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1.CFT的正式试验中抗体成分的效价是( )
A.4个单位
B.1个单位
C.2个实用单位
D.2个单位
E.3个单位
答案:A
802.免疫溶血法检测的是单个补体成分的( )
A.含量
B.分子量
C.活性
D.特异性
E.含量和活性
答案:C
803.Ⅰ类MHC分子穿过细胞膜插入胞质的部分是( )
A.α链的羧基端
B.α链的氨基端
C.β链的羧基端
D.β链的氨基端
E.
答案:A
二、多选题
26.关于胶体金结构和特性的正确描述( )
A.颗粒大小约为1~100nm
B.包括一个基础金核
C.具有内正外负的以离子层
D.吸收峰波长随颗粒大小而改变
E.对电解质不敏感
答案:ABC
27.抗体的生物学活性包括( )
A.特异性结合抗原
B.介导各型变态反应
C.活化补体
D.调理吞噬作用
E.发挥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答案:ACDE
28.细胞膜表面粘附分子的测定方法有( )
A.ELISA
B.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C.流式细胞仪测定方法
D.荧光免疫方法
E.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方法
答案:BCDE
29.补体的三条激活途经( )
A.MBL途径
B.内源性途径
C.经典途径
D.外源性途径
E.旁路途径
答案:ACE
30.常用的免疫电泳技术有( )
A.交叉免疫电泳
B.火箭免疫电泳
C.免疫电泳
D.免疫固定电泳
E.对流免疫电泳
答案:ABCDE
31.常用的荧光素是指( )
A.异硫氰酸荧光素
B.镧系稀土元素
C.四甲基异硫氰酸罗丹明
D.藻红蛋白
E.四乙基罗丹明
答案:ACDE
32.巨噬细胞的功能包括( )
A.分泌特异性抗体
B.产生溶酶体酶
C.分泌多种细胞因子
D.参与抗原加工、递呈
E.直接吞噬、杀伤病原体、肿瘤细胞
答案:BCDE
33.可用于破碎组织细胞制备可溶性抗原的方法有( )
A.超声破碎法
B.反复冻融法
C.超速离心法
D.酶处理法
E.表面活性剂处理法
答案:ABDE
34.肽链胞浆区具有ITAM结构的是哪些膜分子( )
A.CD3
B.CD154
C.FcεRⅠ
D.Igα/Igβ
E.CD80/CD86
答案:ACD
35.属于IgSF的粘附分子是( )
A.LFA-1
B.CD2
C.CD28
D.MHCⅠ/Ⅱ类分子
E.CD4/CD8
答案:BCDE
36.细胞粘附分子基因的多态性测定方法有( )
A.PCR-SSCP
B.PCR-RFLP
C.实时荧光PCR方法
D.PCR-直接测序法
E.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法
答案:ABCD
37.胃蛋白酶的水解片段包括( )
A.两个Fab片段
B.一个F(ab’)2片段
C.一个Fc片段
D.两个F(ab’)2片段
E.多个Fc’片段
答案:BE
38.抗原抗体的结合力由哪些分子间引力参与( )
A.亲水作用力
B.静电引力
C.氢键结合力
D.牛顿力
E.磁场力
答案:BC
39.下列哪些属非抗原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抗球蛋白检测技术( )
A.PEG比浊法
B.C1q固相法
C.mRF凝胶扩散试验
D.凝胶过滤法
E.抗抗体法
答案:CE
40.关于抗原的性状对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粗糙型细菌在生理盐水中易自凝
B.IgG类抗体与血细胞不出现凝集现象
C.单价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不出现沉淀
D.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形成沉淀
E.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出现凝集
答案:ABCDE
41.免疫组化技术标本的来源包括( )
A.活体组织
B.各种体液
C.穿刺液
D.粪便
E.培养细胞
答案:ABCE
42.下列检验方法的原理属免疫荧光技术的有( )
A.苯乙烯酰胺凝胶电泳
B.斑点杂交
C.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
D.免疫印迹
E.流式细胞仪
答案:CE
43.关于C1q固相法检测非抗原特异性CIC的原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是利用循环免疫复合物具有与C1q结合的特性
B.固相包被的是C1q
C.加入的是酶标记二抗
D.根据颜色的深浅来判断免疫复合物的含量
E.该方法结果的稳定性较好
答案:ABCD
44.针对粘附因子在炎症中的作用,采用下述哪些物质可达到治疗炎症的目的( )
A.抑制内皮细胞相应粘附分子表达的寡核甘酸链
B.抗粘附因子抗体
C.干扰素
D.类似粘附分子配体的物质
E.细胞因子
答案:ABD
45.补体检测技术可应用于( )
A.检测补体的功能
B.相关疾病的补体检测
C.CDCC
D.流行病学调查
E.临床治疗后的检测
答案:ABCDE
46.补体系统激活过程的调节包括( )
A.自行衰变的调节
B.C4bp抑制C4b与C2结合
C.C8bp抑制MAC形成
D.正反馈途径的扩大效应
E.I因子、H因子在旁路途径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答案:ABCDE
47.单克隆抗备的技术包括( )
A.免疫脾细胞的制备
B.骨髓瘤细胞的培养与筛选
C.细胞融合
D.阳性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培养
E.阳性杂交瘤细胞的冻存
答案:ABCDE
48.
A.整合素
B.E-选择素
C.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D.CD44
E.VCAM-1
答案:BE
49.关于抗原抗体结合力,下列正确的是( )
A.疏水作用力对维系抗原抗体的结合作用最大
B.氢键结合力是供氢体上的氢原子与受氢体上氧原子间的作用力
C.抗原抗体之间不形成牢固的共价键
D.范登华力的能量最小
E.静电引力的大小与两个电荷间的距离成反比
答案:ACD
50.关于CD4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Th识别抗原的辅助受体
B.是HIV的受体
C.属于IgSF成员
D.是MHCⅡ类分子的配体
E.是EB病毒的受体
答案:ABCD
51.免疫固定电泳(IFE)的特点是( )
A.周期短
B.敏感性高
C.分辨清晰
D.费用低
E.结果易于分析
答案:ABCE
52.鉴定抗原或抗体纯度时,可选用的双向琼脂扩散试验的模式为( )
A.单孔型
B.双孔型
C.双排孔型
D.三角孔型
E.梅花孔型
答案:BC
53.目前DNA的分子生物学测定方法主要包括( )
A.Southern印迹杂交法
B.斑点印迹
C.RT-PCR法
D.原位杂交
E.原位PCR
答案:ABCDE
54.大吞噬细胞包括( )
A.中性粒细胞
B.肥大细胞
C.树突状细胞
D.单核细胞
E.巨噬细胞
答案:DE
55.补体含量显著降低的疾病有( )
A.SLE
B.RA
C.大面积烧伤
D.肝硬化
E.细菌感染
答案:ABCDE
56.间接荧光免疫法的优点是( )
A.操作时间较短
B.敏感性高于直接法
C.反应参与的因素多
D.不易出现非特异荧光
E.制备一种荧光抗体即可检测多种抗原或抗体
答案:BE
57.关于抗补体试验检测非抗原特异性CIC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 )
A.原理类似于补体结合试验
B.受检血清应进行56℃30分钟灭活补体
C.外加豚鼠血清是定量加入外源性补体
D.指示系统致敏羊红细胞溶血,表明待测血清CIC存在
E.观察50%溶血终点来计算IC含量
答案:ABCE
58.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特点包括( )
A.稳定易培养
B.是B细胞恶性肿瘤
C.自身不分泌Ig或细胞因子
D.是HGPRT缺陷株
E.融合率高
答案:ABCDE
59.凝集反应包括( )
A.直接凝集试验
B.间接凝集试验
C.抗人球蛋白试验
D.协同凝集试验
E.凝集抑制试验
答案:ABCDE
60.关于抗原抗体比例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抗原抗体分子比例合适的范围称为等价带
B.抗原过剩称为前带
C.抗体过剩称为后带
D.抗原过剩称为后带
E.抗体过剩称为前带
答案:ADE
61.Ig分子常见的存在形式有( )
A.单体
B.二聚体
C.三聚体
D.四聚体
E.五聚体
答案:ABE
62.免疫浊度测定常分为哪几种类型( )
A.免疫透射浊度测定法
B.免疫胶乳浊度测定法
C.透射色差法
D.散射旋光法
E.免疫散射浊度测定法
答案:ABE
63.H链有五个功能区的Ig是( )
A.IgG
B.IgA
C.IgM
D.IgD
E.IgE
答案:CE
.下列可能是IC的抗原成分的有( )
A.细胞膜
B.细胞膜受体
C.细胞内成分
D.微生物
E.蛋白或多肽成分
答案:ABCDE
65.双向琼脂扩散试验可用于( )
A.抗原或抗体的定量
B.鉴定抗原或抗体的纯度
C.分析抗在或抗体的相对分子量
D.分析抗原的性质
E.抗体效价的滴定
答案:BCDE
66.具有抗病毒作用的细胞因子包括( )
A.IL-4
B.IL-12
C.IL-15
D.IFN
E.CSF
答案:BCD
67.目前细胞因子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 )
A.分子生物学方法
B.免疫测定方法
C.生物学测定方法
D.显微镜检查法
E.电泳
答案:ABC
68.免疫球蛋白的种类有( )
A.IgG
B.IgA
C.IgM
D.IgD
E.IgE
答案:ABCDE
69.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显著下降见于( )
A.慢性皮肤膜白色念珠菌感染
B.糖尿病
C.烧伤
D.补体缺陷病
E.抗体缺陷病
答案:DE
70.下列关于补体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补体成分大多数以非活性的酶前体存在于血清中
B.补体系统激活的三条途径均是酶的级联反应
C.补体系统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D.补体系统的激活具有放大效应
E.激活的补体具有生理作用和病理作用
答案:ABCDE
71.IL-6R可以归类于( )
A.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
B.造血因子受体家族
C.干扰素受体家族
D.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家族
E.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答案:AB
72.用于放射性标记的抗原要求( )
A.抗原纯度高
B.抗原稳定
C.基因重组多肽
D.完整的免疫活性
E.分子结构不能掩盖抗原-抗体决定簇
答案:ADE
73.补体系统的补体受体包括( )
A.CR1
B.CR2
C.CR3
D.C3aR
E.C4aR
答案:ABCDE
74.具有免疫原性的佐剂有( )
A.卡介苗
B.羊毛脂
C.细胞因子
D.多聚核苷酸
E.枯草分枝杆菌
答案:ACE
75.生物素与多种大分子偶联活化后,可用于标记( )
A.抗原
B.抗体
C.酶
D.SPA
E.激素
答案:ABCDE
76.以下关于MBL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水解C4和C2分子
B.是一种钙依赖性糖结合蛋白
C.是肝细胞合成分泌的急性期蛋白
D.能与细菌表面的甘露糖残基结合
E.是T淋巴细胞合成的糖蛋白
答案:ABCD
77.sCKR的生物学功能是( )
A.作为CK的转运蛋白,增加局部CK的浓度
B.作为膜受体的清除形式之一,使细胞对CK的反应性下降
C.sCKR可与mCKR竞争性结合CK,下调CK的效应
D.高浓度sCKR可抑制相应CK的活性
E.低浓度sCKR可增强相应CK的活性
答案:ABCDE
78.IgG能与下列哪些分子结合( )
A.C1q
B.CKs
C.SPA
D.FcγR
E.Ag
答案:ACDE
79.关于NBT试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于检测巨噬细胞的胞内杀菌能力
B.细胞杀细菌过程中耗氧量逐渐减少
C.细胞内磷酸己糖旁路代谢活力不变
D.淡黄色的NBT还原成点状的颗粒,并沉积于胞质内
E.正常人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NBT阳性率平均约为10%
答案:ABC
80.HRP的底物有( )
A.TMB
B.OPD
C.ABTS
D.5-ASA
E.4MUG
答案:ABCD
81.关于IgG的特性,下列哪一些是正确的( )
A.惟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
B.介导ADCC作用
C.再次免疫应答产生的主要抗体
D.是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
E.可引起Ⅱ、Ⅲ型超敏反应
答案:ABCDE
82.免疫血清制备的过程涉及( )
A.选择免疫动物
B.免疫方法
C.动物采血
D.免疫血清的纯化
E.抗血清的鉴定
答案:ABC
83.抗血清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有( )
A.4℃,3个月
B.-40℃,1年
C.4℃,12个月
D.-40℃,10年
E.4℃,0个月
答案:AB
84.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表现在( )
A.免疫防御
B.免疫自稳
C.免疫监视
D.免疫调节
E.免疫效应
答案:ABC
85.免疫复合物引起组织损伤和致病的机制是( )
A.免疫复合物与补体结合,引起Ⅲ型超敏反应
B.免疫复合物引起血小板聚合
C.免疫复合物被巨噬细胞吞噬,巨噬细胞被激活,释放IL-1等细胞因子,加重炎症反应
D.与抗原Fc受体结合,激活单核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
E.消耗补体,抗感染功能降低
答案:ABC
86.以下的免疫技术中,哪些不属于经典的三大标记技术( )
A.酶免疫技术
B.化学发光免疫技术
C.放射免疫技术
D.金免疫技术
E.荧光抗体技术
答案:BD
87.免疫浊度分析中常用的增浊剂有( )
A.NaCl
B.PEG6000
C.NaF
D.PAGE
E.吐温20
答案:BCE
88.以下各种ELISA技术中,待测孔(管)最后显示的颜色深浅与标本中的待测抗原或抗体呈正相关的是( )
A.抗体夹心法
B.双位点一步法
C.间接法测抗体
D.竞争法
E.捕获法
答案:ABCE
.免疫比浊法对抗体的质量要求有( )
A.特异性高
B.效价高
C.亲和力高
D.H型抗体
E.R型抗体
答案:ABCE
90.PCR-SSCP用于粘附分子基因的多态性测定,其优缺点有( )
A.适用于大样本及未知的基因多态性检测
B.操作难以标准化
C.快速、灵敏
D.测定点突变,不易出现假阳性
E.操作简便
答案:ABCDE
91.IRMA的优点是( )
A.敏感度高
B.特异性强
C.准确性好
D.结果稳定
E.用血量少
答案:ABD
92.能介导ADCC作用的Ig有( )
A.IgG
B.IgM
C.血清型单体IgA
D.IgD
E.寄生虫抗原特异性IgE
答案:ACE
93.补体系统的组成包括( )
A.参与经典途径的C1~C9
B.参与旁路途径的B、D、P因子
C.参与MBL途径的MBL、丝氨酸蛋白酶、C反应蛋白
D.补体调节蛋白I因子、H因子、C4bp等
E.CR1、CR2、CR3等补体受体
答案:ABCDE
94.木瓜蛋白酶的水解片段包括( )
A.两个Fab片段
B.一个F(ab’)2片段
C.两个F(ab’)2片段
D.多个Fc’片段
E.一个Fc片段
答案:AE
95.关于mRF凝胶扩散试验检测非抗原特异性CIC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 )
A.mRF能与变性IgG和免疫复合物中IgG结合而不结合游离IgG
B.本法敏感度较高,重复性好
C.本法敏感度较低
D.mRF来源受限
E.mRF能与游离IgG结合而不能与变性IgG结合
答案:ACD
96.可溶性E-选择素的增高可见于( )
A.糖尿病
B.恶性肿瘤
C.自身免疫病
D.败血症
E.结节性多动脉炎
答案:ABCDE
97.IL-2依赖细胞株常用的有( )
A.CTB6
B.F12
C.L929细胞株
D.CTLL-2
E.Wish细胞株
答案:ABD
98.细胞融合的选择培养基的关键成分包括( )
A.叶酸
B.次黄嘌呤
C.PEG
D.氨基蝶呤
E.胸腺嘧啶核苷
答案:BDE
99.单克隆抗体可用于( )
A.沉淀试验
B.中和反应
C.凝集试验
D.酶免疫分析
E.荧光免疫测定
答案:BDE
100.吞噬细胞包括( )
A.大单核细胞
B.血液中的嗜酸粒细胞
C.单核细胞进入组织后发育成的巨噬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浆细胞
答案:ACD
101.补体系统的调节因子包括( )
A.I因子
B.D因子
C.B因子
D.H因子
E.衰变加速因子(DAF)
答案:ADE
102.B细胞表达的CD分子包括( )
A.CD19
B.CD21
C.CD40
D.CD80/CD86
E.CD79a/CD79b
答案:ABCDE
103.免疫系统包括( )
A.胸腺
B.骨髓
C.淋巴结
D.脾
E.周围淋巴结
答案:ABCDE
104.下列关于PEG比浊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PEG用于沉淀蛋白质具有可逆性,对蛋白质生物活性无影响
B.在pH、离子强度等条件固定时,蛋白质分子量越大,用以沉淀的PEG的浓度越小
C.PEG比浊法特异性强
D.不能反映小分子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情况
E.受温度变化影响大,重复性差
答案:ABDE
105.在淋巴细胞转化实验中,属于特异性刺激物的是( )
A.肿瘤抗原
B.PPD
C.葡萄球菌毒素A、B、E
D.ConA
E.同种异体细胞
答案:ABCE
106.补体结合试验的正式试验应设立的对照有( )
A.血清对照
B.补体对照
C.抗原对照
D.溶血素对照
E.SRBC对照
答案:ABCDE
107.PEG比浊法检测非抗原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应注意的有( )
A.应空腹采血
B.温度、离心速度和时间应严格掌握
C.标本反复冻融可引起浊度增加
D.2%PEG只能沉淀较小分子的循环免疫复合物
E.温度每升高1℃,A值就下降0.02
答案:ABCE
108.关于CH50试验的方法学评价,下列正确的是( )
A.方法简便,快速,敏感性低
B.过量钙、镁离子可抑制溶血反应
C.补体的溶血活性与试验中反应体积成反比
D.缓冲液pH和离子强度增高,补体活性下降
E.过量钙、镁离子可促进溶血反应
答案:ABCD
109.关于IgG的叙述,哪一些是正确的( )
A.有四个亚类
B.大多数抗毒素抗体属于IgG
C.与相应抗原结合后能激活补体
D.能与SPA结合
E.是半衰期最长的Ig
答案:ABCDE
110.属沉淀反应的有( )
A.单向免疫扩散
B.双向免疫扩散
C.免疫电泳
D.免疫比浊
E.抗球蛋白试验
答案:ABCD
111.下列关于C1q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2个亚单位组成
B.由6个亚单位组成
C.可结合IgM分子的补体结合点
D.可结合IgG1~3亚类分子的补体结合点
E.可结合所有IgG亚类分子的补体结合点
答案:BCD
112.自然被动免疫中发挥作用的Ig是( )
A.SIgA
B.IgG
C.IgM
D.IgD
E.IgE
答案:AB
113.下列哪些细胞因子具有下调免疫功能的作用( )
A.IL-10
B.TGF-β
C.IL-4
D.IL-13
E.IL-1Ra
答案:ABCDE
114.组织细胞标本固定的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使细胞内蛋白质凝固
B.防止细胞自溶
C.保持细胞固有形态与结构
D.使细胞脱落
E.保存组织细胞的抗原性
答案:ABCE
115.下列哪些CD分子属于FcγR( )
A.CD16
B.CD23
C.CD32
D.CD
E.CD
答案:ACD
116.凝胶内沉淀试验常用的凝胶有( )
A.琼脂
B.琼脂糖
C.葡聚糖
D.聚丙烯酰胺
E.羧甲基纤维素
答案:ABCD
117.在免疫应答中,APC与T细胞相互作用的粘附分子包括( )
A.MHCⅠ类分子/CD8
B.MHCⅡ类分子/CD4
C.ICAM-1/LFA-1
D.LFA-3/LFA-2
E.CD80(CD86)/CD28
答案:ABCDE
118.ADCC具有以下特点( )
A.需要补体参与
B.M、NK、中性粒细胞在特异性抗体介导下杀伤靶细胞
C.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是非特异性的
D.靶细胞与特异性抗体结合
E.靶细胞上MHC分子参与ADCC
答案:BCD
119.巨噬细胞富含的溶酶体酶有( )
A.酸性磷酸酶
B.溶菌酶
C.非特异性酯酶
D.-OH
E.O-
答案:ABC
120.促炎症细胞因子包括( )
A.TNF
B.IL-1
C.IL-8
D.IL-6
E.IFN
答案:ABCD
121.免疫自稳功能包括( )
A.清除体内变性、衰老、损伤的细胞
B.杀伤、清除体内的突变细胞,防止肿瘤发生
C.防止自身免疫病发生
D.清除体内病原微生物
E.抑制体内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
答案:AC
122.下列关于IgM的特性的描述,正确的包括( )
A.是分子量最大的Ig,称为巨球蛋白
B.无铰链区
C.主要在血液中发挥抗感染作用
D.是最早合成的Ig
E.激活补体的能力比IgG强
答案:ABCDE
123.T细胞介导的超敏反应结果可以是( )
A.肉芽肿形成
B.皮肤局部红肿、硬结
C.移植排斥反应
D.剥脱性皮炎
E.结核病人肺空洞形成
答案:ABCDE
124.免疫防御功能包括( )
A.阻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
B.抑制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繁殖、扩散
C.从体内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保护机体生存的功能
D.清除体内变性、损伤及衰老的细胞
E.识别、杀伤与清除体内的突变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
答案:ABC
125.符合反向间接凝集试验的是( )
A.特异性不强
B.抗体致敏载体
C.用于检测标本中的抗原
D.出现凝集为阴性
E.敏感性很高
答案:ABC
126.下列对抗原的描述正确的有( )
A.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
B.只有免疫原性而无抗原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
C.种系关系越远免疫原性越强
D.脂类物质具有弱免疫原性
E.含有有酪氨酸的蛋白质免疫原性强
答案:ACE
127.与补体有关的超敏反应性疾病是( )
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B.新生儿溶血症
C.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D.甲状腺功能亢进
E.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答案:ABCE
128.目前国内测定梅毒患者血清中反应素的凝集反应是( )
A.扩散试验
B.PFC
C.USR
D.RPR
E.密螺旋体荧光试验
答案:CD
129.下列有关杂交瘤技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融合两种细胞保持两种细胞的主要特性
B.采用的细胞是小鼠脾细胞和小鼠骨髓细胞
C.小鼠脾细胞需预先经抗原免疫
D.选择性培养基为HAT培养基
E.最常用的细胞融合剂为乙二醇
答案:ACD
130.CH50试验测定的总补体溶血活性与下列哪些成分有关( )
A.C1
B.C2
C.C3
D.C4
E.C5~9
答案:ABCDE
131.IgM的特性包括( )
A.无铰链区
B.是分子量最大的Ig,称为巨球蛋白
C.主要在血液中发挥抗感染作用
D.激活补体的能力比IgG强
E.是最早合成的Ig
答案:ABCDE
132.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所使用的标记物根据其参与的化学反应不同可分为( )
A.发光免疫分析反应中直接参与发光反应的标记物
B.以催化作用或能量传递参与发光反应的酶标记物
C.以能量传递参与氧化反应的非酶标记物
D.以放射性同位素参与反应的标记物
E.以上均不是
答案:ABC
133.下列Ig的Fc段能结合C1q是( )
A.IgG1
B.IgG2
C.IgG3
D.IgM
E.IgG4
答案:ABCD
134.能在HAT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细胞有( )
A.正常培养细胞
B.TK缺陷细胞
C.HGPRT缺陷细胞
D.细胞多聚体
E.杂交瘤细胞
答案:AE
135.原发性恶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包括( )
A.多发性骨髓瘤
B.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D.轻链病
E.重链病
答案:ABDE
136.可做半抗原载体的物质是( )
A.血清白蛋白
B.甲状腺球蛋白
C.多聚赖氨酸
D.卵清蛋白
E.内毒素
答案:ABCD
137.下列哪些激素和细胞因子是促进MHC-Ⅱ类分子表达的因素( )
A.甲状腺素
B.胰岛素
C.TNF-α
D.前列腺素
E.IFN-γ
答案:ABCE
138.下列关于SC描述,正确的有( )
A.IgA缺陷者可合成SC
B.介导分泌型IgA的转运
C.辅助分泌型IgA与特异性抗原结合
D.能抵抗蛋白酶对分泌型IgA的降解作用
E.由粘膜上皮细胞合成
答案:ADE
139.实验中,促进凝集现象的措施有( )
A.低温离心
B.增加电解质或蛋白质
C.加入右旋糖酐或葡聚糖
D.用胰酶处理
E.加入抗原
答案:BCD
140.下列关于CFT试剂滴定的方法及其效价判定标准,正确的是( )
A.抗原和抗体一般采用方阵滴定法滴定,选择均呈强阳性反应(100%不溶血)的最高稀释度作为抗原和抗体的效价
B.溶血素采用等倍交叉法滴定,将能完全溶解RBC的溶血素最高稀释度定为一个单位
C.补体一般采用豚鼠补体按递增量方法滴定,将能发生完全溶血现象的最小补体量定为一个单位
D.溶血素采用等倍交叉法滴定,将能溶解50%RBC的溶血素最高稀释度定为一个单位
E.补体一般采用豚鼠补体按递增量方法滴定,将能发生50%溶血现象的最小补体量定为一个单位
答案:ABC
141.CH50增高可见于下列哪些疾病( )
A.皮肌炎
B.伤寒
C.恶性肿瘤
D.RA
E.急性肾小球肾炎
答案:ABC
142.参与移植排斥反应的细胞有( )
A.T淋巴细胞
B.巨噬细胞
C.过客白细胞
D.NK细胞
E.树突状细胞
答案:ABCDE
143.动物免疫接种后,血液内抗体产生,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
A.免疫剂量越高,免疫效果越好,抗体滴度越高
B.2天内血液中可检测到抗原而测不到抗体
C.先出现IgM,后出现IgG,总量在6~7天达高峰
D.2~4周抗体水平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
E.几个月后,抗体水平缓慢下降
答案:BCDE
144.可以破坏抗原抗体复合物中静电引力的因素有( )
A.环境因素中的pH过高
B.环境因素中的pH过低
C.增加环境因素中的离子强度
D.降低环境因素中的离子强度
E.当pH=7.4时
答案:ABC
145.CH50中,总补体溶血活性的影响因素有( )
A.试验中反应体积
B.缓冲液的pH
C.SRBC的数量
D.反应温度
E.钙、镁离子的浓度
答案:ABCDE
146.IgD的特性包括( )
A.性质不稳定,易被蛋白酶降解
B.为未成熟B细胞的主要标志
C.血清IgD的功能尚不清楚
D.可以通过胎盘
E.多数以多聚体形式存在
答案:AC
147.下列属于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是( )
A.HLA
B.DLA
C.H-2
D.AgBH-1
E.RLA
答案:ABCDE
148.提取蛋白质免疫原的技术有( )
A.选择性沉淀
B.超速离心
C.凝胶过滤
D.离子交换层析
E.亲和层析
答案:ACDE
149.下列哪项属于全身性免疫复合物病的是( )
A.血清病
B.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C.静脉炎
D.类风湿性关节炎
E.系统性红斑狼疮
答案:ABDE
150.关于抗体与Ig的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有( )
A.抗体是B细胞识别抗原后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
B.抗体是Ig
C.Ig都是抗体
D.Ig不一定都具有抗体活性
E.抗体是生物学功能上的概念,免疫球蛋白是化学结构上的概念
答案:ABDE
151.对pH工作环境变化不太敏感的染料是( )
A.得州红(TexasRed)
B.FITC
C.别藻青蛋白
D.藻红蛋白
E.藻青蛋白
答案:ACDE
152.下列属于能量复合型染料的是( )
A.藻红蛋白花青苷5(PeCy5)
B.异硫氰酸基罗丹明70(X-RITc)
C.藻红蛋白花青苷7(PeCy7)、藻红蛋白花青苷7(Pecy7)
D.藻红蛋白-得州红(ECD)
E.异硫氰酸荧光素
答案:ACD
153.下述各项关于单克隆抗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种克隆产生一种抗体
B.杂交瘤细胞保留双亲特性
C.通过干细胞制备
D.杂交瘤细胞能在体外培养
E.单克隆抗体具备单一免疫学活性
答案:ABDE
154.下列自身抗体特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自身抗体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标志
B.病人血液中存在高效价自身抗体是免疫病特点之一
C.某些自身抗体对疾病判断有高度特异性
D.有些自身抗体与疾病活动性有关
E.少数自身抗体被证实参与了免疫病理性损伤
答案:ABCDE
155.下列哪种疾病属于Ⅰ型超敏反应( )
A.过敏性休克
B.皮肤过敏反应
C.呼吸道过敏反应
D.消化道过敏反应
E.接触性皮炎
答案:ABCD
156.下列关于双向MLC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以刺激指数作为判断淋巴细胞反应强度的指标
B.各自的淋巴细胞既是刺激细胞又是反应细胞
C.本法能判定型别
D.本法只能说明供受体HLA-D抗原配合程度
E.器官移植时,应选MLC最弱的人作为供者
答案:ABDE
157.关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 )
A.根据其采用的标记物不同可分为发光物标记、酶标记和元素标记三种
B.化学发光与荧光的根本区别是形成激发态分子的激发能原理不同,荧光是发光物质吸收了激发光后使分子产生发射光,化学发光是化学反应过程中所产生的化学能使分子激发产生的发射光
C.化学发光只能在液相反应体系
D.在自动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设计中,最常采用的是化学发光物质的氧化发光
E.分析过程中包括化学发光反应系统和免疫反应系统
答案:ABDE
158.下列哪些是流式细胞技术的荧光染料的必备的条件( )
A.有较高的量子产额和消光系数
B.对488nm的激发光波长有较强的吸收
C.容易与被标记的单克隆抗体结合而不影响抗体自身的特异性
D.发射光波长与激发光波长接近
E.发射波长与激发光波长间应有较大的波长差
答案:ABCE
159.以下常用抑制移植排斥反应的是( )
A.糖皮质激素
B.硫唑嘌呤
C.血管活性剂
D.FK506
E.环孢菌素A
答案:ABDE
160.以下哪些免疫应答是细胞免疫介导的( )
A.化妆品引起的接触性皮炎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肾移植排斥反应
D.念珠菌病
E.机体对某些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力
答案:A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