001 | 3 | |
3 | 平整度(mm) | 15 | 3米直尺,每200米2处×10尺 | C-Ⅱ-006 | 2 | |
4 | 纵断高程(mm) | +5,-20 | 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 | C-Ⅱ-002 | 1 | |
5 | 宽度(mm) | 符合设计要求 | 钢尺量:每200米4处 | C-Ⅱ-005 | 1 | |
6 | 厚度(mm) | 代表值 | -12 | 按附录H检查,每200m每车道1点 | C-Ⅱ-010 | 2 |
合格值 | -30 | |||||
7 | 横坡(%) | ±0.5 | 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 | C-Ⅱ-008 | 1 | |
8 | 砂砾筛分试验 | 按《JTJ-0342000》表7.25要求 | 每批每2000m3 | D-039 | ||
9 | 砂砾含泥量试验(%) | <5% | 每批每5000m3 | D-0 | ||
9 | 砂砾压碎值试验(%) | <35% | 每批每5000m3 | D-066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适用表号 | 权值 | |
1△ | 压实度(%) | 代表值 | 98 | 按附录B每200米每车道检2处 | D-090 | 3 |
极值 | 94 | |||||
2 | 平整度(mm) | 8 | 3米直尺,每200米2处×10尺 | C-Ⅱ-006 | 2 | |
3 | 纵断高程(mm) | +5,-10 | 水准仪:每200米1测4个断面 | C-Ⅱ-002 | 1 | |
4 | 宽度(mm) | 符合设计要求 | 尺量:每200米4处 | C-Ⅱ-005 | 1 | |
5△ | 厚度(mm) | 代表值 | -8 | 按附录H,每200m每车道1点 | C-Ⅱ-010 | 2 |
极值 | -15 | |||||
6 | 横坡(%) | ±0.3 | 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 | C-Ⅱ-008 | 1 | |
7△ | 强度(MPa) | 符合设计要求 | 按附录G检查 | D-086 | 3 | |
8 | 集料筛分 | 每2000m31次 | D-039 | |||
9 | 集料压碎值 | 每2000m31次 | D-066 | |||
10 | 集料针片状 | 每2000m31次 | D-061 | |||
11 | 集料堆积密度 | 每2000m31次 | D-063 | |||
12 | 混合料击实试验 | 每10个工作班1次 | D-101 | |||
13 | 混合料实际级配试验 | 每工作班1次 | ||||
14 | 白灰有效氧化钙和镁含量试验 | Ⅲ级 | 每10个工作班1次 | |||
15 | 粉煤灰性能 | 每5000吨1次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适用表号 | 权 值 | |
1△ | 压实度(%) | 代表值 | 95 | 按附录B每200米每车道检2处 | D-090 | 3 |
极值 | 91 | |||||
2 | 平整度(mm) | 15 | 3米直尺,每200米2处×10尺 | C-Ⅱ-006 | 2 | |
3 | 纵断高程(mm) | +5,-20 | 水准仪:每200米测4个断面 | C-Ⅱ-002 | 1 | |
4 | 宽度(mm) | 符合设计要求 | 尺量:每200米测4处 | C-Ⅱ-005 | 1 | |
5△ | 厚度(mm) | 代表值 | -10 | 按附录H检查,每200m每车道1点 | C-Ⅱ-010 | 2 |
极值 | -25 | |||||
6 | 横坡(%) | ±0.3 | 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 | C-Ⅱ-008 | 1 | |
7△ | 强度(MPa) | 符合设计 | 按附录G检查 | D-086 | 3 | |
8 | 砂土筛分 | 每5000m31次 | D-039 | |||
9 | 石灰水泥剂量 | 每工作班1次 | ||||
10 | 标准击实试验 | 每10个工作班1次 | D-101 | |||
11 | 白灰有效氧化钙和镁含量试验 | Ⅲ级 | 每10个工作班1次 | |||
12 | 水泥性能试验 | 每批每500吨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适用表号 | 权值 | ||
1△ | 压实度(%) | 98 | 附录B每200m每车道1处 | D-093 | 3 | ||
2 | 平整度(mm) | σ | 1.2 | 连续式平整度仪检测每100米计算IRI或σ | C-Ⅱ-007 | 2 | |
IRI(m/km) | 2.0 | ||||||
3 | 弯沉值(0.01mm) | 小于竣工验收弯沉值 | 按照《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JTJ071-98)附录I检查 | C-Ⅱ-001 | 2 | ||
4 | 抗滑 | 摩擦系数 | 符合设计 | 摆式仪,每200米测1处 | C-Ⅱ-030 | 2 | |
构造深度 | 0.7-1.3mm | 铺砂法,每200米测1处 | C-Ⅱ-025 | ||||
5 | 透水 | 基本不透水 | 向路面倒水观察,随时 | C-Ⅱ-031 | 2 | ||
宜不大于170ml/min | 按附录D检查,每200m测一处 | ||||||
6△ | 厚度(mm) | 代表值 | 总厚度-8,上面层-4 | 附录H,每200米每车道1点 | C-Ⅱ-010 | 3 | |
极值 | 总厚度-15,上面层-8 | ||||||
7 | 中线平面偏位(mm) | 20 | 经纬仪或全站仪:每200米4点 | C-Ⅱ-003 | 1 | ||
8 | 纵断高程(mm) | ±10 | 水准仪:每200米4个断面 | C-Ⅱ-002 | 1 | ||
9 | 宽度(mm) | 有侧石 | ±20 | 尺量:每200米4点 | C-Ⅱ-005 | 1 | |
无侧石 | 不小于设计值 | ||||||
10 | 横坡(%) | ±0.3 | 水准仪:每200米4个断面 | C-Ⅱ-008 | 1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记录表号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1 | 石料压碎值 | 不大于25% | D-066 | 每批每2000m3 |
2 | 洛杉矶磨耗 | 不大于30% | D-059 | 每批每2000m3 |
3 | 集料视密度(t/m3) | 不小于2.5 | D-060 | 每批每2000m3 |
4 | 吸水率 | 不大于2% | D-065 | 每批每2000m3 |
5 | 对沥青粘附性 | 不小于5级 | 每100吨 | |
6 | 集料坚固性(%) | 不大于12% | D-067 | 每批每2000m3 |
7 | 软石含量 | 不大于5% | D-062 | 每批每2000m3 |
8 | 0.075颗粒含量 | 不大于1% | 每批每2000m3 | |
9 | 集料针片状(%) | 不大于15% | D-061 | 每批每2000m3 |
10 | 石料磨光值(BPN) | 不小于42 | D-058 | 每批每2000m3 |
11 | 石料冲击值 | 不大于28% | 每批每2000m3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记录表号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1 | 石料压碎值 | 不大于25% | D-066 | 每批每2000m3 |
2 | 洛杉矶磨耗 | 不大于30% | D-059 | 每批每2000m3 |
3 | 集料视密度(t/m3) | 不小于2.6 | D-060 | 每批每2000m3 |
4 | 吸水率 | 不大于2% | D-065 | 每批每2000m3 |
5 | 对沥青粘附性 | 不小于4级 | - | 每100吨 |
6 | 集料坚固性(%) | 不大于12% | D-067 | 每批每2000m3 |
7 | 软弱颗粒含量 | 不大于1% | D-062 | 每批每2000m3 |
8 | 0.075颗粒含量 | 不大于1% | 每批每2000m3 | |
9 | 集料针片状(%) | 不大于15% | D-061 | 每批每2000m3 |
10 | 石料磨光值(BPN) | 不小于42 | D-058 | 每批每2000m3 |
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粗集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宜小于10%,严禁超过15%。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记录表号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
1 | 视密度(t/m3) | 不小于2.5% | D-060 | 每批每500吨 | |
2 | 坚固性(>0.3mm部分) | 不大于12% | D-067 | 每批每500吨 | |
3 | 砂当量 | 不小于70% | D-040 | 每批每500吨 | |
4 | 0.075颗粒含量 | 石屑 | 不大于10% | 每批每500吨 | |
砂 | 不大于3%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记录表号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1 | 视密度(t/m3) | 不小于2.5% | D-060 | 每批每500吨 |
2 | 坚固性(>0.3mm部分) | 不大于12% | D-067 | 每批每500吨 |
3 | 砂当量 | 不小于70% | D-040 | 每批每500吨 |
4 | 塑性指数 | 无塑性 | 每批每500吨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记录表号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1 | 沥青与矿料粘附性 | 大于等于4级 | D-031 | 每100吨 |
2 | 沥青溶解度(%) | ≥99 | D-032 | 每100吨 |
3 | 石屑砂当量(%) | ≥60 | 每批每2000m3 | |
4 | 软石含量(%) | ≤5 | D-062 | 每批每2000m3 |
5 | 矿粉亲水系数 | <1 | D-065 | 每500吨 |
6 | 马歇尔试验 | 按《JTJ032-94》表7.3.3要求执行 | D-083 | 每工作班1次 |
7 | 动稳定度试验(上面层) | 600次/mm | D-085 | 每5公里1次 |
8 | 抽提试验 | D-082 | 每工作班1次 | |
9 |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每次材料变化 | ||
10 | 沥青混合料理论密度 | 实测值 | 每次材料变化 | |
11 | 最佳沥青用量计算 | 每次材料变化 | ||
12 | 温度检测 | 实测值 | 施工中各处 | |
13 | 虚铺厚度 | 实测值 | 每10米1断面 | |
14 | 路面外观检察 | 每100米 | ||
15 | 联接层情况 | 每段 | ||
16 | 钻芯取样 | D-093 | 每工作班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记录表号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1 | 土的颗粒分析 | D-013 | 每5000m3或在土质变化时 | |
2 | 土的含水量 | 每5000m3或在土质变化时 | ||
3 | 土的液、塑限 | <50% | D-014 | 每5000m3或在土质变化时 |
4 | 塑性指数 | <26% | 每5000m3或在土质变化时 | |
5 | 天然稠度 | 每5000m3或在土质变化时 | ||
6 | 密度试验 | 每5000m3或在土质变化时 | ||
7 | 土的承载比(CBR) | D-018 | 每5000m3或在土质变化时 | |
8 | 击实试验 | D-101 | 每5000m3或在土质变化时 | |
9 | 有机质含量 | D-006 | 每5000m3或在土质变化时 | |
10 | 易溶盐含量 | D-008 | 每5000m3或在土质变化时 | |
11 | 砂砾筛分 | 最大粒径小于53mm | D-039 | 每5000m3或在砂砾变化时 |
12 | 砂砾含泥量 | <5% | D-0 | 每5000m3或在砂砾变化时 |
砂(细集料)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记录表号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1 | 细集料含泥量 | <C30 ≤5%,﹥C30 ≤3% | D-0 | 次/200m3 | |
2 | 细集料筛分 | 合格 | D-039 | 次/200m3 | |
3 | 细集料泥块含量 | ≤2%,≤1% | 次/200m3 | ||
4 | 硫化物及硫酸盐折算SO3 | <1% | D-010 | 次/200m3 | |
5 | 云母含量 | <2% | 次/200m3 | ||
6 | 轻物质含量 | <1% | 次/200m3 | ||
7 | 细集料含水率 | 合格 | D-059 | 2次/每班 | |
8 | 细集料坚固性 | ≤8% | D-067 | 次/200m3 | |
碎石(粗集料) | 9 | 粗集料含泥量 | <C30 ≤2%,﹥C30 ≤1% | D-0 | 次/500m3 |
10 | 粗集料筛分 | 合格 | D-039 | 次/500m3 | |
11 | 粗集料压碎值 | <C30 ≤16%,﹥C30 ≤12% | D-066 | 次/500m3 | |
12 | 粗集料坚固性 | ≤8% | D-067 | 次/500m3 | |
13 | 粗集料针片状 | <C30 ≤25%,﹥C30 ≤15% | D-061 | 次/500m3 | |
14 | 粗集料硫化物及硫酸盐折算SO3 | ≤1% | D-010 | 次/500m3 | |
15 | 粗集料泥块含量 | ≤0.7%,≤0.5% | 次/500m3 | ||
16 | 粗集料含水率 | 合格 | D-059 | 2次/每班 |
水泥及混凝土 | 序号 | 检测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 记录表号 | 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 |
17 | 水泥强度 | 3天, 28天合格 | D-023 | 次/200t | |
18 | 水泥安定性 | 合格 | D-023 | 次/200t | |
19 | 水泥凝结时间 | 初凝﹥45分钟,终凝<10小时 | D-023 | 次/200t | |
20 |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认证合格 | D-069 | 不同标号 | |
21 | 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 | 合格 | D-070 | 每单元工程2组 | |
22 | 水泥混凝土坍落度 | 合格 | D-080 | 10m3或2次/班 | |
23 | |||||
钢筋 | 24 | 钢筋拉力及弯曲试验 | 合格 | D-048 | 次/60t |
25 | 钢筋焊接拉力试验 | 合格 | D-049 | 次/300个 | |
26 | 钢套管挤压接头单向拉伸性能试验 | 合格 | D-105 | 次/500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