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罗雨
一、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在我们班上,两极分化问题很是严重,对优等生来说他们能够理解知识形成技能具备一定的数学能力,而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够掌握成绩不容乐观。为使学生学好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作为教师,我将实行因材施教策略。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学期数学内容包括第一章《勾股定理》、第二章《实数》,第三章《位置的确定》,第四章《一次函数》, 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六章《数据的分析》,第七章《四边形》。
第一章《勾股定理》的主要内容是勾股定理的探索和应用。
第二章《实数》主要内容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实数的概念和运算。本章的内容虽然不多,但在初中数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第三章《位置的确定》主要讲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确定,会找出一些点的坐标。
第四章《一次函数》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函数的概念,以及一次函数的图像和表达式,学会用一次函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要求学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并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一些实际的问题。
第6章《数据的分析》主要讲述平均数和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会求平均数和能找出中位数及众数。
第七章《四边形》的主要内容是四边形的有关概念、几种特殊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性质和判定以及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
三、教学目标要求
上半学期完成第一章到第四章第四节,下半学期完成第四章第五节到本册教材结束。掌握平方根与立方根、实数、平面坐标系、一次函数、勾股定理、四边形性质等知识并形成相应数学技能。在情感与价值观上认识图形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认真严肃的学习态度,在民主和谐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养成探究勤与思考大胆创新,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与素养。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
1. 正确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掌握二次根式的基本运算,并能熟练地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2. 掌握二次根式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能够进行二次根式的运算。掌握二次根式 的化简,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 理解四边形及有关概念,掌握几种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及判定。
4. 理解相似一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一次函数的图像和表达式,学会用一次函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勾股定理探索、四边形性质的探索、实数的概念、一次函数图象及其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应用。
难点:勾股定理探索、四边形性质的掌握一次函数图象及其应用的数形结合技能、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应用能力培养。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工作。把认真教学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索、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创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好、中、差三类学生,让每个学生尽可能获得最大发展。
六、教学进度安排
教学进度表
周次 | 起止时间 | 教材内容及备注 | 节数 | 备注 |
1 | 9.1~9.6 | 1.1探索勾股定理(2) 1.2能得到直角三角形(1) 1.3蚂蚁怎样爬最近(1) 回顾与思考(1) | 5 | |
2 | 9.10~9.12 | 第一章测试讲解(1) 2.1数怎么不够用了(2) 2.2平方根(2) | 5 | 教师节 |
3 | 9.15~9.19 | 2.3立方根(1) 2.4公园有多宽(1) 2.5用计算机开方(1) 2.6实数(1) | 5 | |
4 | 9.22~9.26 | 2.7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2.8二次根式的乘除 2.9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2.10二次根式的有理化 | 5 | |
5 | 10.1~10.7 | 国 庆 节 | 国庆节 | |
6 | 10.8~10.11 | 期中复习 | 5 | |
7 | 10.13~10.17 | 期中考试及试题讲解 | 5 | |
8 | 10.20~10.24 | 3.1确定位置 (1) 3.2平面直角坐标系 (1) 3.3变化的“鱼” (2) 回顾与反思(1) | 5 | |
9 | 10.27~10.31 | 4.1函数 (1) 4.2一次函数的图象 (2) 4.3一次函数的图象 (2) | 5 | |
10 | 11.3~11.7 | 4.4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 (1) 4.5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2) 回顾与思考、复习与测试 | 5 | |
11 | 11.10~11.14 | 5.1谁的包裹多 (1) 5.2解二元一 次方程组 (2) 5.3鸡兔同笼 (2) | 5 | |
12 | 11.17~11.21 | 5.4增收节支 (2) 5.5里程碑上的数 (1) 5.6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 (2) | 5 | |
13 | 11.24~11.28 | 6.1平均数 (2) 6.2中位数与众数 (2) 6.3利用计数器求平均数 (1) | 5 | |
14 | 12.1~12.5 | 前三章小复习与题目讲解(1) 7.1平形四边形的性质(2) 7.2平形四边形的判别(2) 7.3菱形(1) | 5 | |
15 | 12.8~12.12 | 7.4矩形、正方形 (1) 7.5梯形 (1) 7.6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1) 7.7中心对称图形 (1) | 5 | |
16 | 12.15~12.19 | 7.8平行四边形性质英应用 7.9平行四边形性质和判定综合应用 7.10特殊平行四边形判定习题课 | 5 | |
17 | 12.22~12.26 | 7.11梯形的辅助线 7.12四边形基本知识和基本复习 7.13四边形的综合计算 | 5 | |
18 | 12.29~1.2 | 总复习1 | 5 | |
19 | 1.5~1.9 | 总复习2 | 5 | |
20 | 1.12~1.16 | 总复习3 | 5 | |
21 | 1.19~1.23 | 总复习4 | 5 | |
22 | 1.26~1.30 | 总复习5及期末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