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坑特点:
本工程为陵水县移动通信综合楼,基坑东临县城椰林北路,南临椰林南路,基坑支护均已完工。2012年元月29日试探开挖东北方向的轴~5/M轴线至轴~轴线间及塔吊的基坑土方,经已开挖的基坑土质表明:
1、以地面标高-1.10米以下至-2.54米为杂填土(松土黄泥及大块建筑垃圾)。
2、在标高-2.54米至-3.70米为黑色污泥(池塘土)。
3、在标高-3.70米至-5.80米为黑色淤泥(池塘土)。
本工程用地面积4000㎡,开挖面积3678.10㎡,基坑开挖深度为自然地面下4.70米(电梯井土方深度除外),基坑降水采用大口径井点降水。
二、基坑土方开挖施工
1、施工前准备
为了便于及有利于基坑边坡稳定,土方开挖前先做好定位放线工作,及时配合基坑围护施工队做好护坡及井点降水设备的布设,各级井点先预抽4-5天,待坑内水位下降至作业面深2.50米后开始挖土。
2、基坑土方开挖
熟悉图纸,明确技术交底及要求等。
选择日立牌1.2m³反铲履带式挖土机2台于坑上挖土及土方转堆,5辆8吨自卸汽车运土,其土方外运距离为10公里(由建设单位或大队确定的运土区)。
做好桩基的标准轴线桩,用白灰撒出开挖线,保护桩基不受损坏。
土方开挖由现场工程师专人指挥,安全员负责开挖防护安全工作。本基坑分两期开挖(详附图)。
第一期开挖从原地面-1.10米标高至-3.60米标高(深度为2.50米湿土),从东向西进行整体开挖,边挖边退。本期开挖深度在2.50米后,立即组织班组按施工设计图,加固支护桩的土钉锚固等,以利支护桩的安全稳定。由于基坑为回填松软杂土和黑色淤泥,自卸汽车不能靠近挖机开挖点,为保证运输机具安全,挖机需从~轴至~轴转堆开挖土3次。护坡支护桩四周采用人工开挖清理。其中机械挖土按90%计,人工挖土按10%计,在正常施工情况下工期为7天。
第二期开挖从-3.60米标高至-5.80米标高,深度为2.20米。在本期土方开挖前,认真检查边坡支护桩的加固(锚固)及坑边护栏工作,并做好桩基础的放线定位保护(白灰撒线或木桩定位),以求边坡支护和桩基础的安全后,开始进行第二期土方开挖。
本次开挖为黑色淤泥(湿土),并有基础灌注桩立于基坑,开挖难度较大。在挖机及人工开挖桩间淤泥土方时,按2005 年《海南省建筑工程综合定额》相应项目乘以1.15系数计算,桩体周围500mm,四周边桩距边坡支护桩800mm淤泥土采用人工开挖清理,避免边坡支护桩遭受损坏或土方坍塌。在开挖过程中,严格遵循“多层开挖,严禁超挖”及“大基坑小开挖”的原则。当挖至标高接近基础底板标高0.2米时,边整平边配合人工清底,防止超挖。
挖机在黑色淤泥中开挖,基坑东北方向土方仍需挖机开挖转堆3次(从~轴至~轴线),必要时将在车道铺垫2-4碎石100厚。人工开挖清理桩间和坑底淤泥土按人力转运60米堆放,便于挖机挖土自卸汽车运输土方。经测算机械挖土按90%计,人工挖土按10%计算开挖量,开挖工期为13天。
三、组织、协调管理及工期
1、开挖由项目经理直接负责,控制好人员、机械,确保开挖工序的稳步进行,施工员做好测量放线,控制好边坡的稳定,由专职安全员组织人员及时检查安全情况,边坡稳定情况由专业检测单位全天候检测,并及时上报检测数据。
2、现场协调由施工负责人负责,主要协调土方开挖和井点降水及土钉墙的施工。
3、工期:土方开挖工期20天。
四、应急措施及注意事项
1、应急措施
在基坑开挖期间,设专人检查基坑稳定,发现问题及时能报有关施工负责人员,便于及时处理。
在施工中如发现局部边坡位移较大,须立即停止开挖,能知围护单位做好加固或加密锚杆处理,进行边坡喷砼,待稳定后继续开挖。
如施工过程中发现水量过大,及时增设井点处理。
2、注意事项
坑边不准堆积弃土,不准堆放建筑材料、存放机械、水泥罐及行车。基坑边外部荷载不得大于15kpa。
坑边不得有常流水,防止渗水进入基坑及冲刷边坡,降低边坡稳定。
五、基坑四周的安全维护
采用48钢管连接做护栏,φ16钢筋锚入支护桩冠梁300mm以上,立杆与钢筋管件连接或焊接,立柱间距3000mm,高1200mm,并用密目网封闭。
六、安全文明施工
1、操作安全技术措施
①现场施工人员必须进行技术交底,并持证作业,挂牌负责,定机定人操作。
②所有进场机械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保证机械设备完好。
③夜间施工配备足够照明,主要通道不留氓点。
④加强基坑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能报各施工方,并会同维护单位做好应急处理。
2、文明施工措施
①施工场地进出口设置专门车辆冲洗及沉淀系统,派专人冲洗,严禁出场车辆带泥及污染物上市政道路。
②努力降低施工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