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名称 | ||||||
总承包单位 | 项目负责人 | |||||
专业承包单位 | 项目负责人 | |||||
序号 | 检查项目 | 检查内容与要求 | 验收结果 | |||
1 | 施工方案 | 起重吊装作业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按规定进行审核、审批 | ||||
超规模的起重吊装作业,应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 | ||||||
2 | 起重机械 | 起重机械应按规定安装荷载器及行程限位装置 | ||||
荷载器、行程限位装置应灵敏可靠 | ||||||
起重拔杆组装应符合设计要求 | ||||||
起重拔杆组装后应进行验收,并应由责任人签字确认 | ||||||
3 | 钢丝绳 与地锚 | 钢丝绳磨损、断丝、变形、锈蚀应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 ||||
钢丝绳规格应符合起重机产品说明书要求 | ||||||
吊钩、卷筒、滑轮磨损应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 ||||||
吊钩、卷筒、滑轮应安装钢丝绳防脱装置 | ||||||
起重拔杆的缆风绳、地锚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 ||||||
4 | 索具 | 当采用编结连接时,编结长度不应小于15倍的绳径,且不应小于300mm | ||||
当采用绳夹连接时,绳夹规格应与钢丝绳相匹配,绳夹数量、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 | ||||||
索具安全系数应符合规范要求 | ||||||
吊索规格应互相匹配,机械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 ||||||
5 | 作业环境 | 起重机行走作业处地面承载能力应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 | ||||
起重机与架空线路安全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 |
6 | 作业人员 | 起重机司机应持证上岗,操作证应与操作机型相符 | ||||
起重机作业应设专职信号指挥和司索人员,一人不得同时兼顾信号指挥和司索作业 | ||||||
作业前应按规定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有交底记录 | ||||||
7 | 起重吊装 | 当多台起重机同时起吊一个构件时,单台起重机所承受的荷载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 | ||||
吊索系挂点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 | ||||||
起重机作业时,任何人不应停留在起重臂下方,被吊物不应从人的正上方通过 | ||||||
起重机不应采用吊具载运人员 | ||||||
当吊运易散落物件时,应使用专用吊笼 |
SG07-39(续)
8 | 高处作业 | 应按规定设置高处作业平台 | ||||
平台强度、护栏高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 ||||||
爬梯的强度、构造应符合规范要求 | ||||||
应设置可靠的安全带悬挂点,并应高挂低用 | ||||||
9 | 构件码放 | 构件码放荷载应在作业面承载能力允许范围内 | ||||
构件码放高度应在规定允许范围内 | ||||||
大型构件码放应有保证稳定的措施 | ||||||
10 | 警戒监护 | 应按规定设置作业警戒区 | ||||
警戒区应设专人监护 | ||||||
验收结论 | 验收日期: 年 月 日 | |||||
参加验收人员 | 总承包单位 | 专业承包单位 | 监理单位 | |||
专项方案编制人:(签名) 项目技术负责人:(签名) 项目负责人:(签名) (项目章) | 专项方案编制人:(签名) 项目技术负责人:(签名) 项目负责人:(签名) (项目章) | 专业监理工程师: (签名) 总监理工程师: (签名) |
SG07-40 吊索吊具安全检查表
工程项目(单位) 使用编号:
检查部位 | 结果表示 | 合 格√ 无此项- 不合格× | |||
序号 | 检查项目 | 检 查 内 容 | 检查结果 | ||
1 | 钢丝绳 | 不得有断丝、断股、腐蚀、压扁、弯折及电弧作用而引起的损坏 | |||
钢丝绳的连接绳扣长度应不小于150mm,插花不得低于3个 | |||||
钢丝绳使用夹头连接时,夹头不得少于3个,间距不得低于1500mm,夹头必须压紧,直到钢丝绳直径被压缩1/3为止 | |||||
钢丝绳磨损或腐蚀量不得超过原直径的10% | |||||
外层钢丝磨损不得超过其直径的40% | |||||
钢丝绳直径相对于公称直径减小量不大于7% | |||||
钢丝绳不得有松股、打结、芯子外露等 | |||||
吊钩处于最低点时卷筒上至少留有3圈 | |||||
2 | 吊钩 | 要定期检查吊钩有无裂纹、变形及吊钩螺母和防松装置有无松动 | |||
吊钩装配部分每季度至少要检修一次,并清洁润滑 | |||||
危险的断面磨损不得超过原尺寸的10%(按GB10051.2制造的吊钩不得超过原尺寸的5%) | |||||
吊钩开口度比原尺寸增加不得超过15%(按GB10051.2制造的吊钩开口度比原尺寸增加不得超过10% | |||||
吊钩扭转变形不得超过10% | |||||
吊钩危险断面或吊钩颈部不得产生塑性变形 | |||||
3 | 吊带 | 无穿孔、切口、撕断等严重磨损 | |||
承载接缝无绽开、缝线磨断等现象 | |||||
无死节 | |||||
表面无腐蚀、酸碱烧损及热熔化或烧焦 | |||||
无纤维软化、老化、弹性变小、强度减弱等现象 | |||||
表面无粗糙易于剥落现象 |
序号 | 检查项目 | 检 查 内 容 | 检查结果 |
4 | 卸扣 | 卸扣表面光滑,不得有毛刺、裂纹、变形 | |
卸扣无补焊现象 | |||
卸扣螺纹旋入时应顺利自如,螺纹必须全部拧入螺口内 | |||
5 | 倒链 | 链条无裂纹、塑性变形 | |
吊钩、轮轴无损伤 | |||
不卡链、转动灵活;不滑链、制动可靠;销子牢固 | |||
链条磨损不超标(大于10%报废) | |||
吊钩防滑舌齐全、可靠 | |||
6 | 附件 | 板钩衬套磨损量不得超过原尺寸50% | |
型钩心轴磨无穿孔、切口、撕断等严重磨损损量不得超过原尺寸5% | |||
紧固件必须齐全,并有防松措施 | |||
卡板、插板完好、动作灵活 | |||
备注 |
注:1.班组每天施工前必须对起重所有的吊、索具按检查标准进行检查,检查后如实填写本表。
2.检查由班长组织班内起重工进行,对检查出的不合格工、索具等严禁使用,必须立即撤出施工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