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检查评分表(总分100分)
医院 总分:
项 目 | 指 标 | 扣分标准 | 得 分 | |
(一)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60分) | 1.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18分) 使用强度=[抗菌药物消耗量(累积DDD数)/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100 (单位:DDD/100人天) | 综合医院、口腔、妇产医院(含妇幼保健院)、妇女儿童医院的妇产科部分: □<40 18分 □ 40~44.9 12分 □ 45~49.9 8分 实际值: □ 50~55 6分 □>55 0分 肿瘤医院 □<30 18分 □ 30~34.9 12分 □ 35~40 8分 实际值: □>40 0分 儿童医院或妇女儿童医院的儿科(按成人规定日剂量标准计算): □≤20 18分 □ 20.1~24.9 16分 □ 25~30 10分 □>30~35 8分 □>35 0分 实际值: 其中,体重>30Kg的病例 例,占比 %;新生儿病例 例,占比 %。 精神病医院 □<5 18分 □ 5~ 7.4 12分 实际值: □ 7.5~10 8分 □>10 0分 | ||
1.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18分) | 综合医院、妇产医院(含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妇女儿童医院: □≤55% 18分 □56~60% 12分 □61~62.4% 8分 □62.5~65% 6分 □>65% 0分 实际值: % ( /150份) 妇产医院(含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妇女儿童医院 □≤60% 18分 □61~62.5% 15分 □62.6~.9% 12分 □65~70% 8分 □70~75% 6分 □>75% 0分 实际值: % ( /150份) 口腔医院: □≤70% 18分 □71~72.5% 15分 □72.5~75.0% 12分 □ 75.0-77.5.0 9分 □77.5~80% 6分 □>80% 0分 实际值: % ( /150份) 肿瘤医院: □<40% 18分 □40~42.5% 12分 □42.6~45% 8分 □>45% 0分 实际值: % ( /150份) 精神病医院 □≤5% 18分 □5.1~9.9% 12分 □10~15% 8分 □>15% 0分 实际值: % ( /150份) | |||
1.3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9分) (如查出门诊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1.3.1项不给分)。 | 综合医院、口腔、妇产医院(含妇幼保健院)、妇女儿童医院的妇产科部分: □<20 9分 □20~22.5% 7分 □22.6~24.9% 5分 □25~30% 3分 □>30% 0分 实际值: % ( /100份) 儿童医院或妇女儿童医院的儿科: □≤25% 9分 □25.1~27.5% 7分 □27.6~30% 5分 □30.1~35% 3分 □>35% 0分 肿瘤医院 □<10 9分 □10~12.5% 7分 □12.6~14.9% 5分 □15~20% 3分 □>20% 0分 实际值: % ( /100份) 精神病医院 □≤5% 9分 □>5% 0分 实际值: % ( /100份) | |||
1.4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9分) | 综合医院: □<40 9分 □40~42.5% 7分 □42.6~44.9% 5分 □45~50% 3分 □>50% 0分 实际值: % ( /100份) 口腔医院: □<50 9分 □50~52.5% 7分 □52.6~54.9% 5分 □55~60% 3分 □>60% 0分 实际值: % ( /100份) 肿瘤医院 □<10 9分 □10~12.5% 7分 □12.6~14.9% 5分 □15~20% 3分 □>20% 0分 实际值: % ( /100份) 儿童医院或妇女儿童医院的儿科: □≤50 9分 □51~52.5% 7分 □52.6~54.9% 5分 □55~60% 3分 □>60% 0分 实际值: % ( /100份) 妇产医院(含妇幼保健院)、妇女儿童医院的妇产科部分: □<20 9分 □20~22.5% 7分 □22.6~24.9% 5分 □25~30% 3分 □>30% 0分 实际值: % ( /100份) 精神病医院 □<10 9分 □10~12.5% 7分 □12.6~14.9% 5分 □15~20% 3分 □>20% 0分 | |||
1.5病原微生物送检率(6分) ①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 ②接受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 ③接受特殊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80% ④无菌体液送检率占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 | □能达到4个指标 6分 □能达到3个指标 5分 □能达到2个指标 4分 □能达到1个指标 2分 | |||
(二) 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 (40分) | 2.1 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12分) 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I类切口手术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病例数/I类切口手术抽取的总病例数)×100% | 综合医院 | 综合I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 □ <30% 6分 □ 30%~34.9% 5分 □ 35%~39.9% 4分 □ 40%~44.9% 3分 □ 45%~50% 2分 □ >50% 0分 实际值: %( / 份) (注:未开展冠脉造影等血管介入诊断手术的医院,该项总分20分,相应分段分值加倍) | |
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甲状腺、乳腺、腹股沟疝、关节镜检查、颈动脉内膜剥脱、颅骨肿物切除、白内障手术) □ <5% 6分 □ 5%~7.5% 4分 □ 7.6%~10% 2分 □ >10% 0分 实际值: %( / 份) | ||||
专科医院 (肿瘤医院) | 综合I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 □ <30% 6分 □ 30%~34.9% 5分 □ 35%~39.9% 4分 □ 40%~44.9% 3分 □ 45%~50% 2分 □ >50% 0分 实际值: %( / 份) | |||
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甲状腺、乳腺、体表肿瘤切除术,以及子宫、附件良性肿瘤切除手术) □ <5% 6分 □ 5%~10% 3分 □ >10% 0分 实际值: %( / 份) | ||||
专科医院 (儿童医院) | 综合I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 □ <30% 6分 □ 30%~34.9% 5分 □ 35%~39.9% 4分 □ 40%~44.9% 3分 □ 45%~50% 2分 □ >50% 0分 实际值: %( / 份) | |||
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疝修补手术、鞘膜积液切除术、睾丸固定术、赘生指切除手术、肌性斜颈治疗手术、淋巴管瘤切除手术) □<5% 6分 □ 5%~10% 3分 □ >10% 0分 实际值: %( / 份) | ||||
专科医院 (妇产医院) | 综合I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 □<30% 12分 □ 30%~34.9% 10分 □ 35%~39.9% 8分 □ 40%~44.9% 6分 □ 45%~50% 4分 □ >50% 0分 实际值: %( / 份) | |||
专科医院 (口腔医院) | 综合I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 □<30% 12分 □ 30%~34.9% 10分 □ 35%~39.9% 8分 □ 40%~44.9% 6分 □ 45%~50% 4分 □ >50% 0分 实际值: %( / 份) | |||
2.3 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 (10分) 合理率=(I类切口手术中品种选择合理病例数/I类切口手术抽取病例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病例数)×100% | □100% 10分 □86%~99% 8分 □71%~85% 6分 □50%~70% 4分 □<50% 0分 实际值: %( / 份) | |||
2.4 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用药时机合理率(6分) 合理率=(I类切口手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病例数/I类切口手术抽取病例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病例数)×100% | □ 100% 6分 □ 90%~99.9% 5分 □ 80%~.9% 4分 □ 60%~79.9% 2分 □<60% 0分 实际值: %( / 份) | |||
2.5 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疗程合理率 (8分) 合理率=(I类切口手术疗程合理病例数/I类切口手术抽取病例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病例数)×100% | □ 100% 8分 □ 90%~99.9% 6分 □ 80%~.9% 4分 □ 70%~79.9% 2分 □ 60%~69.9% 1分 □<60% 0分 实际值: %( / 份),其中: ≤24h %( / 份) 24-48h %( / 份) 48-72h %( / 份) >72h %( / 份) | |||
2.6 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情况(4分) | □有 %( / 份) 0分 □无 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