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1.抗原抗体反应的最适pH值是( )
A.3~4
B.5~10
C.6~9
D.9~10
E.10~12
答案:C
652.某免疫原有10μg,制备抗血清应选择哪种途径免疫( )
A.肌内注射
B.皮内注射
C.腹腔注射
D.淋巴结内注射
E.静脉注射
答案:D
653.制作ELISA载体材料最常用的的物质是( )
A.聚氯乙烯
B.聚苯乙烯
C.纤维素膜
D.尼龙膜
E.磁性微粒
答案:B
654.免疫固定电泳最常用于分析( )
A.异常免疫球蛋白
B.肌钙蛋白
C.肌红蛋白
D.M蛋白的鉴定与分型
E.免疫球蛋白亚型
答案:D
655.CD4分子主要表达在哪一种细胞上( )
A.NK细胞
B.细胞毒T细胞(CTL或Tc)
C.中性粒细胞
D.B细胞
E.辅助性T细胞(Th)
答案:E
656.单向扩散出现多条沉淀线的原因是( )
A.抗原过剩
B.抗原抗体相等
C.抗原抗体不纯
D.抗原抗体缺乏
E.抗体过剩
答案:C
657.需经特殊处理才能适于放射分析检查用的标本是( )
A.血清
B.血浆
C.骨髓液
D.组织
E.尿液
答案:D
658.ELISA双抗体夹心法( )
A.将酶标记特异抗体用于检测抗原
B.先将待测抗原包被于固相载体
C.标记一种抗体可检测多种抗原
D.能用于半抗原的测定
E.将酶标记抗抗体用于抗原检测
答案:A
659.经台盼蓝染色后,活细胞呈( )
A.红色
B.不着色
C.天青色
D.蓝色
E.紫色
答案:B
660.最适合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的荧光物质( )
A.异硫氰酸荧光素
B.四乙基罗丹明
C.四甲基异硫氰酸甸丹明
D.澡红蛋白
E.镧系稀土元素(Eu)
答案:E
661.每个亲和素能结合多少个分子的生物素( )
A.1
B.2
C.3
D.4
E.5
答案:D
662.双向琼脂扩散试验中,抗原含量较大,反应沉淀线( )
A.两孔之间
B.靠近抗原孔
C.靠近抗体孔
D.呈多条沉淀线
E.沉淀线弯向抗原孔
答案:C
663.ELISA中最常用的酶是( )
A.葡萄糖氧化酶和辣根过氧化物酶
B.β-半乳糖苷酶和辣根过氧化物酶
C.葡萄糖氧化酶和碱性磷酸酶
D.脲酶和碱性磷酸酶
E.辣根过氧化物酶和碱性磷酸酶
答案:E
6.选择培养基要选择融合的是( )
A.脾细胞与瘤细胞
B.瘤细胞与瘤细胞
C.脾细胞与脾细胞
D.细胞多聚体
E.单倍体细胞
答案:A
665.直接免疫荧光技术鉴别特异性病原体时,荧光素是被结合到( )
A.微生物表面
B.针对人γ-球蛋白的特异性抗体
C.针对微生物的特异性抗体
D.针对特异性抗体的抗体
E.针对微生物的非特异性抗体
答案:C
666.细胞粘附因子mRNA测定的最关键点是( )
A.应戴手套
B.扩增检测方法
C.加样器要专用
D.在标本的收集、处理和核酸提取纯化时,要注意防止RNA的降解
E.测定标本的选择
答案:D
667.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中甲胎蛋白(AFP),应选择的固相包被物是( )
A.已知AFP
B.酶标记AFP
C.抗AFP抗体
D.酶标记抗AFP抗体
E.待检血清
答案:C
668.诊断用( )
A.冷凝集试验
B.抗“O”试验
C.USR
D.嗜异性凝集试验
E.外斐试验
答案:E
669.玻片凝集试验( )
A.只能检测抗原,不能检测抗体
B.既能检测抗原,又能检测抗体
C.只能检测抗体,不能检测抗原
D.为半定量实验
E.不能用于ABO血型鉴定
答案:B
670.用于抗原或抗体的定性、组成和两种抗原相关性分析的方法是( )
A.间接凝集试验
B.双向免疫扩散
C.免疫电泳
D.对流免疫电泳试验
E.免疫比浊
答案:B
671.下列哪种方法不是从PBMC悬液中分离出单核细胞的方法( )
A.E花环沉降法
B.贴壁粘附法
C.吸附柱过滤法
D.磁铁吸引法
E.苯丙氨酸甲酯去除法
答案:A
672.阻断细胞DNA合成的主要途径的化合物是( )
A.次黄嘌呤
B.胸腺嘧啶核苷
C.叶酸
D.聚乙二醇
E.氨基蝶呤
答案:E
673.制备组织细胞抗原时,所用的组织必须( )
A.新鲜或低温保存
B.121℃、15min灭菌
C.甲醛固定5min
D.应用蒸馏水灌注以清洗血液及有形成分
E.25℃保存
答案:A
674.免疫渗滤试验衍生于( )
A.免疫扩散试验
B.免疫层析试验
C.免疫印迹试验
D.dot-ELISA
E.RIA
答案:D
675.荧光抗体染色技术的检测方法特异性最好,敏感度最差的方法是( )
A.直接法
B.间接法
C.补体法
D.双标记抗体法
E.流式细胞技术
答案:A
676.克隆化培养后的杂交瘤细胞应保存在( )
A.4℃冰箱
B.-20℃冰箱
C.-40℃冰箱
D.-70℃冰箱
E.-196℃液氮
答案:E
677.目前最为常用的基因多态性检测方法是( )
A.PCR-SSCP
B.PCR-测序
C.PCR-RFLP
D.荧光PCR
E.原位PCR
答案:C
678.能在HAT培养基生长繁殖的细胞是( )
A.小鼠脾细胞
B.小鼠骨髓瘤细胞
C.饲养细胞
D.杂交瘤细胞
E.以上均可以
答案:D
679.沉淀免疫复合物所用PEG6000浓度为( )
A.3%~4%
B.6%~7%
C.8%~12%
D.12%~15%
E.25%
答案:A
680.斑点ELISA与常规ELISA比较不同之处在于( )
A.二者实验原理不同
B.二者所用固相载体不同
C.二者所用酶不同
D.二者所用酶标抗体不同
E.以上都不对
答案:B
681.最常用于IgM测定的ELISA方法是( )
A.双抗体夹心法
B.间接法
C.竞争法
D.捕获法
E.dot-ELISA法
答案:D
682.表示单位质量标记物的放射强度的指标是( )
A.放射化学纯度
B.免疫活性
C.比放射性
D.交叉反应率
E.亲和常数
答案:C
683.HRP的供氢体是( )
A.TMB
B.HO
C.小分子醇过氧化物
D.尿素过氧化物
E.以上都不是
答案:A
684.Cadherin家族的主要作用是( )
A.介导细胞与ECM的粘附
B.介导炎症细胞渗出过程
C.介导免疫细胞的相互识别
D.介导同型细胞间的粘附
E.介导血小板的粘附与聚集
答案:D
685.间接抗球蛋白试验检测何类抗体( )
A.结合在红细胞表面的IgG
B.游离的IgG
C.结合在红细胞表面的IgM
D.游离的IgM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686.滴定抗血清效价时,常选用的双向琼脂扩散试验的模式为( )
A.单孔型
B.双孔型
C.双排孔型
D.三角孔型
E.梅花孔型
答案:E
687.用于标记蛋白质醛基的,适用范围较BHZ宽的活化生物素是( )
A.BCNHS
B.BCHZ
C.BHZ
D.光生物素
E.生物素脱氧核苷三磷酸
答案:B
688.杂交瘤细胞含有( )
A.两亲本细胞各一半染色体
B.两亲本细胞全部染色体
C.两个染色体
D.融合特有基因信息
E.亲代某些特性基因
答案:B
6.链霉亲和素的活性单位是以结合多少生物素所需的量来表示( )
A.1μg
B.2μg
C.3μg
D.4μg
E.5μg
答案:A
690.下列哪项是T细胞亚群分离时常用的方法( )
A.尼龙毛柱分离法
B.E花环分离法
C.亲合板结合分离法
D.Percoll分层液法
E.Ficoll分层液法
答案:C
691.目前凝胶内沉淀反应中最常用的凝胶是( )
A.Percoll
B.Ficoll-Hypaque
C.琼脂和琼脂糖
D.聚丙烯酰胺凝胶
E.淀粉
答案:C
692.用于M蛋白鉴定( )
A.间接凝集试验
B.双向免疫扩散
C.免疫电泳
D.对流免疫电泳试验
E.免疫比浊
答案:C
693.体液免疫应答中最先产生的抗体是( )
A.IgG
B.IgA
C.IgM
D.IgD
E.IgE
答案:C
694.单向琼脂扩散法可用于( )
A.抗体定量
B.抗体定性
C.抗原定量
D.抗原定性
E.抗体效价滴定
答案:C
695.介导血流中的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初始粘附的是( )
A.Ⅰ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B.钙粘蛋白(Cadherin)家族
C.选择素家族
D.IgSF
E.整合素家族
答案:C
696.标本为组织切片的细胞表面粘附分子最常用的测定方法是( )
A.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B.免疫荧光方法
C.流式细胞仪
D.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方法
E.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方法
答案:A
697.HRP的活性基团是( )
A.糖蛋白
B.白蛋白
C.球蛋白
D.亚铁血红素
E.色氨酸
答案:D
698.下列哪项方法不属于荧光免疫显微技术类型( )
A.直接法
B.间接法
C.夹心法
D.补体结合法
E.双标记法
答案:C
699.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因子是( )
A.IL-2
B.TNF
C.IFN
D.EPO
E.CSF
答案:B
700.补体活化的三种激活途径的共同固有成分是( )
A.C1q
B.C4和C2
C.C3
D.B因子
E.D因子
答案:C
701.下列关于补体活化的经典激活途径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主要激活物是抗原抗体复合物
B.C1q分子必须与Ig结合后才能激活后续的补体成分
C.C4是C1的底物,C4b很不稳定
D.激活顺序为C1234567
E.分为识别和活化两个阶段
答案:D
702.下列哪一类膜分子还有CD分子命名( )
A.TCR
B.BCR
C.mIg
D.MHC分子
E.FcγR
答案:E
703.具有过敏毒素作用的补体的生物活性片段是( )
A.C2a、C5a
B.C2a、C3b
C.C3a、C5a
D.C4b、C2a
E.C4a、C2a
答案:C
704.淋巴细胞功能体内试验的方法主要是( )
A.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B.淋巴细胞计数
C.对异物排斥反应的能力
D.迟发型超敏反应
E.血清中Ig浓度的检测
答案:D
705.FcεRⅠ的特点是( )
A.为EB病毒受体
B.表达于T、B细胞上
C.表达于肥大细胞与嗜碱性粒细胞上
D.属于低亲和力受体
E.为单链跨膜蛋白
答案:C
706.将PBMC悬液注入装有葡聚糖凝胶SephadexG-10柱中,先从柱上洗脱下来的细胞主要是( )
A.T细胞
B.单核细胞
C.B细胞
D.PBMC中混入的杂质细胞
E.淋巴细胞
答案:E
707.大吞噬细胞是指( )
A.中性粒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单核-巨噬细胞
E.淋巴细胞
答案:D
708.淋巴细胞活力的表示常用( )
A.活细胞与总细胞的比值
B.活细胞占总细胞的百分比
C.T、B淋巴细胞比例
D.活细胞浓度
E.淋巴细胞浓度
答案:B
70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激活C1q的球形分子必须有两个以上紧密相邻的IgG分子
B.激活C1q的球形分子只需一个IgM分子
C.在补体介导的溶细胞反应中同量的IgM比IgG更有效
D.单分子IgM比IgG激活补体的能力差
E.2分子IgG紧密相连即可激活补体
答案:D
710.下列有关免疫磁珠分离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免疫磁珠分离法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其分离效果可与流式细胞术媲美
B.直接法是利用特异性抗体与磁性微粒交联形成免疫磁珠,与表达相应膜抗原的细胞结合,应用强磁场分离,从而对特定细胞进行阳性或阴性分选
C.间接法是用第二抗体包被磁性微珠
D.免疫磁珠分离法阳性分选中抗体可导致细胞活化或细胞凋亡
E.免疫磁珠分离法不可同时进行细胞阳性分选和阴性分选。
答案:E
711.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激活的始动分子是( )
A.C1r
B.C1s
C.C1q
D.Df
E.C5aR
答案:C
712.显微镜检查法检测细胞吞噬功能,其吞噬率的计算公式是( )
A.吞噬细菌的细胞数/计数的细胞数×100%
B.胞内含着染菌体的细胞数/计数的细胞数×100%
C.(1~30、60、90min的菌落数/0min菌落数)×100%
D.(1~3h的菌落数/0min菌落数)×100%
答案:A
713.具有调理作用的补体裂解片段是( )
A.C5a
B.C5b
C.C3a
D.C3b
E.C4b
答案:D
714.既作为淋巴细胞归巢受体,又与肿瘤转移有关的是( )
A.CD2
B.CD3
C.CD16
D.CD32
E.CD44
答案:E
715.NBT还原试验中反映中性粒细胞杀菌功能的指标是( )
A.NBT阳性细胞百分率
B.计数中性粒细胞内有浅黄色的NBT颗粒的细胞所占比例
C.计数中性粒细胞内有蓝色的NBT颗粒的细胞的数目
D.计数中性粒细胞内有浅黄色的NBT颗粒的细胞的数目
E.中性粒细胞内有蓝色的NBT颗粒的细胞的数目与中性粒细胞内有浅黄色的NBT颗粒的细胞的数目之比
答案:A
716.能促进骨髓中多能造血干细胞定向分化与增殖的IL是( )
A.IL-1
B.IL-2
C.IL-3
D.IL-4
E.IL-12
答案:C
717.下列不属于NK细胞检测方法是( )
A.酶释法和荧光分析法
B.放射性核素法和荧光分析法
C.放射性核素法和荧光分析法和酶释法
D.反向溶血空斑实验和酶释法
E.酶释法和放射性核素法
答案:D
718.Ficoll淋巴细胞分层液的泛影葡胺常用浓度与密度是( )
A.10%,1.020
B.34%,1.020
C.6%,1.020
D.34%,1.200
E.6%,1.200
答案:D
719.细胞活力测定常用的简便方法是( )
A.抗酸染色
B.美蓝染色
C.台盼蓝染色
D.伊红染色
E.革兰氏染色
答案:C
720.炭粒廓清试验中,能吞噬清除小鼠体内90%炭粒的细胞是( )
A.小鼠肝脏中的库普弗细胞
B.脾巨噬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尘细胞
E.淋巴细胞
答案:A
721.中性粒细胞趋化运动是在下列哪类物质作用下作定向运动( )
A.PHA
B.细菌毒素
C.硝基四氮唑蓝
D.美洲商陆
E.ConA
答案:B
722.关于CD8分子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A.分布于所有的T细胞上
B.主要分布在Th细胞上
C.能传递TCR识别抗原的信号
D.其配体是CD58(LFA-3)
E.属于IgSF粘附分子能与MHCⅠ类分子结合
答案:E
723.下列关于补体活化的三条激活途径的描述,叙述错误的是( )
A.三条途径的膜攻击复合物相同
B.旁路途径在感染后期发挥作用
C.经典途径从C1激活开始
D.旁路途径从C3激活开始
E.MBL途径中形成的C3转化酶是C4b2b
答案:B
724.TNF-α主要是由哪类细胞产生( )
A.单核/巨噬细胞
B.红细胞
C.B淋巴细胞
D.树突状细胞
E.静止T淋巴细胞
答案:A
725.下述各种组合哪项是错误的( )
A.大吞噬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B.小吞噬细胞-淋巴细胞
C.巨噬细胞-抗原信息传递
D.中性粒细胞-吞噬病原体
E.小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
答案:B
726.下述哪种方法可用于细胞内细胞因子基因的定位( )
A.PCR
B.RT-PCR
C.Southernblot
D.原位PCR
E.ELISA
答案:D
727.IL-2主要由下列哪种细胞产生( )
A.巨噬细胞
B.B细胞
C.
D.血管内皮细胞
E.浆细胞
答案:C
728.下列不能分泌细胞因子的细胞是( )
A.浆细胞
B.吞噬细胞
C.淋巴细胞
D.单核细胞
E.成纤维细胞
答案:A
729.B细胞表面可能有的标志性抗原不包括下列哪项( )
A.CD20
B.CD2
C.CD22
D.CD21
E.CD19
答案:B
730.抗体致敏细胞花环试验中,花环形成细胞是指( )
A.受检细胞周围粘附3个或3个以上红细胞者
B.受检细胞周围粘附1个或1个以上红细胞者
C.受检细胞周围粘附2个或2个以上红细胞者
D.受检细胞周围粘附4个或4个以上红细胞者
E.受检细胞周围粘附5个或5个以上红细胞者
答案:A
731.细胞淘洗技术是指( )
A.利用阳性细胞吞噬磁铁颗粒进行细胞分离
B.利用阴性细胞吞噬磁铁颗粒进行细胞分离
C.直接用磁铁吸附阳性细胞进行细胞分离
D.直接用磁铁吸附阴性细胞进行细胞分离
E.将混合细胞在含磁铁颗粒的溶液中离心进行细胞分离
答案:C
732.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是指( )
A.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C.单核细胞
D.NK细胞
E.中性粒细胞以外的细胞
答案:A
733.关于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检测B细胞功能的优点,下列哪项不是( )
A.可检测抗体分泌细胞
B.可检测抗体的分泌量
C.稳定、特异、抗原用量少
D.可同时进行B细胞计数
E.可同时检测不同抗原诱导的不同抗体的分泌
答案:D
734.参与特异性免疫的免疫细胞是( )
A.吞噬细胞
B.淋巴细胞
C.单核细胞
D.NK细胞
E.T细胞、B细胞和APC
答案:E
735.下列哪一组细胞表达CD分子( )
A.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B.粒细胞、B细胞、血小板
C.T细胞、B细胞
D.NK细胞、MΦ、肥大细胞
E.单核细胞、MΦ、树突状细胞(DC)
答案:E
736.既有趋化作用又有过敏毒素作用的补体裂解片段是( )
A.C3b
B.C4b
C.C4a
D.C5a
E.C2a
答案:D
737.以下哪项不是细胞因子生物学检测法( )
A.细胞增殖法
B.靶细胞杀伤法
C.重组细胞因子法
D.细胞因子诱导的产物分析法
E.细胞病变抑制法
答案:C
738.下列哪一种免疫分子具有粘附作用( )
A.CD3
B.mIg
C.CD28
D.CKR
E.Igα/Igβ
答案:C
739.下列不是测定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方法中细胞增殖的方法的是( )
A.3H-TdR掺入法
B.MTT比色法
C.抗病毒活性法
D.APT法
E.cAMP法
答案:C
740.主要介导血小板粘附的整合素分子是( )
A.gpⅡb/Ⅲa
B.VLA-1
C.VLA-3
D.Mac-1
E.LFA-1
答案:A
741.能协助清除免疫复合物的补体裂解片段是( )
A.C3a
B.C3b
C.C5a
D.iC3b
E.C3d
答案:B
742.下述哪种不属于粘附分子( )
A.整合素家族
B.选择素家族
C.粘蛋白样家族
D.IL
E.CD44
答案:D
743.能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物质不包括( )
A.PHA
B.ConA
C.肿瘤抗原
D.噬菌体
E.PPD
答案:D
744.CLA主要表达于( )
A.B细胞
B.记忆T细胞
C.巨噬细胞
D.树突状细胞
E.单核细胞
答案:B
745.新生儿可从母乳中获得的Ig是( )
A.IgG
B.SIgA
C.IgM
D.IgD
E.IgE
答案:B
746.一个IgM抗原分子的实际结合价是( )
A.二价
B.四价
C.五价
D.六价
E.十价
答案:C
747.下列属于T细胞增殖试验的观察判定方法是( )
A.形态法和酶联免疫斑点实验
B.形态法和反向溶血空斑实验
C.形态法和放射性核素法
D.放射性核素法和反向溶血空斑实验
E.反向溶血空斑实验和酶联免疫斑点实验
答案:C
748.Percoll分层液法常用来分离( )
A.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B.白细胞
C.T细胞和B细胞
D.红细胞
E.单个核细胞
答案:A
749.与HIV受体有关的抗原是( )
A.CD3
B.CD19
C.CD8
D.CD4
E.CD20
答案:D
750.用胃蛋白酶水解IgG,得到的片段是( )
A.1个Fab段和1个Fc段
B.2个Fab段和1个Fc段
C.1个F(ab‘)2段和1个pFc’
D.1个F(ab‘)2和1个Fc段
E.2个Fab段和1个pFc’段
答案:D
751.分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Ficoll分层液的最佳密度是( )
A.1.035±0.001
B.1.092±0.001
C.1.077±0.001
D.1.075±0.001
E.1.093±0.001
答案:C
752.趋化活性测定法适用于下列哪类细胞因子的检测( )
A.促进细胞增殖的细胞因子
B.TNF
C.IFN
D.具有趋化活性的细胞因子
E.各种细胞因子
答案:D
753.能介导白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称为( )
A.CSF
B.IL
C.TNF
D.单核因子
E.IFN
答案:B
754.儿童慢性肉芽肿病人NBT试验阳性百分率表现为( )
A.8%
B.显著降低
C.明显升高
D.10%
E.9%
答案:B
755.下述哪种细胞不属于吞噬细胞( )
A.T细胞
B.枯否细胞
C.尘细胞
D.单核细胞
E.中性粒细胞
答案:A
756.E花环分离法分离淋巴细胞时,能形成E花环的细胞是( )
A.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B.T细胞
C.单个核细胞
D.B细胞
E.白细胞
答案:B
757.天然ABO血型抗体属于( )
A.IgG类抗体
B.IgA类抗体
C.IgM类抗体
D.IgD类抗体
E.IgE类抗体
答案:C
758.参与淋巴细胞归巢的粘附分子不包括( )
A.L-selection
B.CD28
C.CD44
D.VLA-4
E.CLA
答案:B
759.刺激多种造血细胞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子是( )
A.TNF
B.SCF
C.IL-2
D.TGF
E.IFN
答案:B
760.能通过自行衰变从而阻断补体级联反应的补体片段是( )
A.C2a
B.C3a
C.C3c
D.C4b
E.C5a
答案:D
761.关于巨噬细胞吞噬率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率(%)=吞噬CRBC的巨噬细胞数/200×100%
B.吞噬率(%)=吞噬SRBC的巨噬细胞数/200×100%
C.吞噬率(%)=吞噬CRBC巨噬细胞数/200
D.吞噬率(%)=吞噬SRBC巨噬细胞数/200
E.以上均不对
答案:A
762.Ficoll淋巴细胞分层液的主要成分是( )
A.聚蔗糖-泛影葡胺
B.聚蔗糖-聚乙二醇
C.聚乙二醇
D.聚蔗糖
E.泛影葡胺
答案:A
763.下列哪种方法可用于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的检测( )
A.Boyden小室法
B.溶菌法
C.NBT还原试验
D.化学发光测定法
E.炭粒廓清试验
答案:A
7.单体抗体分子为( )
A.一价分子
B.二价分子
C.三价分子
D.四价分子
E.五价分子
答案:B
765.通常免疫学实验最常用的细胞群是( )
A.单核细胞
B.淋巴细胞
C.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D.中性粒细胞以外的细胞
E.吞噬细胞
答案:C
766.补体活化的旁路途径激活过程中,与下列哪项作用无关( )
A.过敏毒素产生
B.膜攻击复合物形成
C.C3裂解为C3a和C3b
D.C4裂解为C4a和C4b
E.C5裂解为C5a和C5b
答案:D
767.关于生物学检测法哪项不正确( )
A.刺激细胞增殖
B.维持细胞生长
C.保持细胞活性
D.抑制细胞生长
E.以上均不对
答案:E
768.具有粘附玻璃、塑料和葡聚糖凝胶的特性细胞是( )
A.单核细胞和粒细胞
B.T细胞和粒细胞
C.淋巴细胞
D.T细胞
答案:A
769.既作用于T细胞又作用B细胞的非特异性刺激物是( )
A.PHA
B.PWM
C.LPS
D.ConA
E.EBV
答案:B
770.IgE结合因子(IgE-BF)是( )
A.CD16
B.CD21
C.CD32
D.CD
E.sCD23
答案:E
771.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低的Ig是( )
A.IgG
B.IgA
C.IgM
D.IgD
E.IgE
答案:E
772.下列关于IL-2的生物学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抑制Th1细胞的分化
B.能增强NK细胞活性
C.能被活化的B淋巴细胞膜上的IL-2受体识别
D.以自分泌和旁分泌发挥作用
E.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与分化
答案:A
773.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试验主要用于检测( )
A.中性粒细胞趋化能力
B.中性粒细胞胞内杀菌能力
C.中性粒细胞产生胞外酶的能力
D.巨噬细胞吞噬能力
E.巨噬细胞趋化能力
答案:B
774.体液中的溶菌酶的主要分泌细胞是( )
A.中性粒细胞
B.巨噬细胞
C.B细胞
D.T细胞
E.NK细胞
答案:B
775.IFN-γ主要由哪一种细胞产生( )
A.LAK细胞
B.单核细胞
C.淋巴细胞
D.成纤维细胞
E.NK细胞
答案:E
解析:IFN-γ主要由活化的th细胞和nk细胞产生。其生物学功能主要是免疫调节,诱导多种抗原提呈细胞表达mhc-i/ii分子,活化单核、巨噬细胞并增强起溶菌活性及分泌il-1,6,8,tnf-a等。ifn-γ还能活化中性粒细胞、nk细胞,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和白细胞合成的粘附分子,促进th1细胞发育和抑制th2细胞活化与增殖,刺激b细胞产生的抗体类型向调理素方向转变。
776.亲和板结合分离法中,间接法吸附固定于塑料平皿或细胞培养板上的结合物是( )
A.目的细胞
B.包被兔抗鼠IgG抗体+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目的细胞+酶标抗体
C.包被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目的细胞
D.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目的细胞+酶标抗体
E.包被兔或羊抗鼠IgG抗体+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目的细胞
答案:E
777.下列哪种是NK细胞特有的表面抗原( )
A.CD2
B.CD16
C.CD56
D.CD69
E.以上均不是其特有的表面抗原
答案:E
778.具有增强MHCⅠ类分子表达的细胞因子是( )
A.IL-1
B.TNF
C.CSF
D.IFN
E.IL-2
答案:D
779.淋巴细胞功能测定可分为( )
A.空斑形成试验
B.血液检测
C.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验
D.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
E.增殖反应和细胞毒试验
答案:D
780.MTT比色法用于判断淋巴细胞增殖程度的指标是( )
A.着色细胞数
B.每分钟脉冲数
C.刺激指数(SI)
D.试验孔OD值
E.着色细胞数与所计数的总细胞数之比
答案:C
781.巨噬细胞溶菌酶(LSZ)的测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LSZ是一种PI为11的碱性蛋白
B.LSZ能和革兰氏阳性细菌牢固结合
C.LSZ通过水解细菌的细胞壁中的粘多肽而导致细菌裂解
D.体液或分泌液中的LSZ活性可以通过其对敏感菌株的裂解作用进行测定
E.LSZ能和革兰氏阴性细菌牢固结合
答案:B
782.所有T细胞都具有的标志性抗原是( )
A.CD2
B.CD4
C.CD3
D.CD8
E.CD19
答案:A
783.溶血空斑试验主要是用来检测何种细胞的功能( )
A.NK细胞
B.B细胞
C.单核细胞
D.吞噬细胞
E.T细胞
答案:B
784.测定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指数常采用的方法是( )
A.中性粒细胞计数
B.白色念珠菌吞噬试验
C.斑蝥发泡法
D.溶菌试验
E.NBT还原试验
答案:B
785.细胞因子测定的临床应用中不能用于( )
A.特定疾病的辅助指标
B.评估机体的免疫状态
C.临床疾病的治疗
D.临床疾病的预防
E.特定疾病的确诊
答案:E
786.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可用于( )
A.淋巴细胞转化实验
B.IgG测定
C.SmIg测定
D.T细胞亚群测定
E.检测Tc细胞的效应功能
答案:E
787.选择素分子与配体结合的部位是( )
A.胞浆区
B.跨膜区
C.补体蛋白(CCP)结构域
D.C型凝集素(CL)结构域
E.表皮生长因子(ECG)样结构域
答案:D
788.IgSF成员的共同特点是( )
A.由同一染色体编码产生
B.分布范围相似
C.具有与Ig相似的结构特征,即具有一个或多个V样或C样结构域
D.具有相似的功能
E.识别的配体相同
答案:C
7.检测T细胞免疫功能的经典试验是( )
A.噬菌体裂解实验
B.细胞毒试验
C.空斑形成试验
D.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E.溶血试验
答案:D
790.SIgA由几个单体组成( )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E.五个
答案:B
791.抗病毒活性测定法可用于检测下列哪项细胞因子( )
A.IL
B.IFN
C.TNF
D.GSF
E.TGF
答案:B
792.CDR又称为( )
A.Fab段
B.Fc段
C.CD分子的受体
D.HVR
E.Fd段
答案:D
793.促进T细胞增殖能力最强的细胞因子是( )
A.IL-1
B.IL-2
C.IL-4
D.GM-CSF
E.TNF
答案:B
794.介导NK细胞发挥ADCC的分子是( )
A.CD16
B.CD23
C.CD32
D.CD
E.CD
答案:A
795.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中,激活血清补体作用最强的Ig是( )
A.IgG1
B.IgG2
C.IgG3
D.IgG4
E.IgM
答案:E
796.细胞外可溶性粘附分子的最常用的测定方法是( )
A.原位PCR
B.原位RT-PCR
C.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方法
D.RT-PCR
E.ELISA
答案:E
797.正常人外周血经PHA刺激后,其T细胞转化率是( )
A.50%~70%
B.60%~80%
C.30%~50%
D.70%~90%
E.10%~30%
答案:B
798.下列关于抗C3-CIC-ELISA检测非抗原特异性CIC的方法学评价,正确的是( )
A.该法灵敏度较高、重复性差,部分CIC测不出来
B.该法灵敏度较低、重复性好,部分CIC测不出来
C.该法灵敏度较高、重复性好,部分CIC测不出来
D.该法灵敏度较低、重复性差,部分CIC测不出来
E.该法灵敏度较高、重复性好,能检测所有CIC
答案:C
799.具有机体局部粘膜防御感染的Ig是( )
A.IgG
B.IgD
C.SIgA
D.IgM
E.IgE
答案:C
800.补体结合试验之前,血清标本作56℃30分钟处理目的是( )
A.提高血清中抗体的激活状态
B.增强血清中抗体同抗原结合的能力
C.灭活补体和去除某些非特异性反应因素
D.破坏血清中的抗羊红细胞成分
E.增加补体活性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