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 理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6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共48分。)
1.有一首歌中唱到:“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竹排上的人感觉山在走,所用的参考系是( )
A.竹排, B.青山, C.两岸, D.天空
2.刘翔能够获得雅典奥运会110米跨栏冠军,取决于他在这110米中( )
A.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 B.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
C.平均速度大, D.起跑时的加速度大
3.下列速度中,属于瞬时速度的是( )
A.某同学百米赛跑的速度是8m/s
B.汽车以60km/h的速度通过苏通大桥
C.飞机起飞时的速度是50m/s
D.子弹在管里的速度是400m/s
4.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平衡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作用力与它的反作用力的合力等于零
B.作用力与它的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
C.一对平衡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D.两个相互作用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总是相等,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5.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条直线同时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
B.t1~t2时间内甲物体始终在乙物体的前面
C.t2时刻两物体相遇
D.t1~t2时间内,甲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6.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是(m), 则它运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
A.0、4m/s2 B.5m/s、2m/s2 C.4m/s、1m/s2 D.5m/s、4m/s2
7.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地点不同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的加速度相同
B.只要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就一定做自由落体运动
C.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D.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从同一高度做自由落体的物体,落地时间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8.下列单位对应的物理量是矢量的有( )
A.N B.m/s2 C. s D.kg
9.如图所示,将物体A放在容器B中,以某一速度把容器B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运动过程中容器B的底面始终保持水平,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容器B上升过程中,物体A对B有压力,下降过程中,压力等于零
B.容器B上升到最高点的时候,物体A对B有压力
C.不论容器B上升还是下降,物体A对B都有压力
D.不论容器B上升还是下降,物体A对B的压力都等于零
10.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1的足够长木板静止在水平面上,其上放一质量为m2的物块。物块与木板的接触面是光滑的。t=0时刻起,给木块施加一水平恒力F,分别用、和v1、v2表示木板、物块的加速度和速度大小,图乙中符合运动情况的是( )
11.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绳和一根轻直杆组成三角支架,绳的一端绕在手指上B点,杆的一端顶在掌心O处,当在A处挂上重物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杆OA处于水平状态,绳与杆分别对手指和手掌有力的作用,对这两个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对手指的拉力沿AB方向(与图示方向相反)
B.绳对手指的拉力沿BA方向(如图示方向)
C.绳子对A点的作用力和杆对A点的作用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D.绳子对A点的作用力和杆对A点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大于重物的重力
12.A、B两球的质量均为m,两球之间用轻弹簧相连,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A球左侧靠墙。弹簧原长为L0,用恒力F向左推B球使弹簧压缩,如图所示,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弹簧长为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F/L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F/(L0-L)
C.若突然将力F撤去,撤去瞬间,A、B两球的加速度均为0
D.若突然将力F撤去,撤去瞬间,A球的加速度为0,B球的加速度大小为F/m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4分)
13.(5分)如图,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用力F水平向左拉金属板,金属板向左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图中已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放大画出),则物块P与金属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 N。若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物块P重10.40N,根据表中给出的动摩擦因数,可推算出物块P的材料为 。
材料 | 动摩擦因数 |
金属—金属 | 0.25 |
橡胶—金属 | 0.30 |
木头—金属 | 0.20 |
皮革—金属 | 0.28 |
15.(4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本实验主要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研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B.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应该改变小车的质量
C.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作出图象容易更直观判断出二者间的关系
D.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小总等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大小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8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6分)如图所示,轻绳OA一端系于天花板上,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水平轻绳OB的一端系于竖直墙上,O点挂一重物。当重物的重力为N时,水平绳OB的拉力为300N,求:
(1)θ角的大小;
(2)此时绳OA的拉力是多大?
17.(8分)一个物体从空中A点做自由落体运动,经过空中B点时速度为,物体落到地面C点时速度为v。已知B点离地面的高度h=15m,g取10m/s2,求:
(1)物体落到地面C点时的速度v的大小;
(2)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
(3)A点与地面C点的高度H。
18.(12分)如图所示,质量m=2.6kg的金属块放在水平地板上,在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斜向上、大小为F=10N的拉力作用下,以速度v=5.0m/s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os37°=0.8, sin37°=0.6,取g=10m/s2)求:
(1)金属块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在运动过程的某一时刻保持力F的大小不变,突然将力的方向变为水平向右,这一时刻金属块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
(3)若在匀速直线运动某一时刻撤去力F,金属块再经过多长时间停下来?
19.(12分) 如图,足够长的斜面倾角θ=37°。一个物体以v0=12m/s的初速度从斜面A点处沿斜面向上运动。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5。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
sin37°=0.6,cos37°=0.8。求:
(1)物体沿斜面上滑时的加速度大小a1;
(2)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x;
(3)物体沿斜面到达最高点后返回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a2;
(4)物体从A点出发到再次回到A点运动的总时间t。
班级 姓名 考号
2013-2014学年度滕州市高一年级考试物理试题
答 题 纸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答案 |
13、① ②
14.① ②
15. ①
三、计算题(共4小题,共计3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6分)
17、(8分)
18、(12分)
19、(12分)
2013-2014学年度山东省滕州市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1.A 2.C 3.C 4.D 5.BD 6.D 7.AC 8.AB 9.D 10.D 11.BC 12.BD
二、实验题
13.2.60(或2.6)(3分); 金属(2分)
14.0.49(3分) 0.62(2分)
15.AC(4分,只选了一项给2分)
三、计算题
16.根据O点受力由正交分解有:
①(2分)
②(2分)
解得tanθ=
则θ=30°(1分) N (1分)
(①②两方程也可以写为,每式各2分)
17.(1)由B点到C点
v2—()=2gh (2分)
v =20 m/s(1分)
(2)根据v =gt,可得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总时间为:
t==2s (2分,公式1分,结论1分)
(3)根据v 2=2gH,(2分)(根据H=gt2也可)
可得H==20 m (1分)
18.(1)设地板对金属块的支持力为FN,金属块与地板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因为金属块匀速运动,所以有
(2分)
(2分)
解得:(1分)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分) a1= m/s2≈-0.154m/s2
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大小为0.15m/s2 (1分,只要数值对了即可)
(3)撤去力F后 (2分) a2=4m/s2
由t= (1分) t=1.25s (1分)
19.(1)沿斜面向上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分)
a1=8 m/s2 (1分)
(2)物体沿斜面上滑
由 (2分) 得x=9m (1分)
(3)物体沿斜面返回下滑时
(2分) 则a2=4 m/s2 (1分)
(4)物体从A点出发到再次回到A点运动的总时间t。
沿斜面向上运动 (1分) 沿斜面向下运动 (1分)
则t=t1+t2=s≈3.62s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