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21:02:35
文档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知识要点》一、体液和内环境㈠体液—机体内所有液体的总称㈡内环境—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⒈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组成(三者相互转化)⒉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直接进行物质交换⒊相对稳定的内环境是细胞发挥其功能的必要条件二、内环境的稳态㈠稳态——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性⑴血浆中水含量90%~92%⑵各种无机离子数量相对恒定,如心肌细胞膜内外主要离子浓度如下:主要离子浓度(mmol/L)细胞内外比率平衡电位(mV)细胞内细胞外Na+K+Ca2+Cl-301401×
推荐度:
导读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知识要点》一、体液和内环境㈠体液—机体内所有液体的总称㈡内环境—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⒈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组成(三者相互转化)⒉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直接进行物质交换⒊相对稳定的内环境是细胞发挥其功能的必要条件二、内环境的稳态㈠稳态——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性⑴血浆中水含量90%~92%⑵各种无机离子数量相对恒定,如心肌细胞膜内外主要离子浓度如下:主要离子浓度(mmol/L)细胞内外比率平衡电位(mV)细胞内细胞外Na+K+Ca2+Cl-301401×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知识要点》

  一、体液和内环境

  ㈠体液 — 机体内所有液体的总称

               

  ㈡ 内环境 — 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⒈ 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组成(三者相互转化)

  ⒉ 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⒊ 相对稳定的内环境是细胞发挥其功能的必要条件

  二、内环境的稳态

  ㈠ 稳态——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性

  ⑴ 血浆中水含量90%~92%

  ⑵ 各种无机离子数量相对恒定,如心肌细胞膜内外主要离子浓度如下: 

主要离子浓度(m mol / L)

细胞内外

比 率

平衡电位

(m V)

细胞内细胞外
  Na+

  K+

  Ca2+

  Cl- 

  30

  140

  1×10-4

  30

  140

  4

  2

  104

  1 : 4.6

   35 : 1

  1 : 20 000

  1 : 3.5

  +41

  -91

  -132

  -33

  ⑶ 各种有机物含量保持动态平衡

有机物种类浓度
G(或mg)/ L

m mol / L
血浆蛋白质血清总蛋白60 ~ 80 g

 
白蛋白30 ~ 50 g

 
球蛋白20 ~ 30 g

 
非蛋白氮0.2 ~ 0.35 g

14 ~ 25

血脂胆固醇110 ~ 220 mg

2.8 ~ 5.6

甘油三脂65 ~ 150 mg

0.73 ~1.69

高密度脂蛋白35 ~ 70 mg

0.9~1.8

低密度脂蛋白90 ~ 120 mg

2.3~3.1

血 糖

800 ~ 1 200 mg

3.9~6.16

  ⑷ 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0.9%生理盐水的渗透压)

  ⑸ 体温37.5℃左右

  ⑹ 血浆pH值为7.35~7.45%之间

  ㈡ 稳态——通过相关系统的功能协调来维持

         

  ㈢ 稳态——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来实现

  ㈣ 稳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⒈ 温度、pH值与酶活性

  ⒉ 离子平衡与器官正常生理功能

  ⒊ 渗透平衡与物质交换

  三、营养物质的代谢

  ㈠ 糖类代谢

          

  ㈡ 蛋白质代谢

        

  ㈢ 脂类代谢

       

  ㈣营养物质代谢的特点

  ⒈ 在同一细胞内,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同时进行

  ⒉ 每种物质代谢通过一定的来源和去路保持动态平衡

  ⒊ 在一定条件下,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之间互相转化

                    

  ⒋ 在酶的催化下物质代谢迅速地进行

  ⒌ 神经和体液调节物质代谢活动

  ㈤营养物质代谢与健康

  ⒈ 蛋白质代谢失调影响生长发育

  ⒉ 糖代谢失调影响正常生理活动

  ⒊ 脂类代谢失调导致肥胖症和影响肝功能

  四、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㈠同化方式

  ⒈自养型

  ⑴光能自养型的实例

     

  ⑵化能自养型的实例

   

  ⒉异养型

  化能异养型的类别

类别植食性肉食性杂食性寄生性腐生性
实例蛔虫蘑菇

  ㈡异化方式

 有氧呼吸型无氧呼吸型
适应特征

物质转变

能量转变

有O2环境

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

产能多

缺O2或无O2环境

有机物分解不彻底(降解)

产能少

生物种类绝大多数生物乳酸菌、体内寄生虫等

  【例题解析】

  例1.引起水肿的原因,不包括:

  A 长期营养不良的人,或肾病患者,血浆蛋白质降低

  B 发生炎症或花粉过敏等反应时,毛细血管压升高,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C 丝虫病患者,淋巴管由于病变而阻塞,淋巴循环受阻

  D 毛细淋巴管通透性大,组织液中的细菌、异物可进入淋巴液

  [解析]组织液不断生成和不断回流到毛细血管中,构成动态平衡。如果由于某种原因组织液生成过多或组织液回流障碍,则破坏动态平衡,以至组织、细胞间隙中过多液体潴留,使组织发生水肿。

  (1) 毛细血管压增高或通透性增加可以引起组织液增多而形成水肿,例如发生炎症或过敏反应时,小动脉扩张,由动脉进入毛细血管的血量增大,使毛细血管压增高,同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组织液生成增多。

  (2) 淋巴回流障碍,如丝虫病患者,淋巴管由于病变而阻塞,淋巴循环受阻,组织液积聚,出现局部水肿。

  (3)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例如某些肾脏疾患,大量蛋白由尿液排出或营养障碍,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回流下降,出现水肿。(血浆渗透压一部分是由血浆中的低分子物质如无机离子、尿素、葡萄糖等形成,称为晶体渗透压;另一部分是由血浆蛋白这类高分子物质所组成,称为胶体渗透压。因为血浆中低分子物质的颗粒非常多,故血浆渗透压主要来自晶体物质,但由于晶体物质自由通过毛细血管,故血浆渗透压对水分进出毛细血管无显著影响,但其改变会影响水分进出细胞(膜具选择透性);血浆胶体渗透压很小,但在正常情况下,血浆蛋白一般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而且血浆中蛋白质浓度比组织液高很多,因此血浆胶体渗透压是一种促使组织液水分进入血管的主要力量。答案为D.

  例2.在医学上,常把血清中转氨酶的数值高低作为诊断肝脏疾病的主要依据之一,对这一事实,正确的表述是

  A 转氨酶对肝脏是有害的 

  B 肝脏是蛋白质转化的重要器官

  C 人体中只有肝脏中存在转氨酶 

  D 肝脏是合成酶的唯一场所

  [解析] 考查知识点:转氨酶的主要产生部位和生理作用。转氨酶是氨基转换以形成新的氨基酸过程中重要的酶,在肝脏中存在较多,另外心脏等处也存在一定的转氨酶。上述事实可以说明肝脏是完成氨基转换的重要器官。由于转氨酶是蛋白质,存在于肝脏中的转氨酶通常是不能从肝细胞中出来进入血液的。肝脏发生病变,使肝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大,甚至达到全透性,导致转氨酶大量进入血液。本题也考查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关注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的能力。答案为B。

  例3.为什么医生常建议肾衰患者减少进食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解析] 吃进的蛋白质越多,蛋白质代谢越旺盛,产生的尿素就越多,当肾脏不能及时将废物排泄出去时,对身体的危害越大。有些同学误以为摄入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会导致血浆中蛋白含量过高,从而出现蛋白尿,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蛋白质会在消化道中水解为氨基酸再被吸收入血。

  【单元检测】

  1.由太阳光能转变为肌肉收缩的机械能的大致过程是:

  A 太阳光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机械能

  B 太阳光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ATP中的化学能→机械能

  C 太阳光能→磷酸肌酸中的化学能→机械能

  D 太阳光能→ADP中的化学能→机械能

  2.人体内氨基酸、糖类、脂肪彻底氧化分解时的共同产物有:

  A 二氧化碳、水、尿素      B 二氧化碳、水

  C 二氧化碳、水、乳酸      D 二氧化碳、氨、水 

  3.在动物体内,与尿素生成和合成新氨基酸密切相关的生物化学过程分别是:

  A 转氨基作用和脱氨基作用

  B 脱氨基作用和转氨基作用

  C 脱氨基作用和氨基酸缩合作用

  D 氨基酸缩合作用和核苷酸聚合作用

  4.下图表示人体糖代谢的部分过程,图解存在的错误是:

       

  A ③和④    B ⑤和⑥    C ⑦和⑨    D ⑧和⑨ 

  5.肉毒杆菌在消毒不彻底的封闭肉类罐头中能迅速繁殖,其代谢类型为:

  A 自养型和需氧型       B 自养型和厌氧型

  C 异养型和需氧型       D 异养型和厌氧型

  6. 下列各类人群中,一段时期内人体摄入和排出的氮量基本相等的是:

  A 健康儿童        B 重创伤恢复期病人

  C 健康成年男子      D 禁食期病人

  7、关于氨基转换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增加了氨基酸的数量      B 增加了必需氨基酸种类

  C 形成了非必需氨基酸      D 产生了含氮氨基

  8、下列有关血浆中氨基酸来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直接从小肠绒毛吸收来的        B 由组织蛋白质分解来的

  C 由组织细胞不断合成进入血浆      D 蛋白质在血液中分解形成的

  9、用氨基酸饲养患糖尿病的狗,尿中C6O12O6可能增加,这是因为氨基酸: 

  A 通过脱氨基后的含氮部分合成葡萄糖

  B 通过转氨基作用合成葡萄糖

  C 直接转变成葡萄糖 

  D 通过脱氨基后的不含氨部分合成葡萄糖

  10、早晨空腹喝牛奶,不如喝牛奶时吃些面包营养价值高,原因是早晨:

  A 人体急需能量,氨基酸进行脱氨基作用

  B 人体急需能量,氨基酸进行转氨基作用

  C 人体急需蛋白质,氨基酸合成蛋白质

  D 人体急需蛋白质,氨基酸进行转氨基作用

  11、在消化道内,不需要经过消化就能直接被吸收的物质是

  ①水②淀粉 ③胆固醇 ④甘油 ⑤维生素 ⑥食盐 ⑦麦芽糖 ⑧多肽 ⑨脂肪 ⑩纤维素

  A ①③④⑤⑥    B ①②⑤⑦    C ②④⑥⑦⑨   D ⑤⑥⑨

  12、在人体糖代谢过程中,不能发生的变化是:

  A 肝糖元→血糖       B CO2+H2O→葡萄糖 

  C 葡萄糖→脂肪       D 葡萄糖→肌糖元

  13、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的根本区别是同化作用是否需要光

  B 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经历了由自养到异养的过程

  C 自养生物都需要光能作为能源

  D 矮牵牛的新陈代谢类型是自养型和需氧型

  14、下图是人体内糖代谢的图解,根据图解回答以下的问题:

            

   ⑴ A过程表示________,发生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

  ⑵ B过程表示_________,发生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意义是________。

  ⑶ C过程发生的条件是__________

  ⑷ F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一般情况下,人体血糖浓度为0.05%时,机体对此做出的生理反应是_________。

  ⑸ 用含糖类的饲料养北京鸭,可使北京鸭变肥,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人来说,要避免此过程发生,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不能进食的人来说,仅靠点滴输入葡萄糖液,不能够长期维持其生存,从糖代谢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⑹ 当血糖浓度超过0.16%时,发生________过程。

  [单元检测参]

  1B;  2B;  3B;  4C;  5D;  6C;  7C;

  8D;  9D;  10A; 11A;  12B; 13D;

  14[答案]

  ⑴ 消化和吸收,小肠

  ⑵ 有氧呼吸,细胞的线粒体中,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构建生物体提供原料

  ⑶ 细胞缺氧

  ⑷ 肝糖原,肝糖原水解。

  ⑸ 糖类物质在动物体内可转化为脂肪;注意饮食、适量运动; 由糖类物质转化的氨基酸只有12种,其他的需要从食物等中获得。

  ⑹ H

文档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知识要点》一、体液和内环境㈠体液—机体内所有液体的总称㈡内环境—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⒈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组成(三者相互转化)⒉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直接进行物质交换⒊相对稳定的内环境是细胞发挥其功能的必要条件二、内环境的稳态㈠稳态——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性⑴血浆中水含量90%~92%⑵各种无机离子数量相对恒定,如心肌细胞膜内外主要离子浓度如下:主要离子浓度(mmol/L)细胞内外比率平衡电位(mV)细胞内细胞外Na+K+Ca2+Cl-301401×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