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使用的pH电极或长期停用的pH电极,在使用前必须在3mol/L 氯化钾溶液中浸泡24h。使用说明如下:
1标准溶液标定
仪器使用前首先要标定,一般情况下仪器在连续使用时,每天要标定一次。
A)在测量电极插座处拔掉短路插头,插入复合电极;
B)打开电源开关,仪器进入pH 测量状态;
C)按“模式”键一次,使仪器进入溶液温度显示状态(此时温度单位℃指示灯闪亮),按“△”键或“▽”键调节温度显示数值上升或下降,使温度显示值和溶液温度一致,然后按“确认”键,仪器确认溶液温度值后回到pH 值
D)把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清洗过的电极插入pH=6.86(或pH=4.0或pH=9.18)的标准缓冲液中,待读数稳定后按“模式”键二次(此时pH 指示值全部锁定,液晶显示器下方显示“定位”,表示仪器在定位状态),然后按“确认”键,仪器显示该温度下标准缓冲液的标称值。标准缓冲液的pH值与温度关系对照照表见后;
E)把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清洗过的电极插入pH=4.0(或pH=9.18;或pH=6.86)的标准缓冲液中,待读数稳定后按“模式”键三次(此时pH 指示值全部锁定,液晶显示器下方显示“斜率”,表示仪器在斜率测定状态),然后按“确认”键,仪器显示该温度下标准缓冲液的标称值,仪器自动进入pH 测量状态。注:如果用户误使用同一标准缓冲液进行定位,斜率标定,在斜率标定过程中按“确认”键时,液晶显示器下方“斜率”显示会连续闪烁三次,通知用户斜率标定错误,仪器保持上一次标定结果。
F)用蒸馏水及被测溶液清洗电极后即可对被测溶液进行测量。
2 测量pH值
经标定过的仪器,即可用来测量被测溶液,根据被测溶液与标定溶液温度是否相同,其测量步骤也有所不同,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被测溶液与标定溶液温度相同时,步骤如下:
a)用蒸馏水清洗电极头部,再用被测溶液清洗一次
b)把电极浸入被测溶液中,用玻璃棒搅拌溶液,使其均匀,在显示屏上读出溶液的pH 值
2)被测溶液与标定溶液温度不同时,步骤如下:
3)a) 用蒸馏水清洗电极头部,再用被测溶液清洗一次
b) 用温度计测出被测溶液的温度值
c)按“模式”键一次,使仪器进入溶液温度状态(此时℃单位指示灯闪亮),按“△”键或“▽”键调节温度显示数值上升或下降,使温度显示值和被测溶液温度值一致,然后按“确认”键,仪器确认溶液温度值后回到pH 值量状态
d)把电极浸入被测溶液中,用玻璃棒搅拌溶液,使其均匀,在显示屏上读出溶液的pH 值
3 测量结束
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清洗电极,套上电极保护套(内放少量的外参比补充液)。
电极使用维护的注意事项
1.电极在测量前必须用已知pH 值的标准缓冲液进行定位校准,其pH 值愈接近被测pH 值愈好
2.在每次校准测、测量后进行下一次操作前,应该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充分清洗电极,再用被测液清洗一次电极
3.取下电极保护套后,应避免电极的敏感玻璃泡与硬物接触,因为任何破损或擦毛都使电极失效
4.测量结束,及时将电极保护套套上,电极内应放少量外参比补充液,以保持电极球泡的湿润,切忌浸泡在蒸馏水中
5.复合电极的外参比补充液为3mol/L 氯化钾溶液,补充液可以从电极上端小孔加入,复合电极不用时,拉上橡皮套,防止补充液干涸。
附录:缓冲液的pH 值与温度关系对照表
温度℃ | 0.05mol/kg 邻苯二钾酸氢钾 | 0.025mol/kg 混合物磷酸盐 | 0.01mol/kg 硼砂 |
5 | 4.00 | 6.95 | 9.39 |
10 | 4.00 | 6.92 | 9.33 |
15 | 4.00 | 6.90 | 9.28 |
20 | 4.00 | 6.88 | 9.23 |
25 | 4.00 | 6.86 | 9.18 |
30 | 4.01 | 6.85 | 9.14 |
35 | 4.02 | 6.84 | 9.11 |
40 | 4.03 | 6.84 | 9.07 |
45 | 4.04 | 6.84 | 9.04 |
50 | 4.06 | 6.83 | 9.03 |
55 | 4.07 | 6.83 | 8.99 |
60 | 4.09 | 6.84 | 8.97 |
70 | 4.12 | 6.85 | 8.93 |
80 | 4.16 | 6.86 | 8. |
90 | 4.20 | 6.88 | 8.86 |
95 | 4.22 | 6. | 8.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