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综合商务酒店有关弱电项目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实施方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20:56:03
文档

综合商务酒店有关弱电项目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实施方案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综合商务酒店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方案广州市设计院2010年4月注:根据鄂尔多斯信息委关于东胜区综合商务酒店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方案的意见,我方对实施方案进行如下补充说明:1、项目概况:包括整幢楼体由-2F至24F层每一层的功能、用途,智能化各子系统的规模等说明;详施工方案1.1节。2、对安防部分的视频监控、入侵报警的分布点加以详细说明:包括整个工程视频监控系统概况、固定摄像头(本工程未设计一体化快球)的点位分布及其监控盲区、入侵报警双鉴探测器的点位分布;详施工方案8.1节、8.5
推荐度:
导读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综合商务酒店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方案广州市设计院2010年4月注:根据鄂尔多斯信息委关于东胜区综合商务酒店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方案的意见,我方对实施方案进行如下补充说明:1、项目概况:包括整幢楼体由-2F至24F层每一层的功能、用途,智能化各子系统的规模等说明;详施工方案1.1节。2、对安防部分的视频监控、入侵报警的分布点加以详细说明:包括整个工程视频监控系统概况、固定摄像头(本工程未设计一体化快球)的点位分布及其监控盲区、入侵报警双鉴探测器的点位分布;详施工方案8.1节、8.5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综合商务酒店智能化系统工程

实施方案

广州市设计院

2010年4月

注:根据鄂尔多斯信息委关于东胜区综合商务酒店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方案的意见,我方对实施方案进行如下补充说明:

1、项目概况:包括整幢楼体由-2F至24F层每一层的功能、用途,智能化各子系统的规模等说明;详施工方案1.1节。

2、对安防部分的视频监控、入侵报警的分布点加以详细说明:包括整个工程视频监控系统概况、固定摄像头(本工程未设计一体化快球)的点位分布及其监控盲区、入侵报警双鉴探测器的点位分布;详施工方案8.1节、8.5节。

总则

工程概况

工程简介

本工程为集商业、酒店、办公于一体的综合楼,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铁西区,由商铺、会所、宴会厅、客房、办公区、会议厅等组成,总建筑面积约117800平方米,其中地下停车库和设备房等地下部分建筑面积约33800平方米,地上部分包括商铺、酒店、会所、办公楼等,建筑面积约84000平方米,建筑高度为99.75米,属一类高层建筑。

其中:

1)地下二层、地下一层:停车场、设备用房、厨房

2)裙楼:

首层:商铺、酒店大堂、公寓大堂、办公大堂、餐饮大堂

二层:商铺、宴会厅、办公、酒店

三层:餐饮、会议室、会议中心、酒店

四层:餐饮、健身中心、酒店

3)办公塔楼:

五层至二十四层:办公

4)酒店塔楼:

五层至十六层:酒店客房

十七层至二十一层:公寓

二十二层至二十四层:会所

智能化各子系统

1)综合布线系统:本工程总计设有555个语音信息点,76个无线数据信息点,823个有线数据信息点

2)计算机网络系统

3)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本工程总计设有286个有线电视点

4)信息发布系统:本工程总计设有56个LCD显示器、2个触摸查询机及一块262平方米的LED户外广告显示屏

5)视频监控系统:本工程酒店部分共设置2个固定式摄像机,84个半球摄像机,3个电梯专用半球摄像机;非酒店部分共设置42个固定式摄像机,219个半球摄像机,24个电梯专用半球摄像机

6)入侵报警系统:本工程酒店部分共设置6个双鉴探测器,非酒店部分共设置2个双鉴探测器

7)电子巡查系统:本工程酒店部分共设置33个电子巡查信息钮,非酒店部分共设置110个电子巡查信息钮

8)出入口控制系统:本工程酒店部分共设置12个读卡器,非酒店部分共设置4个读卡器

9)停车场管理系统:本工程西边、北边、东边地下停车场出入口处各设一套出入口控制系统

10)会议系统:本工程设1间面积为1145平方米的宴会厅,一间面积为480平方米的会议中心,一间面积约为60平方米的中会议室,3间面积各约为32平方米的小会议室

11)一卡通系统

12)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本系统总计监控点2410个,其中AI 276个,DI 1390个,AO 320个,DO 424个

13)无线对讲系统:本工程酒店部分共设置33个无线对讲天线,非酒店部分共设置13个无线对讲天线

14)机房工程及防雷与接地:包括地下一层数据网络中心,二层安防控制室及各弱电间

气候条件:室外温度:-25℃~40℃

室内温度:0℃~40℃

相对湿度:5~95%

电力供应

监控室由UPS集中供电,末端设备由各弱电间UPS配电箱或弱电专用配电线路单独回路供电。

1)电压:AC 380V/220V

2)频率:50HZ

3)波形失真:<20%

4)频率波动:<±0.5Hz

5)电压波动:<±5%

设备工作时间

1)年工作时间:365天

2)日工作时间:24小时

招标工程范围

招标内容

本工程所需的所有设备、材料均由投标人采购。所有设备材料的采购均须满足技术规范和用户需求书的要求,并遵守主要设备材料表中对设备材料品牌推荐的规定。具体招标范围:

1)综合布线系统

2)计算机网络系统

3)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

4)信息发布系统

5)视频监控系统

6)入侵报警系统

7)电子巡查系统

8)出入口控制系统

9)停车场管理系统

10)会议系统

11)一卡通系统

12)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

13)无线对讲系统

14)机房工程及防雷与接地

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深化设计;

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备与材料的供应及其运输、包装、现场仓储;

系统与应用软件开发、设备安装、布线施工(包括线管及线槽的施工)和电气接线;

智能化系统工程的配电、防雷与接地设备与材料的供应与施工;

系统测试、调试以及与相关系统的联调;

系统正式移交业主之前的试运行和系统维护;

技术培训和系统正式移交后的技术服务与支持;

编制系统竣工图及竣工资料;

上述工作所需的附件、工具、备品备件、资料的提供。

总体技术要求

标准与规范

国家现行的与本工程设计相关的标准、规范、规程

1)《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2008年版,建质[2008]216号

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5)《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06

7)《商业建筑通信布线系统标准》 EIA/TIA568-B

8)《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

9)《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10)《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

1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532-2005)

给排水、空调等专业所提的设备位置、控制要求及图纸。

投标人若使用与上述不同的标准和规范,应加以详细说明。投标人应提供用于替代的标准和规范以及差异点对照表。当投标人推荐的标准和规范等同于或优于被替代的标准和规范时,才可被招标方接受。

标准和规范的冲突处理

1)标准、规范之间发生冲突时,采用要求最为严格的标准、规范;

2)标准、规范与本技术规格书要求之间发生冲突时,采用其中最为严格的要求。

线缆、配线及设备端口的标签

所有使用的标签均应为机器打印,手写标签不予接受。标签上的编号应同时支持简体汉字、英文字母、数字、标点。标签上字体应清晰可辨。

标签应具有永久的防脱落、防水、耐温(≥500C)特性。

所有线缆必须单独标签,线缆的两端及中途可为人接触的地方须加上标签。

所有设备端口都应使用标签予以标识。

所有前端设备须以标签加以标识,并清楚地表明其位置。

所有的配线及跳线都应采用标签予以标识,并单独编号。

所有的线槽应有明显的标识。

线缆端接

光纤的接续和端接须采用产品供应商认可的方法和工具设备。

光纤接续点必须在接续工作完成后进行现场测试。

光纤接续点的衰减损耗应小于0.2dB。

除非与设备端接,所有线缆不允许续接。

线槽与线管

系统布线所需敷设的线槽及线管应采用经防腐、防锈处理的金属材料。

除非已进入设备机壳内,所有线缆必须放置于线槽、线管内,不得外露。

所有相互连接的线槽、线管必须使用裸铜线做电气导通,并接入弱电设备间的接地端子排,以保证接地电势的一致。导通用的铜线不得焊接在线管或线槽上,必须使用压接方式。

线缆敷设

所有线缆的敷设应按相关规范和标准施工,中标方应确认有足够空间敷设线缆。

所有的线缆应敷设在指定的线槽或线管内,线缆的敷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在安排线缆路线时,必须考虑线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并提供参数给监理或业主审核。

敷设多条电缆的位置应用扎线带绑扎,并做出标识,扎线带应保持相应间距,线缆扎线带的绑扎不能太紧以免影响线缆的使用。

线缆的排列应避免交叉。

线缆布放时长度应有冗余。在前端设备安装位置、设备间的铜缆的预留长度一般为1米至2米,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为2米至3米。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控制台、机柜内的线缆应排列整齐,并绑扎在机柜内的布线槽内,同时做出标识。线缆的敷设应便于机柜门的开启或关闭、设备的维护与更换。

接地

投标人应负责本工程各弱电机房或弱电间的弱电专用干线及接地端子排(箱)的安装,以及与该接地端子排的端接及楼内接地线的敷设。所有接地要求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投标人须保证所提供的设备都能可靠接地,并负责实施,所有接地线应采用多股铜芯导线或铜带,截面应满足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

业主提供的联合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专用设备与工具

投标人应提供系统施工、测试和试运行所需要的工具和设备。

投标人应确保设备及工具有足够数量供施工期间使用,不得因数量或性能不足影响施工安装进度与质量。

投标人提供给业主的专用工具与测试仪器不得用于施工安装和测试。

所有测试仪器应具有制造厂商发出的调校证书,未能提供调校证书而根据此仪器产生的测试报告,业主有权不予接纳。

铭牌及各类标志

投标人提供的设备的所有铭牌、使用指示、警告指示、设备技术性能参数必须有中文或中英文对照表示。

每项设备均应有制造厂家的铭牌,并装在显著的地方,所有铭牌应采用铆钉、螺钉螺栓等方式固定或直接刻印在设备上。除非业主同意,不得使用粘合剂粘贴的铭牌。

铭牌材料必须防锈、防潮,铭牌上的字体应清晰,颜色与底色成对比。

运输、包装、仓储

系统设备、检测设备、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必须按业主要求单独分箱包装,并在外包装上标明设备名称、编号,以方便区分。所有设备、线缆等需要包装的货物必须使用原厂包装。

货物的包装必须符合国际、国内关于海运、空运、内陆运输的有关规定。

所有境内、进口货物到货地点均为 “东胜区综合商务酒店”工地。

设备储存要求:包装应适合于仓储。货物包装箱内应至少有下列资料:装箱单、产品合格证、产品检验记录、产品使用说明书、设备装配图、随箱清单。货物的储存年限应在包装上予以说明。

综合布线系统 

系统概况

考虑到现代工作环境对通讯自动化(CA)、办公自动化(OA)等系统的信息传输的需要,在布线方面要求具有高度灵活性、可靠性及综合性,并且要求易扩容、应而向未来的发展及方便维护和管理。综合布线系统作为本工程内语音数据及图像通信等系统的传输媒质。

综合布线系统作为物理通讯线路基础,承载一期的数据、语音业务,主要为语音、数据、图像信号提供高性能传输通道。

综合布线系统主要实现数据和语音的通信,以及国际互联网的接驳功能。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范围为非酒店区域,包括办公、餐饮、消费、娱乐、公寓、会所等地方;酒店区域运营单位未定,综合布线系统只设计主干布线,水平部分只预留线管线槽到每个房间,信息点、语音点暂不考虑,以备酒店日后扩展计算机网络系统、程控交换机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及综合客房管理系统的需要。

依据综合商务酒店的布局和结构,综合布线系统非酒店部分的建筑群设备间设在地下一层数据网络中心,酒店部分的建筑群设备间预留在地下一层酒店弱电设备间。

由于本工程单层面积大,为了保证方便管理且现场信息点到配线间的布线距离不超过90米,裙楼每层设置4个配线间、塔楼每层设置2个配线间管理各个不同区域内的信息点接入。具体分布与数量见综合布线系统结构图及综合布线系统平面图。

本系统信息点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各功能分区及房间使用需求,点位的设计要有发展的眼光,充分考虑到日后可能出现系统扩容和集成需要。投标单位必须在此基础之上保证系统符合业主的要求。

系统功能及性能要求

系统功能

本工程全部采用6类整体解决方案,完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进行语音与数据的互换以满足日后可能出现的需求变换。

综合布线系统包含了几个永久性链路,涉及的传输介质有光纤、大对数线缆、非屏蔽双绞线等。总体设计思路:“统一设计、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统一管理、有效减少信号干扰”的原则。

建立一套先进、完善的综合布线系统,为高性能的网络设备提供平台,为各种应用,包括数据、语音等应用系统提供接入方式,既充分满足本工程各功能区域当前的使用需求,又考虑系统将来发展的需要,从而实现系统配置灵活、易于管理、易于维护、易于扩充的目的。

整个数据网络系统可满足数据、图象、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应用的服务和传输能力,而且能灵活地通过电信运营商提供的接口以多种方式与Internet互联。

语音网络系统应保证高品质的话音传输,支持现有的各种接口标准如POTS、E1&T1、ISDN、xDSL、RS-232等,并保证语音信息点可与数据信息点随时互换。

要求安全、可靠,所选择的产品包括光缆、双绞线及其连接件必须采用国际名牌产品,投标方选择的产品制造商应具有多年以上的综合布线产品制造经验,产品质量保证及终身系统应用保证为25年或以上, 并且其制造的综合布线系统产品获得Delta、3P、UL等国际或者国内第三方实验室的基于TIA/EIA-568B.2-1或ISO11801 (2002) 六类标准的认证测试,提供证明文件。并提供详细的测试数据。

工程完成后,综合布线系统信道测试应满足或高于以下指标:(使用第三方厂商生产的国际测试设备,如:美国Fluke公司的Fluke-DSP4000或Omniscanner2),并提供检测报告。

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或接插软线)组成。由各种原厂跳线组成,数据点采用六类系列厂家原装跳线,通过接插件方式跳线到达水平系统语音和数据系统各自信息点的互连。信息插座采用六类免打线信息插座,插座底盒距离装修地面30cm,信息插座带排线块,可重复端接,并能够满足高速数据及语音信号的传输,电气性能达到六类标准TIA/EIA568B.2-1 CAT6的要求。信息面板要求采用系列86英式面板。工作区按用户要求的比率配备原厂RJ45跳线。

在各工作区内的信息插座主要安装于接入点附近的墙面上,如需要地面安装,则应另外专门配置地面插座。墙面暗装信息插座,应固定在金属接线盒内;地面安装插座则要求接线盒盖可开启,并具有基本的防水、防尘功能。

工作区跳线应根据数据信息点按1:1的比率配备原厂工作区六类跳线,长度尺寸适合。语音信息点工作区跳线本工程不配置,采用电话机附带的跳线可以实现设备的跳接。

信息插座也可以接入无线网桥,提供无线接入。无线点全部考虑安装在对应位置的天花下。

布点原则:

本工程总计设有555个语音信息点,76个无线数据信息点,823个有线数据信息点。

办公区域:每间办公室1个语音点和1个数据点。每层走道内3个无线网络点。

公寓区域:

公寓间:每间1个语音点和1个数据点;

高级行政单元:每间1个语音点和2个数据点;

单人间:每间1个语音点和1个数据点;

套间:每间2个语音点和2个数据点。

酒店区域:由酒店承包商负责建设。弱电设计预埋线管线槽到房间门口内侧,线管设计原则如下:

标准间、单人间与高级行政单元:预埋三根SC25管到客房门口内侧:一根供敷设语音线;一根供敷设数据线(信息点及信息发布点);一根供敷设综合客房管理数据线。

套间:每间5根SC25镀锌钢管。    

本网络主要以有线为主,无线为辅。其它区域的信息点的种类及数量根据需求设置。

靠近工作区信息插座的位置,由电力专业统一配置220v交流电源插座。线管全部采用SC25镀锌钢管,每根管穿1~2根线。

水平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电缆长度为90米以内,水平布线采用六类非屏蔽双绞线(UTP);传输参数可测试到250MHz;必须符合并超过最新的六类标准TIA/EIA-568B.2-1或ISO11801(2002),导体直径为23-24AWG,中间带有十字骨架。

水平子系统所有的数据连接线打上国家标准的标签和编号,使之标注清晰,连接方便。

建筑物的天花板间敷设金属线槽,进入工作区时,从线槽引出金属管,以埋入方式沿墙壁而下(或上)到各个信息点。采用走吊顶的轻型装配式槽形电缆桥架的方案,安装在吊顶内,从弱电井引向各个设有信息点的房间。再由预埋在墙内的不同规格的铁管,将线路引到墙上的暗装铁盒内。

数据/语音传输垂直主干系统

数据主干采用六芯OM3室内万兆多模光缆,光缆必须满足竖井OFNR/FT4级或通风管(阻燃) OFNR/FT6级要求。

10/100/1000Mbps/10Gbps的应用;所用材料还必须符合IEC对抗拉力,压力和拉力的承受标准。

大对数电缆可根据需要设计选3类25对或50对大对数线缆,有适度冗余。

所有室内主干光缆、铜缆系统均应提供第三方的测试认证证书。

配线间管理子系统

数据配线架采用24口模块化配线架,光纤配线架采用19寸机架式光纤配线架,配线架应配备标签。配线架要带多种不同颜色的适配器支件以便区分数据点和语音点,并能实现前端施工及维护管理。

在各IDF分配线间采用标准19英寸机柜安装的所有的光纤配线架及相应的网络设备。所有机柜均采用19”标准机柜,内备风扇、电源及门锁并应考虑以后网络设备的放置。数据总配线架采用光缆与数据主干光缆相连,数据主干铜缆级联备份部分采用六类RJ45标准模块式配线架与主干六类铜缆UTP相连,RJ45模块式配线架要求采用自带线缆过线槽及可翻转前面施工维护。

IDF管理间语音水平子系统方面配线架采用110式配线架来管理语音信息点。语音垂直主干方面要求采用110 挂墙型安装配线架管理,并配有足够的安装背板,连接块和标签条。

数据水平线缆部分要求采用标准机柜型24口/48口六类RJ45型配线架,RJ45模块式配线架要求采用自带线缆过线槽及可翻转前面施工维护管理,而垂直部分则采用光纤配线架管理。

光纤采用19寸机柜式混合式光纤配线架,可以同时端接单\多模耦合器于一个光纤配线架。

光纤接头及相应的耦合器应采用较先进的高性能,低衰耗,高密度型光纤接头,要求多模单个SFF光纤接头衰耗小于0.20dB,并要求全部多模和均采用光纤尾纤熔接安装方式。并能提供相应多长度的LC连接头对SC头或者LC对LC头的原装原厂光纤跳线。应根据IDF主干端光纤连接头数量按3:1的比率配备原厂IDF多模光纤跳线,长度尺寸适中。

IDF管理子系统应根据六类数据信息点按1:1的比率配备原厂IDF管理区六类铜缆跳线,长度尺寸适合。所有跳线应安放在线缆管理器内, 跳线线缆的颜色和两端插头护套的颜色可分别定制,两端护套为紧凑型设计,兼容网络设备高密度的端口。

设备间子系统

主配线管理间配线架采用模块化方式管理主干铜缆及主干光缆。

语音主配线架要求采用集中机柜式110型IDC隐藏跳线式六类配线架,机柜安装,配线架规模要求与主干铜缆对数相匹配,并配有足够的4芯隐藏式数字电话卡接式跳线及卡接式2芯跳线,应配备相应的跳线行,列过线槽及盖板。

为了满足日后可能出现的应用需求,在数据网络中心内配置6个机柜,并设一套UPS电源及电池在本房间,向各楼层内的弱电间内的网络设备进行供电。为了统一管理各弱电间的设备,在楼层的各弱电间内各配置一个弱电设备安装机柜,将交换机、有线电视放大器、编码器等弱电间内安装的设备都安装在该弱电综合机柜内。

光纤主配线管理间采用光纤19寸机柜式配线架安装方式,并应配备足够的新一代OM3多模光纤耦合器及原厂多模光纤跳线。应根据主配线管理间光纤SFF连接头按10:1的比率配备原厂主配线管理间多模光纤跳线,长度尺寸适中(10英尺)。MDF也可以采用多芯4U大型单体光纤配线架并配备足够的多模SFF耦合器面板,以适应机房集中管理的需要。

产品及系统工作寿命

综合布线系统不但必须满足当前的业务处理需求,更要考虑今后通讯及宽带网络发展需求。投标商需提供卖方厂家20年及以上产品质量保证及系统应用保证。投标工程商必须具备资格并保证在工程完工时向厂商申请20年原厂质量及系统保证书。

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本次数字主干光纤要求采用万兆多模光纤,支持未来网络主干从1000Mbps到10000Mbps的升级(现阶段网络设备按照1000Mbps配置);语音主干采用三类大对数线缆。

综合布线系统必须符合国际标准TIA/EIA-568B.2-1,EN50173和ISO11801:2002对六类铜缆布线及各子系统的规定。

综合布线系统产品必须为全系列产品,端到端只准使用同一品牌的产品,包括各种线缆、配线架、模块和面板、跳线、连接器等。

机柜/机架及其配件等可采用不同品牌,机柜/机架的颜色、样式、外观等,需要在投标文件中说明,并在中标后由业主最终确定。

为确保产品的品质,所选用的产品生产商应具备ISO9001或ISO14001体系认证证书;所有产品必须都受到Delta、Etl或其他国际权威实验室的性能认证;投标文件需提供相关证明。

主要六类产品元件(线缆,跳线,模块和配线架)及组成的永久链路受到国际第三方检测机构及国内权威机构的传输性能测试认证,并能提供相应的资质证书。项目竣工时必须针对本次项目提供详细的测试报告和技术文档。

所有的线槽和线管必须采用金属材质,所有六类水平线缆要求采用符合IEC60754 标准的低烟无卤材料,满足防火等级 IEC60332-1标准,并提供相关防火检验报告;为确保工程质量,禁止使用任何形式的非原厂生产的工程线缆。

综合布线系统的所有线缆在敷设过程中必须一根线缆敷设到位,中间不得有断点。所有机架/机柜内各配线架的摆放及线缆的走向必须合理,接插件、模块及跳线的标志齐全,线缆终端必须有编号和标签,以标明线号、线位、区号和房号。

综合布线系统要求采用标准模块化的接插件,除中心机房内主语音配线架跳线外,其余配线间跳线均建议采用快接式,以便今后的管理和使用。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调试完毕后,要求设备材料厂商出具20年系统质量保证承诺书。项目中出现的万兆多模光纤,无论其实际使用长度多少,均需采用支持300米的符合国际标准的光纤线缆。

投标商的报价清单,对于所使用的光纤尾纤,按照总光纤芯数1:1配置熔接。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要求

非屏蔽六类线

1)线规:23AWG

2)规格:100欧姆,支持带宽可达250 MHz

3)线缆结构:线缆内部带十字骨架结构

4)芯线对数:4 对,每芯带有彩色护套

5)护套采用低烟无卤防火级别,符合IEC60332-1要求

6)性能符合TIA/EIA568B.2-1标准,带宽≥ 250MHz并有较好余量

六类信息模块

1)匹配线规:22-24AWG

2)模块组成:RJ45插座,排线块

3)模块规格:可支持1U24口高密度管理

4)线缆端接最大开绞:小于6mm

5)端接方式:免打线工具,可重复端接

6)打线方式:T568A或T568B

7)工作温度范围:-40°C 至70°C

信息面板

1)规格:方形86式,单孔及双孔

2)颜色:白色

3)标签要求:可搭配多种彩色标签

4)其他要求:自带防尘盖,布线原厂产品

六类模块式配线架

1)配线架功能:可同时支持语音,数据的管理

2)配线架端口管理:1.可用不同颜色的适配器支件区分数据和语音各种功能端口

2.带线缆管理托盘

3)安装方式:19英寸机柜或机架式安装,同时支持嵌入式及齐平式安装

4)打线方式:T568A或T568B

5)标签:可选透明端口标签夹及线缆管理条

6)安装要求:前端施工和维护管理

7)工作温度范围:-40°C 至70°C

IDC语音配线架

1)类别:六类

2)规格:25对、50对,高密集度

3)安装方式:19英寸机柜式或墙面安装

4)适用于语音主干与水平布线

5)附带标签夹及纸标签

6)6)110打线工具

7)适用于各种110配线架

8)简单、可靠的打线

9)阻燃级别符合UL94V-0等级

10)工作温度范围:-10°C至+60°C

六类原厂跳线

1)类别:原厂正品,六类 

2)规格:多股软跳线

3)芯数:8芯

4)最少连接次数:750次

5)长度:7或9英尺

6)标准:TIA/EIA568B.2-1,带宽≥250MHz并有较好余量

6芯室内万兆主干光缆

1)50/125um,符合EN60793-2-10规范

2)最大衰减:<=2.7dB(850nm);1300nm,<=0.8dB,支持10G以太网在850nm处应用达300米

3)外护套:满足OFNR阻燃要求6芯

4)符合TIA/EIA 568B和ISO 11801:2002

5)工作温度范围: -60°C至85°C

室内三类大对数铜缆

1)线规:23AWG 

2)规格:100欧姆,

3)存储温度:-15°C 至 +70°C

4)工作温度:0°C 至 +60°C

5)安装温度:-5°C 至 +40°C 

6)产品制造及验收标准:ISO/IEC 11801 2002(2nd)、EN50173

7)外皮:满足OFNR阻燃要求

光纤跳线及光纤尾纤

1)光纤跳线,光纤尾纤和连接硬件应考虑为同一品牌

2)最小弯曲半径:2.54 cm

3)工作温度:0℃至70℃

4)损耗:不大于0.3 dB/每对连接器

光纤配线架

1)配线架端口:12至288口,自带理线器

2)安装方式:19英寸机柜式安装

3)连接衰耗:多模0.1dB;单模0.2dB

4)标签:自带明显数据或语音标签

5)安装要求:前面操作,安装迅速方便;每个端口都是的,并可从前端取下,配线箱盖板可从后端取下

6)工作温度范围:-40℃至70℃

7)阻燃级别符合UL94V-0等级

主要设备材料表

序号材料名称规格数量单位
工作区子系统
1双口信息模块插座高级面板,45度斜角英式二位,带防尘翻盖及标签翻盖

908 
2六类模块六类非屏蔽模块,免打线设计1470
32米六类非屏蔽跳线

十字骨架,低烟无卤,Cat6 U/UTP LSZH,RJ45-RJ45 

908
水平子系统
1六类非屏蔽四对双绞电缆十字骨架,低烟无卤,Cat6 UTP, LSZH

1
管理间子系统
124口6类配线架(数据用)

抽屉式RJ45×24口模块化配线架

92
224口6类配线架(语音用)

抽屉式RJ45×24口模块化配线架

33
325对110配线架

机架式110配线架,含1HU背板

33
424芯光纤箱

抽屉式24芯模块化光纤跳线盘,支持LC×24芯容量,360度全金属封装外壳

14
5理线器机架式通用跳线导线架,1HU加深型

106
63米六类非屏蔽跳线

十字骨架,低烟无卤,Cat6 U/UTP LSZH,RJ45-RJ45 

908
71.5米语音跳线

六类110-RJ45跳线

560
81.5米多模光纤跳线

万兆多模光纤跳,0/125um-OM3 阻燃IEC-332-3,2LC-2LC 

84
9六类模块六类非屏蔽模块,免打线设计,Cat6 UTP

3000
10光纤耦合器多模光纤耦合器,LC-LC 双工,SFF

84
11多模光纤尾纤单芯万兆多模光纤尾50/125um-OM3 阻燃IEC-332-3,LC/PC 

168
主干区子系统
16芯室内多模光纤

室内6芯万兆多模光缆,低烟无卤,50/125-OM3

1
225对大对数线缆

室内三类25对非屏蔽电缆,低烟无卤,Cat3 U/UTP 

1
350对大对数线缆

室内三类50对非屏蔽电缆,低烟无卤,Cat3 U/UTP 

1
设备间子系统
148芯光纤箱

抽屉式48芯模块化光纤跳线盘,支持LC×48芯容量,360度全金属封装外壳

4
2理线器机架式通用跳线导线架,1HU加深型

4
3光纤耦合器多模光纤耦合器,LC-LC 双工,SFF

84
4多模光纤尾纤单芯万兆多模光纤尾,0/125um-OM3 阻燃IEC-332-3,LC/PC 

168
5100对110配线架

机架式110配线架,含1HU背板

7
6多模1.5米跳线

万兆多模光纤跳50/125um-OM3 阻燃IEC-332-3,2LC-2LC 

12
7线管线槽 1
8机柜(配线间)800X600x200014
9机柜(设备间)800X600x20006

计算机网络系统

系统概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在人类的工作和生活中的作用与日俱增。传统的商务活动在与互联网结合后,网络技术为商务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提供了极大便利,诞生了宽带上网、移动办公、电子商务等多种趋势。

网络作为整个综合商务酒店的信息化管理、服务的基础,必须满足顾客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的要求,以提升综合商务酒店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整体形象。宽带接入的普及和无线技术的成熟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重要支持。结合有线网络的固有优势,灵活发挥无线技术的优势,综合规划综合商务酒店的整体网络环境建设,是紧跟商务发展潮流与时俱进的重要支持和强大动力。

信息服务与应用是建立计算机网络的最终目标,对信息数据的处理,保存,维护就显得十分重要,而服务器正是网络共享信息资源的中心,服务器作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所有应用系统信息数据的处理和保存任务。所以,必须根据系统的业务与应用的具体要求,建立一套科学的,有效的服务器体系,以保证网络信息资源的安全、可靠和各项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转。

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信息服务与应用是建立计算机网络的最终目标,对信息数据的处理,保存,维护就显得十分重要,而服务器正是网络共享信息资源的中心,服务器作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所有应用系统信息数据的处理和保存任务。所以,必须根据系统的业务与应用的具体要求,建立一套科学的,有效的服务器体系,以保证网络信息资源的安全、可靠和各项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转。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要求

核心交换机

1)结构:机架式模块化交换机

2)引擎交换容量:192G

3)整机包转发率:144Mpps

4)背板容量:≥280Gbps

5)插槽数量:2

6)业务槽位:2

7)冗余设计:电源、主控冗余

8)VLAN数量:4K

9)二层功能:支持IEEE 802.1d(STP)/802.1w(RSTP)/802.1s(MSTP);支持RRPP(快速环网保护协议);支持BPDU TUNNEL;支持802.1q,提供4K VLAN和VLAN Trunk;支持基于端口、协议、子网的VLAN;支持Voice VLAN;支持PVLAN、SuperVLAN;支持GVRP/GMRP;支持QinQ,灵活QinQ;支持802.3x流控机制及半双工反压流控支持802.3ad 端口聚合;支持跨板端口汇聚和动态聚合;支持端口锁定;支持端口镜像;支持跨板端口镜像;支持RSPAN;支持端口自动协商;支持广播风暴抑制;支持9K JUMBO 帧

10)端口聚合:支持每组最大支持8个GE口或8个FE口捆绑,支持跨板端口聚合

11)POE:支持IEEE标准802.3af  POE功能

12)网络特性:支持ARP,支持Local ARP Proxy;支持DHCP Relay;支持DHCP Server

13)路由表项:K

14)路由特性:支持IP、TCP、UDP、ICMP协议;支持IPX协议;支持OSPF;支持RIP1/2;支持静态路由;支持IS-IS;支持BGP4;支持策略路由;支持等价路由;支持VRRP

15)组播协议:支持IGMP、IGMP Proxy;支持PIM-SM、PM-DM等组播路由协议;支持IGMP SNOOPING;支持组播VLAN;支持组播权限控制;支持组播组快速离开

16)ACL/QOS:提供L2/3/4 ACL流规则过滤;支持基于端口和VLAN的ACL;支持每端口8个硬件队列;支持IEEE 802.1p(COS优先级)和DSCP;支持Diff-serv/QoS;支持流量监管(CAR),粒度为Kbps;支持流量整形(Traffic Shapping);支持端口双向限速;支持优先级Mark/Remark;支持PQ、SP、WRR、SP+WRR队列调度机制

17)NAT功能:通过配置多功能业务板支持NAT、动态NAT功能、动态NAPT、ALG、多ISP、EasyIP、NAT策略、NAT日志、NAT黑名单、内部服务器等功能特性

18)网流分析:通过配置多功能业务板支持NetStream网流分析功能,可以对网络中的通信量和资源使用情况进行分类和统计,并生成报表,进行网络透视,并提供标准V5、V8、V9格式统计输出

19)安全特性:提供L2/3/4 ACL流规则过滤;用户分级管理和口令保护;提供多种用户认证方式:本地/Radius/802.1x/TACAS+认证;支持OSPF、RIP v2、BGP v4及IS-IS的报文明文及MD5密文认证;支持SNMP v3的加密和认证;支持SSH V1.5/V2;支持MAC-PORT、IP-MAC绑定;支持H3C EAD端点安全防御解决方案

20)系统管理:支持SNMP v3:Quidview网管系统;支持RMON ;支持系统日志;支持分级告警;支持本地、远程诊断;提供多语言支持

21)维护方式:支持本地配置口(Console)配置;支持远端拨号、Telnet远程维护;支持命令行配置(CLI);支持Ping、Tracert;支持Xmodem协议实现加载升级;支持FTP、TFTP协议加载升级

22)环境:工作温度0~45℃;保存温度-30~60℃;相对湿度10%~90%无凝结

23)输入电压:AC:100V~240V,47~63Hz;DC:-60V~-48V

24)重量(满配时最大重量):≤20kg

25)最大功耗:300W

26)MTBF:218,000 h

48口接入层交换机

1)重量:<4Kg

2)固定端口:48个10/100/1000Base-TX以太网电接口;1个1000Base-LX/SX 光口;2个1000Base-T以太网电接口

3)管理端口:1个Console口

4)接口线缆类型及传输距离:10/100Base-TX:五类双绞线,传输距离100m;1000Base-LX-SFP:9/125μm单模光纤,传输距离10km;1000BASE-ZX-LR-SFP:9/125μm单模光纤,传输距离40km;1000BASE-ZX-VR-SFP:9/125μm单模光纤,传输距离70km;1000BASE-SX-SFP:50/125µm多模光纤,传输距离550m

5)性能:背板带宽13.6Gbps;包转发能力10.1Mpps;输入电压AC100~240V(50Hz-60Hz);功耗(满负荷时)小于30W;工作环境温度0~40℃;工作环境湿度20%~85% non-condensing

6)VLAN:最多支持512个符合IEEE 802.1Q标准的VLAN

7)MAC地址表:地址自动学习,最多支持8K个MAC地址

8)端口聚合:支持6组汇聚组,每组最多8个端口

9)广播风暴抑制:所有端口上支持基于带宽百分比的广播风暴抑制

10)端口限速:最小粒度为Kbps

11)端口镜像:支持多对一的端口镜像,对被镜像端口的数量没有,只有一个镜像端口,支持双向端口镜像

12)流控:支持IEEE 802.3x 流控(全双工)

13)优先级队列(QoS):支持Port-based、802.1p和DSCP优先级;支持HQ-WRR、WRR队列调度;支持每端口4个优先级队列

14)管理:支持Web网管

15)加载与升级:支持通过HTTP升级

16)安全特性:支持管理VLAN

防火墙

1)技术指标

4个10/100/1000M自适应以太网接口

终端控制接口RS-232,DTE, 115200-8-N-1

吞吐量>=250M

并发连接数量>=600,000个

每秒新建连接数>=10000

流量类型数5

VPN隧道数100条

标准1U机箱硬件设计482W×255D×45Hmm

净重3.5KG

工作温度0~50℃(32~122℉);存放温度-10~+70℃(14~158℉);相对湿度5 ~95%@40℃(不凝露)

安全标准IEC60 950,EN 60 950,UL1950

电磁兼容性EMC:EN55022&EN55024,FCC CFR 47 Part 15 (B级) ,ICES-003(B级) ,CISPR 22(B级),AS/NZS 3548(B级) ,VCCI(B级)

电源系统200V~240V,4Amps(max),300W(max)

MTBF≥100000小时

2)网络功能

支持ADSL、CABLE、MODEM、DDN、MSTP、以太口等接入    

支持多种网络通信协议和应用协议,包括TCP/IP、ICMP、UPnP、DNS、SNMP、UDP、H.323、PPPOE、DHCP、IPSEC、PPTP、L2TP、NAT、RIP、ARP、ARAP、DECnet、NETBEUI、AppleTalk、BOOTP、VOD、OSPF、BGP4、IPX、VLAN、Spanning tree、MPLS等

支持网口自动启用和关闭,支持网口模式的设定

网口支持绑定多IP地址、支持IP地址池方式

支持基于来源/目的地址、来源/目的端口、接口的策略路由

支持静态路由、RIP/BGP/OSPF等动态路由协议

最多支持16个互联网接口

支持多线路负载均衡,通过连接数把流量自动分配到不同的互联网线路

支持路由权重设置,根据带宽大小分配流量

支持南北通功能,实现同时接入电信及网通网络

支持备份线路功能,支持线路存活情况检测,可以根据主线路存活情况自动切换到备份线路上

DHCP server/ DHCP relay/ DHCP client

支持路由模式、网桥模式和网桥路由混用模式

支持服务负载均衡

3)安全功能

采用专用硬件平台与专用的安全操作系统SNOS

智能状态包过滤检测技术

支持TCP/IP、UDP、ICMP等协议访问控制

支持多DMZ区,可按需求增加安全区域

双向网络地址转换(NAT),支持动态地址转换和静态地址转换;支持多对一、一对多和一对一等多种方式地址转换

可提供基于芯片的SYN Flood、UDP Flood、ICMP Flood、MAC Flood等DOS、DDOS的攻击防御

可自动防范Tear Drop、Smurf、Land Attack、WinNuck、圣诞树等几十种网络攻击和扫描窥探,达到线速检测过滤

TCP标志位检测技术

ARP攻击防御网关,有效防止局域网内部ARP攻击导致的网络中断

支持对 QQ/MSN/SKYPE/雅虎通等即时通讯软件过滤

支持对Bittorrent/ eDonkey/eMule等P2P应用过滤

支持基于流的URL过滤、关键字过滤及文件名过滤

应用层动态协议分析技术,支持协议:

常用协议:HTTP/POP3/SMTP/IMAP/NNTP/SSL/TLS/SSH/FTP/SNMP/DNS/TELNET/DHCP/VNC/  PCANYWHERE/RDP /RADMIN/BGP/ NETBIOS /TFTP/SOCKS 5/SMB

视频协议:H.323/RSTP/HTTP-RSTP/MMS/ SIP

P2P应用:Bittorrent/ eDonkey/eMule/迅雷

IM应用:QQ/MSN/SKYPE/雅虎通/AIM

游戏应用:Counterstrike /Doom 3/Half-Life 2/Quake / World of Warcraft /XBox Live

基于PPTP用户的访问控制

应用层安全监控主机设置

支持对802.1q VLAN协议的过滤及支持VLAN trunk 协议

IP地址与MAC地址唯一性绑定

网络黑洞功能,阻挡非法的网络探测及入侵

当前网口流量监控,攻击自动防御及报警

支持SYN-DI防洪堤模块,抗拒高强度的DDoS攻击

支持radius、口令、证书、LDAP、TACACS/TACACS+等多种认证方式

支持与IDS、防毒系统等多种网络安全产品联动

4)流量控制功能

通过权限组形式控制每个IP地址的上行/下行带宽,上行/下行包数,并发连接数

精细划分每个IP地址特定端口范围内的TCP/UDP连接数

支持长时间下载功能

支持自适应带宽队列ABTQ(Adaptive Bandwidth Tuning Queue),根据客户设定的 最优带宽使用比率,动态调节每个IP地址的可用带宽

支持 IP多管道带宽控制,最多可设置20种流量类型。有效区分出不同的带宽需求的应用服务

支持最小保证带宽功能

5)VPN

IPSEC VPN及IKE,硬件加速VPN

PPTP/L2TP VPN

天匙虚拟专网,带宽消耗和CPU资源损耗最少的VPN连接方式之一

PPTP接入功能,实现LAN TO LAN的PPTP应用

支持MPLS VPN 连接方式

支持标准IPSEC及国密算法

支持预共享密钥和数字证书

支持与防火墙、VPN网关及VPN软件客户端进行VPN互联

6)管理功能

支持基于对象、时间、IP、端口的管理

提供命令行、WEB图形化及基于SSH的登录管理

支持NTP时间同步

支持本地管理、远程管理及防火墙集中管理器

设置可信主机对防火墙管理

支持snmp网管功能,可与openview集成查看防火墙状态

实时系统监控,观察系统的运行状态及网络连接状况

实时报警,支持拨打电话和Email等多种方式报警

系统操作记录,记录系统管理员的所有操作情况

网络数据日志记录及当前日志记录,日志自动导出分析

支持syslog及snos日志格式,可转换为其他设备及网管工具分析

支持各功能系统配置保存、恢复、下载及上传

支持远程系统升级及执照管理

提供网络测试功能

7)高可用性、可靠性及扩展性

支持防火墙的主-备、1:N冗余等不同备份和负荷分担机制

支持发生系统、线路故障时自动切换

支持NPU、IA、PPC、ASIC等多种芯片架构,保证系统可用性

当前运行状态显示及健康通告

支持电源冗余及热插拔模块扩展

路由器

1)设备符合19寸标准机构要求,高度不得超过1U

2)10/100/1000M TX/SFP路由端口>=2;10/100/1000M TX交换端口>=4;端口支持自动MDI / MDIX切换

3)PIC插槽>=2

4)Console/modem口>=1

5)RAM>=128M;Flash>=32M

6)支持内置状态检测防火墙,内置入侵检测系统和报警系统

7)支持802.1Q

8)支持IPSECVPN,基于硬件的AES/3DES/DES加密

9)有效防御拒绝服务攻击 (DoS) ,包括Ping of Death、SYN/FIN泛洪、Smurf攻击、端口扫描、碎片攻击和IP欺骗等

10)智能的事件触发,设备可以根据特定事件动态更改配置及邮件通知报警,遭受攻击时可自动关闭某个接口以防御可疑的攻击

11)支持动态链路备份,当主链路故障时可自动切换到备用链路

12)支持NAT

13)支持RIPv2/OSPF v1 & v2/BGP-4

14)支持VRRP or HSRP

15)支持策略路由

16)支持QOS协议IEEE 802.1p/ RSVP/ Diffserv/DSCP

17)支持完善的组播协议IGMP/IGMP SNOOPING/ DVMRP/ PIM DM/SM

18)支持SNMP/Console/telnet/web管理/RMON

19)支持Radius/ TACACS+认证/SSH/ SSL

20)与核心交换机同一品牌

网络管理

1)通用网管平台,能够对不同品牌的网络设备统一管理,能够对设备的性能监控和告警,支持全中文的用户界面

2)支持多厂商设备

3)支持多管理器的域管理体系结构,可伸缩的分布式体系结构,支持分布的多域管理

4)支持安全的SNMP v3

5)支持自动网络查找,拓扑生成

6)支持重叠私有IP地址的远程轮询

7)定制MIB表和创建MIB表达式

8)提供详尽的长期网络趋势统计报告

9)支持智能的事件报警,自动学习生成基准线和阈值报警

10)支持基于Web / 打印等方式报表输出,性能的实时表格/图形显示

11)支持多级操作管理权限

12)与核心交换机同一品牌

主要设备材料表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数量单位
1PNP网关

 1
2核心层路由器 2
3千兆核心/汇聚层交换机

 2
4接入层交换机24口

3
5接入层交换机48口

13
6防火墙 2
7服务器 3
8网管工作站 1
9机柜800X600x20006
10线管线材 1

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

系统概况

本工程在综合商务酒店内设置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供综合商务酒店内的用户和工作人员收看有线电视节目,同时为信息发布系统提供节目源。系统按照860MHz双向传输系统进行设计,信号源取自省/市有线电视网。

系统由信号源、前端系统、传输网络及用户终端组成。

信号源

省/市有线电视网、卫星电视信号

前端系统

1)省/市有线电视网前端设备由有线电视公司提供,安装于地下一层有线电视机房内

2)卫星电视前端设备安装于天面层弱电间

传输网络

1)主干分配器及干线放大器设置在有线电视机房的设备机柜内,各分配放大器和支干线分配器、设置在相应楼层弱电间或走道天花内

2)系统传输干线采用SYWV-75-7四屏蔽同轴电缆沿弱电竖井、走廊穿线槽/管敷设,支线采用SYWV-75-5四屏蔽同轴电缆穿线槽/管在天花或沿墙敷设

用户终端

1)用户终端面板要求采用方形面板

2)面板底盒要求采用国标86型底盒,暗装

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系统网络结构、性能指标等必须满足佛山市市数字电视传输要求,施工前应报当地有线电视网络管理部门审批,并确保通过当地有线电视网络管理部门的施工验收。

系统光端设备、放大器、分支分配器、电缆等设备材料均应符合当地有线电视部门的选用标准,并取得入网认证。

系统应采用860MHz双向传输系统设计。

系统图像质量应在4级以上。

系统应满足下列性能指标:(以下指标如当地有线电视部门另有规定,则按有线电视部门规定执行)

1)载噪比(C/N):≥44dB

2)交扰调制比(CM):≥47dB

3)载波互调比(IM):≥58dB

4)载波复合二次差拍比(C/CSO):≥55dB

5)载波复合三次差拍比(C/CTB):≥55dB

6)用户终端模拟电视信号输出电平:68±3dB

7)用户终端数字信号输出电平应低于模拟电视电平6~10dB

8)相邻频道输出电平差:≤3 dB

9)任意频道间电平差:≤10 dB

10)用户隔离度:≥22dB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要求

放大器(含干线放大器及分配放大器)

1)适合双向传输

2)应内置高效开关电源,并具有延迟启动过压及欠压保护功能。

3)上行放大应采用晶体管推挽模块或专用上行大功率放大模块。

4)主要技术参数

上行频率范围5~65MHz

下行频率范围87~862MHz

上行增益≥18±1dB

下行增益≥26±1dB

增益调节范围0~10dB

带内平坦度±0.75dB

斜率调节范围6~20dB

噪声系数≤10dB

输出电平下行:95dBuV;上行:103dBuV

输入/输出阻抗

75Ω

输入反射损耗≥11dB

输出反射损耗≥12dB

分配器

1)适于双向传输

2)阻抗75Ω

3)频率范围:5~1000MHz

4)平衡输出

5)二分配损耗:<3.5dB,四分配损耗:<7.5dB

6)不输出端口应设置终端器

7)连接方式:F型

线缆

1)网络干线电缆采用SYV-75-7屏蔽物理发泡同轴电缆,各用户终端的线缆采用SYV-75-5屏蔽国标同轴电缆

2)同轴电缆应符合国家标准GB12269-90要求

3)同轴电缆防火等级:阻燃

主要设备材料表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数量单位
1双向放大器 6
2终端电阻 2
3二分配器 23
4三分配器 16
5四分配器 18
6六分配器 27
7信号混合器 1
8解码器\调制器

 2
9功率分配器 2
10光接收机 2
11光发射机 2
12功率分配器 2
13卫星接收器 2
14天线杆基础 
15天线杆 
16避雷器 
17线管线材 1
18机柜 2

信息发布系统

系统概况

信息发布系统主要是实现在公共场合或人员集中的区域发布综合信息,具有实效性和快速性。数字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是由多种多样的异构终端组成,利用信息管理系统统一管理能够为进入综合商务酒店内的客户进行信息的发布、广告发布设置等各类动态图文信息和广告导引信息。

系统同时为来访问的客人提供方便快捷的咨询服务,充分展示企业管理的现代化,体现紧跟时代潮流,树立良好的企业公众形象。

系统主机暂设在地下一层的数据网络中心。根据本综合商务酒店的规划和布局具体点位如下:在公共厅堂等位置设置46’LCD电视,在电梯厅等设置32’LCD电视。另设置一块室外全彩广告屏P25 LED(3200mm×2560mm)以提供图像信息。

系统功能及性能要求

该系统要求能够完成以下功能或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能外接各种外部信息设备,包括摄像机、录像机、激光视盘、电视信号、光驱等。

接口扩展性:所有设备的选型都综合考虑到了与其他系统兼容与扩展的功能。

显示终端控制设备,要充分考虑到其他信号的接口,例如:RS232信号传输等等。

软件的可扩展性,设计应用系统的时候充分考虑了多种显示媒体的兼容,文件格式的兼容等特点。充分考虑了将来与其它线路的可扩展功能。

通信技术方面,系统基于TCP/IP通信网络,除了紧急与实时信息是进行实时显示外其他信息都是存储在信息发布控制器内,然后按照时间表进行显示。

显示分辨率:由于该应用系统集成了不同的显示设备,因此充分考虑不同显示终端分辨率的问题。

控制系统先进性、成熟性,可以实时发布视频信号、静态文字、动态图形等多种格式文件。

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网络传输要求

以太网络环境:以太网络,通过6类线传输需要发布的公告信息。

中心控制系统功能介绍

1)基于网络数字化传输

该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基于IP数字化传输,将服务端的所有节目、节目表、字幕以及播出任务发送显示终端,系统适用LAN局域网络也适用于广域网,通过网络远程实现信息以及设备控制与管理。

2)提供正确及时信息、实现紧急插播功能

在服务器端编辑好的节目以及安排好的播放日程通过网络传输到显示终端后,显示终端按照编辑好的播放日程表进行信息播放,可以进行分组播放也可以进行个性化播放。当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可以随时插播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动态信息、视频信息等等;操作非常方便、远程实现所有设备、信息的有效管理。

3)能够控制各种类型显示终端

遥距多媒体控制系统可以很好的控制各种显示终端等离子显示器(PDP),液晶显示器(LCD)、投影机、背投、CRT显示器等等。

4)能够显示各种信息格式

显示信息的文件格式可以是JPG/BMP、GIF等图片、还可为PowerPoint格式、MPG2、MPEG4、AVI、ASF视频格式、Flash格式、HTML/MMS/EXE/COM等等, 还可以实现网络视频点播功能。

5)显示终端设备管理

能够对所有显示终端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IP 管理、显示终端分组管理、电源管理、时间校对管理、显示设备管理等,能够定义显示终端开机及关机规则实现电源的有效管理,既能实现节能又能对设备进行有效的保护,还可以通过远程实现设备的管理例如:通过RS232调节显示终端色温。

6)字幕管理子系统

能够定义字幕列表,并且能够定义子字幕名称;

字幕内容:能够定义文字大小、字体、文字效果;

字幕效果:能够定义字幕边框的大小、线条的粗细、背景颜色以及显示速度。

7)播出任务子系统

可以设定播放时间表,透过时间表管理显示屏播放讯息;

可以设定群组播放时间表,设置多个显示屏播放的相同时间表;

播放时间表容许预先设定不少于180天的播放信息;

能够自订时间单位(00:00 – 23:59);

能够自订播放周期单位 (5mins, 10mins等);

定时播放:指定于某天内的某一段时间播放讯息;

指定时间播放:指定于今天至某天来的某一段时间播放讯息;期间播放:指定于每星期某天的某一段时间播放讯息;

提供播放前预览功能;

能够编制广告播放时间及支持循环播放功能(日、周、季度、半年等)。

8)用户管理子系统

具有用户添加功能;

具有用户删除、编辑、密码修改功能。

图文电视编辑

1)视频制作子摸块

对视频文件MPEG-1、MPEG-2、MPEG-4等进行制作播出

对静态图片文件BMP、JPG、GIF等进行制作播出

对动画Flash等,幻灯PowerPoint等进行制作播出

对WORD、EXCEL、TXT等进行制作播出

2)字幕制作子摸块

制作字幕与WORD文字处理一样,具有背景图选择

可制作图像底部、左右、整屏走字幕,能定义字高和走字速度

3)网页制作子摸块

直接输入网址,显示网页

4)RSS制作子摸块

RSS为显示网站上的“新闻”和“天气预报”等的功能

在网络上服务器中抓取RSS、XML网络实时数据库

5)音频制作子摸块

可把音频文件制作为背景音乐进行播放

6)电视频道制作子摸块

将电视信号嵌入播放版面,定时、定频道播出,实现实时的电视播出

7)预览功能

可对上述的所有制作完成后的模块进行播出前的预看功能

紧急字幕制作

可以定义紧急节目或紧急字幕的播出,紧急节目播出表发出后播出服务器能即时播出紧急节目,结束后自动继续播出原节目。

播表制作

播表有视频、音频、字幕,播放方式、准确时间和定时等选择

可以在画面上(例如图片)加上配音和字幕

可以定义某段节目的定时播出,结束后自动继续播出原节目

播放器状态

可以查看播出机当前状态和控制播出机

可显示播放器的状态,如:无联机、播放、停止

可控制选定的播放器:开机、关机、重新启动、校时、播放、停止、下字幕

可选择要显示状态的播放器

设备控制

系统带有矩阵控制模块、LCD电视控制模块,并预留八个控制端口以便根据用户要求增加所需控制的设备。

视频监看

监看播出机当前的播放内容,实现实时监视功能。分为“静态监看”和“动态监看”。

服务器设置

1)编辑机设置功能,设置编辑端名称、IP等基本信息

2)播放机设置功能,设置播出端名称、IP、素材路径等基本信息

3)服务器设置功能,设置服务器端名称、IP、素材路径等基本信息

日志查看

对所有用户的操作记录进行查看。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要求  

全彩LED户外广告显示屏

1)显示尺寸:21.6X12.15=262.44平方米

2)像素间距:25mm

3)像素组成:2R1G1B

4)像素密度:1600像素/平方米

5)可视视角:水平120度,垂直60度

6)显示亮度:最大白平衡亮度大于5000cd/平方米

7)亮度调节:亮度可做100级(手动和自动)调节,调节范围0~5000cd/平方米

8)色温:5500K~9500K可调

9)灰度等级:16bits,65536级灰度

10)颜色控制:具有单点亮度调节技术

11)视频换帧率50/60fps,刷新频率大于550Hz

12)均匀性:大于0.95

13)播放内容:视频、动画、图片、文字等信息

触摸查询机

1)表面声波触摸屏

2)透光率:95%以上

3)触摸分辨率:4096x4096

4)触摸灵敏度:可感知85g触摸力

5)触摸点密度:每平方厘米15000个触摸点

6)触摸寿命:可承受5千万次以上单点触摸

7)表面硬度:莫氏七级标准

8)响应时间:小于10ms

9)材质:纯玻璃;触摸精度:±2毫米

10)多点触摸:软件智能判别

11)高保真多媒体内磁式音箱

12)100M网络接口模块;专用散热系统

13)全钢制机柜

系统前端(显示终端)

1)自适应的支持HDMI/VGA输出的多种格式的高清分辨率显示;4:3格式的显示分辨率:1024*768到1920*1080;16:9格式的分辨率:1280*768到1920*1080

2)支持32位的真彩显示

3)系统语言支持:标准为中英文显示,并且可以扩展多种语言支持 

4)支持多种格式的数据信息显示播放,包括:支持播放常用的文件、图片、动画、视频、音频、流媒体格式的内容;支持Flash格式信息播放;支持天气预报、周边交通信息等公用信息的显示

5)支持滚动字幕,支持背景音乐的设置和播放

6)支持显示屏幕的任意放置,包括横放,竖放,倒置等;并支持屏幕柔性切割功能,即可以任意、自由安排各自分布区域,在不同区域并且显示不同内容,不采用固定格式的模板化选择

7)部分终端可选择支持触摸屏信息查询功能,以互动、主动的方式查询系统中装载的信息内容:场馆功能区分布、导引信息、附属设施分布信息、服务信息与导航、场馆主动发布的活动信息、商品信息、紧急信息插播、广告发布功能

系统后端(后台服务器和管理软件)

1)信息发布任务管理功能

支持远程发布任务

支持多种任务发布策略

支持信息的全范围发布,及支持不同的客户端显示不同内容

支持发布同步:支持PPT格式内容在不同终端播放时的帧同步,支持FLASH视频文件循环播放的同步

支持以WEB方式对客户端进行操作和管理

支持多种任务发布方式的设置

支持以日历的方式安排播放任务

支持播放任务的及时查询和预览

2)显示设备管理功能

支持远程即时开关机管理

支持多种方式的设备管理

设备运行状态管理

3)多媒体信息内容编辑功能(编辑工作站)

支持多用户的信息编辑、发布。根据业务需要多个部门都可以部署编辑工作站,完成信息发布的编辑制作、发布管理,同时能够发现任务冲突

支持在线编辑以及预览功能、提供信息编辑的拼写校验功能

内置常用信息发布模版

支持中文、英文信息显示,可扩展其他多种语言

支持对文件的在线编辑、在线预览,实现文件和任务的匹配

支持对操作员按职能进行分级权限管理,支持多用户管理

任务日历功能

支持多方式查询,并形成报表,具有打印功能

前端硬件(显示端控制器)要求

1)具有可靠性高、安全性好、功耗低等特点,确保系统能长时间可靠运行

2)采用嵌入式X86架构以及嵌入式操作系统

3)接口要求:VGA;RJ45;AUDIO;MIC;USB2.0;RS-232;HDMI

4)支持5.1声道环绕立体声

5)支持断电保护功能

6)低功耗,耗电量小于40W

7)无风扇和其它机械部件,无噪声,确保设备的稳定可靠和安静

8)安装采用隐蔽工程,安装在在显示器或LCD TV背部或者隐蔽空间

9)支持远程开、关机

信息发布应用/管理服务器的配置要求(不低于)

1)Windows Server 2003 English Standard License Standard Version

2)Microsoft MY-SQL Database硬件需具有相应的驱动程序支持操作系统

3)2* Inter 双核处理器,2G主频,4G内存

4)2*73GB 热插拔硬盘

5)内嵌式100/1000Mbps双端口网卡

6)配有MB高速缓存的SCSI智能阵列控制器 (RAID 0/1)

7)支持热插拔电源

8)内置DVD光驱

信息发布多媒体服务器的配置要求(不低于)

1)Windows Server 2003 English Standard License Standard Version

2)Microsoft MY-SQL Database硬件需具有相应的驱动程序支持操作系统

3)2* Inter 双核处理器,2G主频,4G内存

4)3*1TB 热插拔硬盘(依视频信号量进行调整)

5)内嵌式100/1000Mbps双端口网卡

6)配有MB高速缓存的SCSI智能阵列控制器 (RAID 0/1)

7)支持热插拔电源

8)内置DVD光驱

LCD信息发布编辑工作站的配置要求(不低于)

1)酷睿2双核1.8GHZ CPU

2)1G内存,4M 二级缓存

3)160G SATA硬盘

4)DVD ROM

5)100M/1000M网卡

其它要求

1)系统管理软件以及系统使用的所有软件必须中、英文版本供选择。

2)系统具备与关联第三系统接口的能力。

3)信息显示终端控制器

4)信息显示终端接收器采用工业级主板和器件,在天花内挂壁安装方式,也可安装在19英寸标准机架内

5)具有网络唤醒功能,同时具有掉电后自恢复功能,适合无人操作场合

6)具有VGA和TV同步输出功能,支持音频,可定制各种非标分辨率视频输出

7)采用CPU Intel® Pentium®M处理器,1.6G,具有512M以上内存,自带160G以上的硬盘

8)具有RS232/485串口控制,可以显示终端进行串口控制

9)扩展接口 Mini;PCI插槽×1(可插无线网卡),PCI插槽×1

主要设备材料表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数量单位
工作站及软件 
服务器及软件 
播放机 56 
显示屏32'LCD54 
显示屏46"LCD
触摸查询机 
户外广告显示屏21.6米X12.15米=262.44平米

大屏控制器 
机柜 

800x600x2000
10 线管线材 批 

一卡通系统

系统功能及性能要求

一卡通管理系统是建立在东胜区综合商务酒店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之上,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及非接触式IC卡技术,为东胜区的各项管理功能提供现代化手段,以提高管理质量和水平。具体目标为:

IC卡各子系统的工作站和上位机居于系统的高速管理信息域,采用以太网,通过路由器可连接局域网和广域网,包括Intranet和Internet。

通讯工作站与现场控制点之间采用传统的控制网RS-422/485作为分散的控制设备、数据采集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一卡通系统数据库采用同一数据库管理,数据库平台用SERVER2000,支持ODBC访问,自控系统集成可通过局域网与其建立通讯连接,并对其数据库进行读、写访问。

基于TCP/IP协议,使得所有IC卡在管理中心授权(发卡或挂失)后无须再到各子系统进行授权操作,便可实现身份识别、电子门禁、考勤、巡更、消费、停车场出入、电梯控制等多种功能。

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由发卡机、一卡通平台管理软件、管理服务器、打印机等组成。

发卡本着一人一卡的原则。

卡片发行后,可以在一卡通实施的范围内进行各类授权操作,如门禁、考勤、消费、巡更、停车、电梯控制等。

发卡管理系统包括操作员权限管理、人事管理、卡片管理、通讯管理及数据备份与恢复等功能模块。

1)操作员权限管理

操作员管理主要是对系统操作员的使用权限进行管理,指定一卡通系统各功能选项分别由相关人员进行操作管理。

2)人事管理

人事信息管理主要是对系统人员资料录入、更改、删除,包括单位、部门、人员、职务、类别、头像等信息。

3)卡片管理

卡片管理主要对卡片的发行、挂失、退卡及类型管理。

卡片发行包括长期卡、临时卡,由发卡、挂失、退卡、换卡、卡片激活、密码修改、权限等功能模块组成。

类型管理包括卡片押金、卡片充值、批量充值、充值报表。

主要设备材料表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数量单位
1工作站含操作系统1
2服务器含软件1
3通信线Cat.6 UTP对绞电缆

1
4发卡机 1

视频监控系统

系统概况

在综合商务酒店的各主要出入口、走廊、电梯前室楼梯间等重要位置设置固定式或半球摄像机。酒店部分共设置2个固定式摄像机,84个半球摄像机,3个电梯专用半球摄像机;非酒店部分共设置42个固定式摄像机,219个半球摄像机,24个电梯专用半球摄像机。此外,本工程设电子巡查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将人防和技防有机结合。

按照本系统的分布原则,本工程可达到重点区域无盲区的要求。

点位分布:

1)地下停车库:车道上,每隔30至40米设一个固定式摄像机;

2)首层各主要出入口、疏散通道设半球摄像机;

3)电梯内均设电梯专用半球摄像机;

4)设备用房主要通道设半球或固定式摄像机,酒店弱电设备间、数据网络中心、有线电视机房、安防控制室设出入口控制系统,酒店弱电设备间、数据网络中心、有线电视机房设双鉴探测器;

5)各层电梯厅、走廊设半球摄像机;

6)楼梯间:每隔一层设一个固定式摄像机;

7)服务总台、前台设半球摄像机;

8)天面设固定式摄像机。

安全防范系统用户一览表详8.5 节 安全防范系统用户一览表

监控盲区

安全防范系统主要针对公共区域进行设计,所以商铺、餐饮包间、会议室、健身中心、酒店客房、公寓、会所、办公等功能用房内为监控盲区。

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监控中心实时监控并采用磁盘阵列进行录像,每路信号录像保存时间最低不得低于15日。

通过视频服务器和矩阵式切换控制视频来实现对多摄像机系统的控制,系统控制程序的编制或对系统的控制指令均能在控制键盘上进行。

监控系统可实现视频矩阵系统与视频服务器相结合,实现同步监视、控制,具有通过操作回放和图像搜索,回放图像抓拍,静止和动态放大功能。

系统提供所需通讯界面及协议、软件开发包,以达到智能化系统集成控制与监视及管理功能。

监控系统可以通过通讯接口协议或硬接点的方式连接安防其他子系统所传送的有关报警信息,并实现报警与监控图像的联动,通过监控主机电子地图显示报警点状态和所联动的监控图像。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要求

彩色半球摄像机

1)1/3" 彩色CCD传感器,半球型防护罩

2)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芯片组件控制图像

3)高灵敏度,抑制光晕能力强和高信噪比

4)像素:NTSC(EIA)=380K / PAL(CCIR)=440K (高分辨率)

5)解析度:480TVL 

6)最低照度:0.5lux

7)自动电子快门(AES),自动增益控制(AGC),背光补偿(BLC),自动跟踪白平衡(ATW),防闪烁功能(F.L.)

8)内同步功能(INT)

9)内置定焦或变焦镜头,自动光圈

10)内置红外截止滤光片

11)12VDC/24VAC电源供电

日夜转换型摄像机

1)1/3″ CCD传感器 

2)水平解析度:480TVL或520TVL

3)高灵敏度,抑制光晕能力强和高信噪比 

4)自动电子快门(AES),自动增益控制(AGC),自动跟踪白平衡(ATW), 背光补偿(BLC),抑制闪烁模式(F.L.) 

5)配置固定焦距镜头,可选手动变焦镜头或自动光圈镜头(选配) 

6)支持直流驱动、视频驱动镜头或3可变(焦距、光圈、聚焦)自动光圈镜头 

7)光圈LEVEL调节功能 

8)墙装时,摄像头角度可以调节,并保证图像垂直不倾斜 

9)彩色模式/黑白模式自动切换 

10)支持12VDC/24VAC或110VAC~230VAC电源供电,电源自适应

室内/外高速球

1)23×12变焦倍数

2)自动光圈、自动变焦、背光补偿,自动增益控制

3)超宽光学动态范围,最大光照的对比率可达128X

4)花样扫描,高速水平扫描,自动翻转

5)密码保护,隐私区域,自动归位功能

6)最多可以设定128个预置位

7)16个可编程区域

8)4个报警输入单元,1组继电器输出

9)兼容多种主流控制协议

10)具有数据下载接口,可实现程序版本升级

11)浪涌保护和防雷击保护

12)室外型可防结冰,内置加热器和空气循环系统

13)包括室内室外等多种类型 

14)具有吸顶和支架安装多种安装方式 

15)24V交流电源供电 

16)室外型达IP66防护等级

视频矩阵

1)采用ARM9微处理器技术,使用LINUX操作系统内核 

2)最大240路视频输入,16路视频输出或112路视频输入,32路视频输出

3)易扩展的高密度结构,可随时升级 

4)可选内部视频丢失检测功能,视频丢失信息可以转发给网络服务器

5)摄像机标题及时间信息可在屏幕上任意移动

6)支持基于Windows的多媒体管理软件

7)8个可扩展RS-232通信口,最多可扩展至32个键盘口

8)具有1个以太网口,可由多个以太网键盘通过网络进行控制

9)128个通用巡视,35个事件定时器,128个成组切换

10)通用巡视和成组切换可实现自身调用及相互调用,并可调用远程视频输入

11)自动报警调用,最多支持1024路报警输入

12)5种报警显示模式,3种报警清除方式,5张报警联动表

13)具有以太网报警转发功能,可转发至远程联网矩阵和计算机

14)通过键盘分组和摄像机分组设置,实现键盘与监视器/摄像机间的精细化控制

15)联网系统采用中心联网方式,实现矩阵系统的分布式部署集中式管理

16)非中心矩阵可通过网络从中心矩阵下载系统配置信息 

17)支持系统备份和恢复 

18)系统具有网络通讯加密功能,确保网络通讯安全 

19)可设置系统优先级和用户口令 

20)中/英文菜单

视频服务器

1)管理存储设备、存储资源和音视频数据,支持对系统所有存储资源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支持不间断的视频检索、回放等业务

2)实时监控系统内网络视频设备以及其他设备的状态,主动检测各个设备工作状态。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将按事先设定的事件处理办法自动处理。若处理失败,则发出告警信息

3)对用户权限进行分级、分域、分设备的管理

4)支持视频监控系统区域内GIS电子地图,并在地图上标注摄像机的具体布置

5)记录所有功能操作,如:下载、云台控制、实时监控和异常情况的日志,并提供多种检索、查询方案

磁盘阵列

1)基于位硬件体系和位专用Linux存储操作系统,保证系统在7×24小时海量视频数据连续存取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拥有前端GE接口,支持链路聚合和动态故障切换,在保证数据读写带宽的同时保障数据通路的可用和畅通

3)支持存储系统内部磁盘可以任意的更换位置,而磁盘内部的阵列配置信息和数据完全不会改变或丢失,避免由于磁盘被错误插拔而导致的数据丢失

4)支持RAID 0、1、5、10等多种实用的RAID级别

5)磁盘类型:750GB/1TB企业级SATA II磁盘

6)能根据实际应用需要扩展硬盘数量

编解码器

1)视频编码制式:PAL、NTSC

2)视频图像分辨率:D1、2CIF、CIF、QCIF

3)视频编码帧率:最高25帧/秒(PAL)或30帧/秒(NTSC),可灵活设置帧率

4)视频编码速率:H.2:kbps~4Mbps连续可调;MPEG4:kbps~8Mbps连续可调;MPEG2:kbps~16Mbps连续可调;MJPEG:2千字节/帧~100千字节/帧,每帧可调

5)网络接入方式:支持固定IP、PPPoE方式接入

6)支持网络协议:TCP/IP、RTP/UDP、HTTP、NFS、CIFS、IGMP、Telnet、ICMP、ARP、FTP

7)传输种类:单播、组播,每通道支持传输1路组播实时流的同时传输4路单播实时流,单设备最大支持32路实时流发送(单播+组播)支持UDP方式的实况流和支持TCP方式的存储流传输

8)最大端到端延迟:300ms

9)视频输入:8路模拟混合视频(PAL/NTSC),BNC连接器75Ω,1V(P-P)

10)视频输出:1路模拟混合视频(PAL/NTSC)输出,BNC连接器75Ω,1V-1.6V(P-P);1路VGA视频输出;2路视频输出,可进行本地预览、本地回放

11)音频:8路模拟音频输入(BNC),单声道;1路模拟音频输出(BNC),单声道;1路φ6.3mm MIC接口,单声道输入,输入阻抗>3000Ω

12)报警输入:8路凤凰箝位接口,内部光耦隔离

13)报警输出:4路凤凰箝位接口,内部继电器开关输出

14)串口:1路RS232 RJ45接口;1路RS485 RJ45接口

15)USB接口:1路USB 2.0外部接口

16)以太网电口:8个IEEE802.3U 100BASE-T 10/100M自适应,半/全双工,RJ45;2个IEEE802.3U 1000BASE-T 10/100/1000M自适应,半/全双工,RJ45

视频管理软件

1)网络视频管理软件最大支持9999路视频接入,具有系统巡视、成组切换、报警管理等功能。支持通过实物键盘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兼容所有数字视频产品

2)支持解码器模式,用户可将支持解码器模式的客户端视频浏览窗口看成数字电视墙,通过实物键盘或另外客户端的虚拟键盘将IP Camera的图像切换于数字电视墙中

3)基于C/S构架的网络视频管理软件,客户通过Web Client或Remote Client进行远程访问和控制

4)中心管理模块具有网络配置、认证管理和强大的权限管理功能

5)支持级操作优先级

6)集中配置管理,统一分配用户权限,引入用户组概念,支持多用户区域管理

7)提供设备跨网关搜索功能,可按类型进行IP设备搜索

8)支持拖放或成组批量添加设备,操作方便快捷

9)支持1/4/6/8/9/16路视频浏览

10)提供电子地图功能,可通过双击电子地图中的摄像机图标进行图像浏览

11)提供视频回放功能,支持帧进、帧退、快放和慢放等功能,1/4/6/8/9/16画面回放

12)心跳功能,设备实时在线检测

13)支持PTZ控制

14)提供语音对讲功能

15)可管理所有IP前端、视频编解码器等产品

16)支持MPEG-4、H.2视频编码方式,G726/G711音频编码方式

17)支持快照功能

18)支持对前端IP设备的视频、网络参数设置

19)支持数字矩阵功能,支持配置TOUR、SALVO和事件等功能

20)支持联动前端数字视频设备的开关量报警、移动侦测报警和矩阵报警

21)提供完备的快照管理、日志管理和报警管理

22)支持解码器模式

23)可进行网络录像模块的统一管理,最大可管理100个单台解码器最大可支持128路视频录像

24)提供手动录像,自动录像和报警录像和移动侦测录像

25)报警预录像功能,最大支持30秒预录像

26)录像减帧压缩功能

27)支持本地回放和远程录像功能

28)支持ISCSI网络磁盘阵列存储

29)重新启动或网络重连后自动恢复录像功能

30)支持摄像机、日期时间检索功能

31)通过网络视频模块进行录像存储,支持NAS, IP-SAN磁盘阵列存储

32)支持循环录像,同时可配置录像磁盘自动覆盖的最低磁盘空间

33)进行流媒体模块的统一管理,最大可管理100个流媒体模块

34)单流媒体模块最大可支持转发1000路CIF或300路D1视频,300个用户并发访问

35)支持转发前端视频流

36)重新启动后自动恢复流媒体转发功能

37)提供软件自动锁定功能

38)支持Windows 2000,Windows XP,Windows 2003等操作系统

监视器

1)支持标准XVGA格式电脑信号

2)数码流Y、Pb 、Pr分量信号输入

3)支持标准XVGA格式电脑信号

4)100Hz双频显示,图像无闪烁

5)暗场提升,增强图像景深层次感,使图像立体效果明显

6)最新数字图像处理电路,图像清淅,视角宽阔

7)I2C总线控制,整机可靠性高,扩展性好

8)自动(或定控)转换 PAL/NTSC 制式

9)内置扬声器,最大输出不失真功率1W

10)2 路视频输入/输出,音频、S端子各1路输入/输出

11)具有手动消磁功能

12)自适应运动检测及降噪处理

13)数字动态图像补偿、内插技术

14)采用防干扰金属外壳

15)宽电源电压自动调整,AC:150V~240V 50Hz/60Hz

主要设备材料表

包括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电子巡查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等主要设备材料。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数量单位
非酒店部分
1型摄像机 42
2半球摄像机 219
3电梯专用半球摄像机 24
4多功能防雷器二合一1
5接线盒 24
6编解码器8路

7核心层交换机 1
8接入层交换机24口

2
9接入层交换机48口

1
10磁盘阵列 1
11视频矩阵304x481
12操作键盘 1
13视频服务器包括软件1
14工作站包括软件2
1542寸液晶监视器

 2
1621寸液晶监视器

 32
17电梯控制感应器 24
18电梯控制模块 24
19开门按钮 4
20电控锁 8
21门磁开关 8
22读卡器 4
23双鉴探测器 2
24门禁报警控制器 1
25门禁报警控制模块 5
26巡更打卡器 99
27手持式巡更采集棒 9
28数据采集器 1
29紧急按钮 26
30声光报警 26
31线管线材 1
酒店部分
1型摄像机 2
2半球摄像机 84
3电梯专用半球摄像机 3
4多功能防雷器二合一1
5接线盒 3
6编解码器8路

30
7核心层交换机 1
8接入层交换机24口

1
9磁盘阵列 1
10视频矩阵106x161
11操作键盘 1
12视频服务器包括软件1
13工作站包括软件2
1442寸液晶监视器

 1
1521寸液晶监视器

 12
16电梯控制感应器 3
17电梯控制模块 3
18开门按钮 12
19电控锁 15
20门磁开关 15
21读卡器 12
22双鉴探测器 6
23门禁报警控制器 1
24门禁报警控制模块 7
25巡更打卡器 33
26手持式巡更采集棒 6
27数据采集器 1
28紧急按钮 4
29声光报警 4
30线管线材 1
安全防范系统用户一览表

非酒店部分安全防范系统点位表
位置区域名称式摄像机半球摄像机电梯半球摄像机电子巡查出入口控制入侵报警
负二层A区

停车场140 3  
电梯厅3 0  
楼梯间1 1  
B区

停车场50 4  
电梯厅2 0  
前室1 1  
负一层A区

停车场12 5  
电梯厅4    
楼梯间1    
有线电视机房   1
数据网络中心  21
B区

公寓大堂1    
停车场90 6  
楼梯间4    
电梯厅2    
首层A区

电梯厅2    
办公大堂1    
走廊2 2  
消防控制室  11
B区

电梯厅1    
疏散通道2    
会所大堂1    
公寓大堂1    
C区

服务总台1    
楼梯间3    
商业大堂1    
疏散通道1 2  
餐饮大堂1    
二层A区

电梯厅2    
走廊2 2  
楼梯间2    
安防控制室0  11
C区

前室3    
走廊2 3  
楼梯间1    
接待厅1    
电梯厅1    
三层A区

电梯厅2    
走廊2 2  
C区

楼梯间4    
走廊4 3  
电梯厅3    
四层A区

楼梯间2    
电梯厅2    
走廊2 2  
C区

走廊4 3  
电梯厅3    
电梯12 12 
五层A区

走廊2 2  
电梯厅2    
C区

楼梯间2 2  
六层A区

走廊2 2  
电梯厅2    
楼梯间2    
室外2     
七层A区

走廊2 2  
电梯厅2    
八层A区

走廊2 2  
电梯厅2    
楼梯间2    
九层A区

走廊2 2  
电梯厅2    
十层A区

走廊2 2  
电梯厅2    
楼梯间2    
十一层A区

走廊2 2  
电梯厅2    
十二层A区

走廊2 2  
电梯厅2    
楼梯间2    
十三层A区

走廊2 2  
电梯厅2    
十四层A区

走廊2 2  
电梯厅2    
楼梯间2    
十五层A区

走廊2 2  
电梯厅2    
十六层A区

走廊2 2  
楼梯间2    
电梯厅2    
十七层A区

走廊2 2  
电梯厅2    
B区

走廊2 2  
电梯厅2    
楼梯间2    
十八层A区

走廊2 2  
楼梯间2    
电梯厅2    
B区

走廊2 2  
电梯厅2    
十九层A区

走廊2 2  
电梯厅2    
B区

走廊2 2  
电梯厅2    
楼梯间2    
二十层A区

走廊2 2  
楼梯间2    
电梯厅2    
B区

走廊2 2  
电梯厅2    
二十一层A区

走廊202  
电梯厅20   
B区

走廊202  
电梯厅20   
楼梯间20   
客用电梯02 2 
二十二层A区

走廊2 2  
楼梯间2    
电梯厅2    
B区

电梯厅2    
楼梯间1 2  
二十三层A区

走廊2 2  
电梯厅2    
B区

电梯厅2    
楼梯间2 2  
二十四层A区

走廊2 2  
楼梯间2    
电梯厅 2    
B区

电梯厅 2    
天面A区

楼梯间 202  
电梯  7 7 
B区

楼梯间 2 2  
电梯  3 3 
 合计422192412284
非酒店部分安全防范系统点位表
位置名称式摄像机半球摄像机电梯半球摄像机电子巡查出入口控制入侵报警
负二层电梯厅1
负一层楼梯间1
酒店弱电设备间2
有线电视机房11
电梯厅1
首层前室1
酒店大堂2
楼梯间13
电梯厅1
二层电梯厅21
过厅1
楼梯间21
三层电梯厅2
走廊2
酒店管理办公95
楼梯间12
四层楼梯间21
电梯厅21
走廊2
五层走廊21
电梯厅2
楼梯间1
六层走廊21
电梯厅2
楼梯间21
室外2
七层走廊21
电梯厅2
楼梯间1
八层走廊21
电梯厅2
楼梯间21
九层走廊21
电梯厅2
楼梯间1
十层走廊21
电梯厅2
楼梯间21
十一层走廊21
电梯厅2
楼梯间1
十二层走廊21
电梯厅2
楼梯21
十三层走廊21
电梯厅2
楼梯间1
十四层走廊21
电梯厅2
楼梯间21
十五层走廊21
电梯厅2
楼梯间1
十六层走廊2
电梯厅2
楼梯间22
二十二层客用电梯33
 合计284333156

入侵报警系统

系统概况

酒店及非酒店部分报警控制中心分别设在二层安防控制室及地下一层酒店弱电设备间内,采用统一报警管理软件对所有探测器进行统一管理。

在洗手间残疾人位设置紧急求助按钮,门口设声光报警器,便于残疾人发出求助信号。

主要设备技术要求

红外线微波双鉴探测器

1)入侵探测器应具有防拆保护、防破坏保护。当入侵探测器受到破坏,拆开外壳或信号传输线路短路以及并接其它负载时,探测器应能发出报警信号;入侵探测器应有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在任何外界光源的干扰信号下应不产生误报和漏报;应有承受常温气流和电磁场的干扰下不产生误报

2)探测范围:不低于 10.7米;先进的探测技术;监察性能:微波或被动红外监察或人工智能;灵敏度多级可调;防宠物;防气流/昆虫

3)可变菲尼尔透镜,多种探测范围,多种镜片可选

4)标准:10.5米x 12米

5)加密广角:10.5米 110°

6)屏蔽:10.5米 × 1米

7)双通道:21米长,双通道间的角度为85;中心为10.5米×10.5米

8)防宠物:10.5米 × 12 米

9)窄形防宠物:21米 × 2.1米 

10)外置可视LED灯

电子巡查系统

系统概况

电子巡查系统必须与门禁系统基于统一的数据库。能够监控监测保安员夜间巡更、各巡更点巡更时间、巡更保安、巡更路线等信息,采用离散式电子巡查系统。

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自动完成巡更机通讯、时钟校验、数据上载、数据下载、智能数据识别、计划核查、统计分析、异常处理等功能。

软件具备自动核查功能。软件自动对巡更数据进行处理,可以查询排班计划的执行情况,如准时、早到、迟到、未巡、漏巡、顺序错误,有没有事件等;可以统计巡查次数、漏巡次数、顺序错次数、事件次数;还可以把数据输出给其他软件处理。 

软件具备方便的发卡功能;巡更机和通讯座可以兼作读卡机。 

软件具备数据高度安全。巡更机可不需带电永久保存3万条巡更记录,可以重新上传。 

软件免维护。能自动完成数据月备份、周备份和即时备份,自动清除过期数据。 

网络化软件可通过局域网、电话拨号进行数据传输,集中处理及查询巡更结果。适合大型的巡更巡检管理需要。 

软件可连接远程通讯座进行数据传输及管理远程巡更机。 

软件的数据可靠。数据在通讯和存储中都进行加密和校验,无法更改,保证数据真实性。可靠的数据自动多重备份,其中有每日备份、每月备份,而且每天数据库都有导出备份,同时对巡查结果记录自动导出文件进行备份。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要求

手持式巡更采集棒

1)能够承受6层楼高度的自由落体摔击

2)能够承受长时间的水中浸泡而不进水

3)能够抵御100万伏的警棒电击

4)能够在-10℃到70℃的大温度范围内工作

通讯器

1)提供无线传输方式,让巡更巡检器设计达到完全无接口,防止破坏

2)无须外部供电,采集数据时不消耗巡更巡检器内的储电

3)4个LED指示灯,助于识别数据传输状态

4)全塑压制,可靠性高,外型高档

5)高通讯速度,每秒可传30条纪录

巡更打卡器

1)感应距离45-55毫米左右。完全防水,可以轻松钻孔埋入墙内或其他物体内(离开金属物体1厘米以上),以防破坏。墙外安装标识牌或贴发光标签或其它发光标识,便于夜晚使用

2)圆片卡完全防水,可以粘在墙上,可以埋入墙内或其他物体内(需要离开金属物体1厘米以上以避免干扰),以防破坏。外部安装标识牌或贴发光标签或其它发光标识,便于夜晚使用

出入口控制系统

系统概况

系统由管理服务器、工作站、控制器、读卡器、门磁、开门按钮、电锁、IC卡、通信网络等硬件及管理软件组成。系统采用以太网结构,通过以太网将数据上传至管理服务器。

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系统中使用的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现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并经法定机构检验或认证合格。

系统的识别卡容量不少于1万张;出入口控制点容量不少于1000个。

系统响应时间:从读卡识别至执行部分开始启闭出入口动作的时间不大于1秒;系统报警信息传送至管理中心的响应时间不大于2秒;管理员从管理中心发出启闭指令始至执行部分开始启闭入口动作的时间不大于2秒。

系统与事件记录、显示及识别信息有关的计时部件、管理软件应有校时功能。

系统应具有防破坏及故障报警功能,触发报警内容包括:无效卡读卡操作;未使用授权的卡强行通过出入口;未经正常操作使出入口开启;开门时间过长报警;强行打开现场识别装置;主电源中断或短路;系统通信传输发生故障等。

报警反应:无效卡刷卡时,读卡器发出报警提示音;无效卡连续3次以上刷卡及其他触发报警事件,读卡器发出报警提示音,管理中心主机发出警报声,同时显示该报警的相关信息和相应的控制操作与处理措施,服务器记录该报警事件。

系统应具有报警、故障、被破坏、操作等信息的显示记录功能。记录信息应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性质等。记录的信息应不可更改。

系统应具有自检功能。

系统应可在线更新数据库信息并使修改后的数据库生效,控制器不应中断正常工作。

系统控制器、工作站、服务器之间的网络数据传输应使用加密技术。

当供电中断时,系统的密钥信息及各记录信息不得丢失。

系统应具有与其他系统联动或集成的输入/输出接口。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要求

非接触式感应IC卡

1)应采用非接触式感应IC卡

2)识别卡应能接证卡读写器的写入信息,并可加密存储

3)识别卡应能提供不小于130亿个唯一的识别码

4)卡片制成材料应具有很好的韧性、强度、及耐磨性

读卡器

1)应采用非接触式感应读卡器,读卡距离:≥6cm

2)读卡时间:≤1ms

3)读卡器至控制器最远距离不小于80米

4)面板应有LED状态指示灯,并带有声音提示,可通过指示灯和声音区分待机、正确刷卡、错误刷卡等信息

5)具有报警提示音,提示声应与读卡提示音有显著区别

6)具有防拆报警功能

7)防护级别:IP65

8)工作温度:-10~45℃,湿度:10%~99%、无凝结

电控锁

1)采用阴极锁、电插锁或电磁锁,投标人应根据现场的情况、门的类型、开门方向对电控锁的类型进行选择

2)具有门磁、锁状态信号

3)承受力不少于300公斤

4)具有掉电开锁功能

5)电控锁采用优质钢材,锁门牢靠,使用寿命长,外形美观

开门按钮

1)常开/常闭干接点信号

2)体积小、美观

门禁报警控制模块

1)采用32位微处理器,并为非基于PC的工业级设备

2)配置输入/输出(I/O)接口和读卡器接口;每个控制器管理出入口控制点不少于4个,每个控制点支持不少于4个开关量输入、4个开关量输出,并可定义当输入被激活时的相对应动作

3)采用分布式智能控制技术,控制器应可脱网工作;脱网工作时控制器保存的授权卡容量应不少于10000张,记录事件信息容量不少于10000条,通信恢复时记录数据应能立即上传

4)具有TCP/IP网络接口,能通过计算机网络直接与系统服务器、工作站进行双向通讯

5)具有联动功能,可通过编程驱动多种联动,联动规则数量不应少于200个

6)支持多卡组合开门方式,组合数量不少于5张卡

7)支持门状态时段设置,可手工或定时设置控制点为“刷卡开门”、“休眠模式”、“常开”等工作状态

8)支持超级密码、胁迫报警密码等功能

9)控制器应有电源状态、通信状态、工作状态指示灯

10)控制器应有防破坏保护装置,非法开启控制器时产生报警信息

11)控制器机箱应便于固定安装和穿线,防火阻燃等级不低于UL94

管理工作站

CPU:Intel Core 2 Duo E7200(2.53GHz)或以上

内存:2G DDR-III以上

硬盘:160GB SATA硬盘或以上

显示器:22”液晶宽屏显示器,分辨率不低于1680X1050

网络:10/100M以太网卡

其它:键盘鼠标1套,8速或以上DVD-RW,至少2个RS-232串行口和1个并行口

操作系统:Windows 2003 Professional或Windows XP(SP2);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6.0

管理软件

1)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符合开放系统互连标准和协议,支持主流网络协议(如TCP/IP、IPS/SPX等)

2)数据库是一个多平台、开放式系统,并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良好的可扩充性,具备完善的数据库管理功能和强大的检索功能;支持大数据量的加载;具有多线索机制和线索优先级机制;支持数据库引擎分组;具有逻辑内存管理的能力

3)具备电子地图显示功能,各受控点的操作对象均以图标的形式表示在地图的相应位置,对象的静态属性(包括对象的位置、编号、状态等)能以电子标签的方式在选中时自动显示

4)实时记录事件、操作、报警、故障等信息,并具有分类查询、打印、防篡改功能

5)支持分布式管理:同一个系统可允许存在多个服务器、工作站;工作站可透明地对硬件进行操作;支持异地分支机构,分支机构之间数据不相互干扰,但可由中心统一管理与控制

6)具有操作权限及多级口令级别设置,对操作(管理)员的登录进行管理

7)应具有与其他系统集成的开放接口

停车场管理系统

系统概况

停车场管理系统其目的是为了实现车辆进出停车场的自动化管理,包括收费、判断车牌等。

系统集感应式IC卡技术、计算机网络、视频监控、图像识别与处理及自动控制技术于一体,来实现停车场的车辆全自动化管理,即对车辆出入控制、车位检索、费用收取、核查、显示及校对车型、车牌有效地、科学地、可靠地管理。

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自动出卡功能:对于临时卡的发放,采用自动出卡机自动出卡。

中文显示功能:采用LED显示屏,全中文显示时间、收费金额、卡中余额、卡有效期、车位满以及停车场的相关信息。

语音提示功能:正常操作可提示请读卡、收费金额、有效期等相关信息,误操作或非法操作作出相应提示。

图象识别功能:采用高分辨率摄像机在车辆入场时,自动摄取车辆外型、颜色、车牌号码等图像信息,出场时将出口摄取的车辆图象与入口图象进行比较,信息一致时,车辆才予放行,确保车辆安全。

防砸人、车功能:采用专用红外线或超声波技术配合车辆检测器实现防砸人、车功能,即人或车在道闸下,闸杆就不会下落,人或车辆离开后,闸杆自动下落

剩余车位显示功能:在停车场入口处设立一单独LED显示屏,实时显示场内的剩余车位数,同时显示“欢迎光临”等欢迎语句。

远距离读卡设备:可根据需要选配可种远距离读卡设备,有经济型、标准型、豪华型等多种远距离读卡设备可选。

多区域车位计数功能:多区域停车场,利用车辆检测器及计数控制器实现各区域车辆统计,通过车位信息显示屏显示。

主要技术参数

停车场出入口机

1)工作电压:AC220V±10%;功耗≤120W

2)读卡器:读卡距离50-100mm

工作电压:DC12V

通讯接口:RS-232

可读

3)控制器:联机使用,实时记录进出行车信息,实时性强

读卡器接口:两个标准Wiegand 26/34,一个RS-232接口。

自动出卡机接口:TTL电平或RS-232(可选)

LED显示屏接口:RS-232

通讯接口:TCP/IP、RS-422、RS-485、RS-232

输出控制开闸、落闸:3组继电器

地感线圈输入:TTL或开关信号

满位指示输出:开关信号

语音输出:5V音频

自动出卡机余卡数量检测(卡少或空)

4)自动出卡机

自动出卡机通过车辆检测器(地感线圈)检测车辆及配合出卡按钮控制出卡

工作电压: DC24V(50 mA--400 mA)

出卡厚度: 0.4mm—1.6mm

卡片存放量:薄卡(ISO标准)300张或厚卡(1.6)150张。

通讯接口:TTL或RS-232.

5)LED显示屏:用于显示时间、请读卡、收费金额、车位满、卡有效期等信息

工作电压: DC5V (3A)

5个中文字滚动显示, 自带中文字库,可任意更改显示信息

显示203.2mm*40.6mm

通讯接口:RS-232

6)语音提示:用于对部分重要显示信息及非法操作等做出相应的语言提示,便于用户正确使用系统

标准普通话

输入:DC12V  100 mA

输出:4 W

电动道闸

1)电机

采用直流无刷电机

无电刷:使用寿命长、低噪声、维护方便

无火花:不产生电气干扰,具有防爆性能

高可控性:无级调速,顺、逆时钟瞬时转向制动,即使电机堵转,也不会烧坏

起落速度快、稳,起落快慢分别可调。

停电可手动抬杆

2)控制机构

采用齿轮传动及控制机构

稳定强、可行性高(使用寿命10年以上)

3)其它参数

起落杆速度:1.4s~6s可调

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500000h

工作电压:220VAC±10%,50Hz

额定功率:50w

工作温度:-30℃至~85℃

工作湿度:5%~95%

剩余车位显示屏

1)标准支架高:1.2M

2)规格:712*356*80mm

3)字数显示:每行五字

4)接口:RS232

5)通讯距离:1200m

6)额定功率:50W

7)工作温度:-30℃至~85℃

8)工作湿度:5%~95%

压力电波

压力电波是停车场系统中的关键部件,确保道闸下落过程中遇到人或车辆时自动抬起,起保证车辆与人员安全的作用,应确保系统稳定可靠

1)接触发电量:最高发电量0.5A/250VAC

2)接触距离:大于0.3mm

3)操作寿命:最低一亿个交替周期

4)响应时间:少于10ms

5)2mbar最低活化电压

6)自动清洗接触片

车辆检测器

用于出入口机的车辆检测器:通过检测车辆的有无,来确定显示的内容、自动出卡机的发卡等

用于道闸中的车辆检测器:通过检测车辆的有无,来判断道闸栏杆的起落达到防砸车的目的

车辆检测器的技术指标:

1)灵敏度:高中低三级可调,适应各种车辆类型(摩托车、小汽车、中型车、大型车等)

2)频率:高中低三档可调, 抗干扰能力极强

3)工作电压:DC12V(80 mA--120 mA)

图像采集卡

1)图像采集卡的作用是将摄像机摄取的模拟图像转换成数字图像并存入数据库中,以实现停车场系统的图像对比功能

2)PCI总线,兼容Windows即插即用(PNP)

3)显示画面流畅不间断,每秒可达30帧

4)显示分辨率可达0*480、24位真彩

5)影像窗口大小随意调整,可全屏显示

摄像机自动光圈镜头、支架、护罩、射灯

1)彩色摄像机

2)自动光圈镜头

3)室外支架  

4)护罩

5)聚光灯220V/100W

主要设备材料表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数量单位
1工控机 3
2LED显示牌

 6
3车辆检测器 12
4地感线圈 12
5自动栏杆机 6
6车道视频捕捉卡 6
7摄像机立杆 6
8摄像机 6
9补光灯 6
10视频避雷器 6
11自动车牌识别模块 6
12电源避雷器 3
13出入口控制软件 3
14智能I/O控制模块

 6
15自动发卡机 3
16刷卡机 3
17管理中心计算机 1
18以太网交换机 1
19中心管理软件 1
20IC卡读写器

 6
21线材线管 1

会议系统

系统概况

二层一间面积为1145平方米的宴会厅,AV系统主要满足各类大中型宴会、会议、学术报告、论坛、讲座、文化娱乐表演等扩声及视频显示的使用需要。根据现实情况,本系统主要由音响系统、会议系统、显示系统、集中控制系统组成。

三层一间面积为480平方米的会议中心,AV系统主要满足各类大中型会议、学术报告、论坛、讲座、文化娱乐表演等扩声及视频显示的使用需要。根据现实情况,本系统主要由音响系统、会议系统、显示系统、同声传译系统(两种语言)、集中控制系统组成。

三层一间面积约为60平方米的中会议室;三间面积约为32平方米的小会议室。中小型会议室会议系统主要满足各种会务、培训、研讨的需要。

系统功能及性能要求

系统采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以适应现代音视频技术的发展要求;整个智能会议网络传输的信号(音频、视频、控制)经AV网进行传输。

音响扩声系统:以具有数字音频技术的多通道数字音频处理器为核心,构建各会议室音响系统之间的COBRNET音频网络,以实现音频信号的网络传输和网络控制。

视频显示系统:从前端,处理、传输到终端显示力求实现数字化和高清化,实现显示高质量,系统网络化,信号数字化的标准。

数字会议系统:采用数字控制技术,可提供完全开放的通讯协议,兼容所有开放的第三方控制系统。

集中控制系统:采用网络型模块化智能控制主机,实现连网功能,可管理软件的集成控制,运行管理,系统的操作控制等。

二层宴会厅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会议发言讨论系统

要求配置6支鹅颈会议话筒,摆放于台(可流动)

音响扩声系统(含音箱、数字音频处理器)

1)扩声技术指标要求

要求设计达到或超过采用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多用途类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一级标准进行设计,具体指标如下: 

最大声压级(dB):额定带宽内大于等103dB

传输频率特性:以100~6300Hz的平均声级压作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范围为-4dB~+4dB;50~100Hz和6300~12500Hz的允许范围,如下图

传输增益(dB):125~6300Hz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8dB

稳态声场不均匀度(dB):1000Hz时小于或等于+6dB;4000Hz时小于或等于+8dB

早后期声能比-可选项(dB):500~2000Hz内1/1倍频带分析的平均值大于等于+3dB

系统总噪级:NR-20

2)要求配置1套24x24数字音频处理器:含处理控制主机1台、带DSP 8通道输入输出输入输出COBRNET扩展接口机3台;数字音频处理器内部应具有(调音台、电平控制器、电平表、信号路由器、数字式可调整参数均衡器和图示均衡器、滤波器、效果器、动态处理器、分频器、延时器、压缩限幅器、扩展器、噪声门、反馈抑制器、信号发生器、WAV文件播放器、脚本语言解释器等处理器功能),对各种不同扩声的模式可预先设置储存,实现各种不同扩声的工作模式之间瞬间切换;能通过RS232或TCP/IP、UDP、ICMP、网络协议控制系统的联动;内置行业内音箱的处理模块;另外可扩展AEC回声消除功能

3)要求配置1台调音台,32个输入通道,两路立体声,可切换的48V幻象电源。低切滤波:可切换@ 75Hz, 18dB/Oct双数字效果处理器。各个处理器由3个效果模块组成。所有的效果器都可以编辑。第二个效果处理器直接连接通道或者辅助输入插口有立体声、两路单声、重低音三种输出模式内置数字处理器(均衡、分频、动态处理,延时)用于主输出。6条总线输出; 2路主输出,4路编组输出;6路AUX输出。 可接电脑进行音频数据流的交换.FX可做为立体声声卡,可通过电脑和直接数码录音提供立体声回放。双USB接口,存储回放

4)要求配置6只全频主音箱、2只超低音箱、2只舞台返听音箱、14只补声音箱。

5)要求配置适合的功率放大器

6)其它要求配置1台专业CD\卡座一体机、1台DVD录像/播放机、1台MD播放机、6套手持无线话筒、2套领夹无线话筒、1台管理电脑、1台以太网交换机、一副监听耳机、一对控制室监听音箱

显示系统(显示、传输、切换)

1)要求配置1套200”英寸16:9正投电动投影系统,需配置投影机、电动投幕、投影机电动升降架(需要根据投影机重量及安装位置进行选)等;投影机要求亮度不低于10000(ISO)流明、对比度不低于7500:1,达到1920*1080显示分辨率要求,要求采用DLP显示晶芯片组

2)要求配置一台RGB信号切换矩阵,用于整个系统的计算机RGB信号切换;RGB信号带宽要求不低于300MHz;同时要求Rs232、Rs485、TCP/IP集控接口

3)要求配置一台音视频切换矩阵,用于整个系统的AV信号路由切换;视频要求不低300MHz,音频带要不低于40KHz;同时要求Rs232、Rs485、TCP/IP集控接口

4)要求配置1台监视器于控制室,由音视频切换矩阵输出至此监示器,用于视频播放预监测

5)RGB信号线要求在无加任何驱动放大器,传输1024*768信号格式时,最远传距离大于等40米(图像无拖尾现象以及明显的信号衰减现像)。如距离较远(≥40米),应进行VGA/RGB或VGA/UTP转换;另外如RGB矩阵到投影机的距离较远,应增加RGB长线驱动器

6)计算机显示信号源至显示设备之间的连接属于单向RGBHV模拟信号传输系统:该传输系统总体指标以1024*768分辨率的带宽(约100MHz)作为测试条件

7)计算机显示信号RGBHV传输通路的衰减指标要求:投影设备信号不大于4dB@1024*768/100MHz(源端信号峰值均衡),15"-19"显示器不大于6dB@1024*768/100MHz

8)计算机显示信号双绞线传输通路的衰减指标要求:RGB信号与同步信号衰减不大于0.5dB@1024*768

摄像跟踪系统

1)要求配置3台一体化快球摄像机。具体安装位置及高度要求根据摄像角度在10度~35度之间计算,如下图

2)要求达到语音同步跟踪功能要求

会议录播系统

要求配置1套会议录播系统,用于对会场内的实时画面与计算机RGB信号进行实时录像,录制的文件存储在本地。

远程会议系统

要求配置远程视频会议终端,支持双流动,达到1280*720标清的视频传输质量标准。

安装于控制室,视频信号来自本地AV矩阵和RGB矩阵,音频信号取自本地数字音频处理器,电视会议终端输出的音视频信号接入本地AV矩阵、RGB矩阵和本地数字音频处理器,通过显示控制系统进行本地大屏幕显示。

要求在控制室设置一个远程视频会议专网接口。

控制系统

1)要求配置1台6.4”无线彩色触摸屏,摆放于控制室;

2)要求配置1台中控主机,嵌入式32位CPU,400MIPS工作速度,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实时可抢占、多任务、多线程结构设计,系统存储空间 M RAM 128M FLASH ,1路RS485低速专用控制网络 NET,4+2路DB9可编程双向串行通讯口(RS232/422/485),8路红外或单向RS232串口(红外与串口可以同时使用),4路可编程数字I/O输入,4路隔离低压继电器(常开触点) ,32VDC/AC 2A,1路RJ45 10/100M以太网接口,1路外部电源输入24VDC 2A,配置4块2个Rs232/Rs485串口模块,配置1块6个IR口的红外模块,配置1块8路继电器模块,同时具备LAN接口和RS485接口两种总线通讯方式。前面板具有红外学习接口,内置红外学习器

3)要求配置1台继电器箱,八路强电控制单元,NET及RS485控制,10A/路

4)功能要求

系统自动开关机控制

音响系统音量大小、哑音、模式切换控制

摄像机摄像跟踪控制

投影机开关、升降及信号输入切换控制

投影幕升降控制、窗帘开关控制

音频视、计算机信号输入输出路由切换

DVD\\CD等红外(摇控器)控制设备控制

会场内灯光开关、亮度调节控制

各种不同使用模式控制,如:会议模式、培训模式、宴会模式、合并模式、分开模式

三层会议中心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会议发言讨论系统

要求配置12支鹅颈会议话筒,摆放于台(可流动)

音响扩声系统(含音箱、数字音频处理器)

1)扩声技术参数指标要求

要求设计达到或超过采用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会议类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一级标准进行设计,具体指标如下: 

最大声压级(dB):额定带宽内大于等103dB

传输频率特性:以100~6300Hz的平均声级压作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范围为-4dB~+4dB;50~100Hz和6300~12500Hz的允许范围,如下图

传输增益(dB):125Hz~6300Hz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8dB

稳态声场不均匀度(dB):1000Hz时小于或等于+6dB;4000Hz时小于或等于+8dB

早后期声能比-可选项(dB):500~2000Hz内1/1倍频带分析的平均值大于等于+3dB系统总噪级:NR-20

2)要求配置1套32x32数字音频处理器:含处理控制主机1台、带DSP 8通道输入输出输入输出COBRNET扩展接口机4台;数字音频处理器内部应具有(调音台、电平控制器、电平表、信号路由器、数字式可调整参数均衡器和图示均衡器、滤波器、效果器、动态处理器、分频器、延时器、压缩限幅器、扩展器、噪声门、反馈抑制器、信号发生器、WAV文件播放器、脚本语言解释器等处理器功能),对各种不同扩声的模式可预先设置储存,实现各种不同扩声的工作模式之间瞬间切换;能通过RS232或TCP/IP、UDP、ICMP、网络协议控制系统的联动;内置行业内音箱的处理模块;另外可扩展AEC回声消除功能

3)要求配置1台调音台,20个输入通道,两路立体声,可切换的48V幻象电源。低切滤波:可切换@ 75Hz, 18dB/Oct双数字效果处理器。各个处理器由3个效果模块组成。所有的效果器都可以编辑。第二个效果处理器直接连接通道或者辅助输入插口有立体声、两路单声、重低音三种输出模式内置数字处理器(均衡、分频、动态处理,延时)用于主输出。6条总线输出;2路主输出,4路编组输出;6路AUX输出。可接电脑进行音频数据流的交换.FX可做为立体声声卡,可通过电脑和直接数码录音提供立体声回放。双USB接口,存储回放

4)要求配置3只全频主音箱、2只超低音箱、2只舞台返听音箱、2只补声音箱、12只天花吸顶音箱

5)要求配置适合的功率放大器

6)其它要求配置1台专业CD\卡座一体机、1台DVD录像/播放机、1台MD播放机、6套手持无线话筒、2套领夹无线话筒、1台管理电脑、1台以太网交换机、一副监听耳机、一对控制室监听音箱

显示系统(显示、传输、切换)

1)要求配置1套200”英寸16:9正投电动投影系统,需配置投影机、电动投幕、投影机电动升降架(需要根据投影机重量及安装位置进行选)等;投影机要求亮度不低于10000(ISO)流明、对比度不低于7500:1,达到1920*1080显示分辨率要求,要求采用DLP显示晶芯片组

2)要求配置一台音视频切换矩阵,用于整个系统的AV信号路由切换;视频要求不低300MHz,音频带要不低于40KHz;同时要求Rs232、Rs485、TCP/IP集控接口

3)要求配置一台RGB信号切换矩阵,用于整个系统的计算机RGB信号切换;RGB信号带宽要求不低于300MHz;同时要求Rs232、Rs485、TCP/IP集控接口

4)要求配置3台监示器,其中2台要求安装于同声传译室(每个译员台摆放1台),由音视频切换矩阵输出;另外1台安装于控制室,由音视频切换矩阵及RGB信号切换矩阵输出至此监示器

5)RGB信号线要求在无加任何驱动放大器,传输1024*768信号格式时,最远传距离大于等40米(图像无拖尾现象以及明显的信号衰减现像)。如距离较远(≥40米),应进行VGA/RGB或VGA/UTP转换;另外如RGB矩阵到投影机的距离较远,应增加RGB长线驱动器

6)计算机显示信号源至显示设备之间的连接属于单向RGBHV模拟信号传输系统:该传输系统总体指标以1024*768分辨率的带宽(约100MHz)作为测试条件

7)计算机显示信号RGBHV传输通路的衰减指标要求:投影设备信号不大于4dB@1024*768/100MHz(源端信号峰值均衡),15"-19"显示器不大于6dB@1024*768/100MHz

8)计算机显示信号双绞线传输通路的衰减指标要求:RGB信号与同步信号衰减不大于0.5dB@1024*768

同声传译系统

1)要求配置一套同声传译满足2种语言传输要求,具有100个同传席位

2)采用红外线发布方式,配置6套红外线发射器,保证会议中心内没有盲区(安装于6个位置)

3)同声传译系统采用高频段2-8MHZ传输,以避免高频灯光等干扰

摄像跟踪系统

1)要求配置3台一体化快球摄像机。具体安装位置及高度要求根据摄像角度在10度~35度之间计算,如下图

2)要求达到语音同步跟踪功能要求

会议录播系统

要求配置1套会议录播系统,用于对会场内的实时画面与计算机RGB信号进行实时录像,录制的文件存储在本地。

远程会议系统

要求配置远程视频会议终端,支持双流动,达到1280*720标清的视频传输质量标准。

安装于控制室,视频信号来自本地AV矩阵和RGB矩阵,音频信号取自本地数字音频处理器,电视会议终端输出的音视频信号接入本地AV矩阵、RGB矩阵和本地数字音频处理器,通过显示控制系统进行本地大屏幕显示。

要求在控制室设置一个远程视频会议专网接口。

控制系统

5)要求配置1台6.4”无线彩色触摸屏,摆放于控制室;

6)要求配置1台中控主机,嵌入式32位CPU,400MIPS工作速度,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实时可抢占、多任务、多线程结构设计,系统存储空间 M RAM 128M FLASH ,1路RS485低速专用控制网络 NET,4+2路DB9可编程双向串行通讯口(RS232/422/485),8路红外或单向RS232串口(红外与串口可以同时使用),4路可编程数字I/O输入,4路隔离低压继电器(常开触点) ,32VDC/AC 2A,1路RJ45 10/100M以太网接口,1路外部电源输入24VDC 2A,配置4块2个Rs232/Rs485串口模块,配置1块6个IR口的红外模块,配置1块8路继电器模块,同时具备LAN接口和RS485接口两种总线通讯方式。前面板具有红外学习接口,内置红外学习器

7)要求配置1台继电器箱,八路强电控制单元,NET及RS485控制,10A/路

8)功能要求

系统自动开关机控制

音响系统音量大小、哑音、模式切换控制

摄像机摄像跟踪控制

投影机开关、升降及信号输入切换控制

投影幕升降控制、窗帘开关控制

音频视、计算机信号输入输出路由切换

DVD\\CD等红外(摇控器)控制设备控制

会场内灯光开关、亮度调节控制

各种不同使用模式控制,如:会议模式、培训模式、合并模式、分开模式

三层中会议室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会议发言讨论系统

1)要求配置16支鹅颈会议话筒,摆放于会议台

2)要求配置2台8通道自动调音台,能自动控制会议室的总增益

音响扩声系统(含音箱、数字音频处理器)

1)扩声技术指标要求

要求设计达到或超过采用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多用途类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一级标准进行设计,具体指标如下: 

最大声压级(dB):额定带宽内大于等98dB

传输频率特性:以125~4000Hz的平均声级压作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范围为-6dB~+4dB;63~125Hz和4000~8000Hz的允许范围,如下图

传输增益(dB):125Hz~4000Hz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10dB

稳态声场不均匀度(dB):1000Hz、4000Hz时小于或等于+8dB

早后期声能比-可选项(dB):500~2000Hz内1/1倍频带分析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3dB

系统总噪级:NR-20

2)要求配置1台AV环境控制中心;6路话筒输入,并提供+48V幻像电源;5路线路输入,可接入各种信号源,并可自由切换;提供各种视频信号的输入输出,包括复合视频、S端子、VGA等多种信号,VGA带宽达到1280*1024(60Hz)。一路可编程RS232接口,可用于与CRESTRON与AMX等环境中控连接使用,通过电脑软件,控制VGA视频, 音频输入通道的切换,实现一体化的操作功能。内置功放模块,可提供2*200W(8Ω)的功率输出。四路音视频同步切换功能,两路VGA输入切换,两路输出,可分别连接两台显示设备,获取高清晰的画面

3)要求配置2只全频主音箱、4只吸顶天花音箱 

4)要求配置适合的功率放大器

5)其它要求配置1台DVD播放机

显示系统(显示、传输、切换)

1)要求配置1套120”英寸4:3正投电动投影系统,需配置投影机、电动投幕;投影机要求亮度不低于3000(ISO)流明、对比度不低于1600:1,达到1600*1200显示分辨率要求,要求采用DLP技术

2)RGB信号线要求在无加任何驱动放大器,传输1024*768信号格式时,最远传距离大于或等于40米(图像无拖尾现象以及明显的信号衰减现像)。如距离较远(≥40米),应进行VGA/RGB或VGA/UTP转换;另外如RGB矩阵到投影机的距离较远,应增加RGB长线驱动器。

3)计算机显示信号源至显示设备之间的连接属于单向RGBHV模拟信号传输系统:该传输系统总体指标以1024*768分辨率的带宽(约100MHz)作为测试条件。

4)计算机显示信号RGBHV传输通路的衰减指标要求:投影设备信号不大于4dB@1024*768/100MHz(源端信号峰值均衡),15"-19"显示器不大于6dB@1024*768/100MHz

5)计算机显示信号双绞线传输通路的衰减指标要求:RGB信号与同步信号衰减不大于0.5dB@1024*768

三层小会议室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会议发言讨论系统

1)要求配置8支鹅颈会议话筒,摆放于会议台

2)要求配置1台8通道自动调音台,能自动控制会议室的总增益

音响扩声系统(含音箱、数字音频处理器)

1)扩声技术指标要求

要求设计达到或超过采用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多用途类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一级标准进行设计,具体指标如下: 

最大声压级(dB):额定带宽内大于等98dB

传输频率特性:以125~4000Hz的平均声级压作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范围为-6dB~+4dB;63~125Hz和4000~8000Hz的允许范围,如下图

传输增益(dB):125Hz~4000Hz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10dB

稳态声场不均匀度(dB):1000Hz、4000Hz时小于或等于+8dB

早后期声能比-可选项(dB):500~2000Hz内1/1倍频带分析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3dB

系统总噪级:NR-20

2)要求配置1台AV环境控制中心;6路话筒输入,并提供+48V幻像电源;5路线路输入,可接入各种信号源,并可自由切换;提供各种视频信号的输入输出,包括复合视频、S端子、VGA等多种信号,VGA带宽达到1280*1024(60Hz)。一路可编程RS232接口,可用于与CRESTRON与AMX等环境中控连接使用,通过电脑软件,控制VGA视频, 音频输入通道的切换,实现一体化的操作功能。内置功放模块,可提供2*200W(8Ω)的功率输出。四路音视频同步切换功能,两路VGA输入切换,两路输出,可分别连接两台显示设备,获取高清晰的画面

3)要求配置2只吸顶天花音箱 

4)要求配置适合的功率放大器

5)其它要求配置1台DVD录像/播放机

显示系统(显示、传输、切换)

1)要求配置1套120”英寸4:3正投电动投影系统,需配置投影机、电动投幕;投影机要求亮度不低于3000(ISO)流明、对比度不低于1600:1,达到1600*1200显示分辨率要求,要求采用DLP技术

2)RGB信号线要求在无加任何驱动放大器,传输1024*768信号格式时,最远传距离大于或等于40米(图像无拖尾现象以及明显的信号衰减现像)。如距离较远(≥40米),应进行VGA/RGB或VGA/UTP转换;另外如RGB矩阵到投影机的距离较远,应增加RGB长线驱动器

3)计算机显示信号源至显示设备之间的连接属于单向RGBHV模拟信号传输系统:该传输系统总体指标以1024*768分辨率的带宽(约100MHz)作为测试条件

4)计算机显示信号RGBHV传输通路的衰减指标要求:投影设备信号不大于4dB@1024*768/100MHz(源端信号峰值均衡),15"-19"显示器不大于6dB@1024*768/100MHz

5)计算机显示信号双绞线传输通路的衰减指标要求:RGB信号与同步信号衰减不大于0.5dB@1024*768

主要设备材料表

二层宴会厅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数量单位
一、信号处理与传输系统
1网络媒体矩阵主机包括媒体矩阵软件1
2控制电脑 1
3接入交换机24口以太网交换机

1
二、音频系统
1全音域主扬声器 6
2超重低音扬声器 2
3舞台流动返送扬声器 2
4补声扬声器 14
5功率放大器 15
6扩声调音台 1
7专业CD\卡座一体机

 1
8MD播放机

 1
9DVD录像/播放机

 1
10视频分配器 1
11手持式无线话筒 6
12领夹无线话筒 2
13鹅颈会议话筒 6
14有源监听音箱 2
三、视频系统
1电动投影幕200'1
2投影机 1
3投影机升降台 1
4AV矩阵切换器

 1
5VGA矩阵切换器

 1
四、电视电话会议系统
1视频会议终端 1
2快球摄像机 3
3硬盘录像机 1
五、集中控制系统
1控制系统主机 1
2无线双向触摸屏 1
3双向接收机 1
48路继电器

 1
5软件编程 1
六、附件
1标准机柜 2
2电源时序器 1
3线管线材 1
三层会议中心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数量单位
一、信号处理与传输系统
1网络媒体矩阵主机包括媒体矩阵软件1
2控制电脑 1
3接入交换机24口以太网交换机

1
二、音频系统
1全音域主扬声器 3
2超重低音扬声器 2
3舞台流动返送扬声器 4
4补声扬声器 2
5功率放大器 10
6吸顶扬声器 12
7扩声调音台 1
8专业CD\卡座一体机

 1
9MD播放机

 1
10DVD录像/播放机

 1
11视频分配器 1
12手持式无线话筒 2
13领夹无线话筒 2
14鹅颈会议话筒 12
15有源监听音箱 2
三、视频系统
1电动投影幕200'1
2投影机 1
3投影机升降台 1
4AV矩阵切换器

 1
5VGA矩阵切换器

 1
四、电视电话会议系统
1视频会议终端 1
2快球摄像机 3
3硬盘录像机 1
五、同声传译子系统
1同传主机 1
2红外发射机 1
3红外辐射板 6
4红外接收机 100
5接收耳机 100
6译员机 2
7译员耳机 2
8监视器 3
六、集中控制系统
1控制系统主机 1
2无线双向触摸屏 1
3双向接收机 1
48路继电器

 1
5软件编程 1
七、附件
1标准机柜 2
2电源时序器 1
3线管线材 1
三层中议室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数量单位
1AV环境控制中心

 1
2自动调音台 2
3鹅颈会议话筒 16
4DVD机

 1
5投影机 1
6投影幕120'1
7话筒面板 2
8信息盒 1
9全频主音箱

 2
10天花喇叭 4
11功率放大器 1
12设备机柜 1
13线管线材 1
三层小议室(3间)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数量单位
1自动调音台 1
2AV环境控制中心

 1
3鹅颈会议话筒 8
4话筒面板 2
5DVD机

 1
6信息盒 1
7投影机 1
8投影幕120'1
9天花喇叭 2
10设备机柜 1
11线管线材 1

无线对讲系统

系统概况

无盲区对讲通讯系统应能够满足对讲机在建筑中95 %以上面积的正常通话(包括地上地下)。在正常和特殊情况下(如出现火灾、断电、事故等)能使用该系统,达到楼内正常的通信需求。

无盲区对讲通讯系统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及信息产业部和当地无线电管理局颁布的现行法律法规,使用的产品应具有《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核准证》。

系统功能及性能要求

系统须拥有最少四个无线对讲机频道供维修及保安等部门在本工程有关范围内使用。

系统须以的手持对讲机进行通讯;系统须有本身的工作频率。

系统须得到有关部门的认可。

系统须能发射UHF频段的通讯对讲信号,而且可达到以下的覆盖面。

1)所有的楼层包括楼梯、地下停车场等

2)所有机电设备房 

3)所有电梯轿厢

4)电磁场覆盖面之强度须优于150µV/m而没有杂声及干扰,或为有关部门认可之强度

须供应足够的天线,有关之设备及配件须确保本系统在规定的覆盖的范围内正常工作。承包单位须顾考虑综合商务酒店的结构有可能会妨碍讯号的传送。

承包单位须为本项目获得有关部门对UHF系统发射及接收的认可证书,如果有关部门指定的频率超出本技术规格说明书的规定频率范围,承包单位须根据认可的配置,正常进行有关的工程而不加收费用。

电台执照

1)承包单位须用图纸、目录、小册子、技术资料等完全地说明本无线电对讲系统已经获取有关部门的认可。

2)承包单位须为本无线对讲机获取无线电管理部门的电台执照,用于获得电台执照的费用须包括在合约内。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要求

手持对讲机

1)频段范围:403-420MHZ (频道须按当地无线电委员会或有关部门规定)

2)电池:锂电池

3)频道数:不少于16个

4)配置:主机、天线、充电器及充电电池

5)通过系列的抗震,高低温,防雨,防尘等测试,符合ISO9001标准的要求,完全符合美用标准MIL-STD810C、D、E和F,适合各种恶劣工作环境

6)主要技术指标:

信道间隔:12.5/25KHz可调

频率稳定度(-25℃-55℃,基准+25℃):±2.5ppm

功率:4W

调制:±2.5@12.5KHz/±5.0@25KHz

交流声及噪声:-40Db

传导辐射:-57dBm<1GHz,-47dBm>1GHz

邻信道选择性:>65dB@12.5KHz,>70dB@20/25KHz

音频响应(300-3000Hz): +1—-3dB

音频失真:<5%

灵敏度(12dB SINAD)EIA :0.25uV

互调(EIA):>70dB

杂散抑制:>70dB

输出音频:0.5W

交流声及噪声:>40dB

音频响应(300~3000Hz):+1—-3dB

传导辐射: 57dBm<1GHz,47dBm>1GHz

杂散和谐波:9K-1GHz <-36dBm   >1GHz<-30dBm

中转台 

7)频段:403-470MHz

8)频带总宽度:67MHz

9)信道间隔:12.5/25KHz可转换

10)功率输出:25-40W

11)最大工作周期:100%

12)工作温度范围:-30°C-- +60°C

13)输入电压:100-240V AC / 13.6V DC

14)音频响应:+1/-3dB(6dB/Oct.预加重300~3000Hz)

15)音频失真:<3%  

16)互调:75dB

17)邻信道功率:-60dB@12.5kHz  -70dB@25kHz

18)频率稳定性:+/-5.0ppm

19)接收灵敏度:0.22µV

20)杂散抑制:75dB

21)交流声与噪声 -40dB@12.5kHz  -45dB@25kHz

22)传导杂散发射:-57dBm

23)调制:+/-2.5kHz@12.5kHz,+/-5kHz@25kHz

24)传导/辐射发射:-36dBm<1GHz -30dBm>1GHz

合路分路双工器

合 路 器

分 路 器

信道间隔离度70dB信道间隔离度25dB

端口正向电压驻波比1.25

端口正向电压驻波比1.3

输出驻波比1.5

驻波带宽(MHZ)

3.0 0.5

插入损耗3.03dB增益带宽

6 MHZ

阻抗50

互调抑制70dB

通过功率100W系统噪声系数5.5 dB

接口N型

系统增益(可调)0 ~ 4 dB
环境温度(C)

 25 ~ + 55

接口N型

环境温度(C)

 25 ~ + 55

遥距控制组件

1)承包单位须在保安控制室提供遥距控制设备

2)遥距控制组件须与控制设备架连接,控制设备架包括中转台及控室之间无线通讯的设备

3)遥距控制组件须用作总对讲机,按下控制组件开关可以禁止其他手持对讲机之间的通话,但可以把信号从总对讲机发射至各手提对讲机

4)遥距控制组件的配备必须包含但不限于以下要求:

话筒及说话按钮

所有叫唤∕频道选择器

系统繁忙指示器

音量控制开关

电源开∕关掣

备用2小时电源

5)使系统可作以后的扩展,系统须有足够容量及接口去处理八个遥距控制组件

天线

1)手持对讲机信号须利用综合商务酒店室外∕室内天线∕同轴低损耗电缆网络作传送及接收

2)高挂柱上的户外天线须提供防雷设备及的防雷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

馈线

电缆须安装在线槽/线管内,如本技术规格说明书其它部份所指定。电缆安装的方法须经合同管理人同意。

主要设备材料表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数量单位
非酒店部分
1中转台 3
2双向放大器 1
3合路分路双工器 1
4耦合器 28
5遥距控制器 1
6室内天线 56
7二功分器 31
8线管线材 1
酒店部分
1中转台 3
2双向放大器 1
3合路分路双工器 1
4耦合器 9
5遥距控制器 1
6室内天线 13
7二功分器 4
8线管线材 1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系统概况

智能化的内容应符合本建筑的实际需要。如果片面追求系统的超前性,势必造成投资过大,使智能系统偏离实际需要太远;因此,也应适当考虑实用性。

本系统的总控中心设在地下一层数据网络中心,分控中心设在地下一层酒店弱电设备间。对全楼的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系统各区域以网络控制引擎方式接入以太网,建立基于网络的集中管理平台。

本工程提供一套能完全结合局部环路和直接控制以监视和/或控制下列系统的楼宇自控系统:

1)空调通风系统

2)给排水系统

投标方应按各机电系统的使用要求,提供 BAS 的设计,安装及系统调试,以确保该系统全面的正常运行,BAS 系统须采用中文界面操作。

投标方在递交投标书时应包括下列技术资料:

1)系统示意图

2)控制原理图

3)详细的技术方案

系统功能及性能要求

本系统采用楼宇集散式控制系统,网络由两级构成。

1)第一级为管理层之间通讯网络,应支持MS Windows NT、Novell Netware 和Unix,以TCP/IP为基本通讯协议。同时通过Modem与远方的控制站或监控子网通讯、提供远程网络诊断、维护服务。

2)第二级为系统主机与监控子站之间、子站与子站之间的通讯网络,可选择BACnet、TCP/IP、LON网络,最好选用以TCP/IP为基本的通讯协议,控制网络要求高传输速率。

系统需具有卓越的集成能力,可同时与以太网、TCP/IP、LON网络、OPC客户端、电话网络及第三方设备通讯的功能。

系统可设多个操作员工作站,软件具备有操作指导程序及设有多级密码保护,系统可利用鼠标来操作。

系统所采用 DDC 分站为直接数字控制器,具有编写程序功能,可监控有关设备,不需要经过网络控制器及工作站计算机处理。直接数字控制器内要配置电池,供应内存 72 小时程序保护,当网络控制器发生任何故障时,各 DDC 分站直接数字控制器亦能工作,所有资料、数据及程序不会消除。为避免直接数字控制器的损坏造成大量面积的机电设备远程控制的瘫痪,每个直接数字控制器的控制范围不应跨越楼层,以方便用户管理。

采用 BROWSE/SERVER(网络浏览器软件/数据管理服务器)体系结构,用户只需运行标准网络浏览器软件即可同时与服务器通信。

系统容量

1)投标方提供之系统须满足日后系统的扩展。系统的扩展必须无需额外增加通讯传输电缆、工作分站和改变传感器或控制器,也不需要废弃或更换基本系统任何部件。即使日后扩容量高出预留扩容量也只需增加 DDC 或网络控制器数量,不应影响整个系统结构。

2)系统的扩容量能增设不少于 20% 备用输入输出连接口以满足日后有需要额外增加的监控点。

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网络控制引擎和DDC直接数字控制器(也叫现场控制器)采用集中供电方式,电源从配电室引出通过弱电管井分配给各楼层用电设备,DDC直接数字控制器的电源管线随控制线同路由敷设,设备供电回路电压为220V AC,对于电源电压为24V AC的设备则通过变压器变压后供电。

本系统在完成相关设备自动监控的同时,还应能满足机电设备本身所固有的控制工艺要求。

本系统应具有完善的用户管理功能。通过对用户操作权限的设置可灵活地控制用户操作的对象以及操作的内容。所有的用户登录信息及发生的操作都应自动被记录在日志文件中,日志文件不能被随意修改。

相关监控设备必须设置手动/自动转换开关,在手动状态下,系统只能监视其工作状态、设定运行参数、不能进行设备启/停的控制,并在操作站上显示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手动/自动状态及故障报警显示。

本系统应采用面向对象图形化编程工具或高级编程语言来编制符合实际要求的应用程序。

本系统中每台设备的报警,均要有告警和极限报警两种形式,报警信息可被设置发送到指定工做站。告警时,无论操作者在浏览任何画面,都应能在相应工作站的监视器上显示出来,并以图形或表格的形式显示该设备的工作参数。全部报警信息均记录在数据库中,并可按权限查询或打印。

本系统应提供实时帮助功能。

应用软件应支持具有操作权限的使用者通过浏览器方式对系统进行浏览和操作。

系统管理软件应采用通用、稳定、可靠的操作系统及数据库软件;图形显示组态软件应支持整个系统的硬件设备,具备中文界面,并易于组态编程操作;应用软件应针对具体项目由组态软件生成,包括系统诊断功能软件、操作演练功能软件、故障诊断、系统调试与维护软件,其功能应能满足整个系统的自动检测、控制和管理要求,且为用户留有后续维护管理的手段。

操作站能实时动态显示建筑设备自动监控系统经选择的设备工作状态及报警信息,授权显示及设定各种参数。

服务器管理软件应支持整个系统的集中管理和监控功能。不同类型分站应根据各自控制功能的需要,设置相应权限的用户帐号来完成管理的功能,分站要求不需要通过安装客户端软件,直接通过IE等WEB浏览器即可访问系统。系统的服务器用微软Windows2000或者Windows2003操作系统;系统支持SQL数据库;支持至少5用户同时访问系统并且用户不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支持EMAIL、电话传呼、自动打印、SNMP等方式管理报警信息、趋势分析功能。

可将经选择的设备数据动态存在数据库中,并能方便地为物业管理等应用提供数据库。实时动态显示建筑设备自动监控系统(BAS)经选择的设备工作状态及报警状态,显示及设定各种参数值。提供设备的维护的统计报表。

主要设备技术要求

服务器

1)产品类型:2U机架式

2)CPU处理器:2个,Intel Xeon DP E5450 3.0G,主频:3GHz或以上

3)内存:2048KB,12个插槽,最大支持内存容量48GB

4)二级缓存:2×6144KB

5)主板:总线频率1333MHz

6)硬盘:4个,每个 80GB或以上,热插拔,最大可支持6个2.5寸硬盘

7)显示器:19”LCD液晶

8)网卡:集成2×Giga Ethernet以太网卡

9)光驱:Combo光驱

10)操作系统:Win Server 2003,WIN 2003/Advanced Server Red Hat LINUX,SUSE linux Novell NetWare VMware ESX Server 2.5

11)售后服务:3年免费保修

操作站

1)机箱类型:立式

2)CPU处理器:Intel Core i7 920 2.66G,主频:2.66GHz或以上

3)内存:3G以上,内存类型:DDR3 1066

4)主板:1×PCI插槽,2×PCIE X1插槽,3×PCI-E X16 Gen2插槽

5)二级缓存:8M

6)硬盘:1000GB或以上,SATA2硬盘,7200转

7)显示器:24寸宽屏液晶

8)光驱:DVD±RW,支持CD、DVD读取,CD及DVD SuperMulti双层刻录的16倍速DVD刻录机

9)网卡:板载10-100-1000M网卡

10)外部接口:8×USB2.0接口(2个前置,6个后置),2×RJ45网卡接口,1×eSATA接口,2×DVI接口,2×1394火线接口(1个前置,1个后置),1×SPDIF光纤输出,2×PS/2接口,1组前置音频、视频输入输出接口,1组后置麦克风+多声道音频输入输出接口

11)键盘/鼠标:多媒体键盘/光电鼠标

12)售后服务:3年消费者XPS顶级服务含1年全面保护

网络控制引擎(也叫网络控制器)

1)网络控制引擎基于IP的LAN/WAN作为传递控制信息的通道

2)提供高性能的控制数据包的第三层路由选择

3)支持LonWorks/IP等信道

4)将Internet或者任何基于10/100 Base-T的LAN或者WAN作为传递本地或者远程控制信息的通道

5)兼容EIA 852和ANSI/EIA 709.1等相关协议

6)可选择24V AC/DC或者90V~240V AC/DC电源输入

7)支持Lon Mark、U.L.等相关认证

8)信道类型支持:TP/FT-10或TP/XF1250等

现场控制器(DDC直接数字控制器)

1)本系统要求控制层网络DDC直接数字控制器采用楼宇自动化行业中的唯一ISO国际标准协议:BACnet MS/TP协议

2)DDC直接数字控制器必须具有32位或以上CPU处理器,主频不低于40MH

3)DDC直接数字控制器具有直接数字控制和程序逻辑控制功能,并具有联网协同工作的功能,在完成初始化、控制程序下载后,具有工作能力,可脱离工作站完成控制工作

4)DDC直接数字控制器具有下述基本软件功能:比例、比例+积分、比例+积分+微分、开/关、时间加权、顺序、算术、逻辑比较、计数器等,对于复杂控制要求的应用场所,还应提供高级控制算法

5)当DDC直接数字控制器本身故障时,能自动旁路脱离网络,并在主控/分控操作站上及时报警显示,不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工作,故障排除后能自动投入运行

6)DDC直接数字控制器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总线与其他DDC直接数字控制器进行点对点的通信,交换数据和共享信息资源,不需要通过上一级处理器

7)DDC直接数字控制器可根据操作站发来的命令和数据或自带的控制程序(EPROM)以及现场各种传感器反馈的数据和状态对受控设备进行监控

8)DDC直接数字控制器具有、通信中断、误操作等保护功能。在系统长时间断电后应保证不丢失数据,来电后能恢复正常工作,无须重新下载程序或编写

9)DDC直接数字控制器系统时钟精确到1秒,各DDC直接数字控制器的系统时钟应该是同步的,受网络控制引擎统一协调

10)DDC直接数字控制器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要求达到10万个小时以上

11)DDC直接数字控制器程序可通过工作站编写后下载,也可在现场便携式操作终端或笔记本电脑上编写

12)DDC直接数字控制器输入/输出通道的要求:

开关量输入(DI):DI输入的是干接点信号,要求采用抗干扰设计

开关量输出(DO):采用继电器输出或者双向可控硅的方式,要求采用抗干扰设计,能隔离交流220V

模拟量输入(AI):模拟量输入通道A/D转换分辨率≥10bit,模拟输入模块应能通过软件设置和硬件跳线相结合的方法改变量程范围和输入信号形式(DC 4~20mA或0~10V),并能进行线性化和滤波设定

模拟量输出(AO):模拟量输出通道D/A转换分辨率≥8bit。模拟输出模块应能通过软件设置和硬件跳线相结合的方法改变输出范围和输出信号形式(DC 0~10V)

13)每个DDC I/O模块应允许带电热插拔

现场控制箱

1)承包商应该在空调机房或弱电井内提供并安装足够数量的DDC控制箱。每个DDC控制箱内的监控点数应该至少留有 20%的余量,便于以后扩大使用范围

2)现场控制箱应该用统一的金属薄板制造,数字控制器放置其中。此外现场控制箱应配有包括变压器、接线端子、继电器底座等必要配件

传感器

本条款仅就 BAS 所使用的传感器作概要性的要求,投标人应按照施工图中各机电系统的监控工艺要求和末端设备的使用场所,选配相应的传感器,以确保满足使用要求。

1)应采用工业标准制造并与 DDC 相匹配的各类传感器,选用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寿命长的传感器

2)管装式或浸探式传感器必须适合于设计图纸及本招标文件中有关章节所要求的工作场所(如工作温度及压力等),传感器测量范围的选择应尽可能使设定点在感应范围的中点,传感器必须采用防腐蚀结构,适合固定于振动安装环境的表面

3)浸探式传感器必须安装于盛有导热填充剂的不锈钢或铜制探井内,探井口应有防止填充剂外溢的设计

4)温度传感器要求采用能满足环境控制要求的高灵敏度、高精度的传感器

5)传感器反馈信号采用:DC 4~20mA/1~5V/0~10V信号,优先采用DC 4~20mA。

6)电动阀(执行器)要求:电源AC 24V。阀位控制信号DC4~20mA/1~5V/0~10V,阀位反馈信号DC4~20mA/1~5V/0~10V

其它要求

投标方提供设备应考虑产品的配套性,各类传感器及执行器应尽量选用同一品牌设备。

主要设备材料表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数量单位
一、DDC控制器

1服务器 1
2软件 1
3BACnet/IP 路

 5
4接口网关(冷机、热源、变配电、电梯接口) 4
5应用控制器 148
6I/O 模块

 247
7网络保护器 153
8BACnet MS/TP 网络终端器

 10
9网络中继器 1
二、传感器
1风道温湿度传感器 110
2室外温/湿度传感器,精度 3% 

 2
3水流开关 8
4水压力传感器 6
5浸入式温度传感器 8
6流量变送器,插入式,输出 4-20mA

 3
7压力(差)开关 220
8液位开关 96
9防冻开关 110
三、其它
1DDC箱(含变压器、继电器等)

 153
2通讯线Belden1419A1
3数字信号线RVV2X1.01
4模拟信号线RVVP2X1.01
5电源线BVV3X2.51
6线管线槽 1
7计算机 1
8打印机 1
9交换机24口

1

机房工程及防雷与接地

系统概况

地下一层数据网络中心作为非酒店部分综合布线、计算机网络、BAS、信息发布等系统机房;二层安防控制室作为非酒店部分安保、一卡通、停车场管理、无线对讲等系统机房。

地下一层酒店弱电设备间作为酒店部分综合布线、计算机网络、安保、无线对讲、BAS等系统酒店用系统机房。

地下一层有线电视机房作为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机房。

机房工程内容

机房工程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机房内部装修工程、机房照明工程、机房空调工程、机房消防工程、机房配电工程、机房防雷接地工程、机房操作台配置安装。

机房内部装修工程、机房照明工程、机房空调工程、机房消防工程弱电专业提出技术要求,由其他相关专业负责设计。

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机房内部装修工程(参见建筑装修图)

机房装修部分应采用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高的产品,满足机房装修防火等级要求,并尽量采用环保产品。

中标人应提供控制柜/台样式图、监视墙样式图等资料,并报业主审批确认通过后方可采购施工。投标人应充分考虑由于更换装修效果、控制台样式而产生的相关费用,并不得以此为理由增加工程费用。

各机房的设备布置、控制台样式、监视墙样式应参考招标施工图。

1)天面装修

机房天面安装优质方型铝合金天花吊顶,机房的净空应保证2700 mm以上。安装铝合金天花板之前应对楼板底进行防尘处理,涂刷防尘漆,吊顶面层内村黑色阻燃纸。

方型铝合金天花材料要求:

规格:600mm×600mm 

燃烧性能A级

板材厚度:0.8mm 

表面高级粉末静电喷涂处理

材质轻、不起尘、不产生眩光,涂层耐久而不易褪色

符合《GB50174-93》、《GB50222-95》等防火要求

2)地面装修

机房地面敷设防静电活动木地板,安装高度为300mm。安装防静电活动地板前应对地面进行找平和防尘处理,并涂刷防静电漆。

机房入口区域做踏步台阶或坡道,表面铺设防滑地胶。

地面平整度要求:房间最远两点高度的偏差应小于0.2,且最大不得超过30mm。

防静电活动地板材料要求:

规格:600mm×600mm

厚度:34mm

上下板材料:钢板

面板材料:HPL

集中负荷:≥600Kg/m2

平面度:≤0.7mm

防火等级:B1

系统阻抗:应符合SJ/T 10796-1996的规定

3)隔断装修

机房内部不同功能分区之间采用高强度单片铯钾防火玻璃隔断。防火玻璃安装采用槽钢固定,并经过防锈处理后用哑光不锈钢作饰面包框。隔断高度应满足消防要求。

高强度单片铯钾防火玻璃材料要求:

厚度:10mm

防火时间:1000℃的火焰冲击下>80min

强度高:大面积上>120fg, 边缘>85fg

透明度高、防火、防静电、吸音

可加工性、高耐侯性

防火性能:符合GB15763.1-2001所规定的C类I级,通过国家防火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验

4)墙面装修

机房所有砖墙面及柱面进行找平和防尘处理,并涂刷三层以上高级乳胶漆。

机房的墙和顶棚的抹灰、涂料、油漆及其他装饰材料应保证不脱落、不起皱、不掉灰。

5)门窗

机房门根据各区域的功能用途,并结合消防安全方面考虑。

防火玻璃门配置地弹簧和不锈钢门把手,金属防火门结构的锁、铰链、闭门器、导轨把手等五金件均采用满足防火、密闭要求,具有缓冲防腐功能。

机房照明(参见强电照明图)

1)机房照明设备采用机房无眩光嵌入荧光灯,配电子镇流器,离地面0.8米处照度要求达到500Lx以上

2)设置应急照明灯具

机房空调(参见空调专业图)

1)投标人应配合相关空调设备的安装、调试,并在深化设计图纸中将机房内相关的空调设备、管道、风口位置表示出来。

2)为了保证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的可靠运行,要求配24小时的普通商用空调系统,机房保证一定的温度。

机房消防(参见给排水专业及强电专业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图)

投标人应配合相关设备的安装、调试,并在深化设计图纸中将机房内相关的消防设备、线路表示出来。

机房防雷接地

1)机房采用联合接地方式,在地板下安装30X3mm铜带组成接地汇集铜母排网,网格尺寸不大于1200X1200mm,铜排交叉连接处均采用铜制端子,固定地面通过高强度绝缘子。接地汇集铜母排网应与接地干线、接地引出线可靠连通

2)主机房内所有防静电地板、天花吊顶、工作台等必须进行静电接地,不得有对地绝缘的孤立导体。天花、墙面龙骨要求采用不少于6mm2的双色地线连接后再用16mm2的双色地线与接地汇集铜母排相连

3)室外电源、信号线路进入机房采取加防浪涌保护器等防雷措施,相关要求详系统配电防雷接地章节要求

机房配电线路

1)机房内所有电线/缆均要求穿镀锌钢管或金属线槽敷设于天花吊顶内/活动地板下,线路两端均加以标记,线槽管架应密封

2)机房内的弱电系统设备的控制、信号线缆,应单独在天花吊顶内/活动地板下穿金属管/线槽敷设,并应采取相应的屏蔽措施

3)不同电压等级的配电或信号电线/缆应分槽/管敷设

4)强弱电线槽/管应隔开相应的距离

5)设备电源插座与检修插座以颜色区分并加贴标识

机房控制台、监视墙

1)控制台、监视墙应采用标准化设计,同时还必须易于进行更新和结构变形而不需对结构和外部构造进行大规模的改变

2)设备制造应完全符合相关行业标准。控制台、监视墙的外观制造应使用现代型材或相应材料,并保证可以实现一个星期工作七天,每天工作24小时

3)中标人应负责整体布局设计、控制台设计及安装,提供控制台上足够的强电、信息接口及各类设备安装位置,负责本项目内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安装,并配合其他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

4)控制台在提供最大的自由度及实用性的同时必须遵循人体工学设计规则、美学要求、符合安全规范。控制台必须可以自由地根据个人喜好对显示器的位置进行调整,并且适应各种尺寸的主机、工作站、通讯器材、显示器和操作仪

5)控制台的架构必须保持水平以便与房间地板之间保持平行

6)控制台人体工程学要求

控制台顶部距地面水平高度为1.18米,略低于人体正常坐姿的视力线水平高度(1.2~1.25m),使大屏幕、桌面显示器与桌面这三大视野范围互不影响或干扰,方便操作员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

工作人员经常使用设备的位置应可以合理排开,键盘、电话、控制器、显示器等,都应在合理安装位置,保证使用操作方便、位置布局合理,并且达到长时间工作不感到疲惫。

工作人员之间工作应互不干扰,前后排之间走路通过的时候不影响其它员工的正常工作。

控制台上显示器屏幕顶部1/3与视线平行或在视线之下,屏幕距离人眼的距离最小为457mm,大约为手臂长度。

7)控制台、监视墙材质及工艺要求

框架结构中的上下部分水平梁和垂直边柱应采用冲压铝制成。

后纵梁及后背柱的机构部件应采用精密锻造的冷轧钢制成,并在其表面涂耐磨静电粉。

显示器及主机支托架应采用精密锻造的冷轧钢制成,并用耐磨粉抛光表面。

前后面板应采用铰链同主框架连接,在不需要任何工具的状况下,可自由拆装。

控制台面的每个表面最大受力应达到250磅。

控制台应提供用于机柜外壳、结构、金属线槽等保护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1Ω。

8)质量保证要求

所选择的控制台厂家至少拥有3年以上制造经验,必须提供相应证明。

拥有ISO9001认证。

UPS系统、配电工程

本工程智能化系统设备采用UPS电源集中供电。UPS电源采用两路电源供电,自动切换,在UPS所在机房\弱电间设总配电箱,在各弱电间设分配电箱,所有智能化系统末端设备(如DDC、摄像机等)均由设于楼层弱电间的分配电箱分系统、分回路配给。UPS供电时间为不小于30分钟。

防雷与接地装置的要求

1)智能化系统接地采用联合接地,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1欧姆

2)智能化系统应设置专用的接地干线,干线采用40X4镀锌扁钢

3)接地干线应与本建筑总等电位联接端子板、弱电机房及弱电间内的接地引出线、接地端子板/箱焊接连通

4)各弱电机房、弱电间应设置弱电接地端子板/箱。所有弱电设备的工作接地均接至接地端子排,再与接地干线排连接。端子板应与接地干线、接地引出线焊接连通

5)各弱电机房、弱电间内的弱电系统设备、安装金属配件、机柜(壳)、静电地板、金属墙身、龙骨、线管/槽等均应与弱电专用接地端子可靠联结。综合布线系统机柜接地连接线不应小于16mm2,其余设备接地连接线不少于4 mm2

6)智能化系统电源的过电压保护:所有智能化设备配电箱内应装设电涌保护器,其规格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

7)智能化系统信号的过电压保护:所有进出建筑物线路上设相应的信号避雷器,并将所有进出建筑物的线路作等电位联结

8)室外设备的防雷保护:室外设备设电源、信号避雷器,并可靠接地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要求

UPS电源

1)主机应具有手动维修旁路,实现不停电维护

2)主机应采用高频IGBT模块进行整流

3)主机应具有ECO工作模式

4)主机应具有短路、过流、欠压和过热自动保护功能

5)主机应能有效净化电网的脉冲,浪涌电压,尖峰电压,频率漂移等干扰

6)主机应能自动检测电池的容量和备用时间

7)主机抗无线电干扰能力应符合GB/T14715中EMC限值规定

8)主机应具有LCD显示屏以及中文操作监控界面,LCD分辨率不应小于320X240像素

9)主机应具有RS485、RS232、SNMP、MODBUS等开放的通讯接口及协议,并提供通信数据格式

10)主机及电池柜体应采用钢板,表面做静电喷涂处理,柜体防护等级不低于IP20。电池机柜须与UPS主机柜同一样式

UPS主机

1)主路输入电压:三相四线,380V±15%(满载工作状态)

2)主路输入功率因素:≥0.99

3)主路输入频率:50Hz±10%

4)旁路输入电压:三相四线,380V±10%

5)旁路输入频率:50Hz±5%

6)稳态输出电压:380V±1%

7)动态输出电压:380V±5%

8)输出频率:50Hz±1%

9)总谐波失真:≤3%

10)输出功率因数:0.8(滞后)

11)整机效率:双转换模式≥94%,ECO模式≥97%

12)噪声:≤65dB

13)过载能力:过载125%不少于10分钟;过载150%不少于1分钟

蓄电池

1)材质要求:密封铅酸免维护蓄电池

2)标称电压:12V

3)配置时间:见设计图纸要求(按功率因素0.8,逆变器效率80%,电池的放电终压10.5V计算,并提供计算公式)

4)寿命:≥10年

5)80%放电深度的循环寿命:>1000次

6)不产生腐蚀气体

7)任意两个电池之间压差≤50mV

8)蓄电池静置90天后,其荷电保持能力不低于80%

9)蓄电池充电静止24小时后,单体开路电压高于12.6V

10)某节电池损坏应不影响整机运行

配电设备

1)投标人应根据图纸配置要求,选择配电设备,并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要求

2)配电箱/柜的外壳应采用镀锌钢板,表面做静电喷涂处理

3)配电箱/柜应具有火、零、地汇接排,汇接排采用铜材质

4)所有智能化配电箱均应按规范要求设置电源电涌保护器

浪涌保护器(SPD)

1)电源线路浪涌保护器(SPD)的安装数量及其标称放电电流参数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浪涌保护器(SPD)连接线最小截面积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1 电源线路浪涌保护器(SPD)标称放电电流参数值

保护分级LPZ0区与LPZ1区交界处

LPZ1与LPZ2、LPZ2与LPZ3区交界处

直流电源标称

放电电流(KA)

第一级标称放电电流*(KA)

第一级标称放电电流(KA)

第一级标称放电电流(KA)

第一级标称放电电流(KA)

8/20μs
10/350μs8/20μs8/20μs8/20μs8/20μs
A级

≥20≥80≥40≥20≥10≥10
B级

≥15≥60≥40≥20直流配电系统中根据线路长度和工作电压选用标称放电电流≥10KA适配的SPD

C级

≥12.5≥50≥20
D级

≥12.5≥50≥10
注:SPD的外封装材料应为阻燃型材料。

表2 浪涌保护器(SPD)连接线最小截面积

防护级别SPD的类型

导线截面积(mm2)

SPD连结相线铜导线

SPD接地端连接铜导线

第一级开关型或限压型1625
第二级限压型1016
第三级限压型610
第四级限压型46
注:组合型SPD参照相应保护级别的截面积选择

2)信号线路安装浪涌保护器(SPD)应满足下列要求

电子信息系统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SPD)的选择,应根据线路的工作频率、传输介质、传输速率、传输带宽、工作电压、接口形式、特性阻抗等参数,选用电压驻波比和插入损耗小的适配的浪涌保护器(SPD)。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SPD)参数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信号线路(有线)浪涌保护器(SPD)参数

线缆类型

参数要求

参数名称非屏蔽双绞线屏蔽双绞线同轴电缆
标称导通电压≥1.2Un≥1.2Un≥1.2Un
测试波形(1.2/50μs、8/20μs)混合波

(1.2/50μs、8/20μs)混合波

(1.2/50μs、8/20μs)混合波

标称放电电流(KA)

≥1≥0.5≥3
注:Un――最大工作电压。

电源防雷器

1)B级防雷器

保护级别:B级

模块数:4个,3+NPE

工作电压:385V

最大可持续操作电压:505V

单模块最大放电浪涌电流(8/20us):40KA

响应时间:<25ns

IP等级:IP20

具有失效颜色告警指示

可更换模块式设计

遥信报警功能

符合VDE、UL、IEC等国家和国际标准

提供5年的产品质量保证

2)C级防雷器

保护级别:C级

模块数:4个,3+NPE

工作电压:385V

最大可持续操作电压:505V

单模块最大放电浪涌电流(8/20us):20KA

响应时间:<25ns

IP等级:IP20

具有失效颜色告警指示

可更换模块式设计

遥信报警功能

符合VDE、UL、IEC等国家和国际标准

提供5年的产品质量保证

3)D级防雷器

保护级别:D级

模块化设计,可带电插拔 

模块数:4个,3+NPE

工作电压:385V

最大可持续操作电压:505V

单模块最大放电浪涌电流(8/20us)10kA

响应时间:<25ns

IP等级:IP20

具有失效颜色告警指示

可更换模块式设计

遥信报警功能

符合VDE、UL、IEC等国家和国际标准

提供5年的产品质量保证

主要设备材料表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数量单位
1不间断电源30KVA(带半小时电池)

1
2不间断电源20KVA(带半小时电池)

1
3不间断电源10KVA(带半小时电池)

1
4不间断电源5KVA(带半小时电池)

1
5配件 4
6电池箱 4
7配电箱 61
8UPS、电池承重槽钢架

 4
9UPS计算机通讯卡

 4
10UPS监控软件

 4
11接地铜带 1
12铜板接地极 200X100X101
13防雷箱及空气开关 4
14地网保护器 4
15线材及线管 1

附录    商业建筑智能化系统配置

智能化系统商场建筑宾馆建筑备注
信息设施系统通信接入系统AA由相关通信运营商负责实施
电话交换系统AA商场部分由相关通信运营商负责实施,酒店部分由酒店运营商负责
信息网络系统AA已考虑
综合布线系统AA已考虑
室内移动通信盖系统AA由相关移动通信运营商负责实施
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AA已考虑
广播系统AA由紧急广播统一考虑
室内无线上网覆盖系统AA已考虑
会议系统AA已考虑
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AA已考虑
信息化应用系统物业运营管理系统AA由物业管理公司考虑
公共服务管理系统AA
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系统AA
智能卡应用系统AA已考虑
公共安全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AA由强电专业考虑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安全防范综合管理系统未设置
入侵报警系统AA已考虑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AA
出入口控制系统AA
电子巡更管理系统AA
停车库(场)管理系统

AA
机房工程消防监控中心机房AA由强电专业考虑
信息中心设备机房AA已考虑
通信系统总配线设备机房AA
智能化系统设备总控室AA
数字程控电话交换机系统设备机房AA
安防监控中心机房AA
通信接入设备机房AA
有线电视前端设备机房AA
弱电间(电信间)

AA
业务系统商业经营信息管理系统AA由物业管理公司考虑
宾馆经营信息管理系统AA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AA已考虑
智能照明系统AA由强电专业考虑
智能供热系统未设置
智能化集成系统未设置

文档

综合商务酒店有关弱电项目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实施方案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综合商务酒店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方案广州市设计院2010年4月注:根据鄂尔多斯信息委关于东胜区综合商务酒店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方案的意见,我方对实施方案进行如下补充说明:1、项目概况:包括整幢楼体由-2F至24F层每一层的功能、用途,智能化各子系统的规模等说明;详施工方案1.1节。2、对安防部分的视频监控、入侵报警的分布点加以详细说明:包括整个工程视频监控系统概况、固定摄像头(本工程未设计一体化快球)的点位分布及其监控盲区、入侵报警双鉴探测器的点位分布;详施工方案8.1节、8.5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