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发展思路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对思想进步,对生活的情趣要求,茶文化也不断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以高山绿色无污染自然环境为依托,从建设无公害茶园起步,向绿色生态有机茶发展,为城市中高端茶叶消费群体提供天然绿色健康茶叶。建设一个集茶叶生产、旅游观光、致力绿色产业综合开发的经济实体。当然,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后茶叶产业一体化把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发展茶叶产业最主要是因为现今茶文化的发展影响,以及在中国与国际上的传播,尤其是现代社会茶文化的公用。
1、茶功效
茶有健身、治疾之药物疗效,又富欣赏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国人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坐茶馆、茶话会则是中国人社会性群体茶艺活动。中国茶艺在世界享有盛誉,在唐代就传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饮茶始于中国。茶叶冲以煮沸的清水,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的固有之味,重在意境,这是茶的中式品茶的特点。同样质量的茶叶,如用水不同、茶具不同或冲泡技术不一,泡出的茶汤会有不同的效果。中国自古以来就十分讲究茶的冲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泡好茶,要了解各类茶叶的特点,掌握科学的冲泡技术,使茶叶的固有品质能充分地表现出来。
2、茶文化
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品茶的环境一般由建筑物、园林、摆设、茶具等因素组成。饮茶要求安静、清新、舒适、干净。中国园林世界闻名,山水风景更是不可胜数。利用园林或自然山水间,用木头做亭子、凳子,搭设茶室,给人一种诗情画意。供人们小憩,不由意趣怏然。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很重礼节。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征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中国茶文化的内容主要是茶在中国精神文化中的体现,这比“茶风俗”、“茶道”的范畴深广的多,也是中国茶文化之所以与欧美或日本的茶文化的分别很大的原因。
3、茶文化的现代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茶叶从1949的年产7500T发展到1998年的60余万T。茶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为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宏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中国茶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西湖乡正式开放。1998年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开到第五,各省各市及主产茶县份份主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市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浙江新昌、泰顺、湖北英山、河南信阳的茶叶节不胜枚举。都以茶为载体,促进全面的经济贸易发展。
4、茶文化的特性
历史性
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其历史非常悠久。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
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唐代,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茶”,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
清朝,曲艺进入茶馆,茶叶对外贸易发展。茶文化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的。历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识形态,以雅为主,着重于表现诗词书画、品茗歌舞。茶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融化了儒家思想,道家和释家的哲学色泽,并演变为各民族的礼俗,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模式。
时代性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给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在这一新时期,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新时期茶文化溶进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新闻媒体和市场经济精髓,使茶文化价值功能更加显著、对现代化社会的作用进一步增强。茶的价值是茶文化核心的意识进一步确立,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新时期茶文化传播方式形式,呈大型化、现代化、社会化和国际化趋势。其内涵迅速膨胀,影响扩大,为世人瞩目。
民族性
各民族酷爱饮茶,茶与民族文化生活相结合,形成各自民族特色的茶礼、茶艺、饮茶习俗及喜庆婚礼,以民族茶饮方式为基础,经艺术加工和锤炼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艺,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表现出饮茶的多样性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藏族、土家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哈萨克族、锡伯族、保安族、阿昌族、布朗族、德昂族、基诺族、撒拉族、白族、肯米族和裕固族等茶与喜庆婚礼,也充分展示茶文化的民族性。
地区性
名茶、名山、名水、名人、名胜、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区茶文化。中国地区广阔,茶类花色繁多,饮茶习俗各异,加之各地历史、文化、生活及经济差异,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在经济、文化中心的大城市,以其独特的自身优势和丰富的内涵,也形成独具特色的都市茶文化。上海自1994年起,已连续举办四届国际茶文化节,显示出都市茶文化的特点与魅力。
国际性
古老的中国传统茶文化同各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及人文相结合,中国茶文化是各国茶文化的摇篮。演变成英国茶文化、日本茶文化、韩国茶文化、俄罗斯茶文化及摩洛哥茶文化等。在英国,饮茶成为生活一部分,是英国人表现绅士风格的一种礼仪,也是英国女王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程序和重大社会活动中必需的仪程。日本茶道源于中国。日本茶道具有浓郁的日本民族风情,并形成独特的茶道体系、流派和礼仪。
中国茶的历史及其发展,不仅仅是形成简单的一种饮食文化的过程,而同样映射出一个具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民族的精神特质。
5、茶文化的社会公用
以茶会友:客来敬茶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朋友相见,饮茶叙事,新切祥和。以茶联谊:各种联谊活动,采用茶话会的形式,既庄重又生动活泼。以茶示礼:亲友相见、人际交往,无论是多么庄重的高级会谈或是重要会议,每人清茶一杯,显示了一种尊敬的礼仪。现代社会以工为礼品者显得高尚。以茶代酒:从古至今,以茶代酒者不乏其人,现代人际交往,提倡以茶代酒,实在是高尚之举。以茶倡廉:清茶一杯,以示清正廉洁,是反对铺张浪费,提倡清廉的重要举措。以茶表德:日本千利休茶道精神是“和敬清寂”,中国当代茶人著名茶学专家庄晚芳先生提倡的中国茶德是“廉美和敬”。以茶为模:以茶的奉献精神为模,倡导做一个正直清廉的“茶人”。以茶养性:从古至今不少文人雅士都提倡以茶修心养性,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以茶为媒:中国历史上茶与婚姻关系密切,以茶联姻、婚嫁用茶的传统流传至今已成习俗。以茶祭祀:中国民间的丧祭活动,很多仍流传用茶作祭品的习惯。以茶作禅:自古就有“茶禅一味”之说,寺院茶道的禅茶、普茶、施茶等都是以茶悟道的重要仪式。以茶作诗:历代诗人作茶诗者很多,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以茶作画:历代描绘茶会、烹茶、饮茶等内容的书画较多,艺术价值较高。以茶歌舞:以采茶、饮茶等内容的歌舞较多,生动活泼。以茶献艺:各种流派的茶艺表演具有欣
赏价值,不少茶类、地区、民族的饮茶习俗,艺术化以后,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以茶旅游:茶乡旅游是现代旅游业中的特色旅游项目,游名山、观名寺、饮名茶三位一体,很受欢迎。以茶做菜:很多少数民族地区都有以鲜茶做菜的习俗,茶文化活动频繁之地,以茶作菜的菜谱也是丰富多彩的。以茶为食:将茶添加于食品饮料中食用,逐渐流行起来,茶叶口香糖、茶叶蛋糕、茶叶面条、茶酒等都已被人们接受。以茶设宴:各地的早茶、夜茶,以饮茶与吃小点心结合的方式,受到普遍欢迎。以茶健身:已知茶对人体健康具有多种功效,饮茶健身是很多饮茶爱好者的切身体会。以茶制药:将茶叶中具有药效功能的物质分离提取出来,制成防病治病的药物,这是茶对人类健康的新贡献。
以此,可以通过茶文化的普及弘扬,从而利用其发现茶叶产业链的推广,茶叶生产的市场推行力。利用弘扬茶文化知识,大力宣扬茶叶功效与公用,以促进茶叶市场,以拓宽茶叶市场,甚至可以开拓国际市场。
二、市场发展前景展望
茶叶是世界性的天然饮料,市场成长潜力巨大。长期以来,茶叶产品游离于农产品与食品之间,生产加工属于农产品范畴,流通销售则具有食品属性,种植、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或长或短,使得难以形成稳定、规范的茶叶市场,这为有先进经营理念、创新商业模式、有志致力发展实业的人士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国际、国内市场对茶叶高端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2009年,受良好社会环境的带动,中国茶叶又一次站在新的历史高点——全国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茶叶种植面积168万公顷,产值超过430亿元。茶叶出口量超过30.3万吨,金额7.05亿美元,均价基本持平微增。2010年中国茶叶种植面积为195万公顷,茶叶总产量145万吨茶叶年产总值900亿元。2011年,我国茶叶出口32.26万吨,同比上升6.66%,金额9.65亿美元,同比上升23.08%,出口数量和金额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未来我国的茶叶产业的增长潜力巨大,因为国内外市场需求稳定增长。从国内来看,喝茶已经成为大多数国人的一种生活习惯,也成为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健康饮品和精神饮品;而且随着人们健康消费观念的普及,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喜爱和追求。从国际需求来看,我国茶叶出口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2013-2017年中国茶叶市场调查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完全体现了茶叶市场的巨大潜力。首先,介绍了茶叶相关概述、中国茶叶市场运行环境等,接着分析了中国茶叶市场的发展的现状,然后介绍了中国茶叶市场的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中国茶叶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茶叶行业发展趋势及其投资前景。
1、具体概况
世界茶叶80%产在亚洲。中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和印度尼西亚五大产茶国的茶叶产量占世界茶叶总产量80%。中国茶叶产量从2000年的67.6万吨增长到2005年的93.4万吨增长了38.1%。茶叶产值从2000年的90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155亿元增长了72.2%是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并且在2005年我国茶叶产量超过印度重新夺回第一大产茶国地位实现了以吴觉农为代表的近代茶人为之奋斗的目标。
2、市场前景分析
(1)世界茶叶生产、贸易、消费持续增长。十几年来,世界茶叶生产发展很快,茶叶产量从1990年的252.3万吨增长到2007年的379.5万吨,增幅达50%;贸易量从1990年的113.4万吨增长到2007年的154.9万吨,增幅达37%。从出口大国的出口走势看,特别是近五年来,肯尼亚、中国和斯里兰卡三国的出口仍在扩大,而印度由于本国内销压力使其市场份额相对下降。
茶叶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天然饮料,消费量一直呈增长态势,全球茶叶的消费量一直以每年3~5%的增幅递增,专家预测“21世纪将是茶饮料的天下”。
(2)国际市场绿茶、特种茶需求强势增长、市场空间大。尽管世界茶叶贸易中红茶占85%以上,由于绿茶对人体健康有益作用的宣传,刺激了国际市场对绿茶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绿茶、特种茶出口量也随之增大。绿茶从1990年的8.3万吨增至2007年22.4万吨,特种茶从2.3万吨增至3.5万吨(其中乌龙茶2.2万吨)。从1998年起,我国绿茶出口已经年年超过红茶。2007年的出口产品中,绿茶占77.3%,特种茶为12.2%,红茶为10.5%。近年来,除传统销售市场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日本和马里等国的绿茶销量都有不同程度增长外,在美国、德国、俄罗斯等欧美发达国家也有很大的市场增长空间。(3)内销需求旺盛、市场潜力大。近年来,我国茶叶在外销出口逐年巩固和增加的同时,内销市场的需求也进一步扩大。目前,国内人均茶叶消费只有460克/年,与世界人均年消费茶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与消费水平高的爱尔兰、土耳其、科威特、英国、伊拉克等国人均年消费量在2000克以上的相比差距更大。国内各地区之间差别也较大 如上海、广州等人均年消费茶叶已达到1000克左右,可见国内消费市场潜力很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保健功能的开发和茶文化的发展,茶叶消费增加已是不争的事实。
(4)茶叶综合利用方兴未艾,茶叶消费领域不断扩大。据专家预测,今后十年内国内茶饮料市场将有一个较快的发展过程,年增长率将在10%以上,预计到2010年茶饮料产量达到1100万吨,需要茶叶原料11万吨,比2005年增长近3倍,同时,随着茶多酚等茶叶有效成份的广泛开发和利用,茶叶深加工将进一步深化与发展,茶叶原料需求量也将同步增加。
3、推动茶产业发展的因素
当前,我国茶叶产量、国内销售、茶叶出口都处于历史最好的水平。主要得益于地方资金支持,茶叶企业改革不断深入,新的资本进入,茶叶新技术在茶叶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以及茶叶新产品的开发等,这些都为我国茶叶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1)的支持近年来各级对茶叶产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加大了对茶产业的投入并且通过科技创新、结构调整、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等措施,促进了我国茶产业的发展。在西部开发、扶贫和退耕还林等和资金的扶持下各主要产茶省都发展了相当数量的新茶园。茶农在茶叶良好经济效益促进下生产积极性不断高涨并且加大了对老茶园的改造力度淘汰了一些生产效益低的茶园。我国茶园面积由2000年的108.9万公顷增加到2005年的130万公顷增长了19.4%。近年来新发展的茶园基本上按照规范化要求进行建设的,生产能力高、茶园投入力度大,从而使得我国茶叶产量保持较快速度增长。
(2)企业的多元化
茶叶放开经营后我国茶叶企业发生结构性变化大多数国有加工、流通茶叶企业实现了股份化、民营化转制。茶叶产业的发展,也吸引国内大的集团纷纷进入茶叶领域云南制药企业盘龙云海和云南白药集团已经开始涉足茶产业。白药集团认为普洱茶的发展过程与云南白药的发展过程极为相似初期都是小家小户分散式生产后来随着工艺技术改进规模化生产成为必然。与此同时个体私营茶叶企业在经过多年的市场经验积累也开始得到快速发展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北京更香茶叶有限公司发展到46家连锁店。
(3)产业的变化
茶叶加工由手工转向机械化大多数的名优绿茶加工实现了半机械化生产特别是小型名优茶加工设备得到广泛应用极大提高名优茶加工的效率和茶叶产品的标准化水平为规模化经营奠定了良好基础。
通过对加工工艺的改进茶叶品质也在不断提高适应了市场对高品质茶叶日益提高的的需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茶叶质量安全要求也在日益提高。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各企业都加大了对厂房和设备的改造大型的精制企业大多数已经通过ISO9000系列、HACCP 等质量认证。乌龙茶出口企业精制加工基本实现了全自动化封闭式生产为茶叶质量安全生产提供可靠保障。从2005年开始国家对茶叶企业实行QS 认证进一步促进了茶叶初精制企业厂房和设备改造工作的开展。
三、产业园区规划
茶园构造平面图
辅助备注:蓝线内全为茶园基地,茶园采用模拟空间立体感设茶园观赏台 茶园观赏台 茶园观赏台 茶园观赏台 茶文化宣传
科普室 休闲茶吧 休闲茶吧 茶文化弘扬普及活动场 茶园中心全景 观赏台
计,青绿线、蓝线、鲜绿线均为砂石路,其中,青绿色线的路采用天体式建造,蓝线路采用是折线式环绕构型,鲜绿线路运用环形修筑。
四、商业发展进化
为使到茶园旅游观光的旅客以立体感见影,各个观赏台为旅客提供不同方位的视觉效感,茶景的世界印入眼球,以求达到让旅客有留连往返的深刻感受,带动旅游副业宣扬,间接开拓茶叶产业市场。茶文化宣传科普室为方面旅客了解茶文化知识,了解茶的各种效用以及公用,还有茶在当今现实社会的影响力,推广茶叶产业发展。茶文化弘扬普及活动场则是通过茶文化知识竞赛、茶文化的现实特性、茶文化的国际涉及面、本茶品评式等活动来宣传我们生产的茶叶,其中以本茶品评式为核心,起到本茶产业开拓市场的重要意义。休闲茶吧有两个作用,一是方面旅客驻足休息,用清新的音乐供旅客休憩疲劳;二是推广我们的茶叶,静心恬适,诱导消费。
围绕茶园建造的一切,都是为了开拓市场、诱导消费而作。当然茶园景观则是出于休憩旅游观光旅客的心理,陶冶心理,不是为利益而暴利的。主要是为了提升茶叶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步占领茶叶市场,打进国际市场。
基地茶园采用集约化、最大化利用原则,实现产量、质量双赢,尤其是质量要求必须保证。做好无公害茶叶,同时向绿色有机茶发展。其中,天然绿色健康的茶叶是首要的。
茶叶厂采用一体化综合生产,引用高端生产技术,以求达到各种资源(如人力,经费等)有效利用,尽量减少浪费以及环境污染。
同时批发结合零售终端,合理发展市场。
五、目标市场
采用逐步拓宽市场的方式,达到开拓国际市场的目标。首先,从周边省市县推广宣传,取得一定民心效应,占取到市场地位;其次,就是寻求国内市场的发展,开拓国内市场,主打健康茶、绿色有机茶;再适时向东南亚推及,博取到国际市场大力开拓的潜力,建立通路稳定、销售畅旺、资金安全、运行高效的分销网络;最后,开拓国际市场是茶叶产业的“丝绸之路”,国际市场是任何产业都梦寐以求的大市场大世界,是宣传我们中国茶文化的有效途径,对我国茶叶产业有决定性的意义。
六、市场营销策略
(一)研究自身SWOT分析
SWOT分析来自于企业管理理论中的策略性规划,所谓SWOT 是四个英文字首的复合字,其中包含了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Threats,意思即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优势和劣势主要在于衡量组织内部的条件,是否有利于机会进行;机会和威胁是针对组织外部环境进行探索,探讨对未来情势演变之了解,此思维模式可以帮助分析者针对特定事项分别就四个方面加以衡量:分析利弊得失,找出正确的问题所在,并设计对策加以应对。
1、优势方面
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科研能力、开发新产品能力较强,在生产成本上占有较大的优势,研究所与的关系密切,的大量采购是该产业重要的支持力量,企业生产的茶叶品质有保证,而且品种丰富多样,有高度消费到低端消费该企业都能提供产品消费者选择。还有我们旅游业的发展宣扬也让我们的产品更接近人们的生活。
2、劣势方面
我们起步低,市场薄弱,我们需要花销大量时间去推广我们的茶种。社会认知度不高,也阻碍我们开拓市场的步伐。
3、机会方面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保健意识不断提高,对茶叶等有保健功能的产品的需求量也不断提高。目前市场上缺少强势品牌,采购量的上升等都是企业面对的机会。
4、威胁方面
随着贵州茶产业的不断发展,贵州地区省内的品牌竞争力不断强大,有都匀毛尖、贵阳茶园生态园等,还有各地大大小小的茶园产业,市场经历越来越激烈。
(二)SWOT矩阵策略配对
在进行SWOT分析后,讲在进一步W采用Weihrich在1982年所提出的将组织内的优劣势与外部环境的机会威胁,以矩阵的方式表示,并运用策略配对的方法来你定应对策略。SWOT矩阵策略配对方法包括;SO策略,表示使用强势并利用机会。WO策略表示克服弱势并利用机会。ST策略,表示使用强势且避免威胁。WT策略,表示减少弱势并避免威胁。
还有专卖店策略,店铺选址——目标顾客群特点:25——75岁,有固定收入。店址:交通要道和交通枢纽的商业街。店面设计:店面广告、门面设计、橱窗设计、内部设计等。购物环境:店中播放轻缓柔和的民族音乐。
(三)其他策略
1、广告策略
作广告来提倡一种消费是新时尚、新理念,引导顾客的消费观念,同时宣传商店的经营特点,树立形象。
在广告中重点突出毕节风情以及亲切、融洽的氛围,用怀旧的手法重现昔日的毕节生活。勾起老年人对过往岁月回忆以及年轻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向往。可以选择的媒体及形式:
(1)公交车频道流动广告
(2)户外品面广告:公路旁灯箱广告、公交车车身广告、车站站牌广告等。
(3)广播广告
2、促销活动
(1)利用周末晚会有关茶叶相关的主题活动,宣扬茶叶。
(2)每月推出一主打产品,所有活动可以围绕我们的茶盅展开七、产业园区基地选择
产业基地需建设在交通便利的地区,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未收到严重破坏;如果兼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同时,还有开发旅游观光的潜力,那真是天作良区。酸性红壤是茶叶最为适宜的质地土壤,及天然绿色生态。譬如大方一带,大方地处于我们毕节市交通要道,而且大方有很多旅游区吸引观光旅游的人群(大方百里杜鹃、九洞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