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6.20
本试卷,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
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和蔼可亲并行不悖举一反三唉声叹气B.撤消处分柳暗花明中西合璧称心如意C.黯然销魂原型毕露惨无人道计日程功D.原物必还为虎作伥扬常而去一张一驰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对不起,这件事我可办不成,你知道,我是丫环带钥匙呀!还是等我们领导回来再说吧。B.这里天气的恶劣是出了名的,这不,刚才还是一片晴空,现在竟飘起了沸沸扬扬的大雪。C.这些歹徒居然在局附近抢劫,真是和尚打伞——无法无天。D.他这个人可真是鸡肠小肚,别人提一点意见,他都记在心里,总要找个机会给人穿小鞋。
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名不副实礼上往来呕心沥血如愿以偿B.淋漓尽致麻木不仁络绎不绝明察秋毫C.流离迁徙奴颜婢膝气息奄奄迫不急待D.轻歌曼舞凭白无故前仆后继盛气凌人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涵养 委靡 明暗剑 一言以蔽之B.恣肆 板画 彩声满场 人世音书漫寂寥C.震慑 企盼 民生凋敝 万变不离其宗D.曝光 战栗 层层相因 与尔同销万古愁
5.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真知灼见远瞩怨天忧人鼓噪而进B.雅俗共赏招摇撞骗喧宾夺主杀一敬百C.到处传诵梳装打扮心劳日拙计划缜密D.改弦更张当仁不让恶意诅咒墨守成规
6.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惹事生非轰堂大笑瘦骨伶仃雕梁画栋B.貌合神离标新立异迫不及待相形见拙C.莫可名状和颜悦色凤毛麟角赴汤蹈火D.直接了当发扬光大漠不关心分崩离析
7.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A.间jiàn 黑白相间亲密无间居间调停B.挨āi 挨门逐户挨打受骂延挨度日C.劲jìng 疾风劲草强劲有力刚劲正直D.舍shě舍我其谁不舍昼夜魂不守舍
8.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棱角 菱形 欺凌 绫罗绸缎B.角色 倔强 诡谲 精神矍铄C.暴露 披露 露怯 抛头露面D.笨拙 罢黜 咄咄 相形见绌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最恰当的一组是在傍晚, a , b , c ,这时候的大川河真是具有无法比拟的绝妙色调。我凭着渡船的舷,无意中举目眺望着那 d 的河面上, e ,在黑糊糊的房子上空,看到 f ,我禁不住流下泪水。①夜幕徐徐降临②夜雾渐合③晚霞余辉未尽④一轮明月徐升⑤在那深暗的绿波远处⑥河面上的水气冉冉而上A.a② b⑤ c④ d① e③f⑥ B.a① b⑥ c③ d② e⑤ f④C.a② b④ c③ d⑤ e①f⑥ D.a① b④ c⑤ d③ e② f⑥
10. 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他_________不决地伫立着,缓缓回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2)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_________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3)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_________成一个阔太太。A.迟疑逐渐化装B.迟疑逐渐化妆C.犹豫逐步化装D.犹豫逐步化妆
11. 下列句中划横线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人中国每人平均每年总要吃四、五百斤粮食,还要有种子、饲料和工业用粮。B.为什么还要等一、二年才正式宣布收回呢?就是希望在这段时间里同各方面进行磋商。C.其余四分之一的人口在发达国家,包括苏联,东欧(东欧不能算很发达),西欧,北美,日本,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共十一二亿人口。D.他常用“烧香找错庙门”、“蚊子叮泥菩萨,看错了对象”等四川俗语,幽默诙谐地批评那些不重视侦察和调查,指挥莽撞,办事马虎的同志。
1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多利之死,说明克隆动物的寿命还存在问题,将尚不成熟的克隆技术用于人类,实属暴殄天物的犯罪行为。B.对这两支球队之问多年的积怨,球迷们早已讳莫如深,无需赘言;究竟哪队技高一筹,今晚比赛可见分晓。C.基层干部要多为群众办实事,不能说得好听而没有行动,空头支票开多了,党在群众心中的威信就会受损。D.听说此次软件开发大赛强手如林,心里打起了退堂鼓:自己的基本技能虽然过硬,但身无长物,如何取胜?
13.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匮乏振聋发聩溃不成军功亏一篑 B.憔悴鞠躬尽瘁出类拔萃猝不及防C.蠕动相濡以沫生性懦弱孺子可教 D.寒暄喧宾夺主煊赫一时大肆渲染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淹没 湮没不闻 是非 惹是生非 B.抱怨 以德报怨 坚韧 坚忍不拔C.退化 蜕化变质 清秀 山青水秀 D.人世 不省人事 卓见 真知灼见
1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中午,她给我预备了一顿非常可口的家乡饭——煮红薯、玉茭饼子、杂面汤。B.这是一个美丽幽静的小村庄,我在这个村庄里写了《钟》《藏》《碑》三篇小说。C.这种怪模怪样的衣服,你穿着走在街上、去开会、去上班,就不怕别人笑话吗?D.研究者指出:他所有的(在诗文及行为中表现的)民族主义思想,就以此为基础。
三、解答题共5小题,共20分。
15. (本小题满分4分)
简述黛玉葬花的情景。
16. (本小题满分4分)
《哈姆雷特》精心结构。作为一个复仇故事,它有三条线索,流血复仇的情绪笼罩全篇。请用简洁的语言列出三条线索,并分出主次。
17. (本小题满分4分)
哈姆雷特》这一著名悲剧有哪几条线索?
18. (本小题满分4分)
《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提到了贾宝玉的取名和抓周,为《红楼梦》的这个主要人物情节的推进定下了基调。请简要叙述这两件事。
19. (本小题满分4分)
请概括说明“赤壁之战”
20. 作文题共1小题,共60分。
(本小题满分60分)
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第一种老远看了,赶紧绕道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接近,生怕不小心会中毒。第二种人来到树边,看见这棵树,马上就想到它的毒素,急着要砍除它,以免有人受害。第三种人有着不同的心态,愿意带着慈悲的心去思索:这棵树也有生命,不要轻易地毁掉。于是在树旁圈上篱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到路人。至于第四种人,在看见这棵树的时候,会说:“喔!一棵有毒的树,太好了,这正是我要的!”他们开始研究树的毒性,与其他药材的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新药。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有意义的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审题立意提示:我们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有缺陷、有过错、对社会有一定危害性的人如失足青年、吸贩毒人员和各式各样的罪犯;也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尤其是文化现象。怎样对待这些人与物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联想到我们学过的课文,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早就作过精辟的阐述,即存其精华,去其糟粕。按照新型话题作文“抓其一点不顾其余”的原则,我们可以只对其中一点立意。参考标题:1、远离毒品,小心交友(着眼于第一种人)2、做人要有公德心(着眼于第二种人)3、归来吧,慈悲之心(着眼于第三种人)4、我们要有创新精神(着眼于第四种人)5、换个角度看问题(着眼于第四种人)6、成功之道:化腐朽为神奇(着眼于第四种人)7、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着眼于全部材料)8、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着眼于全部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