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目的: 实验日期:2010、5、24/28
1、掌握KMnO4法测定水样中COD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水样的采集及保存方法。
3、了解水中化学耗氧量与水质污染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水中化学耗氧量(简称COD)的大小是量度水体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程度的综合性指标。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一种氧化剂定量地氧化水中可还原性物质(无机物和有机物)时所消耗氧化剂的量数,以每升多少毫克氧表示(O2mg∙L-1),不同条件下得出的COD值不同。
清洁的地面水中有机物的含量较低,COD 小于3~4 mg∙L-1。轻度污染的水源COD可达4~10 mg∙L-1,若水中COD 大于10 mg∙L-1,认为水质较严重污染。清洁海水的COD小于0.5 mg∙L-1。目前COD的测定多采用KMnO4和K2Cr2O7两种方法,KMnO4法适合测定地面水,河水等污染不十分严重的水。
在酸性 (稀硫酸)介质中,加入一定量过量的KMnO4溶液,加热使水中的有机物充分与之作用。剩余的KMnO4,再加入一定量过量的Na2C2O4溶液还原,剩余的C2O42-再用KMnO4溶液回滴。反应式如下:
4 KMnO4 + 6H2SO4 + 5C = 2K2SO4 + 4MnSO4 + 5CO2↑+ 6H2O
2MnO4-+ 5C2O42- + 16H+ = 2Mn2+ + 8H2O + 10CO2↑
O2+4H++4e=2H2O
水样中Cl-的浓度大于300mg∙L-1时将使结果偏高,通常加入Ag2SO4除去Cl-。1g Ag2SO4可消除200mg Cl-的干扰。或将水样稀释消除干扰。取水样后立即加入H2SO4使其pH<2,抑制微生物繁殖并立即进行分析,如需放置可加入少量CuSO4,以抑制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
取水样的体积视水样的外观情况而定。洁净透明的水样一般取100mL;浑浊的水样一般取10~30mL,补加蒸馏水至100mL。同时,用蒸馏水代替水样,测得空白值。计算耗氧量时将空白值扣除。
三、实验步骤:
1、配制Na2C2O4标准溶液:
,少量水溶解定容于250mL容量瓶中。
2、配制0.002mol.L-1KMnO4溶液:准确移取0.02mol.L-1KMnO4溶液25.00mL,定容于250 mL容量瓶中。
3、水样测定:
→→→→立即加热至沸5min,应为浅红色(若此时红色褪去,说明水样中有机物含量较多,应补加适量高锰酸钾,至试液呈稳定的红色)。
→→放置10min,溶液应由红色转为无色,
用KMnO4溶液进行滴定呈现微红色30秒不褪色,记下回滴的体积(V2)。
4、测定KMnO4溶液相当于Na2C2O4溶液的体积比:
→→→→趁热用KMnO4溶液进行滴定呈现微红色30秒不褪色,记下KMnO4体积(V3)。
5、空白值的测定:
→→→→微红色30秒不褪色,记下KMnO4体积(V4)。
四、实验记录与数据处理
Na2C2O4质量(g) | |||
水样体积(mL) | |||
KMnO4 体积V1(mL) | |||
KMnO4 体积V2(mL) | |||
KMnO4 体积V3(mL) | |||
KMnO4 体积V4(mL) | |||
COD(mg∙L-1) | |||
COD(mg∙L-1)平均值 | |||
相对平均偏差% |
式中:K=10.00/(V3-V4),16.00为氧的原子质量。
五:注意:
1、酸度
2、为了防止暴沸,可在锥形瓶中放少量玻璃珠
六、思考题:
1、水样中Cl-含量高时对测定有何干扰?应采用什么方法消除?
2、清洁的地面水、轻度污染的水源、较严重污染的水源, COD值有什么差别?
3、水样中加入KMnO4溶液并在沸水中加热30min后应当是什么颜色?若无色说明了什么问题?应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