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品德与生活》评价方案
一.评价目标
1、让学生认识品德与生活课的重要性;
2、学会正确评判事物,培养良好的是非观;
3、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检查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懂得珍惜生命,热爱家乡,保护环境。能健康快乐的生活。
二、评价内容
重点考核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分为认知能力和行为评价能力。具体内容为“教材和日常行为表现”。
三、评价标准
1.使学生掌握品德与生活的基本理念,简单的说就是“爱”,有了爱才会快乐的成长。让学生热心参与、细心探究、用心体验,真心去爱。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去寻找答案。
2.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尊纪守法、关心集体、保护环境、诚实可信、维护公德;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能对个人的行为负责,表现出所应有的社会责任感等。
3.了解季节的变化,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情感。
4.热心参与交流合作,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5.在认知基础上的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对生活和学习有着积极的态度,爱家人、爱同学、爱老师、爱大自然。
四、评价方式
1、评价方式应当灵活多样,可采用作品展示、相互交流、自我评价、操行评定、口试提问、日常观察等。
2、课堂评价、阶段评价(包括口试提问与作品)与期末评价相结合。
3、采用无等级激励评价,评定结果为:
你真棒!
你还可以做得更好!
加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