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五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
2011-201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五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填空(每题2分,共28分)
1.(2分)“3□”是5的倍数,□里可以填 _________ ;“3□”是3的倍数,□里可以填 _________ .
2.(2分)A=2×3×5,B=3×5×7,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_________ ,最小公倍数是 _________ .
3.(2分)的里面有 _________ 个;0.05里有 _________ 个.
4.(2分) _________ ÷16==== _________ = _________ (填小数与百分数)
5.(2分)(2012•长寿区)的分子增加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增加 _________ .
6.(2分)幼儿园买来3包糖果,一共5千克,平均分给8个班.每班分到糖果总数的,每班分到包,每班分到千克.
7.(2分)已知☆+☆=□+□+□、□+□=○,则= _________ .
8.(2分)从3:00到4:00时针旋转了 _________ 度,分针旋转了 _________ 度.
9.(2分)3.2立方米= _________ 立方分米; 500毫升= _________ 升.
10.(2分)一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木块,最多能切 _________ 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
11.(2分)如图是由若干块小立方体积木搭成的立体模型,在它的基础上要再把它堆成一个大立方体,还需要 _________ 块小立方体积木.
12.(2分)(2011•桐庐县)小明用几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摆了一个立体图形.下面是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这个立体图形的体积是 _________ 立方厘米.
13.(2分)用丝带捆扎一种礼品盒(如图),要捆扎这种礼品盒,丝带的长度不得少于 _________ 厘米.
14.(2分)有一组数:4.5、1.8、0.9、0.88、0.8、0.7、0.27、0.7、0.7、0.8,这组数的众数是 _________ ,中位数是 _________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6分)
15.(2分)已知a、b都是自然数,且a÷b=12,那么a与b的最大公约数是( )
A. | a | B. | b | C. | 12 | D. | ab |
16.(2分)下面图形中,( )不是轴对称图形.
A. | B. | C. | D. |
17.(2分)下面( )号图形不能折成正方体.
A. | B. | C. | D. |
三、动手画一画.(8分)
18.(2分)用直线上的点表示下面各分数.、、、3.
19.(2分)根据所给的分数,在图中用阴影涂出对应个数的图形.
20.(4分)(1)在下面的方格纸中任意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它的对称轴.
(2)画出平行四边形ABCD绕D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四、统计:(共8分)
21.(8分)下面是甲乙两个城市去年6~12月份月平均气温统计表.
7 | 8 | 9 | 10 | 11 | 12 | |
甲 | 29 | 27 | 26 | 24 | 21 | 18 |
乙 | 30 | 28 | 23 | 18 | 10 | 4 |
(2)从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至少写出两条)
① _________
② _________ .
五、计算题
22.(8分)
直接写出得数:
﹣= | 0.12+= | 8﹣8= | 1+2.1﹣1.25= |
2﹣= | 1.2+= | 1++= | 3+0.25﹣3+0.25= |
23.(8分)计算:
. |
24.(4分)
解方程:
0.5x﹣0.2x=6. |
六、综合运用(每题5分,共30分)
25.(5分)科学老师将10克盐溶解到100克水中,制成盐水.盐占盐水的几分之几?
26.(5分)一个长方体玻璃缸,从里面量长40厘米,宽25厘米,缸内水深12厘米.把一块石头浸入水中后,水面升到16厘米,求石块的体积.
27.(5分)有一筐苹果,无论是平均分给8个人,还是平均分给18人,结果都剩下3个,这筐苹果至少有多少个?
28.(5分)奇奇从网上下载资料.第1分钟下载总量的,第2分钟下载总量,第3分钟下载的比第2分钟多.还剩总量的几分之几没有下载?
29.(5分)李明和参加公司开展的技能比武.在2小时里,李明加工了165个零件,有15个不合格,加工了160个零件,有10个不合格.你认为谁的技艺更高一筹?说说你的理由.
30.(5分)小明用了两种盒子17只,正好把橡皮装完.请你根据图中信息,推算一个,他用的是哪两种盒子?各用了几只盒子?
2011-201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五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参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每题2分,共28分)
1.(2分)“3□”是5的倍数,□里可以填 0或5 ;“3□”是3的倍数,□里可以填 0、3、6或9 .
考点: | 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1782992 |
专题: | 数的整除. |
分析: | (1)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根据特征分析解答即可; (2)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根据特征分析解答即可. |
解答: | 解:(1)“3□”是5的倍数, 根据5的倍数的特征可知:□可以填0或5; 3□,如果它是3的倍数, 根据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可知: 3+0=3,3+3=6,3+6=9,3+9=12, 3、6、9、12都是3的倍数, 所以□里可以填:0、3、6或9; 故答案为:0或5;0、3、6或9. |
点评: | 此题做题的关键是对概念的灵活运用,知道能被3、5、整除的数的特征,即可得出结论. |
2.(2分)A=2×3×5,B=3×5×7,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15 ,最小公倍数是 210 .
考点: | 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1782992 |
分析: |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首先把这两个数分解质因数,公有质因数的乘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是公有质数与各自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因此解答. |
解答: | 解:A=2×3×5,B=3×5×7, 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3×5=15; 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3×5×2×7=210. 故答案为:15,210. |
点评: | 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是最大公约数;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数字大的可以用短除法解答. |
3.(2分)的里面有 8 个;0.05里有 5 个.
考点: | 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1782992 |
专题: | 分数和百分数. |
分析: |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知,=,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可知,的分数单位是,含有8个,则的里面有 8个;根据小数的意义可知,0.05=,里含有5个,则0.05里有 5个. |
解答: | 解:由于=,0.05=, 则的里面有 8个;0.05里有 5个. 故答案为:8,5. |
点评: | 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这样一份的数为分数单位.一个分数的分子是几,其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
4.(2分) 6 ÷16==== 0.375 = 37.5% (填小数与百分数)
考点: | 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及其转化.1782992 |
分析: | 解决此题关键在于,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3可化成,分子和分母同时乘5可化成,可化成3÷8,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2可化成6÷16,用分子除以分母得小数商为0.375,0.375可化成37.5%;由此进行填空. |
解答: | 解:6÷16====0.375=37.5%; 故答案为:6,24,15,0.375,37.5%. |
点评: | 此题考查比、分数、除法之间的转化,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进行转化即可. |
5.(2分)(2012•长寿区)的分子增加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增加 21 .
考点: | 分数的基本性质.1782992 |
分析: | 先计算出分子增加6后,扩大了多少倍,再使分母扩大相同的倍数,得到新的分母,用新分母减去原分母,就是需要增加的. |
解答: | 解:因为的分子增加6,变成了2+6=8, 扩大了8÷2=4倍, 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也应该扩大4倍, 即变成7×4=28, 分母应增加28﹣7=21; 故答案为:21. |
点评: | 此题主要考查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灵活应用. |
6.(2分)幼儿园买来3包糖果,一共5千克,平均分给8个班.每班分到糖果总数的,每班分到包,每班分到千克.
考点: | 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1782992 |
专题: | 分数和百分数. |
分析: | 将这些糖果平均分给8个班,根据分数的意义,即将这些糖果当做单位“1”平均分成8份,则每个班分到糖果总数的1÷8=;共有3包,则每个班分到3×=包;共有5千克,则每个班分到5×=(千克). |
解答: | 解:每个班分到糖果总数的:1÷8=; 每个班分到3×=(包); 每个班分到5×=(千克). 故答案为:,,. |
点评: | 完成本题要注意第一个空是求每班分到的占总数的分率,后两个空是求每班分到的具体数量.在求具体数量时,要注意数量的单位. |
7.(2分)已知☆+☆=□+□+□、□+□=○,则= .
考点: | 简单的等量代换问题.1782992 |
专题: | 综合填空题. |
分析: | 因为☆+☆=□+□+□,☆=□×1.5,又因为□+□=○,所以=(□×1.5)÷(□×2),计算即可. |
解答: | 解:由题意得: =(□×1.5)÷(□×2), =1.5÷2, =. 故答案为:. |
点评: |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由题意推导出:☆=□×1.5,再代入算式约分计算. |
8.(2分)从3:00到4:00时针旋转了 30 度,分针旋转了 360 度.
考点: | 角的度量.1782992 |
专题: | 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
分析: | 从3:00到4:00时针从3走到了4,走了5个小格,分针从12走到12走了60个小格,钟面上每个格子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360°÷60.据此解答. |
解答: | 解:360°÷60×5, =6°×5, =30°, 360°÷60×60, =6°×60, =360°, 答:从3:00到4:00时针旋转了30度,分针旋转了360度. 故答案为:30,360. |
点评: | 本题的关键是求出时针和分针走的格子数,再根据每个格子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进行解答. |
9.(2分)3.2立方米= 3200 立方分米; 500毫升= 0.5 升.
考点: | 体积、容积进率及单位换算.1782992 |
专题: | 长度、面积、体积单位. |
分析: | 把3.2立方米转化立方分米数,用3.2乘进率1000; 把500毫升转化为升数,用500除以1000;据此解答即可. |
解答: | 解:3.2立方米=3200立方分米; 500毫升=0.5升; 故答案为:3200,0.5. |
点评: | 解决本题关键是要熟记单位间的进率,知道如果是高级单位的名数转化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就除以进率来解决. |
10.(2分)一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木块,最多能切 1000 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
考点: | 简单的立方体切拼问题.1782992 |
专题: | 立体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
分析: | 长边分成10份,宽边分成10份,高边分成10份,依此可知共可以分成10×10×10=1000个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
解答: | 解: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可以分成10×10×10=1000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故答案为:1000. |
点评: | 考查了正方体的体积,本题是基础题型,比较简单. |
11.(2分)如图是由若干块小立方体积木搭成的立体模型,在它的基础上要再把它堆成一个大立方体,还需要 20 块小立方体积木.
考点: |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简单的立方体切拼问题.1782992 |
专题: | 立体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
分析: | 我们可以还原一下图形,空白的就是不存在的,在它的基础上要再把它堆成一个大立方体,长是3,宽是2,高是2,所以应该是3×3×3=27(个);现在应该有7个,还缺少20个. |
解答: | 解:画图如下: 图一 图二: 有上面2个图形可知, 组成一个大立方体需要:3×3×3=27(个); 通过图二观察可知, 它的左边有2个中间4,右边一个,共有: 2+4+1=7(个); 所以还需要27﹣7=20(个); 故答案为:20. |
点评: | 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及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
12.(2分)(2011•桐庐县)小明用几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摆了一个立体图形.下面是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这个立体图形的体积是 5 立方厘米.
考点: |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1782992 |
专题: | 立体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
分析: | 如图,从正面看由4个小正方体组成,下层一排3个,说明底层前排由3个正方体,共几排不能确定,上层1个居右,前后几个也不能确定,从上面看由4个正方形能成,下层3个正方体,说明从正面看到的下层只有两排,且后排只有1个,位置居左,从下面和上面看,是由5个正方体组成,从侧看有两种情况,从左面看,由3个正方体能成,下层一排2个,上层1个居右,也说明是由5个正方体组成,从右侧看不可能. |
解答: | 解:如图, 这个立体图形的体积是5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组成,体积是5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5. |
点评: | 本题是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是为了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
13.(2分)用丝带捆扎一种礼品盒(如图),要捆扎这种礼品盒,丝带的长度不得少于 200 厘米.
考点: | 长方体的特征.1782992 |
专题: | 立体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
分析: | 根据题意和图形可知,所需彩带的长度等于两条长+两条宽+4条高+打结用的,由此列式解答. |
解答: | 解:30×2+20×2+25×4, =60+40+100, =200(厘米); 答:丝带的长度不得少于200厘米. 故答案为:200. |
点评: | 此题属于长方体的棱长总和的实际应用,首先分清是如何捆扎的,然后根据棱长总和的计算方法解答. |
14.(2分)有一组数:4.5、1.8、0.9、0.88、0.8、0.7、0.27、0.7、0.7、0.8,这组数的众数是 0.7 ,中位数是 0.8 .
考点: | 中位数的意义及求解方法;众数的意义及求解方法.1782992 |
专题: | 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 |
分析: |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
解答: | 解:0.7出现的次数最多,故众数是0.7,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0.27,0.7,0.7,0.7,0.8,0.8,0.88,0.9,1.8,4.5, 这组数据个数是偶数个,故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0.8+0.8)÷2=0.8, 故答案为:0.7,0.8. |
点评: | 本题考查了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牢记定义,此题比较简单,易于掌握.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6分)
15.(2分)已知a、b都是自然数,且a÷b=12,那么a与b的最大公约数是( )
A. | a | B. | b | C. | 12 | D. | ab |
考点: | 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1782992 |
专题: | 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 |
分析: | 这道题属于求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的最大公因数: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为较小的数;由此解答问题即可. |
解答: | 解:由a÷b=12(a和b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 可知数a是数b的倍数,所以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b; 故选:B. |
点评: | 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的最大公因数: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为较小的数. |
16.(2分)下面图形中,( )不是轴对称图形.
A. | B. | C. | D. |
考点: | 轴对称图形的辨识.1782992 |
专题: | 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
分析: | 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
解答: | 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可知, 长方形、等腰梯形、等边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只有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故选:B. |
点评: | 此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判断方法. |
17.(2分)下面( )号图形不能折成正方体.
A. | B. | C. | D. |
考点: | 正方体的展开图.1782992 |
专题: | 立体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
分析: | 根据正方体展开图的类型,1﹣4﹣1型,2﹣3﹣1型,2﹣2﹣2型,3﹣3型,只有C不属于其中的类型,不能折成正方体,据此解答即可. |
解答: | 解:由正方体展开图类型, A、B、D属于2﹣3﹣1型;C不在类型之列,属于不能折成正方体. 故选:C. |
点评: | 此题考查正方体的展开图,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记住正方体展开图的类型1﹣4﹣1型,2﹣3﹣1型,2﹣2﹣2型,3﹣3型. |
三、动手画一画.(8分)
18.(2分)用直线上的点表示下面各分数.、、、3.
考点: | 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数轴的认识.1782992 |
专题: | 分数和百分数. |
分析: | 分数的意义为: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为分数.据此意义在数轴上即能表示出题目中各个分数. |
解答: | 解:由图可知, 题目中的数轴上每一大格代表单位“1”, 由此将从左到右的第一大格平均分成10份,则从左到右两小格为即; 从左到右第五格为即; 将从左到右的第二大格平均分成3份,则从左到右第一小格占第二大格的,代表数轴的1即; 将从左到右的第四大格平均分成5份,则从左到右第一格占第四大格的,代表数轴的3; 如图: |
点评: | 本题通过图形考查了学生对于分数意义的理解. |
19.(2分)根据所给的分数,在图中用阴影涂出对应个数的图形.
考点: | 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1782992 |
专题: | 分数和百分数. |
分析: | 分数的意义为: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为分数.据此结合题目中的图形及分数进行涂色即可. |
解答: | 解:图一,此三角形被平均分成4份,则其中的3份为它的; 图二,此长方形被平均分成8份,则其中的5份为它的; 图三,共有10个五角星,将它们平均分成5份,则其中的是10×=4个; 图四,共有图形9个,其中四角星6个,五边形3个,则四角形占所有图形的6÷9=. 如图: |
点评: | 本题通过图形考查了学生对于分数意义的理解与运用. |
20.(4分)(1)在下面的方格纸中任意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它的对称轴.
(2)画出平行四边形ABCD绕D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考点: | 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条数及位置;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1782992 |
分析: | 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即可作答. |
解答: | 解:如图所示,即为所要求的作图; . |
点评: | 此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及画法. |
四、统计:(共8分)
21.(8分)下面是甲乙两个城市去年6~12月份月平均气温统计表.
7 | 8 | 9 | 10 | 11 | 12 | |
甲 | 29 | 27 | 26 | 24 | 21 | 18 |
乙 | 30 | 28 | 23 | 18 | 10 | 4 |
(2)从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至少写出两条)
① 甲、乙两城市的气温都呈下降的趋势.
② 乙城市的气温下降的比较快. .
考点: | 统计图表的填补;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1782992 |
专题: | 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 |
分析: | (1)在统计图中找出甲乙两个城市去年6~12月份月平均气温对应的点,再根据图中给出的图例,选择合适的线顺次连接即可; (2)从折线的走势分析:①甲、乙两城市的气温都呈下降的趋势; ②乙城市的气温下降的比较快. |
解答: | 解:(1)如图: (2)①甲、乙两城市的气温都呈下降的趋势; ②乙城市的气温下降的比较快. |
点评: | 本题主要考查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画法及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
五、计算题
22.(8分)
直接写出得数:
﹣= | 0.12+= | 8﹣8= | 1+2.1﹣1.25= |
2﹣= | 1.2+= | 1++= | 3+0.25﹣3+0.25= |
考点: |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1782992 | |||
专题: | 运算顺序及法则;运算定律及简算. | |||
分析: |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再计算;1+2.1﹣1.25运用加法交换律简算;3+0.25﹣3+0.25运用加法交换了和结合律简算. | |||
解答: | 解: ﹣=, | 0.12+=0.32, | 8﹣8=, | 1+2.1﹣1.25=2.1, |
2﹣=1, | 1.2+=, | 1++=1, | 3+0.25﹣3+0.25=0.5. |
点评: | 本题考查了基本的分数加减法,计算时要细心,注意把结果化成最简分数. |
23.(8分)计算:
. |
考点: |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782992 |
专题: | 运算顺序及法则. |
分析: | (1)根据加法交换律,可交换与的位置,然后再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2)直接按照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3)可把1和转化成小数进行计算比较简便; (4)把0.5转化成,然后再按照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
解答: | 解:(1)++ =++, =1+, =1; (2)﹣+ =+, =; (3)2.5﹣+ =2.5﹣0.4+0.75, =2.1+0.75, =2.85; (4)0.5﹣+ =﹣+, =+, =. |
点评: |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简便运算的应用. |
24.(4分)
解方程:
0.5x﹣0.2x=6. |
考点: |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1782992 |
专题: | 简易方程. |
分析: | (1)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x,再同时减求解, (2)先化简方程,再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0.3求解. |
解答: | 解:(1)﹣x=, ﹣x+x=x, x﹣, x=; (2)0.5x﹣0.2x=6, 0.3x=6, 0.3x÷0.3=6÷0.3, x=20. |
点评: | 等式的性质是解方程的依据,解方程时注意:(1)方程能化间的先化简,(2)对齐等号. |
六、综合运用(每题5分,共30分)
25.(5分)科学老师将10克盐溶解到100克水中,制成盐水.盐占盐水的几分之几?
考点: | 分数除法应用题.1782992 |
专题: |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
分析: | 将10克盐溶解到100克水中,则盐水的重量是100+10克,由此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盐占盐水的10÷(100+10). |
解答: | 解:10÷(100+10). =10÷110, =. 答:盐占盐水的. |
点评: | 完成本题要注意是求盐占盐水的分率,而不是求盐占水的分率. |
26.(5分)一个长方体玻璃缸,从里面量长40厘米,宽25厘米,缸内水深12厘米.把一块石头浸入水中后,水面升到16厘米,求石块的体积.
考点: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782992 |
分析: | 根据题意,把一块石头浸入水中后,水面升到16厘米,首先求出水面上升的高度,16厘米﹣12厘米=4厘米,石头的体积等于玻璃缸内高为4厘米的水的体积.由此解答. |
解答: | 解:40×25×(16﹣12) =1000×4, =4000(立方厘米); 答:石块的体积是4000立方厘米. |
点评: | 此题属于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计算,用排水法来解决这类物体,根据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解答. |
27.(5分)有一筐苹果,无论是平均分给8个人,还是平均分给18人,结果都剩下3个,这筐苹果至少有多少个?
考点: | 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1782992 |
分析: | 先求出8和18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加上3即可. |
解答: | 解:8=2×2×2,18=2×3×3,8和18的最小公倍数是2×2×2×3×3=72,72+3=75(个); 答:这筐苹果至少有75个. |
点评: |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8和18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加上3进行解答即可. |
28.(5分)奇奇从网上下载资料.第1分钟下载总量的,第2分钟下载总量,第3分钟下载的比第2分钟多.还剩总量的几分之几没有下载?
考点: | 分数加减法应用题.1782992 |
专题: |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
分析: | 第3分钟下载的比第2分钟多,即是第二分钟的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即是总量的×(1+),将下载总量当做单位“1”,根据分数减法的意义,用单位“1”分别减去前三分钟下载的占总量的分率,即得还剩总量的几分之几没有下载,列式为:1﹣﹣﹣×(1+). |
解答: | 解:1﹣﹣﹣×(1+) =﹣×, =, =. 答:还剩下总量的没有下. |
点评: | 完成本题要注意第三分钟第3分钟下载的比第2分多,而不是总量的. |
29.(5分)李明和参加公司开展的技能比武.在2小时里,李明加工了165个零件,有15个不合格,加工了160个零件,有10个不合格.你认为谁的技艺更高一筹?说说你的理由.
考点: | 百分率应用题.1782992 |
专题: |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
分析: | 根据合格率=合格产品数÷加工产品总数×100%,分别求出李明和的合格率,再进行比较.据此解答. |
解答: | 解:(165﹣15)÷165×100%, =150÷165×100%, ≈90.91%, (160﹣10)÷160×100%, =150÷160×100%, =93.75%. 90.91%<93.75%,所以的技艺高.因他的合格率高. 答:的技艺高.因他的合格率高. |
点评: |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合格率公式:合格率=合格产品数÷加工产品总数×100%的掌握情况.注意要乘上100%. |
30.(5分)小明用了两种盒子17只,正好把橡皮装完.请你根据图中信息,推算一个,他用的是哪两种盒子?各用了几只盒子?
考点: | 图文应用题.1782992 |
专题: | 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 |
分析: | 假设全部装在每只盒子装5块的盒子需要:75÷5=15(只),全部装在每只盒子装3块的盒子需要:75÷3=25(只),全部装在每只盒子装2块的盒子需要:75÷2=37.5(只),所以判断橡皮可能装再每只装5块和每只装3块的盒子或每只装5块和每只装2块的盒子里面,由此分2种情况解答. |
解答: | 解:(1)假设橡皮装在每只装5块和每只装3块的盒子, 设用每只装5块橡皮的盒子x只,则每只装3块的为17﹣x只, 5x+(17﹣x)×3=75, 5x+51﹣3x=75, 2x=75﹣51, 2x=24, x=12, 17﹣x=17﹣12=5(只), (2)假设橡皮装在每只装5块和每只装2块的盒子, 设用每只装5块橡皮的盒子x只,则每只装2块的为17﹣x只, 5x+(17﹣x)×2=75, 5x+34﹣2x=75, 3x=75﹣34, 3x=41, x=, 不符合题意,所以此种情况不合适; 答:他用的是每只装5块和每只装3块的盒子;每只装5块橡皮的盒子用了12只,每只装3块的盒子用了5只. |
点评: | 关键是根据题意先判断出橡皮可能会装在哪两种盒子里面,进而根据数量关系等式列方程解答. |
参与本试卷答题和审题的老师有:王亚彬;suweip;彭京坡;dgdyq;1131773;旭日芳草;王庆;zhangx;林清涛;chenyr;李斌;张倩;nywhr;lqf1;姜运堂;zhuyum;WX321;忘忧草(排名不分先后)
菁优网
2012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