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检单位: 上次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序号 | 检查项目 | 检查内容 | 检查要求 | 检查方法 | 评价方法 | 检查意见 |
1 | 建立 | 1.1企业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关管理制度,形成手册文件,符合规定并实施和控制 | 1、质量手册内容应包括: a、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包括任何删减的细节和合理性; b、为质量管理体系编制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其引用; c、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述; d、各部门职能划分。 2、企业应建立: a、文件控制程序;b、记录控制程序; c、内部审核控制程序;d、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e、纠正措施控制程序;f、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 查看企业颁布的质量手册正式文件。检查程序文件见证资料。 | 不符合 未按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缺少规定的程序文件。 | |
1.2企业应能够结合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及时对相关文件内容进行修改、更新 | 1、企业结合实际情况更新文件应及时并应保证文件中的要求是适宜的。 2、文件发布前应得到授权人再次批准; 3、按规定文件的编制、审批、发放、回收、更改、借阅等受到控制 | 分别在文件管理部门、文件使用部门检查见证材料执行情况。 | 不符合 文件内容的更新不及时,文件的审批、发放、回收、更改未按程序执行。 | |||
1.3企业应根据组织机构情况设置质保机构和相关责任人员任免制度 | 1、企业应根据质量手册要求以文件形式明确质保机构及其职能分配;应以文件明确质保人员岗位的职责、权限; 2、质保机构各岗位人员应了解其岗位职责和权限并符合规定要求。 | 检查质保机构设置调整情况和质保责任人员任免是否有文件任命。 | 不符合 未根据质量手册设置质保机构和任免责任人员 | |||
序号 | 检查项目 | 检查内容 | 检查要求 | 检查方法 | 评价方法 | 检查意见 |
2 | 运转 | 2.1企业质保机构各级责任人员在各自检查责任岗位上应履行职责 | 各级责任人员应有相应的工作见证,规定的签字手续应齐全。 | 抽查工作见证和有关签字手续,结合本季度监检中已发现未履行职责进行评价。 | 不符合 违反质量手册规定,未按程序规定操作。 | |
2.2企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和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并得到持续培训。 | 需持证操作的作业人员,应有和相应项目的操作证,并在有效期内。 | 查本季度内所有产品监检项目表中持证人员资格一栏的检查结果。 | 不符合 未符合规定要求持证、逾期、超资质。 | |||
2.3企业应保证起重机械产品设计文件和设计图纸设计输入和设计输出审批和评审手续 | 对照企业制造许可目录中的型号,检查起重机械设计文件和设计图纸的输入和输出审批和评审过程,应符合质量手册和企业文件的规定要求。(在设计文件和图纸更改时重点检查) | 检查本季度产品监检相应项目中的结果。 | 不符合 未符合规定程序履行设计输入和设计输出审批手续 | |||
2.4企业应对起重机械制造工艺过程文件和生产过程确认 | 1、企业应对生产制造过程制定必要的工艺文件、工艺完整、统一。 2、企业应对关键工序如钢结构受力构件、隐蔽件焊接特殊过程操作进行确认。 3、企业采用了适宜的方法识别和保护过程检验状态,确保不合格产品不投入使用和安装。 4、对过程监检检验发现的缺陷应规定及时处理合格。(结合日常监督检验查看联络单和通知书进行) | 检查作业现场抽查执行工艺情况、关键工序、特殊过程是否得到确认;检查现场是否明确标识 | 不符合 未按工艺文件执行,未按规定标识,未及时过程监检检验的意见。 | |||
序号 | 检查项目 | 检查内容 | 检查要求 | 检查方法 | 评价方法 | 检查意见 |
2 | 运转 | 2.5企业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 | 1、企业应保持根据特定的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供方(包括外包协作方)的准则评价和选择供方。 2、企业采购信息(包括采购计划、采购合同)应能充分表达采购的产品。 3、企业应保持采购产品检验和入库存放和领用实施活动,以确保采购产品满足规定要求。 | 抽查采购文件并核实是否在合格供方中选择;结合监检过程,抽查配套件、钢材材质报告等进出货记录见证资料确认是否按规定进行。 | 不符合 未按规定选择合格供方进行采购。采购产品未实行过程控制。 | |
2.6企业应确保满足用户的要求 | 1、企业应明确对服务的实施、验证和报告的控制要求。 2、企业应按要求提供服务、并确保用户满意。 3、企业对用户投诉反馈的服务和质量问题应及时处理。 (结合日常监督检验进行) | 检查用户反馈见证文件和记录。检查企业处理和结果。 | 不符合 未明确对服务的控制要求。 未按要求提供服务或处理用户投诉信息 | |||
2.7企业应根据生产、检验要求配置所需的工装设备和检测仪器 | 1、配置的制造生产工装、试验设备应符合企业生产需要并完好。 2、配置的检验检测一起和监视装置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及时进行校准和检定,能保存校准和检定记录。 3、能明确识别检验检测仪器和监视装置校准状态。 4、发现检测设备不符合要求时,需及时对检测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记录。 | 现场抽查工装设备状况,抽查检测仪器能否满足测量要求并识别其校准状态的见证资料,抽查能否及时对不符合的检测设备进行检测结果评价的见证。 | 不符合 未对监视装置和检验检测设备进行校准和检定。未对不符合检测仪器设备检验检测结果进行评价。 |
序号 | 检查项目 | 检查内容 | 检查要求 | 检查方法 | 评价方法 | 检查意见 |
2 | 运转 | 2.8企业应对产品进行检验 | 1、应对采购产品进厂、生产制造、成品出厂的检验明确要求,包括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测器具要求、抽样要求、判定准则、记录要求。 2、应按规定要求进行检验,并配合制造质量监督检验,保存检验记录。 3、应明确合格产品出厂,合格产品应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监检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等技术文件。 (结合日常监督检验进行) | 检查产品检验文件,并抽查各型号产品的检验见证记录。 | 不符合 未按要求进行检验。产品出厂检验不符合标准要求。 | |
2.9企业应保证不合格品控制以及不合格品处置措施 | 1、不合格品控制应明确对不合格品标识、记录、隔离、评审和处置的职责和权限。 2、应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控制。 3、应保存不合格的性质以及随后所采取的任何措施的记录。 4、在不合格品得到纠正之后应对其再次进行验证。 5、在制造监督检验或开始使用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结合日常监督检验进行) | 检查文件和见证记录。检查现场对不合格品控制的见证文件。 | 不符合 不合格品控制不符合要求。 对不合格品未按要求进行控制。在制造监督检验或开始使用后发现大量产品不合格。 | |||
3 | 内部质量审核实施 | 3.企业应根据质量手册规定进行内部审核 | 1、企业应根据质量手册和管理制度要求策划审核方案。 2、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3、应按审核方案实施审核,并保存记录。 4、对审核发现的不合格应采取纠正措施。 | 对照质量手册及其相关管理制度,检查内审见证文件和记录。 | 不符合 未进行内部审核或不能够有效进行内部质量审核。 |
序号 | 检查项目 | 检查内容 | 检查要求 | 检查方法 | 评价方法 | 检查意见 |
4 | 管理评审 | 4企业应根据质量手册规定评审质量管理体系 | 1、企业应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性,对照质量管理手册和相关管理制度在规定时间内组织管理评审。 2、管理评审应评价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持续充分性,在策划、组织实施、审核结果以及内审记录管理要求等内容做出明确规定。 3、企业保持对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性的纠正、预防措施,以及在不合格发生时的评审、分析和确定原因,采取了纠正、预防措施。 | 对照质量管理手册及其相关管理制度。检查相应的管理评审见证文件。检查是否对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依据、验证要求等内容作出规定。 检查不合格发生时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见证记录。 | 不符合 为制定有关管理评审计划。或未按照计划执行。 未能有效进行管理评审或未采取纠正、预防措施,实施结果为评审。 | |
综 合 评 价 | " 监检单位: 检查人: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