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型 | 观察探究课 课时 1 | ||
学情分析 | 学生通过亲历养蚕活动,已经对蚕生长发育的全过程进行了观察记录。在这个过程中, 他们积累了蚕一生生长变化的丰富资料,也积累了丰富的养蚕经验,掌握了研究动物的一些 基本方法。但这些在大部分学書的头脑中都是零散的,还没形成完整的认识。所以,教师需 要引导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梳理,总结经验和发现,为以后的学习研究活动提供帮助。 | ||
教学目标 | 科学概念目标 大 蚕的生长发育需要空气、食物、生活空间以及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大 蚕与所有动物一样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过程。 大蚕的一生可以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身体形态、行为表现各不相同。 科学探究目标 大能采用适合的方式交流观察记录的蚕一生的生长变化情况。 大能基于观察记录,描述蚕一生经历的生命过程。 大能用数学的方法统计蚕的不同阶段经历的时间以及蚕的寿命。 科学态度目标 大 真实客观地陈述自己的观察记录结果。 大愿意与人分享自己的成果,倾听并吸纳他人的观点。 大体会到坚持长期观察并及时做好记录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大初步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知道蚕的一生需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和死亡等过程。 | |
难点 | 明确蚕的一生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及每个阶段对应的变化特征,所 需的时长等。 | ||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 | 教学课件、蚕的一生变化视频、生命周期统计表。 | |
学生准备 | 各自小组的养蚕盒、蚕各个阶段的图片、观察记录单等。 | ||
教学环节 | 师生活动指导与评审 | 设计意图 | |
—、聚焦 |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养的蚕宝宝已经从蚕卵变成了蚕蛾,现 在的蚕蛾又开始产卵了。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观察,相信你们 对蚕的一生也有了较多的了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回顾和总 结,蚕的一生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吧!(板书课题) |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养 蚕过程及用到的研究方 法,来体会蚕一生的生长 变化情况,从而揭示课 题. 蚕的一生。 | |
二、探索 | 活动一:成果交流会。 1.用课件展示每个小组的观察记录表,对比分析,说一说都用到 了哪些记录方法。 | 1.对第1课观察计划的 回应总结,也是对观察 计划落实情况的检查。 |
二、探索 | 2.谈话:看来同学们的观察记录都做得非常的细致漂亮,而且形 式多种多样,现在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在养蚕过程中使用到 的记录方法吧!(观察记录方法:视频、照片、图画、观察记录 表、观察日记等) 活动二:蚕的一生变化顺序。 1.用课件展示课本上的8幅图片。 2.观察每幅图片的特征,推测是蚕的哪个生长阶段。 3.小组思考和讨论,给8幅图片排序。 4.各小组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排序。 5.通过刚才的讨论和分享,同学们都一致认为蚕卵是蚕一生的 初始阶段,而蚕蛾则为一生的最终阶段。 6.观看视频:蚕的一生变化。 活动三:蚕的生命周期。 1.蚕的一生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征有哪些?每个阶 段大约经历多长时间? 2.小组讨论和分析,利用生命周期统计表进行统计。 3.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和解说本小组的统计表。 4.教师解析:蚕的一生各个阶段的特点和作用。 5.对比分析每个小组的汇报,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的吗?造成这 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6.教师解析:蚕的一生的各个阶段所经历的时间有一定的差异,这 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我们主要以自己观察到的事实为主。 | 2.帮助学生梳理蚕一生 的生长变化过程,进一 步完善对蚕的一生的 认识。 3.引导学生回顾梳理蚕 一生经历的四个主要 阶段及每个阶段经历 的时间,由此算出蚕的 一生的时间。 |
三、研讨 | 1.讨论和分析:如果条件适宜,新的蚕卵会发生哪些变化? 2.在自然情况下,蚕一般会在春天或者夏天出生,蚕宝宝为什么 不在秋天或者冬天出生呢?蚕适合在什么样的气候下生长? | 进一步了解蚕的生长发 育条件、感受生命的生生 不息以及这种生命现象 的意义。 |
四、拓展 | 结合课本第36页最底部的几种昆虫的生命历程,通过查阅资料、 询问父母等多种方式,了解更多昆虫的一生。 | 了解不同昆虫一生的发 育形态。 |
板书设计 | 蚕的一生 蚕的生命周期:卵 > 成虫(蚕蛾) 2—5 天 33-35 天 10-13 天 6-8 天 蚕的一生经历的时间大约为56天 |
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
设计意图
【教学反思】
通过对蚕的一生进行梳理和回顾,知道了蚕的生命周期包含四个不同的阶段,各个阶段的外部形态特 征也各不相同,同时也建构了一个对蚕的一生认识的整体框架。引导学生初步尝试使用从部分到整体,从 出生、成长、繁殖到死亡的完整生命周期的顺序来研究动物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