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我单位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应急处置工作,最大程度减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保障我单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特制订本制度。
一、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组织机构,成立领导小组,正确指挥,快速反应,积极应对。
(1)医院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2)医疗救助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负责诊断、治疗、抢救等预防工作。
(3)流调消杀小组
组 长:
成 员:
(4)后勤保障小组
组 长:
成 员:
负责药品、设备、器材、病房设施等工作。
(5)物资保障小组
组 长:
成 员:
(6)应急小组
组 长:
成 员:
二、遇突发情况及时报告请示。第一时间向相关行政部门报告,记录并简要汇报突发情况已采取的措施和现状。
在计划执行过程中要保持执行灵活性,各小组组长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决策。
三、强调分工合作。在处置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强调
相互配合,防止相互推诿,做好人员、财产、设备等筹备工作。
四、采取果断措施,切断一切感染途径
(1)扩大宣传教育,提高防护意识。全单位动员,医务处医生就新型冠状病毒的发病原因、诊断标准、治疗原则进行专题讲座。重点科室工作人员强化防护培训,保证医务处人员熟练掌握防治知识和技能,做好自我防护工作。
(2)筹备和购买防护用品及预防药品。
(3)认真执行《传染病防治法》,按要求对新型冠状病毒成立发热门诊,并对传染病病人和可疑病人进行疫情上报。建立隔离区,对隔离区进行分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配备必要的设备。
(4)对隔离区医务人员实行隔离管理和重点保护。医务人员参加传染病治疗期间,严禁离开隔离区。在隔离区提供必需生活用品,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隔离医学观察。
(5)严格污物和垃圾处理。隔离区楼污物通道与医疗通道严格区分,各隔离区的污物和垃圾直接从专门通道送固定地点,能焚烧的立即焚烧;需要重复使用和不能焚烧处理应进行消毒浸泡处理直接通过专门通道运送到指定地点;加大污水的消毒剂量。
五、对发热人员处置
1.对发热患者及陪同人员给予并教会佩带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询问流行病学史,发病前两周有市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经接触过来自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有聚集性发病,有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症状,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并做好详细登记。
2.有流行病学史的患者且有症状者应及时告知医务处发热诊断工作人员,同时电话报告院感科。
3.发热诊断人员应按一级防护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服、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手套,同时做好手卫生。
4.经查出的发热病人,应由工作人员陪送到发热门诊,预检人员发生异常或意外情况应及时报告。
5.实行24小时值班制,标识醒目。
六、发热门诊设置
1.观察室要在区域设置,设立的医护人员工作区域,医护人员有专用通道,设置隔离留观室,本地区一旦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发热门诊,急诊承担接诊工作的医务人员按二级防护着装。
2.应有明显的标识,与其他诊室保持一定距离,分别设立医务人员和病人专用通道,留观患者单间隔离,房间内设卫生间,患者病情允许,应当戴外科口罩,并在留观室内活动。
3.建立接诊登记本。内容包括:接诊时间、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工作单位、联系单位、联系方式、诊断、患者去向及接诊医生签名。严格执行发热病人接诊、筛查流程,并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
4.建立终末消毒登记本。内容包括:空气、地面、物体表面及使用过的医疗用品等消毒方式及持续时间、医疗废物及污染物的处理等,最后有实施消毒人和记录者的签名,并注明记录时间。
5.保持通风良好,落实消毒隔离措施。
6.防止人流、物流交叉,落实医疗废物管理相关制度。
7.落实发热病人登记报告制度。
8.患者转运:非必需情况,不允许患者离开隔离区域,尽可能减少与工作人员、探视者及其他患者的接触,如需转运,需使用专用的转运途径转运。
9.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做好医疗器械、污染物品、物体表面、地面等的清洁与消毒。
10.患者产生的所有垃圾均为医疗废物,用双层医用黄色垃圾袋封扎后送医疗垃圾暂存处。
七、应急措施
1.建立具体清晰的工作制度和程序,按照分类诊治、流程规范、措施适当的原则实施医疗救治,合理调整预检分诊流程,科学调配人员、设备,抽调专门的人员进行巡视,加强患者的管理。
2.按照要求规范设立隔离病房,对发热患者进行管理。
3.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加强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按照新冠病毒诊疗方案等文件要求,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和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工作。加强医疗场所的通风换气与清洁消毒工作,对经常使用的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电话机、电脑鼠标、手电筒等要定期消毒,采取相应措施做好院内其他患者的防护。
4.对于突发状况,启动应急机制,做到闭环式管理,及时组织流调,并对相关人员就行全员核酸检测。
八、应急培训
实施分级全员培训。通过集中培训、科室内部培训、演练等多种形式,对全部医务人员进行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疫情报告、消毒隔离、院内感染控制、个人防护、就诊流程等相关知识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