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
发牛小学
五年级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28人,其中男生14人,女生14人。五年级学生大多数比较沉静,虽然都比较聪明,且没有多少后进生,对一些知识掌握的也比较好,但是过于安静,安静到几乎懒惰的程度——提出问题思考时,没几个举手的;让他们自由读书学习时只是默默地看,既不出声也不举手,课堂气氛过于沉闷,老师无法知道他们学习的结果如何。经过极力鼓动能够举手回答问题的不超过四人。也许这是班风问题,他们只有在布置部分写的任务时才乐意完成,自我表现意识过于淡薄。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是我努力的目标。
二、教材分析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与三、四年级教材结构体系基本一致,都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按照儿童个人、儿童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家乡(社区)生活,以及儿童与祖国、儿童与世界生活等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大为主线,设计教材的体系结构。
三、教学目标:
1、用心发现每个人的优点,学会赞扬别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知道尊重他人,学会理解宽容和帮助他人。
2、知道“人人享有发言权”,具有主人翁的精神,积极参与班级、学校、社会的管理和活动,做个优秀的小公民。
3、了解乡村的新变化,学习他们的致富经,贴近并关心农民的生活。
4、领略祖国的美好山河,了解民风民俗,热爱祖国。
5、了解中国的祖先,了解历史,建立历史名人档案。
四、教学重难点
1、重视学生的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不同的活动形式和表达机会,激励学生参与,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表达实践,获得成功的愉悦。
2、时刻关注潜能生,从行为举止上多提醒。
3、尝试通过“角色转换”使潜能生产生向上的愿望,以获得“角色期望”的效果。
4、在教学工作中,时时刻刻关注潜能生,给潜能生的进步予以及时的鼓励;
5、赏识潜能生的闪光点,必要时甚至是放大闪光点,让他们找回自信,逐渐进步。
五、教学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六、教学措施:
1.精心设计和组教学活动,上好每一节常规课,提高课堂效率;
2.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利用媒体收集信息。
3.及时检查学生在家的自学情况。
4、在与学生共同开展的学习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创设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去关注生活,发现、探究并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基本的是非标准基础上,允许他们在多元价值中做出不同的选择,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边缘儿童”,对学生进行开放的、发展的、鼓励的评价,帮助他们感受成长的愉悦。
5、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6、低姿态,与学生平等对话,倾听他们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体验和判断,不用既定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和学生交朋友,勇于承认自己的缺失。
7、关注生活,开阔视野,勤于学习,不断吸收时代的信息,与时俱进,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8、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自身的特点、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实际,对教科书内容和顺序进行调整,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
9、注重学生和社会的联系,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七、课时安排:
周次 | 时间 | 内容 | 备注 |
1 | 3.5-3.9 | 生命多么可贵 成长日记 ABC | |
2 | 3.12-3.16 | 健康生活每一天 校园红绿灯 | |
3 | 3.19-3.23 | 社会生活有规则 法律保护你我他 | |
4 | 3.26-3.30 | 圆明园的诉说 | |
5 | 4.2-4.4 | 在南京大纪念碑前 | |
6 | 4.9-4.13 |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 | |
7 | 4.16-4.20 | 新科技 新生活 超越梦想 | |
8 | 4.23-4.27 | 科技是把双刃剑 崇尚科学精神 | |
9 | 5.3-5.4 | 商品的故事 寻找商标的国籍 | |
10 | 5.7-5.11 | MADE IN CHINA 中国制造 | |
11 | 5.14-5.18 | 你好,WTO | |
12 | 5.21-5.25 | 复习 | |
13 | 5.28-6.1 | 复习 | |
14 | 6.4-6.8 | 复习 | |
15 | 6.11-6.15 | 复习 | |
16 | 6.19-6.22 | 期末复习 | |
17 | 6.25-6.29 | 期末复习 | |
18 | 7.2-7.6 | 期末复习 | |
19 | 7.9-7.13 | 期末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