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1 系统结构设计框图 MSP430F449 是整个系统的 CPU,单片机首先根据已经测量的反映实际温度的电压值 计算出温度值偏差,然后进行 PID 控制,将其输出量经过光电隔离和功率放大后去控制双 向可控硅的导通角,从而实现烘箱的温度控制。采用铂电阻作为温度测量的传感器,采用查 表法对铂电阻进行非线性校正。 对其输出信号经调理电路后送 MSP430 单片机的 A/D 通道 0 进行模数转换。执行 PID 程序后的输出控制量经过线性光耦合电路和功率放大后可直接控 制双向可控硅的门极,从而控制电热丝的平均加热功率。这样使输出通道省去了 D/A 转换 器和可控硅的移相触发电路 ,大大简化了硬件 ,而且可控硅工作在过零触发状态,提高了 设备的功率因数,减少了对电网的干扰 。键盘主要负责温度控制的范围,最后把温度控制 的结果显示 LCD 上。 2 铂电阻传感器的非线性分析和校正 铂电阻具有准确度高、性能稳定、互换性好、耐腐蚀及使用方便等一系列优点,一直是 工业测控系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测温元件[3]。对于铂电阻温度计,电阻 R 温度 t 的如下关系式:\n\nRt = R0 [1 + at − bt 2 − ct 3 (t − 100)]\n式中 Rt 为 t℃时的电阻值,R0 为 0℃时的电阻值。 当铂电阻元件的温度系数 TCR 为 0.003851 时的系数值时如下表: 表 1 铂电阻的系数值\n\n由此可见,在 0℃~650℃存在非线性项 bt2。由 d Rt / d t = 2 Bt < 0 可知,该函数是一\n2 2\n\n条单调上凸曲线, 也即铂电阻的阻值和温度之间不是线性关系, 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应用铂 电阻时要考虑到铂电阻线性化校正的问题。 对于高精度的铂电阻测温数字显示仪表,可以将铂电阻的电阻温度分度表以 A/D 转换 器的输出数据为地址固化在存储器 EPROM 中,即在 EPROM 中,以 A/D 转换值为单元地 址存放与之相对应的温度值。当以 A/D 转换器的输出结果为地址访问 EPROM 时,存放在 该单元的温度值被读取,并送入 LCD 显示[4]。 电阻温度分度表的编制方法是在 EPROM 中,采用高温抗震铂电阻,则温度测量范围是 -50~650℃, 则电阻的变化范围是 .31Ω~326.Ω, MSP430 内部自带高精度的 12 位 ADC, 选择 2.5V 的内部参考电压,那么一个量化单位 q=2500/216mv,电阻的量化单位为 △ R=(280-100)/216。当转换结果为 00 时,电阻为 Rt=100+△R×0,查分度表可知,t=0℃时, 则在 00 单元中写入 00。当转换结果为 01 时,电阻为 Rt=100+△R×1,查分度表可知 t 的 取值,则在 01 单元中写入 02。以此类推,可以将整个电阻温度分度表存入 EPROM 中。非 线性校正误差的大小取决于 A/D 的转换精度,且误差在±q 范围内。若改变测温范围和 A/D 转换器的转换精度, 可使 A/D 的一个量化单位代表 0.1℃, 则可使量化误差降低到±0.05%。 3 硬件电路设计\n\n\r\n
3.1 数据采集单元电路设计 采用铂电阻作为电桥的工作臂, 其温度信号经电桥转换成相应的电压信号, 经浮动差分 放大后送入 MSP430 单片机进行 A/D 转换后送 LCD 显示。具体电路如图 2 显示[5]。\n\n图 2 温度测量系统的电路 Rt 为铂电阻,VD 为悬浮地,TL431 为精密可调分压器,其输出电压的温度系数及噪声 都很小,稳压值能随着 R 端的电位而变,能提高输出电压的线性化。采用浮动差分放大电 路,对其电桥输出信号进行放大,能够更好的抑制共模干扰信号。 3.2 线性光电耦合电路设计 由于单片机为弱电系统, 为保证安全需要采用线性光电耦合器与强电侧隔离, 防止强电 侧的电压回流,烧坏单片机。本系统设计中采用 LOC110 线性光电耦合器,LOC110 包含一 个红外线发光二极管与两个光电三极管形成光电耦合。增益稳定性高,带宽大于 200KHz, 低功耗,线性度可达 0.01%。能耦合模拟和数字信号,增益稳定性高,带宽大于 200KHz, 低功耗,线性度可达 0.01%。如图 3 所示,其中 Vin 接单片机输出的控制信号,Vout 是耦合电 路的输出端,接到功率放大电路。\n\n图 3 线性光电耦合电路 系统软件设计 MSP430 系列是一种具有集成度高、 功能丰富、 功耗低等特点的 16 位单片机, 它可用 C 语言来完成程序设计,大大提高了开发调试的工作效率;同时用 C 语言所产生的文档资料 也容易理解,便于移植。系统进行实现温度采集,然后经过 A/D 转换后,送 LCD 显示,并 与设定值比较,经过 PID 算法得出的控制量,从而改变可控硅的导通大小,达到温度控制 的目的。该系统的软件是在 IAR Embedded Workbench 开发环境下采用 C 语言编写的,采用 模块化程序设计,使得程序结构清晰,便于进一步扩展系统的功能。本系统设计的软件采用 C 语言编写,整个程序包括的子模块有:主程序、键盘控制模块、A/D 温度采集模块、PID 控制模块等几个部分构成,软件流程如图 4 所示: 4\n\n\r\n
各功能模块 初始化 中断返回 低功耗 否 延时判断 是否有按键 按键中断 是 低功耗 CPUOff TA中断产生 采集完 40个点? 否 判断键值 保存当前值 到ADC_BUFU 是 取A/D采样值 计算显示 温度值 输出 控制量 A/D启动 TimerA开始计数 开总中断\n\nKEY1 给温度 增大标志 KEY2 给温度 减小标志\n\n否 温度给定值 等于温度采集值? 是 中断返回 低功耗\n\n执行PID 程序\n\n图 4 软件流程图 下面对两个主要模块进行介绍。 A/D 温度采集和显示模块 通过 MSP430 单片机的 12 位精度的模数转换(ADC) ,对铂电阻传感器的调理电路输 出电压信号进行采集,转化成数字量,这样模拟量才能被 MSP430 处理和控制。通过 A/D 采样的电压,计算出温度值,显示在 LCD 器件上。MSP430F449 内部自带一个 160 段的液 晶(LCD)驱动器,液晶显示缓存器各个位与液晶的段一一对应。存储位置位则可以点亮对 应的液晶段, 存储位复位液晶段变暗。 公共极输出控制能够自动从显示缓存器读取数据, 段、 送出相应信号到液晶玻璃片上。 PID 控制模块 本温控系统采用的数字 PID 算法由软件实现。所谓 PID 控制就是按设定值与测量值之 间偏差的比例、偏差的积累和偏差变化的趋势进行控制。其调节原流程图如图 5 所示。\n温度给 定值 + 温度 采样值 温度差值 PID控制 程序 控制输出\n\n图5 经典的数字 PID 增量型算式为:\n∆ u ( K ) = K p { [ e ( k ) − e ( k − 1)] +\n\nPID 调节流程图\nT e(k ) + Ti\n\nTd [ e ( k ) − 2 e ( k − 1) + e ( k − 2 )]} T 其中 Kp 为比例系数,Ti 为积分时间常数,Td 为微分时间常数。 增量 PID 算法的优点是编程简单,数据可以递推使用,占用存储空间少,运算快。当 扰动较大或者给定的温度值大幅度变化时, 由于产生较大的偏差, 加上温控本身的惯性及滞 后,,在积分作用下,系统往往产生较大的超调和长时间的振荡。为克服这种不良的影响, 采用积分分离法对增量 PID 算法进行改进,当偏差 e(x)较大时,暂时取消积分作用;当偏 差 e(x)小于某一设定值 M 时,才将积分作用投入[6]。 5 结 语 MSP430 单片机可用 C 语言来完成程序设计,大大提高了开发调试的工作效率。它做 温度采集和控制具有成本低、低功耗、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同时本文提出用 MSP430 单片\n\n\r\n
机的软件设计执行 PID 控制,求出其输出控制量去控制双向可控硅的导通角,使恒温烤箱 的温度达到理想的设计值。 这种方法比传统的电接式温度计检测, 继电催触器控制的综合性 能指标有明显的改善。理论和实验证明该恒温烘箱温度控制系统具有高可靠性、高性价比、 控制简单方便等优点,大大提高测量的精度。 创新点:恒温烘箱温度控制系统使用铂电阻作为测温器件,以 16 位超低功耗特性的功 能强大的 MSP430 单片机作为控制的内核,实现温度的实时采集,采用数字 PID 算法对恒 温烘箱进行温度控制。本文的控制原理也适用其它温控系统。 参考文献: [1] 李晓峰.Y802 型恒温烘箱温控系统的模糊设计[J].棉纺织技术,2003,31(5):19-22 [2] 胡大可.MSP430 系列 FLASH 型超低功耗 16 位单片机 [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 社,001,242-255 [3] 刘少强,精密铂电阻测温方法[J]. 传感器技术,1999,18(2):41-44 [4] 姬 建 伟 , 李 平 . 铂 电 阻 高 精 度 测 量 和 非 线 性 校 正 的 研 究 [J]. 微 计 算 机 信 息,2007,24(5):1-165 [5] 杨小玲,伍水顺.高准确度温度测量系统信号调理[J].传感器技术,2003,22(6):47-5 [6] 刘绿山, 刘建群.基于 ATS52 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J].微计算机信息,2007,23(6):98-100 作者简介: 王晓雷(1963-) ,男,河南郑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电机电器与电力电子 吴必瑞(1982-) ,男,福建宁德人,硕士研究生,电气自动控制系统 Biography: Wang Xiaolei,male,born in 1963,the Han nationality, Henan,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Associate professor, the main research domain:Electrical Machine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基金资助项目名称: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 编号:教外司留[2006]331 号 颁发部门: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 项目经济效益:5.5 万元 联系地址:郑州市中原中路 41 号中原工学院 2006 级研究生 161#信箱 邮编 450007 联系人:吴必瑞 ID: 2007121522350399\n\n\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