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高一(7)班 学生人数:60人 任课教师:陈志锋
主题 | 积极参与、学会锻炼 | |||||||
教学内容 | 1、玩圈 2、占圈 3、跳圈(三级跳远辅助教学) 4、游戏:①、团队二圈渡江②、钻圈接力 | |||||||
流程 | 调动情绪→激发兴趣→技能学习→团结协作→调节身心 | |||||||
教学目标 | 1、运动参与目标: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体会到学习和锻炼的好处,乐于参加体育活动,乐于表现自我。 2、运动技能目标:运用呼啦圈提高学生的跑跳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 3、身心健康目标: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促进相互间的交流与协作,让学生体会成功、体验快乐。 | |||||||
程序 | 达成目标 | 学习内容 | 教师指导 | 学生活动 | 组织与要求 | 时间 | 强度 | |
调动情绪 | 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集中注意力。 | 1、课堂常规 2、自主“玩”呼啦圈 “玩”出特色 | 1、课堂常规 2、宣布课的内容及目标,安排见习生。 3、进行各种方式“玩”呼啦圈,并邀请学生参与“玩”呼啦圈。 4、启发学生自由创想“玩”圈的方法。 5、通过对学生自由“玩”的观察,教师请几位“玩”得特别有特色的学生到圆的中间进行展示。 6、提示其余学生模仿展示同学的 “玩”法,进行尝试。 | 1、课堂常规 2、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向老师报告。 3、师生问好 4、体育委员带领全体同学练习徒手操。 5、跟随老师自由“玩”呼啦圈。 6、自由创想“玩”法。 7、观察其他同学的方法自己进行尝试练习。 8、展示的同学对自己独特的“玩”法进行介绍,让其他同学更好的接受。 | 要求:队列整齐,精神饱满。 | 7分钟 | 小 | |
激发兴趣 | 1、培养灵敏性和快速反映能力。 2、激发运动热情,提高各器官功能对运动状态的适应。 3、身体得到充分的活动。 | 喊数占圈 | 1、教师组织学生进入场地,介绍游戏规则。 2、教师随机喊出2~6中的任一数字。 | (1)学生迅速进场,认真听老师讲话。 (2)在老师的带领下,愉快的“玩”,为准备上课做热身。 | 男女生分成两组,分别围成一个圆圈,并沿着圆圈慢跑,在圆圈中放置若干个呼啦圈,同学们听到老师喊出的数字,如“3”,则每个呼啦圈里只能站3个人,不能多也不能少。否则圈里的同学将失去下一轮游戏的资格。 | 8分钟 | 中 | |
技能学习 |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自我锻炼,自我评价、总结的能力。 | 跳圈 | 1、提问三级跳远的基本技术动作要领。 2、邀请学生进行演示。 3、点评。 4、引导学生结合三级跳远的技术动作,利用呼啦圈进行合理创编,练习跳圈。 5、组织练习,巡视指导。 | 1、认真听讲。 2、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观察同学的演示。 4、积极评价。 5、积极思考,认真参与练习。 | ○ ○ ○ ○ ○ —— | 15分钟 | 中 | |
团结协作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体验在游戏在得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 团队二圈渡江 | 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并示范。 2、分组进行比赛。 3、强调安全问题。 4、组织比赛,巡视指导。 | 1、认真听教师讲解游戏方法,服从老师安排,积极参与比赛。 2、服从老师安排,积极参与比赛。 3、赛后认真听老师讲解,再练习。 | 要求学生在游戏中表现出不甘落后、不断进取的精神。 | 9分钟 | 中 | |
调节身心 | 使学生身心得到逐步的恢复 | 钻圈接力 | 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并示范。 2、分组进行比赛。 3、强调安全问题。 4、组织比赛,巡视指导。对学生的“玩”法进行点评。 | 1、小组进行积极思考、讨论。2、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力争战胜对手。 3、帮助老师收还器材。 | 要求学生在游戏中表现出不甘落后、不断进取的精神。 | 6分钟 | 小 | |
场地器材 | 一块平整的篮球场 三十只呼啦圈 | 预计心理负荷曲线图 | " 150 140 1130 120 110 100 9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 |||||
课后小结 | ||||||||
课后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