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实例分析公交场站选址规划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21:06:09
文档

实例分析公交场站选址规划

实例分析公交场站选址规划1.规划背景1.1社会现状近年来,国家各大城市大力落实公交优先策略,公交运营线路、覆盖度等指标接踵提升,公交车辆更新数量不断增长,公共交通事业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公交场站设施的不足与落后越发的突显出来:大批公交车辆“露宿街头、无家可归”,扰民、安全隐患等问题愈发突出[1]。截至2012年底,北京、南京、大连等15个城市获批国家第一批“公交都市”;2013年底,天津、上海、沈阳等22个城市获批国家第二批“公交都市”。公交进场率、车均场站面积等指标已纳入国家公交都市考核指标
推荐度:
导读实例分析公交场站选址规划1.规划背景1.1社会现状近年来,国家各大城市大力落实公交优先策略,公交运营线路、覆盖度等指标接踵提升,公交车辆更新数量不断增长,公共交通事业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公交场站设施的不足与落后越发的突显出来:大批公交车辆“露宿街头、无家可归”,扰民、安全隐患等问题愈发突出[1]。截至2012年底,北京、南京、大连等15个城市获批国家第一批“公交都市”;2013年底,天津、上海、沈阳等22个城市获批国家第二批“公交都市”。公交进场率、车均场站面积等指标已纳入国家公交都市考核指标
实例分析公交场站选址规划

1.规划背景

1.1社会现状

近年来,国家各大城市大力落实公交优先策略,公交运营线路、覆盖度等指标接踵提升,公交车辆更新数量不断增长,公共交通事业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公交场站设施的不足与落后越发的突显出来:大批公交车辆“露宿街头、无家可归”,扰民、安全隐患等问题愈发突出[1]。截至2012年底,北京、南京、大连等15个城市获批国家第一批“公交都市”;2013年底,天津、上海、沈阳等22个城市获批国家第二批“公交都市”。公交进场率、车均场站面积等指标已纳入国家公交都市考核指标标准[2]。

1.2问题分析

沈阳市公共交通事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公交线路、公交车辆拥有量、公交客运量等指标均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但由于历史原因,公交场站的建设却远远滞后,现有5500余辆公交车,场站仅77处。公交车车均场站面积82平方米/标台,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指标值偏低,服务水平较差;公交车进场率32%,与建设部90%的要求相差较大;近3000辆公交车占用60余条干路路段停车;空驶超过3千米入场的公交车比例高达37%;现状无手续、无保障场站达28万平米 [3]。

2.指标标准与需求预测

2.1公交场站指标标准研究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对公交场站用地进行了系统考虑与建议:停车场的规划用地宜按每辆标准车用地150m2计算;保养场的规划用地按所承担的保养车辆数计算,每辆标准车用地200m2;在用地特别紧张的大城市,公共交通首末站、停车场、保养场的用地可按每辆标准车不小于200m2综合计算[4]。目前国内城市地方标准有很大的不同[5],如下表所示。

以规范为依据,参考国内其他大城市指标设置标准,沈阳市公交场站指标以区域差别化为原则进行分类设置。二环以内区域用地紧张,指标选取200m2/标准车;二环以外区域用地相对宽松,指标选取220m2/标准车。

2.2基于出行量预测法的公交场站用地需求预测

运用交通模型预测远期沈阳市中心城区常规公交出行次数为569万人次/日,以平均每辆公交车全日单程行驶10次,车均载客65人计算[6],远期公交车保有量8750台,得到规划年沈阳市公交场站用地需求介于175~193萬m2。利用交通模型对公交OD进行全有全无分配,得到远期公交走廊,指导公交场站的布局。

3.三级场站体系规划理念分析

以落实公交优先为指导,以建设公交城市为目标,适当改造、扩建现有公交场站,合理选址、布局新增公交场站,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形成“停车场、枢纽站、停保场”三级场站体系,保障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

3.1停车场规划布局分析

主站选址于城市外围,副站设置于中心区。国内大城市公交线网均为放射发散形式,考虑到城市外围用地条件较中心区宽松,停车场主站宜选址于外围,规模不小于5000平方米;中心区用地紧张,宜设置副站,满足公交车调度运营需求,规模不小于1000平方米。

2.5枢纽站规划布局分析

打造三级枢纽场站体系,加强公共交通一体化换乘。一级枢纽站选址于大型对外交通枢纽周边,实现地面公交与对外交通、地铁、社会车、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一体化换乘;二级枢纽站选址于地铁车场与站点周边,强化公交与地铁之间换乘功能;三级枢纽站选址于二环、三环之间,实现市郊线路与市内线路之间高效接驳。

1.1 停保场规划布局分析

兼具停车与保养功能,选址于二环外。由于公交停保场面积较大(一般不小于2万m2),且运营过程中会对周边环境、居民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停保场选址于二环以外、非重点开发区域。

2、公交场站近期建设与评价

2.1 公交场站近期建设究

注重可操作性,充分利用桥下空间、街角余地、外围空地,规划位置尽量不需拆迁。

1、利用立交桥下空间。在不影响城市交通且具有停放条件的立交桥下设置临时公交场站,合理组织流线。

2、利用街角余地。将现状闲置的街角空地作为临时公交场站,充分挖掘既有资源,缓解公交停车供需矛盾。

3、利用不需拆迁的外围空地。对外围有控制用地的公交场站,将不需要拆迁且有停放需求的纳入近期建设计划。

4、利用需少量拆迁的地块。对无临时场站选址条件但扰民现象严重的区域,选取用地控制场站纳入近期建设计划,用地存在少量拆迁。

2.2 评价指标研究

1、场站用地显著增加,进场率大幅提升。远期公交进场率可达100%;近期公交进场率将比现状提高48%,达到80%。

2、场站布局更为完善,与城市空间发展方向高度一致。叠加场站方案与公交走廊,可以看出,场站分布较好地考虑了城市外围区域居民出行需求,符合公交线网发展趋势。

3、清除干道占路停车,释放道路能行能力。近期场站可解决40条线路占用干路停车,释放30处主干路通行能力,同时也解决了扰民和影响商业经营等问题。

3、公交场站规划配套措施

1、用地保障:将公交场站规划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和年度城建计划。

2、资金保障:建立以为主体的多元化的投资渠道,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场站建设。

3、保障:出台配套,加强监管力度,保证公交场站用地不被挪为它。

4、优化管理:积极推动行业经营改革,实现公交场站全市一盘棋,资源共享。

结语

公交优先、场站先行,场站的规划建设是实现公共交通优先的必要保证。构筑与完善“停车场、枢纽站、停保场”三级公交场站体系格局,需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多个职能部门通力协作,在理念上取得共识,行动上协调统筹。

参考文献:

[1]刘欣,张鑫.北京公交场站设施规划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规划建设,2009,6:75-77.

[2]交通运输部.关于《公交都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说明[Z].2013.

[3]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沈阳市中心城区公交场站规划[R].2013.

[4]CJJ 15—87,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S].

文档

实例分析公交场站选址规划

实例分析公交场站选址规划1.规划背景1.1社会现状近年来,国家各大城市大力落实公交优先策略,公交运营线路、覆盖度等指标接踵提升,公交车辆更新数量不断增长,公共交通事业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公交场站设施的不足与落后越发的突显出来:大批公交车辆“露宿街头、无家可归”,扰民、安全隐患等问题愈发突出[1]。截至2012年底,北京、南京、大连等15个城市获批国家第一批“公交都市”;2013年底,天津、上海、沈阳等22个城市获批国家第二批“公交都市”。公交进场率、车均场站面积等指标已纳入国家公交都市考核指标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