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考语文 山水田园诗专项训练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20:59:20
文档

中考语文 山水田园诗专项训练

第18讲山水田园诗专项训练汇才九年级语文备课组课题山水田园诗专项训练课型复习研讨课时一课时有无课件学习目标:1、明确中考考点,熟悉常考题型。2、掌握答题技巧,提升赏析能力。一、自主预学知识链接:山水田园诗,源于南北朝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陶渊明等诗人形成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谢朓等诗人形成南朝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盛唐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们以山水田
推荐度:
导读第18讲山水田园诗专项训练汇才九年级语文备课组课题山水田园诗专项训练课型复习研讨课时一课时有无课件学习目标:1、明确中考考点,熟悉常考题型。2、掌握答题技巧,提升赏析能力。一、自主预学知识链接:山水田园诗,源于南北朝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陶渊明等诗人形成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谢朓等诗人形成南朝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盛唐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们以山水田
第18讲 山水田园诗专项训练

汇才九年级语文备课组

课  题  山水田园诗专项训练

课  型复习研讨
     课  时   一课时有无课件
学习目标:1、明确中考考点,熟悉常考题型。 2、掌握答题技巧,提升赏析能力。
   一、自主预学

   知识链接:山水田园诗,源于南北朝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陶渊明等诗人形成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谢朓等诗人形成南朝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盛唐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考点分析:从中考题的诗歌赏析题来看,考查点主要是: 

1、对诗词内容的理解:⑴对中心思想的理解;⑵对所抒感情的理解;⑶对抒情主体形象的理解;⑷对象征意义的理解。 

2、对所用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 

3、对诗词语言的理解:⑴对关键词语的理解;⑵对关键语句的理解。 

4、对诗词意境的理解。 

解题思路与技巧:  

1、从作家、作品的相关背景资料入手,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  

2、从作家风格(豪放、婉约等)和语言特征(如简约、含蓄等)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3、从关键词语着手,如抓住诗词中关键的动词的用法、含义及作用去赏析。       

4、从关键句(如主旨句、哲理句、情感句)着手,分析概括、推理解答。

5、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着手,品味语言、想象意境。  

6、从诗词的具体内容的全面理解着手,把握诗词的思想内容。还应注意文字表述应简洁、明了,切中要害。

解读山水田园诗歌的秘钥:

(一)山水田园诗的典型物象:

1.景物:郭外、原野、农田、墟落、炊烟、白云、清泉、郊外、草屋、柴门、荆扉、山、河、泉、溪、桥、明月、清风、云雾、霞光、露珠      

    2.人:邻人、野老、农夫、樵夫、渔夫、林叟、山客、牧童、隐者      

3.农具:耒耜【lěi sì 】:古代一种像梨的农具,也用做农具的统称。

            锸【chā铁锹】:锄头、犁     

4.植物(食品):五谷(黍)、栗、桑、麻、菊、松、竹林     

5.动物:鸡、犬、牛、羊、蚕、蛙、鸟鸣、猿啼 

(二)描写景物的手法:

1.角度变化: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远、近;上、下、俯视、仰视、里、外等;      

2.描写内容:所见(视觉)、所闻(听觉)、所感(触觉、味觉、嗅觉) ;   

3.描写景物的具体方法:     

(1)描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工笔(细节描写)、白描、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虚实结合、衬托(正衬:乐景写乐情、哀景哀情;反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渲染、前面结合;    

(2)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3)修辞:比喻、拟人、借代、对比、夸张、反复、反问等。 

(三)如何概括意境特点:     

1、审空间:可从地面和天空两个角度去观照画面境界的大小。从地面看去,有广阔、辽阔、苍茫、深远等特点。着眼于天空,有高远、空旷、寥廓(高远空旷)等特点。      

2、辨色彩:辨别色调的冷暖所体现的情绪,注意色彩搭配所呈现的效果。红色、橙色、黄色为暖色,给人们一种温暖、热烈、活跃的感觉。蓝色、紫色(深紫)为冷色,让人感到凉爽、安静、沉稳、踏实。明亮的颜色常用来表现喜悦的情绪。凝重灰暗的色彩多寄寓伤感幽怨的情绪。     

3、听声响:(1)通常诗人以声音反衬宁静;(2)通过声音增加画面的生气;(3)声音特定的感情色彩,传达出不同的情绪。     

4、感冷暖:暖阳春风带来温暖,西风秋雨送来寒冷。日光温暖,月光清冷。朝阳充满蓬勃生气,落日则带着苍凉。苔藓生于阴湿之地,竹林之中感到凉爽,霜露冰雪无不是寒冷的象征。 

5、察物象:诗人所选景物往往寄寓着诗人独特的情思,很多景物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概括画面特点时应注意到这一点。    

    (四)山水田园诗常见的情感类别:  

1.热爱山水,倾心自然,向往自由。            

2.对官场仕途的厌倦。  

3.对归隐生活、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4.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

5.寄托寂寞、感伤的人生感慨或羁旅愁思。     

6.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7.禅意的寄托,寄寓孤高、幽独的情怀。 

二、 范例引领:阅读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回答问题。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①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开轩面场圃(多写“把酒话桑麻”一句不扣分)  或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最能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    

②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  

此题可从景物描写的视角、修辞手法运用、词语的精炼形象等方面赏析。能指出抓住特点写景(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结合等)或采用什么修辞手法(如对偶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如“合”“斜”)等,给1分;说出其妙处或表达效果的给1分,共2分。 

 示例一: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  

示例三:这两句诗用词造句十分逼真,诗中有画。如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的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一个“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特强。

    

备  注
    一、实战演练                                                               

田舍①

【宋】范成大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②忙。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③野气香。乐哉今岁事,天末④稻云黄。

【注释】①田舍:农家。 ②筑圃:修筑打谷场。③菁:水草。④天末:天边。这里是指稻田一望无际。

13.全诗洋溢着一种 “           ” 的气息。(请用原诗中的一个词作答)

14.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的文字描绘出“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的画面。

13. 【解析】“乐”或“乐哉”(2分) “忙”(1分)

14.【解析】小孩子欢快地躺在落叶堆里玩耍(或:在厚厚的落叶堆里酣然入睡),夕阳西下,一群群鸟雀在稻田上空飞翔,喳喳喳地叫得正欢。 

樵夫词

【清】朱景素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1.前两句体现环境清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赏析“竟挑蝴蝶下山来”一句的精妙之处。

1.【解析】本题是对环境描写理解能力的考查。诗人在诗的开头描写了一个人捡柴的宁静环境,用“捡青槐”来烘托“白云堆”的清幽,又用“鸟不猜”来反衬“深林”的幽静,“白云堆”“深林”集中体现了环境的清静。

2.【解析】本题是对诗句鉴赏能力的考查。诗的最后两句是写樵夫挑柴下山的情景,“竟挑蝴蝶下山来”一句,不说是樵夫挑柴,而说挑的是蝴蝶,语句含蓄,意蕴颇丰,一种生活的悠闲自在其中,一个“竟”字表现了喜出望外,与前句的“无意”遥相呼应。

示例:樵夫无意挑蝴蝶,“竟”字表现出惊喜之情,隐现诗人的雅趣。明明是挑柴却说是挑蝶,挑柴的辛劳全无,有的是生活的悠闲,诗人借樵夫表达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社日

谢逸①

雨柳垂垂叶,风溪澹澹纹②。清欢唯煮茗,美味只羹芹③。

饮不遭田父④,归无遗细君⑤。东皋⑥农事作,举趾⑦待耕耘。

【注释】①谢逸:字无逸,自号溪堂,抚州临川人,送“江西诗派”诗人。隐居乡里,布衣终身。②风溪细细纹:微风吹拂,水生细纹。③羹芹:煮芹为羹。④田父:依杜甫诗意,田父指邀请友人饮酒的农夫。⑤细君:用东方朔典故,指妻子。⑥东皋:水畔高地。⑦举趾:举脚,下田。

1、试描绘首联呈现的画面。

2、请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解析】首联描摹了一幅春雨丝丝,垂柳依依,微风细细,水波粼粼的早春图画。   

2.【解析】诗人描写了春社时节淳美的田园风光,并通过在煮茶喝羹过程中所体会到的快乐之情来表现其安贫乐道的淡泊情怀。

山 行

清· 姚 范

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 注】蘼芜(míwú):香草名。

21. 请品析第二句中“窈窕”一词的表达效果。(2 分) 

22. 结合全诗,分析“一路斜阳听鹧鸪”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 分) 

21.【解析】“窈窕”一般是形容人形体美好的,在这里形容春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轻柔的春风带给人们美好的感觉。(也可以联想为:散发着清香的靡芜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摆,如舞姿飞扬,情态美好。) 

22.【解析】 诗人沐浴着春风,轻快地行走在山间,踏着夕阳,听着鸟鸣,看着周围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田园风光,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喜爱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二、我的收获

                                                                 

                                                                 

                                                                 

3、当堂测试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9.首句中运用了叠词“苍苍”“切切”,好在那里?

                                                                                            

10.请描绘“月明荞麦花如雪”的景象,并指出这句蕴含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9.【解析】首句连用两个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读来朗朗上口,写霜草之“苍苍”,使其境界更为开阔,点出秋色的浓重;写虫之“切切”,渲染秋夜的凄清。

10.【解析】皎洁的月光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满地的荞麦花简直就像一片耀眼的白雪。大自然的如画美景感染了诗人,使诗人暂时忘却了他的孤寂,情不自禁地发出不胜惊喜的赞叹。

  

文档

中考语文 山水田园诗专项训练

第18讲山水田园诗专项训练汇才九年级语文备课组课题山水田园诗专项训练课型复习研讨课时一课时有无课件学习目标:1、明确中考考点,熟悉常考题型。2、掌握答题技巧,提升赏析能力。一、自主预学知识链接:山水田园诗,源于南北朝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陶渊明等诗人形成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谢朓等诗人形成南朝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盛唐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们以山水田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