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调查的目的、意义.
本调查是为了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并掌握小学生名著阅读的有关现状,旨在落实《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学生名著阅读的有关要求。多读好书,能使人明智,增长见识,丰富人的精神世界。通过调查,发现现在的小学生名著阅读现状令人担忧:对名著阅读价值的认识不足,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不浓,适应学生读的好书不多,科学阅读方法的掌握不够,还有家长、教师等方面的诸多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名著阅读的质量。在发现调查中的问题同时也思考了若干对策,并对家长和教师也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名著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名著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从学生的现状看,名著阅读是提高他们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可长时间以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学生名著阅读量大大减少的令人担忧的现象:而从小学生的状况看,名著阅读更显然是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也许国家教育部已发现并正视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所以颁布了小学生必读的名著阅读书目。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我就针对学生名著阅读“量少而窄”,开设“名著阅读”课,并把学生的名著阅读、背诵作为考查内容。面对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加强了对学生名著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积累尽可能多的语言材料和语感经验,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积淀。
二 调查时间:2012年11月——2014年11
三 调查对象:
小学中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为广泛的名著阅读提供了可能。为了更好地加强名著阅读的策略研究,提高名著阅读的质量,在我们中年级120名学生及其家长和相关教师,采用问卷调查,坐谈的方法进行了此次调查。
四 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对收上来的学生问卷与家长、教师问卷进行了整理、归纳,现将有关调查结果及情况分析归纳如下:
(一)对名著阅读价值的认识不足。
能提高学习成绩 | 帮助不大 | 影响考试成绩 | 说不清 | |
人数 | 26 | 27 | 34 | 33 |
百分比 | 21.6% | 22.5% | 28.3% | 27.5% |
(二)适应学生读的好书不多。
类别 | 文学 | 科普 | 漫画类 | 其它 |
人数 | 43 | 30 | 36 | 11 |
百分比 | 36.8% | 25% | 30% | 9.2% |
家中藏书(册) | 一百册以上 | 五十册以上 | 五十册以下 |
人数 | 10 | 63 | 47 |
百分比 | 8.3% | 52.5% | 39.2% |
(三)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不浓。
次数 | 每天都读 | 经常读 | 偶尔读 |
人数 | 25 | 42 | 53 |
百分比 | 20.8% | 35% | 44.2% |
自愿读 | 家长、老师要求 | 说不清 | |
人数 | 33 | 48 | 39 |
百分比 | 27.5% | 40% | 32.5% |
(四)教师方法指导不当,检测不得力。
语文阅读课 上课情况 | 每次都上 | 有时挪作它用 | ||
人数 | 84 | 有指导(58) | 没指导(26) | 36 |
百分比 | 70% | 69% | 31% | 30% |
五、调查后的思考与对策
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以期尽早改变现状,使我学区的名著阅读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一)、培养阅读兴趣。
书海无涯,舟楫安在?对小学生的名著阅读而言,培养兴趣应该说是最重要的。有专家认为教师和家长都应该是热爱阅读的人,特别是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在情感上感染学生,使他们对阅读发生兴趣,多读,多体会,多思考,逐渐培养起终生受益的阅读习惯。同时,应强调家庭阅读氛围的重要性,要提倡快乐阅读,要将阅读的自由还给孩子。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直接地动力。只要感兴趣的事,他们就会不厌其烦地做。
(二)、教给阅读方法。
要有效地开展名著阅读,教师在名著阅读的指导上,必须遵循三结合原用:(1)课内阅读与名著阅读相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以落实重点训练项目的课文为“经”,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以优秀课外读物为“纬”,引导学生运用读书方法从而构建“经纬”交错的阅读教学网络,促进知识的迁移,使课内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2)名著阅读与写作、听说相结合。教师可以经常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后,用读后感、日记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3)名著阅读与学校活动相结合。为发挥名著阅读活动的综合效应,可以结合学校活动,如“金色之秋读书节”“校园故事节”“演讲比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读书的成功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三)、养成阅读习惯。
在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阅读兴趣的基础上,促使学生保持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师可创造条件或利用学生已有的其他行为动机和需要迁移,使阅读成为他们生活中所必须的东西。
在阅读过程中要督促孩子保质保量完成,而不是走走形式,还要经常性的和同学们交换读物,以增加阅读量。我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阅读效果。如:写读后感;指名读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把自己最拿手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形式多样、气愤活跃的检查活动让学生趣味盎然,从而较好地把学生完成作业的意愿,维护自己威信的自尊心等行为动机迁移到名著阅读上来。学生由于感到阅读有成效,从而使他们意识到是自身的需要而不是教师的强求责难。
(四)、选择阅读内容。
阅读是个人的事情。对于我们成人而言,有人喜爱小说,有人喜爱散文,有人喜爱诗歌……因为每个人的个性、志趣爱好、修养层次不尽相同,对书的喜好也就千差万别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钟情、迷恋也好,专注、偏爱也罢,都表现了读者对某一类书的喜爱程度。惟有喜欢,在阅读中才会心甘情愿地投入身心;惟有喜欢,才会使阅读成为一种智慧的活动。对于这一点,儿童也不例外。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有责任在读物的选择上,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建立一种合作的关系,保持适度的沟通。
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这次调查问卷活动。这不是考试,也不会算成绩,请不要有所顾虑和担心,你可以不写姓名,但希望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填写。谢谢你的合作!
一、选择题(将答案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你喜欢读什么类型的书籍?( )a. 练习册 b.文学故事类 c.科普类 d.漫画类 e.其它
2、你每天都读课外书吗?( ) a.每天 b.经常 c.偶尔
3、看电视与看课外书你更喜欢哪一种?( )a. 电视 b. 课外书 c.都喜欢
4、你喜欢读什么样的书?( )
a.全是文字的 b. 文字为主,配一些图画的 c.图画为主,只有很少的文字的 d.全是图画的
5、你觉得读课外书有那些益处?( )
a.扩大知识面 b.提高学习成绩 c. 消磨时间 d.好玩
6、你读课外书,是因为( )
a. 自己喜欢 b. 爸爸妈妈要求自己读 c.老师的要求
7、你的老师是否支持你读课外书?( )
a. 支持 b.不支持 c.有时支持有时反对 d.有些老师支持,有些老师反对
8、你的爸爸妈妈是否支持你读课外书?( )a.支持 b.不支持 c.有时支持有时反对
9、你读课外书时,一般( ) a.认真读 b.挑选有趣的地方读 c.随便翻翻
10、你认为读课外书会妨碍学习吗?( ) a.会 b.不会 c.说不清
11、你们班有图书角吗?( ) a.有 b.没有
12、你们班的语文课外课是怎么上的?( )注:没有语文课外课这一条可不回答。
a. 用来阅读 b. 用来做作业 c. 随便安排
13、你们班有名著阅读指导课或课外语文活动课吗?( ) a.有 b.没有
14、你希望学校开名著阅读指导课,让老师指导你读书吗?( )
a. 很想 b.有点想 c.不想
15、你愿意在什么场所读课外书?( ) a.书店 b.教室 c.图书馆 d.家里
16、你希望老师在阅读课上怎么做?( )
a.让大家在课上随便读 b.引导大家读 c.让大家做作业
17、你读课外书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问题怎么办?( )
a.跳过去不读 b.查工具书 c.随便认读 d.问爸爸妈妈或老师
18、你读的书主要来自( )
a.买的 b.从班级图书角借的 c.从爸爸妈妈单位借的 d.跟同学、小朋友借的 e.其它
尊敬的家长,欢迎你参加这次调查问卷活动。请不要有所顾虑和担心,你可以不写姓名,但希望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填写。谢谢你的合作!
请你在满意的答案后面的括号里画对号
1你认为读课外书会耽误孩子的成绩吗?
会( ) 不会( )
2你认为读课外书可以提高学习成绩?
是( ) 否( )
3你对孩子读课外书的态度支持吗?
是( ) 否( )
4你给孩子买书既买练习册又买课外书吗?
是( ) 否( )
5你认为学校很有必要开设名著阅读指导课吗?
是( ) 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