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昌市古槐街小学 刘培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师应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与创造,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课文。同时,作为新课程改革之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还应该关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针对本文叙事性强、含义深刻的特点,紧扣课题展开教学,以读激情,以读促悟,以情助读,情景交融,让学生在不断读书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与文中人物产生强烈共鸣,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教学目标:
1. 潜心读文,体会青年和李博士一心为他人着想高尚的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重点: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青年和李博士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及奔波劳累。
教学难点:体会“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酝酿血脉亲情
1、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齐读课题),老师来检查一下生词,谁愿意来读一读?
大家觉得他读得怎么样?我们一起来齐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谁能简要地说一说?
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李博士和青年不顾自己安危,冒着生命危险救助青年小钱的事。
师:你的语言真是既简练又完整!这件感人的事就发生在我们祖国的宝岛。(出示地图)介绍与的位置。
3、我们知道,杭州的小钱怎么了?
生:得了白血病,只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出示课件)指名朗读句子,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快要危及生命了。
师:同学们对白血病有什么了解?
生:白血病是很难医治的疾病。
生:白血病又叫血癌。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是一种恶性的血液病,只有通过骨髓移植才能使患者从获新生。下面,谁能给大家读一读白血病的相关资料?(播放课件)
师:同学们,听了介绍,相信大家对骨髓移植的过程以及它的意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师:那么,是谁来帮助小钱?
生:李博士和青年。
师:他们都是同胞,那么,同胞是什么意思呢?(出示课件)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入文本——《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去感受同胞对小钱那浓浓的爱。
同学们,打开课本P107,自由读课文3~5自然段,把让你们感动的语句画出来,把你的感受和同桌交流。
二、咀嚼品味,感受血脉亲情
(一)学习课文一至五自然段
师:文中的哪些语句,让你感动,谁来说说?(生读出有关语句)
生1: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师:哪个词语让你觉得小钱非常可怜?理解“凋零”。
师:是啊,小钱才刚满18岁,却不幸得了绝症。他从此无法像许多同龄人那样自由快乐地生活了。师引读学生接读(出示课件)十八岁,多么美好的年龄!
当同龄人吃过晚饭后,携着父母的手在绿荫道上漫步时,而小钱……
当同龄人在球场上奔跑追逐,为每进一个球欢呼跳跃时,而小钱……
当同龄人的脚步走过祖国各地,尽情浏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时,而小钱……
当同龄人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时,而小钱……
师:文中还有哪些语句令你感动?
师:看来抽髓的那一幕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出示第五段),同学再用心读一读,想想哪个词,哪句话,最令你感动,为什么?
生: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说说你的体会。
生:我从“沉着”和“静静地”体会到他们很勇敢。因为当时发生地震,很危险。
师:文中有两处“静静的”,小钱和青年都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他们心中想的一样吗?
生:不一样。小钱想的是谁能挽救我的生命啊?我该怎么办?而青年想的是无论如何,我一定要用自己的骨髓去救青年年青的生命!
师:可是此时却发生了大地震,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到了地震?让你感受到危险?
生1:“针头满满的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是枕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我从“突如其来”和“不得不停止工作”体会到地震很强烈?
生2:我还从针头从肌肤里脱落体会到当时余震很危险。
师:真好,你抓住文章的关键语句来体会,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谁来读读这句话?(生读句子)
师:好像没有发生地震啊!谁再来读。(生读句子)
师:我仿佛看到大地在剧烈地震动。
师:还有哪些语句写到地震?
生:“就在昨天,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地区。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我从7.3级体会到地震很强烈。
生:我从摇晃感受到环境很危险。
师:这究竟是一次怎样的地震呢?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播放震后画面)
师:1999年9月21日凌晨1时47分,突然发生一次惨绝人寰的大地震,死亡人数2735人,伤10002人,房屋倒塌不计其数,无家可归的达20万人以上。多么可怕的地震,同学们想像一下,当余震来临的时候,旁边的居民们会怎么做?
课件出示——
人们吓坏了,有的( ),有的( ),还有的( )。
生1:人们吓坏了,有的哭了,有了逃跑,还有的尖叫着。
生2:人们吓坏了,有的拼命地跑着,有的寻找亲人,还有的呆住了。
生3:人们吓哭了,有的目瞪口呆,有的四处逃窜,还有的失声痛哭。
师: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
生接读: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当然危险来临时,李博士和青年毅然决然地选择留了下来,你认为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他们呢?
生:临危不惧
生:临危不乱
生:舍己为人
生:舍生忘死
生:无私奉献
师:同学们积累的词语真丰富,让我们带着崇敬之情再来读读这句话。(生读句子)
师:读得再沉着一点,再静一点。(指名生读)
师:现在你就是青年,我知道虽然你静静地躺在床上,但你的内心一定不平静,告诉我,你在想什么?
生:我一定不要害怕,我是男子汉要勇敢。
生:我一定要坚持住,小钱还等着我的骨髓呢!
生:就是牺牲自己,也要救他。
师:多么坚强的决心,多么感人的话语,同学们,他仅仅想到小钱吗?
生:会想家人是否安全。
师:是啊,每个人都会牵挂自己的亲人!此刻家人的情况,他清楚吗?
生:不清楚。
师出示: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师:谁来读?大家设想一下,他的家人有可能怎么样?
课件出示:他的家人也许( ) ,也许( ) ,也许 ( ) 。
生:他的家人也许好好的,也许正在找他,也许已经死去。
生:他的家人也许已经逃脱危险,也许正在医院里抢救,也许正在担心他的安危。
生:他的家人也许平安无事,也许被埋在地下,也许已经悲惨地离去。
师:是啊,也许,爸爸妈妈正在废墟中,痛苦地呻吟着。这一切他都不清楚,但是,他知道——
生: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师:也许,他的家人已经悲惨地离去,而这一切他都不清楚,但是,他知道——
生: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师:青年心里想着自己的骨髓会让小钱的生命之花绽放,即使担心家人的安全,即使仍处在余震中,他还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李博士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让我们带着崇敬之情再来读一读(课件显示: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青年的骨髓,终于——
生: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师:同学们,这流出的仅仅是骨髓吗?还是什么?
生:小钱生的希望。
生:是对小钱的爱心。
生: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
生:是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师:这就是深深的爱,这就是浓浓的情,这就是无私的奉献!让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生配乐朗读)
(二)学习课文六至七自然段
师:刚才抽髓的那一幕深深地打动了我们,送髓的经过同样令我们揪心。请同学们读读第六自然段,哪个词最令你感动?
生:奔波、连夜
师:这是怎样的奔波呢?(师快读时间表)
师:李博士这样奔波,会怎么样?
生沉默
师:你可以结合你的生活体验来说一说。有过奔波的时候吗?
生:会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生:满头大汗、面如土色
师:很有可能,因为他当时已经将近七十多岁了。
生:会走不稳。
师:嗯,走起路来摇摇晃晃,你体会得真深刻。
师:谁来想像李博士的奔波劳累的样子读一读。(指名读)
师: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希望,李博士一刻不停地奔波着,终于赶到了杭州,还连夜为小钱做了手术,多么令人感动啊!谁来读?
师:李博士是骨髓移植专家,主持创办了慈济骨髓捐献中心,成为全球最大的华人骨髓捐献库,救助了许多白血病患者。他曾100多次携同胞的骨髓来到,架起了一座又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出示李博士照片)
师:就这样,生命在人们无私的给予中复活了,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绽放了,小钱得救了。让我们为小钱重获新生鼓掌吧!一起读吧!
师:是的,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还是一座什么桥?
生:爱心桥 生:亲情桥 生:希望桥 生:友谊桥
师:也许,小钱和这位青年永远不会见面,这并不重要,因为两岸同胞的心是连成在一起的。
师:一起来读课文最后一句。(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___传下去___传下去___传下去___)(学生接读)
三、读写延伸,延续血脉亲情
师:(音乐响起)两年后,小钱已经完全康复了,有一天,他们见面,那会是怎么样的情景呢?请同学们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心理活动来写一个片断,还可以加入适当的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心情。
师:好,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生:两年后的一天,青年和小钱在一座桥上见面了,小钱紧紧地握住了青年的手,满含热泪地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青年微笑一下说:“不用谢,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
师:一个“握”字,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两岸同胞那浓浓的血脉亲情啊!
生:有一天,小钱来到了,他见到了青年,小钱热泪盈眶,想说什么,可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和青年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师:此时无声胜有声啊!多么感人的画面,让我们为这场面而鼓掌吧!
四、升华感情,弘扬人间大爱
1、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都感受到别人的爱、我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中长大。出示并齐读(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夜。法国—罗曼•罗兰)(爱,可以创造奇迹。英国—乔迈 )。
2、这位青年也有关爱自己的家人啊,他为了救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时,会想到哪些亲人,会想些什么?试着写一段话。留作今天的作业。
